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淋球菌mtr系统的IR区基因突变与其多重耐药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多传递耐药(mtr)系统反向重复序列(IR)区基因突变与淋球菌染色体介导多重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琼脂稀释法做淋球菌药敏试验,选择耐不同药物的菌株,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包含IR区的目的基因,然后对扩增产物测序。结果 2株敏感株及5株仅耐青霉素菌株无IR区基因突变,17株多重耐药菌株中,1株同时耐青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淋球菌有IR区碱基T/A,T/A插入,其余耐药株IR区均有碱基A/T缺失。结论 淋球菌染色体mtrR启动子区域的IR区基因突变会引起淋球菌多重耐药株的产生,增加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淋病奈瑟菌(NG,简称淋球菌)多传递耐药系统R基因(m trR)启动子区反向重复序列(IR)区基因缺失与淋病奈瑟菌染色体所介导的耐药性的关系。方法以琼脂稀释法做药物敏感试验,选择临床敏感株采用自身配对法以次抑菌浓度法诱导筛选出对不同抗生素耐药的淋球菌株,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包含IR区在内的目的基因后,对扩增产物测序,并将其IR区基因突变与临床分离自然耐药株比较。结果8株敏感株及24株单独耐1种药物菌株及1株诱导的多重耐药株无IR区基因突变,7株诱导多重耐药菌株IR区有碱基A/T缺失,与自然多重耐药株两者相比较碱基缺失无差异。结论淋球菌染色体IR区基因缺失与单独耐一种药物菌株产生无关,IR区基因缺失参与了淋球菌多重耐药株的产生,人工诱导的多重耐药株与自然多重耐药株IR区碱基突变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tr系统若干基因变异与淋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淋球菌阿奇霉素耐药性代表株mtrR基因序列及mtrR启动子区域回文结构序列的突变进行分析,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结构基因mtrC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所有中等以上耐药菌株均发生mtrR基因H105Y的变异,伴随mtrR启动子区域回文结构的缺失突变;敏感株有一株出现G45D的突变,mtrR启动子区域回文结构未检测出突变;中等以上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相比mtrC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trR基因的H105Y变异和回文序列碱基缺失与mtrC表达有负向相关关系,与淋球菌阿奇霉素耐药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淋球菌多传递耐药系统回文序列(IR)区基因突变及mtrF表达水平与多重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的耐药性,琼脂稀释法检测菌株的耐药水平,PCR法扩增mtrR编码基因和IR区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同时用RT-PCR测定mtrF基因的表达。结果5株敏感菌及6株仅耐红霉素的菌株mtrR和IR区基因均未发生突变,21株多重耐药菌均发生了突变(8株低~中等水平耐药株发生mtrR编码基因突变,13株高度多重耐药株IR区发生基因突变或同时存在mtrR单位点突变)。高度多重耐药株mtrF基因表达量(1.019±0.161)显著高于敏感组(0.595±0.064)(P<0.01)和低~中等水平多重耐药组(0.671±0.073)(P<0.01),而后两者间mtrF基因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介导产生多重耐药过程中,淋球菌IR区基因突变及mtrF基因的高表达可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淋球菌多重耐药调控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重可传递的耐药mta基因系统决定着淋球菌对各种结构各异的疏水制剂(HAs) 包括抗生素,胆盐及脂肪酸等的耐受水平。此mtr基因系统是由1个调节基因mtrR,3个结构基因mtrC,mtrD,mtrE组成。在转录水平上将mtr系统分为两种机制,一种是mtrR依赖调节机制,另一种是非mtrR依赖调节机制。前者是由于mtrR基因突变所致,后者是由于在mtrR和mtrC之间的启动区基因突变所致。这两种机制所引起的对HAs的耐药水平不同,前者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低,后者的MIC高。  相似文献   

6.
淋球菌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淋球菌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与淋球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①纸片扩散法检测58株淋球菌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②E测定法定量检测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③PCR技术扩增gyrA和parC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相关序列并作测序分析。结果:①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依诺沙星同为敏感、中介、耐药者分别为2株、4株和39株。②环丙沙星MIC为敏感、中介、耐药分别为2株、17株和39株。③环丙沙星MIC为0.004-0.016μg/mL的2株淋球菌gyrA和parC基因均未发生突变;MIC为0.064-0.094μg/mL的菌株仅发生gyrA单位点突变;而MIC≥0.25μg/mL的菌株均发生gyrA双位点突变。MIC≤0.25μg/mL的菌株无parC基因突变,而MIC≥1.0μg/mL的菌株除出现gyrA双位点突变外均同时发生parC单位点突变。④在发生突变的16株菌中,Ser91(TCC)→Phe(TTC)突变为15株。结论:①gyrA基因突变介导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低和中水平耐药,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高水平耐药需要parC基因突变的共同参与。②gyrA基因Ser91→Phe的突变是导致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关键突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淋球菌rpsE基因突变与淋球菌大观霉素耐药的相关性。 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4株大观霉素耐药的淋球菌株(MIC128 μg/ml、256 μg/ml)的rpsE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分析,寻找可能的突变位点,通过DNA转化技术将含有突变基因的细菌基因组DNA转化入敏感的淋球菌株,检测转化成功的淋球菌的MIC并进行PCR扩增测序,分析发现的突变位点与淋球菌大观霉素耐药的相关性。 结果 4株大观霉素耐药的菌株均发现rpsE基因A70C(Thr24Pro)突变,而16S rRNA大观霉素耐药决定区(SRDR)未发现任何突变;大观霉素敏感菌株的16S rRNA和rpsE基因均未发现突变。转化后获得的大观霉素耐药淋球菌中亦发现了同样的rpsE基因突变。 结论 rpsE基因单点突变与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检测导致大观霉素耐药的淋球菌16S rRNA基因中的突变位点。 方法 对6株大观霉素耐药淋球菌[最小抑菌浓度(MIC) ≥ 128 mg/L]、20株大观霉素敏感菌株(MIC 32 mg/L和16 mg/L各10株)的16S rRNA基因进行DNA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16S rRNA基因突变情况。 结果 6株大观霉素耐药淋球菌的16S rRNA基因均发生了突变,其中2株(MIC > 256 mg/L)为C1192T突变,1株(MIC 256 mg/L)为C1344T和T1345A突变,1株(MIC 256 mg/L)为T990G和T991C突变,1株(MIC 128 mg/L)为T990G、G1343C和C1344T突变,1株(MIC 128 mg/L)为T991C突变。20株大观霉素敏感菌株均未发生突变。 结论 淋球菌16S rRNA基因不同位点突变可能与大观霉素不同程度的耐药相关,C1192T突变可能导致高度耐药,其他单一位点或多位点突变与不同程度的耐药相关。 【关键词】 奈瑟球菌,淋病; 壮观霉素; 点突变; RNA,核糖体,16S; 抗药性,细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解脲脲原体对红霉素的耐药机制。方法 对73株从泌尿生殖道分离的解脲脲原体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筛选耐药菌株,并设立临床敏感菌株组以及标准菌株对照组,用PCR测序法检测23SrRNA的V区热点突变以及特异性引物PCR检测甲基化酶(ermA、ermB、ermC)、主动外排泵(mefA/E、msrA/B、mreA)等可转移耐药基因。结果 73株临床菌株中,耐药菌株35株(47.95%),耐药菌株MIC范围为8 ~ 32 mg/L。在耐药菌株组发现ermB耐药基因(19株,占54.29%)和msrA/B耐药基因(9株,占25.71%)的阳性扩增,其中有2株(占5.71%)同时存在ermB基因和msrA/B基因阳性扩增,ermB基因和msrA/B基因的阳性扩增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临床敏感菌株组及标准菌株组均未发现23SrRNA的V区点突变及可转移耐药基因的阳性扩增。结论 ermB甲基化酶基因和msrA/B外派泵基因可能是导致解脲脲原体对红霉素耐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enA、mtrR基因突变在淋球菌对头孢曲松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选取淋球菌标准菌株(ATCC-49226)、临床头孢曲松敏感菌株(2012.4052、2012.15361)及低敏菌株(2012.5616),体外次抑菌浓度诱导对头孢曲松耐药,提取诱导前原代菌株及诱导后子代耐药菌株的DNA,对penA和mtrR基因进行扩增与测序。结果菌株2012—5616和ATCC.49226分别在诱导至第26和28代时获得最低抑菌浓度(MIC)≥1mg/L的耐药菌株,菌株2012—4052和2012.15361分别在诱导至第22和36代时获得MIC≥0.5mg/L的耐药菌株。pe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ATCC-49226菌株诱导后出现A501T和G542S突变位点,另3株菌诱导前后penA基因均未出现新的突变位点;4株突变菌株的青霉素结合蛋白2(PBP2)基因序列型都为XⅧ,未检测到penA镶嵌状结构模式。mtrR基因测序结果显示,2012—5616和ATCC-49226菌株在诱导前后均发生A39T突变,2012-4052菌株诱导后在mtrR编码区发生A39T突变。结论penA基因中的A501T和G542S突变与mtrR基因发生的A39T突变可能在头孢曲松耐药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淋病奈瑟菌mtrC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淋病奈瑟菌膜蛋白mtrC表达质粒,探讨淋病奈瑟菌耐药的检测和耐药机制.方法 从淋病奈瑟菌标准株中扩增淋病奈瑟菌膜蛋白mtrC基因片段.酶切后插入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mtrC.通过质粒双酶切和DNA测序证实该重组质粒构建正确.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蛋白.结果 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质粒构建正确.核苷酸序列与GeneBank(U14993)公布的序列相比较,同源性达到99.5%.通过IPTG诱导,SDS—PAGE可检测到约48500大小的融合蛋白,与预测分子量相同.结论 淋病奈瑟菌膜蛋白mtrC原核表达质粒构建和表达成功,为研究其mtrC外排系统的耐药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淋病奈瑟菌分离株3种药物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从基因水平了解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常州地区的50株淋病奈瑟菌进行TEM-1基因、tetM基因检测并对gyrA基因的DNA进行测序分析。结果:50株淋病奈瑟菌中32株TEM-1基因阳性,24例tet基因阳性,经PCR扩增和DNA测序,gyrA基因全部存在突变,PPNG—TRNG—QRNG3种分子检测发现青霉素类、四环素类与喹诺酮类二重耐药分别占26%和10%,耐多种药物(MDR)菌株总数已达74%。结论:淋球菌对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相当高,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敏感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献报道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机制有三,即膜通透性降低、靶酶改变及靶酶产生过多。本文对26株分离自艾滋病患者的耐氟康唑白念珠菌及通过诱变获得的白念珠菌ATCC14053五个氟康唑耐药突变菌落的耐药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唑类药物靶酶编码序列设计六对上下之间交叉重叠的引物,分六段(包括相当于调控序列所在部位)将目的基因扩增出来,采用Southern杂交、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及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等方法对所获目的片段进行了分析。结果排除了所有受试菌株因靶酶编码基因缺失而耐药的可能,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结果呈阳性,且耐药株之间也存在差异。故此,推测耐药性系因为靶酶编码序列多位点突变造成,这一点尚有待进一步证实。另外,本实验结果不能排除另两条耐药机理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淋球菌氟喹诺酮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GyrA、ParC基因变异与淋球菌氟喹诺酮耐药性的相关关系。方法:首先对78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环丙沙星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检测和G、TA、ParC基因进行PCR扩增,然后分别将2株敏感菌、2株中介菌和8株耐药菌的GyrA、ParC基因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所有78株淋球菌均扩增出GyrA、ParC基因;2株敏感菌和1株中介菌的GyrA、ParC基因未发现突变,另外1株中介菌中和8株耐药菌中GyrA、ParC基因发现有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结论:GwA、ParC基因变异可能是导致淋球菌氟喹诺酮耐药的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突变(Ala379Val)与银屑病的关系.方法:对60例银屑病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及测序分析基因组DNA的突变等位基因.结果:银屑病组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突变率(Ala379Val)与健康人群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突变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2例中国汉族人结节性硬化症TSC1和TSC2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2例结节性硬化症患者、患者家族中的正常人及100名健康对照者的TSC1和TSC2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家系I发现一个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TSC2基因第1372位碱基由胞嘧啶(C)突变为胸腺嘧啶(T),导致第458位氨基酸(精氨酸)处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散发患者II发生了一处移码突变(frame shift mutation):TSC2基因第5238位与5255位碱基之间缺失CATCAAGCGGCTCCGCCA 18个碱基,其后密码子发生移位.结论:无义突变c.1372 C>T(p.R458X)和移码突变5238-5255 del 18 bp CAT CAAGCGGCTCCGCCA 1746 del HIKRLR可能是导致这2例患者临床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