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葎草的黄酮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8月和10月采集的葎草全草、嫩头、叶和茎的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性能力研究.方法:采用显色法测定葎草各部位中的总黄酮含量,利用改动的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葎草各部位提取液进行抗氧化性测定.结果:10月份叶中总黄酮舍量最高,达到(3.72±0.07)mg/g,提取的总黄酮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最高达到70.3%,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最高达74.4%.结论:葎草各部位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取山银花中黄酮类化合物,并体外观察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7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山银花中黄酮化合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Fenton反应和DPPH反应测定粗提物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用MTT法检测粗提物对H2O2诱导的氧化损伤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山银花中黄酮粗提物的提取率为5.65%;粗提取物中含黄酮16.35%。山银花黄酮粗提物质量浓度为250μg/m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42.40%、64.99%和28.90%。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与浓度1.0 mmol/L的H2O2共同孵育12 h后,其存活率分别下降到49.21%和61.32%,山银花黄酮粗提物预处理30 min,细胞存活率分别提高到60.45%和69.98%。结论山银花中黄酮提取物对O-2·、·OH、DPPH·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并具有明显的抗H2O2氧化损伤、恢复细胞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7.
马齿苋正丁醇提取物体内抑瘤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马齿苋正丁醇提取物对S180荷瘤小鼠体内的肿瘤抑制作用及机理。方法:按照标准方法给36只小鼠接种S180肉瘤后,给予马齿苋正丁醇提取物10d,观察瘤重及体重;比色分析法检测血清SOD、GSH-Px的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给予马齿苋正丁醇提取物的小鼠肿瘤明显小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体重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SOD、GSH-Px的活性高于对照组,而MDA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马齿苋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S180肿瘤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齿苋不同提取部位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马齿苋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马齿苋提取物中多糖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马齿苋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在体外化学模拟条件下,采用Fenton反应法和模拟机体中黄嘌呤与黄嘌呤氧化酶反应系统分别测定马齿苋多糖、总黄酮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马齿苋多糖提取物中多糖百分含量为39.6%,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百分含量为10.51%;多糖剂量为4.53 mg/ml对O2.-的抑制率只有2.4%,与多糖比较,黄酮对O2.-和OH.均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在剂量为0.59 mg/ml时清除O2.-可达43.7%,剂量在0.59 mg/ml~4.92 mg/ml对O2.-有良好的清除作用;而两者对OH.的清除能力明显强于O2.-,多糖在剂量为0.04 mg/ml~0.49 mg/ml,对OH.的抑制率为37.0%~90.7%,黄酮提取物剂量在0.02 mg/ml~0.18 mg/ml时对OH.的抑制率为32.0%~90.2%,且均呈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在两种测定方法中马齿苋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明显强于多糖,表明总黄酮是马齿苋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马齿苋中分离所得吲哚类生物碱的抗胆碱酯酶活性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改良的Ellman法测定各化合物的抗胆碱酯酶活性,通过测量吸光度值计算化合物的胆碱酯酶抑制率,并计算IC50值;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各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测量吸光度值计算化合物的DPPH清除率,并计算IC50值。结果:马齿苋中oleraindole A-oleraindole G均有抗胆碱酯酶活性,其中,oleraindole B抗胆碱酯酶作用的IC50值为40.22μM,与阳性药毒扁豆碱(IC50=37.92μM)的活性相当;oleraindole A、B、C、D和G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oleraindole C和oleraindole A抗氧化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7.49μM和9.68μM,远远优于阳性药BHA的活性(IC50=37.81μM)。结论:oleraindole B抗胆碱酯酶活性较强,oleraindole C和oleraindole A抗氧化活... 相似文献
10.
利用UV-754型紫外-可见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维药马齿苋茎叶、种子中总黄酮与10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总黄酮为0.006~0.06mg/ml且与吸光度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可得出回归方程G=6.8805A+0.0241相关系数R^2=0.9858。测定出Zn,Ca,Te,Mn含量比较丰富。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为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利用这一民族药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马齿苋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方法马齿苋全草用75%乙醇提取,利用硅胶、凝胶等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并根据有机波谱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结构,进一步通过测定各个化合物对胰岛素抵抗的Hep 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以及黄酮苷类化合物对Akt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来评价其抗糖尿病活性。结果从马齿苋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4'-O-α-L-鼠李糖苷(1),橙皮苷(2),山柰酚(3),木栓酮(4),6,7-二羟基香豆素(5),反式-对香豆酸(6),金莲花碱(7),咖啡酸(8),二十八烷酸(9),此外化合物1~4能够显著提高胰岛素抵抗Hep G2细胞葡萄糖消耗,其中化合物1的效果最为显著并能降低该细胞Akt的磷酸化水平。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且具有较强的抗糖尿病活性。 相似文献
12.
梓醇与小檗碱及其配伍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梓醇与小檗碱及其配伍对地塞米松诱导的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转运及这一过程中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地塞米松诱导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分别给予罗格列酮、小檗碱、梓醇、梓醇 小檗碱进行干预,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培养液中葡萄糖消耗量,以2-脱氧-[3H]-D-葡萄糖摄入法观察葡萄糖的转运率,以RT-PCR检测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含或不含10nmol/L胰岛素的条件下,梓醇、小檗碱及其配伍组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和转运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0.01),配伍组效应优于梓醇、小檗碱单药组(P<0.05、0.01);且小檗碱组及配伍组PPAR-γmR-NA的表达降低(P<0.05、0.01)。结论梓醇、小檗碱均能增加葡萄糖消耗和转运,改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不依赖胰岛素的存在,且小檗碱及两药配伍还能下调脂肪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提示梓醇、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罗格列酮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16,(3)
目的研究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中的脂肪族化合物。方法马齿苋石油醚提取物采用硅胶、半制备HPLC色谱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出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亚麻酸乙酯(1)、木栓酮(2)、羽扇豆醇(3)、硬脂酸(4)、棕榈酸(5)、油酸(6)、亚油酸(7)、亚麻酸(8)、(9Z,11E,15Z)-13-羟基-9,11,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9)、(9Z,11E)-13-羟基-9,11-十八碳二烯酸乙酯(10)、13(R)-hydroxy-octadeca-(9Z,11E,15Z)-trienoic acid(11)、马桑酸(12)。结论化合物1、9~12为首次从马齿苋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并且化合物9的波谱数据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15.
马齿苋甜菜红素抗肿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马齿苋甜菜红素联合环磷酰胺(CTX)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将接种S_(180)瘤细胞的小鼠分为荷瘤对照组、CTX组、马齿苋甜菜红素(高、中、低剂量)+CTX组.给药10 d,进行抑瘤率计算,以及外周血常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脾脏、胸腺指数、免疫球蛋白、肝肾功能等的检测.结果 与荷瘤对照组相比,CTX组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马齿苋甜菜红素低、中、高剂量联合CTX各组抑瘤率明显高于CTX组的抑瘤率.与荷瘤对照组相比,单一CTX处理组脾脏和胸腺指数、IgA、IgG、IgM水平明显降低,WBC、PLT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降低,ALT、BUN升高.不同剂量的马齿苋甜菜红素联合CTX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脾脏和胸腺指数、IgG、IgM等免疫水平指标,提高WBC、PLT和骨髓有核细胞的数量,降低ALT和BUN.结论 马齿苋甜菜红素对小鼠S_(180)肉瘤有抑制作用,对化疗药物CTX抗S_(180)小鼠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2-124
目的:分离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中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依次采用50%乙醇回流提取、大孔吸附树脂、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ODS中压反相柱和Sephadex LH-20对马齿苋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纯化,最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制备和结构鉴定。结果:1H-NMR、13C-NMR、DEPT、HR-ESI-TOF-MS及二维HSQC、HMBC、NOESY、COSY的核磁共振图谱解析,得到化合物命名为5-羟基-3,4-二甲基-5-戊烷基-2(5H)-呋喃酮,即羟基二氢博伏内酯。结论:羟基二氢博伏内酯为在马齿苋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柚皮苷对前脂肪细胞3T3-L1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3T3-L1分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培养3T3-L1细胞,并用不同浓度的柚皮苷进行干预,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油红O染色和染色比色法分析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检测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mRNA的表达。结果柚皮苷能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能抑制PPARγ2、C/EBPα基因的表达。结论柚皮苷可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并能通过下调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分化。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