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鼓岬部骨瘤     
颞骨骨瘤多见于外耳道及乳突和鳞部,鼓岬骨瘤则属于罕见。报告1例鼓岬部骨瘤合并鼓膜穿孔。患者,男性,20岁,右耳偶有化脓病史,中度听力丧失,并伴有耳鸣,无前庭症状。检查发现,右鼓膜穿孔,鼓岬部位有赘生物,呈白色质地坚硬。纯音测听示中度传导聋。CT显示耳蜗基底转处鼓岬呈骨密度影,对侧未见异常。耳后径路刮除骨瘤并进行鼓膜成形术,术中见听骨链活动正常,外植法修复鼓膜穿孔。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典型骨结构。术后无并发症,气、骨导差值消失。随访2年,听力正常且CT扫描未有骨瘤复发的迹象。颞骨内骨瘤的病因仍然不明,…  相似文献   

2.
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报告尹兆富,方耀云例1,女,14岁。因发现左侧乳突部肿物伴听力下降半年,于1987年12月4日入院。检查右耳正常,左外耳道后壁隆起,与前壁之间仅留一窄缝,皮肤正常,鼓膜看不到,乳突部见一隆起,约4cm×8cm大小,硬而固定,无...  相似文献   

3.
小儿恶性外耳道炎1例孙伟元1李爱国2恶性外耳道炎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小儿罕见。我院于1993年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15岁,因左耳痛,流脓2月于1993年3月入院。体查见左外耳道底较多黄绿色恶臭脓液,拭出部分,见鼓膜紧张部穿孔并鼓室肉芽...  相似文献   

4.
鼓膜血管瘤     
血管瘤虽系常见良性血管性肿瘤 ,但罕见发生于鼓膜 ,文献上仅有 5例记载 ,包括海绵状和毛细血管瘤 ,似起源自鼓膜的固有层 ,典型的耳镜检表现为位于鼓膜后份的紫红色团块 ,一般无症状 ,中耳气化好 ,CT可证明病变位于鼓膜外表而中耳正常 ,应与鼓室球体瘤、化脓性肉芽肿、中耳癌鉴别。文内附一例报告。78岁女性 ,因右耳痒痛 1个月就诊 ,无其它症状。耳镜检见鼓膜后上象限外表有外生性紫色肿块。CT发现右鼓膜表面有 2~ 3mm直径圆肿块 ,无骨破坏或中耳侵犯。纯音测听示双耳老年性聋。触诊肿块有海绵感 ,经外耳道切除肿块 ,病检为毛细血管瘤 ,…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 ,2 4岁。因左面瘫一年 ,左耳流脓及左乳突区脓瘘 3个月就诊。在此之前无中耳炎病史。一年前出现左面瘫 ,行针刺治疗无效。 3个月前开始左耳流脓 ,一周后乳突区红肿破溃流脓 ,无耳鸣眩晕。体检 :心肺肝脾正常。左外耳道后壁塌陷 ,外耳道少许脓性分泌物 ,鼓膜窥不见 ,乳突尖部可见瘘管 ,压之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溢出。左周围性面瘫 ,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CT报告 :乳突区见骨质破坏约 2 cm× 2 cm,拟诊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在局麻下行乳突根治术 ,术中见外耳道后壁 ,乳突尖部骨质均破坏 ,鼓膜及听小骨无存。鼓室、鼓窦、外耳道、乳…  相似文献   

6.
例1,男,16岁。因左耳胀闷不适、听力减退2月于1991年11月26日收入院。查体见左外耳道骨、软骨部交界处有肿物,呈半球形,直径约0.6cm,基部在外耳道后下壁,质硬、固定,无触压痛,表面皮肤颜色正常,鼓膜窥不清,音叉示左耳呈传导性聋。读x线片疑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拟诊为左外耳道骨瘤。入院后予以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物呈骨性,质疏松,累及外耳道前壁及乳突部,范围约为2.5cm×2.5cm,界限不清,彻底刮除病变组织,术后恢复快。病理报告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随访5年,未复发。例2,女,50岁。因左耳听力减退3年于1995年12月11日收入院。查体见左外耳道中段后壁有半球形突起,堵塞耳道,约0.5cm×0.5cm,质硬,无压痛,鼓膜不清,听力呈传导性聋。X线片示外耳道呈骨性狭窄。拟诊为左外耳道骨瘤。予以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物在骨性耳道外段、后下壁,呈圆形,约0.5cm×0.5cm,完整凿除,周边骨质疏松,彻底刮除,将肿物及周边骨质送检,病理报告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讨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以骨纤维变性为特征的自限性良性骨组织疾病,分为单骨型、多骨型和Albri出氏综合征3型。颅面部以单骨型多见。其病因不明,本组2例仅例1有明显的局部外伤史,余无其他诱因。典型病例的x线片有特征性表现。本病发展缓慢且有自止倾向,故临床上症状不著者常不需处理,必要时可手术彻底切除,以防复发。  相似文献   

7.
外耳道骨瘤     
外耳道骨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本文报导1例,19岁,男性,主诉右耳胀满感一年。在13岁时发觉右外耳道后壁开始隆起,18岁出现右耳发胀及耳漏,经用抗生素治疗后,耳漏缓解,但耳道后壁隆起如旧,几乎完全阻塞外耳道,颞骨断层片示外耳道后壁骨性肿块。电测听示听力正常。全麻下行耳后切口切除肿块,见肿块蒂部附于鼓乳裂。文章还阐述了外耳道骨瘤与外生骨疣在临  相似文献   

8.
结石常发生在鼻腔鼻窦内。鼓窦结石在临床上实属罕见,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1984年3月收治1例左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鼓窦结石患者,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21岁,1984年2月27日主诉左耳持续溢脓并进行性听力减退10年来院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左侧外耳道内有少量黄白色脓性分泌物,鼓膜呈中央性肾形大穿孔,残留部充血。鼓室内粘膜苍白并有粘稠脓性分泌物。乳突部无压痛。音叉试验示左  相似文献   

9.
外耳道胆脂瘤侵蚀乳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耳道胆脂瘤(EACC)侵蚀乳突并不常见,典型的EACC表现为慢性钝性耳痛及耳溢臭脓,未侵蚀内耳者则无眩晕耳鸣及平衡失调。该作者报告了3例EACC侵蚀乳突的病例。例1:43岁女性,检查见胆脂瘤侵蚀左外耳道后壁进入乳突。听力检查示轻中度传导性耳聋。CT证实耳道后壁与乳突腔瘘。例2:70岁女性,检查见左外耳道内有穿过后壁进入乳突形成瘘管的角蛋白碎屑,鼓膜正常。CT证实左乳突腔内有巨大胆脂瘤和外耳道后壁乳突腔瘘管。例3:51岁女性,检查发现右外耳道内充满胆脂瘤,耳道后壁鼓膜旁被侵蚀,有瘘口通乳突。CT证实右外耳道内异常软组织达鼓膜表…  相似文献   

10.
慢性中耳炎,尤其是胆脂瘤常引起砧骨长突缺失,必须作听骨链再建手术。如病变只影响砧骨,虽听骨链中断,而槌骨、镫骨尚完整者,可用槌镫连接术治疗。其法是先完成乳突凿开,并按照乳突病变程度,外耳道后壁及骨桥可去除(开放型)或保留(封闭型)。若鼓膜已接近全部缺失,则连同鼓环一起去除;若仅为小穿孔,则予保留,小心去除鼓室,尤其是镫骨周围的肉芽组织。用一精细钩子将槌骨头从上鼓室钩出,当心勿使槌骨与鼓膜张肌腱脱开。按右耳逆时针,左耳顺时针方向轻轻旋转槌骨,并轻拉几下则槌头易于与镫头接触。彻底清除上鼓室肉芽。  相似文献   

11.
局麻下经外耳道暴露鼓室前部的手术相当困难。作者设计一种简便方法,用于1例鼓室颈静脉球体瘤,2例先天性胆脂瘤及1例良性腺瘤,鼓室暴露良好,肿瘤顺利切除。外耳道内切口呈Ω形,自鼓环6点处开始,向外延展到外耳道后壁皮肤,达距鼓环6~8mm处弯回到11点处鼓环部位。剥离皮肤及骨膜,用针自槌骨柄钝性分离鼓膜,鼓膜脐部附着牢固处则用小鳄嘴剪仔细分离,避免刺穿鼓膜。将鼓膜外耳道皮瓣向前上方翻转,即可看清鼓室前部。如外耳道前壁过于突出,则在剥离前部皮肤后用匙或骨钻切除突出的骨壁。肿瘤切除后将鼓膜外耳道皮瓣复位。以浸有抗生素油膏的小纱条填压固定。填塞物一周后  相似文献   

12.
1990年10月一位37岁的白人女性,主诉左耳聋和耳鸣有5个月。曾接受医生治疗,按外耳道炎治疗了一段时间,没有任何好转。没有其它耳鼻喉科症状。医生检查时发现有一肿块占据外耳道,鼓膜看不清楚。听力图示左耳传导性耳聋35dB,右耳为正常听力,其它检查无异常。门诊用针刺抽吸引起活动性出血,怀疑是血管瘤,CT示一软组织密度瘤在外耳道内,没有骨侵蚀或破坏的迹象。提示为局部炎性损害。在全麻下,经过耳内切口探查,发现肿块由耳道后壁长出,向下延伸到鼓股,鼓膜和外耳道的骨部是完整的。切除后定期随访18个月没有复发,手术后测听结…  相似文献   

13.
作者回顾分析了18例因耳廓、外耳道、耳周皮肤或腮腺肿瘤施行颞骨外侧切除术的病例。颞骨外侧切除术分为以下四型。Ⅰ型:切除鼓骨和鼓膜外侧的外耳道,适用于耳甲和耳周皮肤肿瘤,未侵犯外耳道皮肤、腮腺、颞下颌关节和面神经者;Ⅱ型:切除全部鼓骨、鼓膜、槌骨和砧骨,保留面神经和内耳,适用于外耳道皮肤肿瘤,或耳廓、耳周皮肤肿瘤侵犯外耳道者;Ⅲ型:在Ⅱ型基础上,切除面神经和面神经管远端、乳突尖、茎突和茎乳孔,内侧达颈动脉骨管和颈静脉孔,适用于腮腺切除术后肿瘤持续存在或复发者;Ⅳ型:仅切除乳  相似文献   

14.
1953年首由House报告先天性中耳胆脂瘤,此后文献虽有许多报告,但很少报告先天性鼓膜(TM)胆脂瘤。该作者报告3例儿童先天性TM胆脂瘤。例1,14岁黑人女孩,检查见左TM褪骨前白色小斑块,用鼓膜切开刀在胆脂瘤周围切开,切除胆脂瘤,术中发现胆脂瘤已突入中耳2~4mm。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胆脂瘤。例2,1岁女孩,左TM后下象限小胆脂瘤珠,鼓气耳镜检查鼓膜活动,术中见胆脂瘤扩展入中耳4~5mm,切除后病理检查为胆脂瘤。例3,3岁黑人女孩,左TM白色肿块占TM后半部的大部分,胆脂瘤经TM扩展致一些听小…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 ,7岁。因全身散在水泡样皮疹伴低热3d,在儿科诊断为水痘 ,给静脉滴注青霉素及阿昔洛韦治疗。次日 ,感左耳疼痛、闷胀及外耳道流少量黄色水样分泌物来我科就诊。检查 :左外耳道深部下壁近鼓膜处见直径 0 .5cm类圆形皮疹 ,色青灰 ,半透明状 ,周围皮肤充血。鼓膜松弛部充血 ,紧张部窥视不清。 51 2 Hz音叉检查左耳传导性聋。继续加强抗炎及抗病毒治疗 ,每日检查。 3d后 ,左外耳道皮疹较前无明显变化 ,但左耳鼓膜松弛部充血减轻。消毒左外耳道 ,用无菌注射针刺破皮疹 ,见清亮液体溢出 ,以棉签拭去 ,皮疹消失。左鼓膜完整、充血 ,光锥…  相似文献   

16.
文中记载了1987~1995年间遇到的8例外耳道骨瘤患者,均无明显发病诱因.症状持续8个月至10年不等.所有病例均伴有传导性听力损失和/或外耳道炎.外耳道骨瘤为独立、单侧性骨性肿瘤,基底位于鼓鳞裂或鼓乳裂;病理上,为成熟骨小梁中包含纤维血管组织所组成,8例均在局麻下手术切除.文中就其诊断和术中注意点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7.
外耳道骨瘤和外生骨疣很少手术切除,故文献中的组织学报告极少。作者根据5例骨瘤和2例外生骨疣的症状、组织学检查所见,提出两者的各自诊断标准如下: 骨瘤:通常为一孤立的带蒂肿物,好发在鼓鳞缝或鼓乳缝,从外耳道峡表面长出。呈良性而缓慢生长,可阻塞外耳道。小而多发的骨瘤偶也可见。组织学特点是表面覆有厚的鳞状上皮和骨膜,其内部有大量被骨板围绕的疏松的纤维血管管道,有的管道呈不规则并含有大量纤维组织及窦状血管。在管道之间有厚度不同、方向不一的骨质。在折断面可见少数骨细胞及腔隙。外生骨疣:在外耳道有广基骨质增生性隆  相似文献   

18.
外耳道骨瘤     
文中记载了1987-1995年间遇到的8例耳道骨瘤患者,均无明显发病诱因,症状持续8个月至10年不等。所有病例均伴有传导性听力损失和/或外耳道炎,外耳道骨瘤为独立,单侧性骨性肿瘤,基底位于鼓鳞裂或鼓乳型,病理上,为成熟骨小梁中包含纤维血管组织所组成,8例均在局麻下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17岁,因左耳闷塞感2月收入院.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觉左耳闷、听力差,自行挖耳后疼痛,无耳道流血、流脓,耳鸣、眩晕,无头痛、恶心,自服消炎药物治疗,耳痛缓解,但仍耳闷、听力差.查体见左外耳道有黑褐色新生物,触痛,基底部窥不清,鼓膜窥不见.乳突X线片示左耳道密度略高,未见明显骨质破坏,诊为外耳道肿物(左),于局麻下行耳内切口,分离外耳道皮瓣至近鼓环, 有铁锈样液外溢,外耳肿物消失,见鼓膜完整,外耳道后下壁骨质破坏,扩大切口,咬除外耳道后下壁,见乳突腔有较多胆固醇样沉积物及肉芽生长,未见明显囊膜.尽量去除病变组织并送病理,术后患耳引流,听力无明显减退,住院16d,痊愈出院.病理示中耳胆固醇肉芽肿.  相似文献   

20.
作者报告两年内在中耳手术中遇见的3例颈动脉畸形。例1为46岁男性患者,右耳渐进性听力下降8年。检查见右鼓膜下部变为浅蓝色和粉红色,并显丰满;听力测验为传音性聋。疑为耳硬化症。经耳道行鼓室探查术,发现槌骨柄前下有一血管性团块,乃中止手术,作动脉和静脉造影,发现颈内动脉之岩骨段变窄且后移,右侧前交通动脉有一小动脉瘤。再经耳后切口充分暴露中耳腔,发现鼓膜与肿块粘连,肿块呈管状,表面血管丰富,当全部暴露其在鼓室内的垂直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