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会阴侧切缝合术采用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阴道分娩初产妇120例,均为会阴左斜侧切、阴部神经阻滞麻和2.0可吸收线.用连续缝合法行会阴缝合术的为80例,对照组用皮内缝合法缝合会阴切口为40例.结果两组在产后切口疼痛、产后72 h活动程度方面均有差异.结论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性,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会阴侧切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会阴左斜侧切、阴部神经阻滞麻和2-0可吸收线.观察组用连续缝合法缝合会阴,对照组用皮内间断缝合法缝合阴切口.结果 两组在产后切口疼痛、缝合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可吸收线会阴侧切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利于促进产后活动,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会阴侧切术可以缩短第二产程和避免阴道及会阴裂伤,侧切伤口缝合技术的好坏与产妇产褥期恢复及产后生活质量有着密切关系。我科自2009年8月以来对会阴侧切缝合方法进行了改进,并与传统侧切缝合方法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皮内连续缝合法在会阴侧切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秀珍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3,17(2):186-186
会阴侧切传统的缝合常采用肠线缝合粘膜、肌层 ,丝线缝合皮下脂肪、皮肤 ,常因缝线过紧而致组织水肿、丝线嵌入组织内 ,或修补处的线结反应可导致会阴部不适。我院自 2 0 0 1年 7月开始应用人工合成可吸收缝合线 ,对 5 0 0例经阴道分娩的会阴侧切口行皮内缝合术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0 0例会阴侧切者 ,年龄 2 1~ 3 5岁 ,平均 2 5 .3岁 ;均系初产妇 ,顺产 478例 ,胎头吸引产 1 0例 ,臀位产1 2例。会阴侧切口采用快乔薇 2 /0号可吸收合成缝合线 (带 3 5mm 1 /2园体角针 )。方法 阴道粘膜采用连续锁边缝合法 ,最…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会阴侧切缝合术中连续缝合法与间断缝合法在产后切口疼痛等级、产后临床反应等方面的优缺点。方法:选择经阴道分娩产妇200例,均为会阴左斜侧切、会阴神经阻滞麻异常和使用2.0可吸收线缝合会阴侧切口。在会阴缝合术中采用连续缝合法的108例,采用间断缝合法的92例。比较两组产妇在产后切口疼痛上的差异,并对两种缝合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产妇在产后切口疼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缝合法在会阴侧切缝合术的应用中可显著减轻产后切口疼痛,可确保产妇有充分的休息,有利于母乳喂哺,对提高产后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皮内连续缝合法在单纯会阴侧切缝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2000年8月开始对行会阴侧切术中的26例产妇用铬制羊肠线皮内连续缝合法缝合皮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会阴侧切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2~8月行会阴侧切缝合术的产妇220例,随机分2组,观察组120例采用会阴侧切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对照组100例采用会阴侧切医用羊肠线传统缝合术。结果会阴侧切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术手术缝合时间短,伤口愈合好,不用拆线,住院时间短,产妇痛苦少,效果满意。结论会阴侧切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次会阴局部浸润麻醉在会阴侧切缝合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阴道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分次会阴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指标为切口缝合时的疼痛程度、产后24 h会阴切口局部水肿情况及出院前会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缝合切口时的疼痛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24 h会阴切口局部水肿情况和出院前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次会阴局部浸润麻醉在会阴侧切缝合时的镇痛效果优于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且不增加对产妇的危害,不影响会阴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会阴侧切不同缝合技术,了解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方法选择60例试验组即实施会阴侧切连续缝合的产妇对其会阴切口愈合情况、疼痛时间进行研究,并随机抽取60例对照组即实施会阴侧切间断缝合的产妇与之对照。结果试验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疼痛时间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减少,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采取会阴侧切连续缝合技术,切口愈合率高,疼痛时间短,值得在产科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过程中采用改良式会阴侧切术缝合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生产过程中须施行会阴侧切术的初产妇3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3倒。观察组施行改良式会阴侧切,对阴道黏膜、会阴肌层、皮下脂肪与皮内采用连续缝合法进行缝合;对照组施行传统式会阴侧切,对阴道黏膜、会阴肌层与皮下脂肪采用间断缝合法实行缝合后,最后皮内连续缝合。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缝合时间的长短、伤口出血量的多少以及伤口重度疼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会阴切口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疼痛发生率降低,切口炎性反应轻,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改良式会阴侧切连续缝合法操作简单,切口愈合良好,能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产妇产后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连续吻合技术进行胰肠、胆肠吻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胰头部及胆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连续吻合组及常规吻合组,分别采用采用间断吻合及Poly线连续缝合技术处理胆肠及胰肠吻合口,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后胰瘘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胰肠吻合组吻合时间为39min,连续吻合组吻合时间为22min,连续吻合组少于间断吻合组;连续吻合组术后胰瘘发生率为0,间断吻合组胰瘘发生率为13.04%,连续吻合组少于间断吻合组(P〈0.05);连续吻合组住院时间平均为19d,间断吻合组住院时间平均为26d,连续吻合组少于间断吻合组(P〈0.05)。结论:采用Poly线连续吻合技术进行胰肠、胆肠吻合能够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胰瘘的发生,并改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连续皮内缝合在会阴侧切术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分析。方法方便选取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2015年6月_2016年6月行会阴侧切术的11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切口缝合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连续皮内缝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缝合,观察和比较两组恢复结果和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的缝合时间、VAS、术后住院天数和切口美观度分别为(6.3±2.1﹚min、(9.4±2.7﹚min,(2.8±0.4﹚分、(3.6±0.5﹚分,(1.4±0.3﹚d、(2.7±0.5﹚d,(6.8±1.3﹚分、(8.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切口甲级愈合率比较,x2=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侧切术中采用改良连续皮内缝合,操作简便、痛苦较小,利于产妇术后恢复和母乳喂养,改善产后生活质量,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会阴侧切采用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可吸收合成线应用于会阴侧切缝合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 10 0例采用可吸收合成线皮内连续缝合 ,对照组 10 0例传统铬制肠线缝合阴道粘膜、会阴肌层及皮下组织 ,丝线间断缝合会阴皮肤 ,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传统法比较 ,可吸收合成线皮内缝合疼痛较轻 ,伤口愈合较好 ,住院时间缩短 (P <0 .0 5 )。结论 会阴侧切可吸收合成线皮内连续缝合术是一种较理想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巩膜瓣下咬切结合膜瓣可调节缝线和单纯巩膜瓣下咬切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临床验证的方法,将148例(175眼)青光眼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浅前房、低眼压、无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巩膜瓣下咬切术结合可调节缝线能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无固定缝线进行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12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闭角性青光眼患者共30例37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根据眼压及前房情况适时拆除可调缝线.结果30例37眼青光眼患者术后随访结果如下:术后滤泡情况:术后随访1周,I型滤泡共4眼,占10.81%,II型滤泡共31眼,占83.78%,III型滤泡共2眼,占5.41%,未见有IV型滤泡.术后前房情况:术后观察1周以内出现浅前房的眼数为4眼,均为I级,未见II、III级浅前房者,经过加压包扎,阿托品散瞳后,一般2~4天均形成前房.术后眼压情况:术后1周眼压稳定后,眼压7~15mmHg者有33眼,占89.19%,15~21mmHg者有4眼,占10.81%.随访1月,眼压在7~15mmHg者有28眼,占75.68%,15-21mmHg者有9眼,占24.32%,所有患者均根据自身情况按要求进行眼球按摩.结论小梁切除术中无固定缝线应用治疗青光眼,可有效的降低眼压,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有效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而提高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6例后囊膜缺损的无晶体眼施行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结果随访时间1—25个月。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矫正视力优于术后裸眼视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作为无后囊膜的人工晶体植入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根线头缝合会阴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根线头连续缝合会阴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Ⅱ度会阴裂伤及会阴侧切术后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其缝合时间、伤口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线头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一根线头缝合会阴的产妇缝合时间更短,疼痛更轻,住院时间更短,切口全部甲级愈合,无一例出现线头反应。结论:一根线头连续缝合会阴的方法减轻了产妇的痛苦,有利于母乳喂养,节省了产妇的费用;提高了医院病床周转率,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