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岷县、漳县地震医疗救治工作。方法对甘肃省各市、县上报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医学救援数据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地震发生后,甘肃省卫生医疗系统迅速响应,启动应急预案,派出多批救治医疗队支援地震灾区。截至震后14天,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已完成4 377名地震伤员的救治工作,全面开展了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以及多批次心理干预工作。结论在岷县、漳县6.6级地震的医疗救治中,甘肃省卫生医疗系统应急救治反应迅速、有效、有力,顺利完成了医学救援工作,完成了抗震救灾的第一阶段任务。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绵阳极重灾区医疗救援应急指挥纪实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5·12汶川8级地震,造成绵阳极重灾区87.7%的卫生系统受损,共伤亡317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1.24亿元。灾难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成立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医疗卫生救治指挥部,震后4小时内派出5支医疗队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现场医疗队首次分检后送伤员22947名,经三级转运到绵阳本地医院。截至6月30日,绵阳医疗机构累计接诊伤病员37.96万人次,收治住院伤病员21628人,其中危重伤员2772人,含截肢伤员146人,住院伤病员死亡846人。从5月17日起,绵阳向全国14省市医院转运伤员3381人。6月19日,绵阳市伤员康复中心成立,累计接收住院康复病人156人,治愈32人,并与援绵心理干预医疗队一起,对受灾群众和伤病员等进行7万余人次的心理危机干预。绵阳卫生防疫机构震后2小时内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制订和完善震后防病技术方案,迅速派出防疫应急队伍,完成尸体处理、水质和疫情监测、环境废墟消毒、安置点防疫、提前防范次生灾害,开展大规模健康教育等工作。汶川地震绵阳极重灾区医疗卫生救治和卫生防疫应急指挥体系整合资源、统筹指挥、应对及时,极大地保障了相关政府、非政府部门及援绵各机构能在统一、有前瞻胜地指挥调度下协同工作,创造了地区性特大地震灾害医疗救援和疾病防控的“绵阳模式”,取得了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阶段性胜利,所积累的宝贵一手资料和经验,将成为灾后重建和区域性国家级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线三甲医院汶川地震7天内2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回顾性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23例汶川地震腹部损伤住院和死亡伤员伤情与死因,为今后完善和健全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机制和腹部损伤处置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处系统收集震后1周内收治地震伤员的相关资料,分析伤员基本情况。资料录入采用EXCEL表格。结果我院共收治住院腹部伤员23例,占总住院伤员的1.9%;绝大部分伤员来自绵竹市,在12h内入院并得到救治。本组伤情严重、病情复杂;死亡5例,病死率21.74%;脾脏损伤采取脾切除术;切口感染2例,与围手术期未使用抗生素有关。结论建立我国地震灾害腹部脏器损伤的医疗救援应急预案,对保证救援人员配置和伤员分检、最优化手术安排、减少地震腹部伤病死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1950例汶川地震伤员伤情,为今后建立和完善灾区一线医院医疗救援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收集该院从震后至7月12日止收治的地震伤员相关资料,分析伤员基本情况和医院总体救治情况。资料录入采用EXCEL表格,统计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对结果做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7月12日,该院共收治伤病员3328例,其中伤员1950例,病员1378例。住院伤员集中在震后1周内(占65.64%),震后当天住院伤员数最多(703例)。伤员主要来自绵竹、什邡和旌阳区。入院诊断前三位损伤依次为骨折(45.85%)、颅脑伤(含头面部外伤)(20.91%)和胸腹部损伤(14.69%)。共死亡48例,其中人院前死亡30例,急诊死亡10例,住院死亡8例。向二、三线医院有效外送和转运伤员441例,为全省第一家实施规模转运的医院。收治重灾区病员1378人次,下基层巡诊治疗726人次。对住院伤员和灾区居民、医护人员、武警官兵实行心理抚慰共5000余人次。结论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出色地完成了地震灾区一线救治转运中心的任务,起到了紧急救治中的关键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3-07-22 07∶45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北纬34.5°,东经104.2°)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km,造成极大数量的人员伤亡,远远超过了当地的医疗救治能力。灾难发生后危重伤员陆续被转往兰州市各三甲医院进行救治。由于地震伤突发性强、伤员数量多、伤情复杂,医疗机构需积极行动,挽救尽可能多的生命。组织救援者应该熟悉该类灾害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抢救。本文对地震发生后转入兰州市伤员的特点进行总结,以期对以后类似的抢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汶川大地震灾害现场的救护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某部野战医疗队在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现场的急救、护理以及防疫工作,希望对以后严重自然灾害的救援工作有所帮助。在救援现场发现幸存者后迅速展开急救,了解幸存者的伤情和病情严重程度,待伤员病情稳定后采取正确的营救方式和措施转入病房治疗;为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在紧急救治完成后,医疗队将工作重点从伤病员救治转变为救治与防疫并重;积极参与灾区的心理援助工作。认为制定破坏性地震医疗救护应急预案对于减少因地震所造成的死亡伤残意义重大,还需针对地震伤情特点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以及心理援助的知识普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芦山地震住院伤员伤情和转运方式,为救治大规模伤病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系统和自编“4·20四川芦山地震住院伤员调查表”,收集整理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芦山地震住院伤员资料。结果 全院累计收治65名地震伤员。主震时受伤共63人,占96.92%。被建筑倒塌等砸伤28名,占43.08%;逃生时跌碰伤23人,占35.38%;意外损伤14人,占21.54%。伤员救援方式:自救32人,占49.23%;互救23人,占35.38%;地方救援10人,占15.38%;军队救援34人,占52.31%。空中转运伤员26人,占44.83%。结论 为应对未来地震等突发事件和重大灾害,科学救治大规模伤员,应科学合理设置应急病区,广泛开展防震减灾教育,加强灾区自救互救,迅速派出救援医疗队并组织伤员空中转运训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频发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地震灾区生态破坏,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震后的应急指挥、救援、医疗救治和防疫工作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比较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地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中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应急响应及指挥、军队及专业救援队救援、医疗救援及防疫工作和新科技救援等几个方面,看我国在灾难救援中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评价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后3个月内极重灾区危重症医疗救治的绩效,为全球地震医学救援降低死亡率、伤残率,提高康复率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查找并分析评价所有与本研究目的相关的回顾性分析、原始研究和二次研究。结果①据不完全统计,震后72小时极重灾区自救伤员共30620人,其中危重伤员数占住院伤病员总人数的22%。②地震极重灾区市属、近灾区市属、省属和部属医疗机构院内危重伤员死亡率依次为12.21%、4.50%、2.50%、2.17%。③二线医院收治住院的躯干、四肢和部位不详骨折、危重伤和其他伤员人数高于一线医院,伤情更重。④震后4个月,转运到三线医院的10373名稳定期伤员出院99.07%,死亡率0.017%。结论①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危重伤员救治基本形成"上级帮下级,重灾区帮极重灾区,一般灾区帮重灾区和极重灾区,极重灾区以自救互救为主"的医疗救治模式。②对极危重伤员采取"四集中"治疗能有效降低死亡率,使重伤员院内死亡比例由15.06%降至2.9%以下。③在准确伤情信息指导下及时、科学、规范的现场分检后送是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汶川特大地震极限条件下极重灾区危重症伤员的救治工作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4·20”芦山地震72小时内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地震伤员的伤情特点、救治过程和效果,探讨在灾难救援中如何更好应用应急预案实施医学救援。方法收集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在2013年4月20日~4月23日收治的25例地震伤员资料,分析伤员年龄、性别、受伤部位、各年龄组受伤情况和伤员转归。结果25例伤员共出现32处损伤,其中20例(80%)伤员为单个部位伤,5例(20%)为多部位伤。伤员多为四肢损伤、体表和软组织损伤,单个部位伤明显多于多部位伤。入院伤员人数在震后第1天最多,占92.00%,明显多于震后2~3天。19~45岁年龄组伤员多于其他年龄组。结论科学的急救指挥体系和灾害应急预案在灾害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缩短了应急反应时间,提升了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只有加强广大群众对灾害应急预案和联合演练的宣传教育,同时保障灾区通讯和交通畅通,以及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协作努力,才能提高自救和对灾区有序的综合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1.
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发生里氏6.6级地震后,甘肃省卫生厅立即成立抗震救灾医学救援指挥部,下设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负责各医疗队心理干预人员培训及有关知识的宣传。在震后21天内,心理干预医疗队对重点人群共进行了紧急心理危机干预90余场次(8 194人次),个别心理辅导617人次,会诊精神疾病患者31人。震后灾民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增加,急性应激障碍显著增加。震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但甘肃省自身力量薄弱,需要国家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伤员的紧急医疗分级救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5.12汶川地震伤员紧急医疗救援进行总结,分析讨论灾害发生时紧急医疗分级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12日至8月12日四川省地震医疗救治伤员资料和紧急医疗救援队资料。结果救援医疗队员在地震发生后迅速集结灾区,救治伤员达374640,其中住院治疗96540人,在灾害现场急救、各级医院院内救治、跨省病员转移、重症集中收治等不同阶段,采取有效的救治对策,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死亡率。结论5.12汶川地震医疗救援工作主要以三级救治模式全面展开,一级救治是始动环节,二级救治是关键环节,三级救治是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芦山地震后2周卫生防疫绩效,评估灾区卫生防疫现状与需求,为后续卫生防疫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地震当日为震后1天,收集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疾控中心震后卫生防疫工作有关信息,从灾情、灾区公共卫生背景、应急响应与资源调配、灾后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等方面与汶川地震进行比较分析,评价震后2周卫生防疫应急响应绩效,明确目前现状与需求,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结果芦山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卫生防疫部门立即做出反应,紧急调度队伍进行对口支援,并对人员数量和专业结构作出要求。在震后1小时,第一支卫生防疫应急队即赶赴灾区,并当日完成灾后公共卫生现状和需求快速评估。震后3天,实现灾区地域和工作内容全覆盖。震后2周,灾区环境、饮水、食品安全卫生、传染病监测与防控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灾区无传染病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结论芦山地震后,四川卫生防疫继承和发展了汶川经验,应急响应及时、有序、科学、适度,震后2周已完成卫生防疫政策、技术、资源等的部署,卫生防疫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建议下一步工作重点为落实各项政策、策略和措施,继续做好安置点卫生管理、饮水和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以及重大疾病的监测与防控、群体性预防接种、科学消杀和健康宣教工作,完善长效机制,稳定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四川省卫生应急救援成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全面系统总结和反思汶川地震中四川省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各类巨灾的卫生应急救援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各类统计数据、专报、座谈会资料和相关评估报告,采取头脑风暴法、问卷法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迅速组建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保障组,在极短时间内建立部省间、部门间、军地间协调机制,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卫生应急救援行动。②水陆空三进,“黄金72小时”内实现3.58万名医疗救援人员大集结和重灾县医疗救援全覆盖,采取“四集中”、“伤员大转移”等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③坚持早期、科学、规范,狠抓防病重点环节,灾后两周实现乡、村和灾民安置点卫生防疫工作全覆盖,确保灾后无疫情发生。④全力组织灾区医疗物资保障供应,做到科学快捷、透明公开,实现单月的药品器械调配量达到平常一年总用量。⑤分两阶段推进灾区医疗卫生功能恢复和重建,10月中旬实现灾区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和监督执法所必需的仪器设备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结论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四川省卫生应急反应迅速、指挥有力、科学防控、攻坚克难,取得了抗震救灾卫生应急救援的阶段性成果。深刻反思存在的不足,在应对巨灾方面还需从卫生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医药物资储备和队伍装备、学科建设和预案完善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山沟发生7.0级地震。截至24日14时30分,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立即派遣医疗救援队赶赴灾区,本文为一名普通的医疗救援队成员在灾区救援工作中所记的日记,反映了地震现场救援的危险与困难,以及救援队员们的大无畏精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震中阿坝州医疗救治的经验,为地震活跃带地区的灾后重建和医疗救治提供一手资料和参考。方法亲历和见证汶川地震后阿坝州震后100天内(2008年5月12日至8月20日),尤其是震后1周内医疗救治全过程,收集、整理、分析受灾情况和医疗救治工作的数据、工作模式、绩效和问题。结果全州13个县中有12县受灾,其中极重灾县2个和重灾县5个。死亡20233人,失踪7873人。卫生系统自身受损严重。灾后州委、州政府在汶川重灾区迅速设立5·12阿坝州抗震救灾指挥部,派出医疗防疫队,整合当地资源和外援力量,迅速开展救治工作:①2008年5月12~15日州内派出医疗救援队共20支138人,州外派出医疗救援队共14支428人,抵达重灾县救治伤员316人次,到第7天救治伤员6285人次。②州内各级医疗机构投入医务人员1444人,截至8月20日一线医疗机构和医疗救治点累计收治因灾受伤门诊患病群众355579人,住院7028人次:其中汶川3490人、茂县2166人、理县689人、小金县351人、黑水304人、松潘县28人。出院人数6726人,重伤604人,住院死亡20人,转运伤员456人,实施手术2703台次,完成心理治疗4630人次,出动救护车3435台次。结论汶川地震中阿坝州医疗救治工作成绩显著,其经验值得类似情况借鉴。今后应加强当地医疗机构人力、管理和硬件设备建设,提高其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总结汶川大地震后2周内参与德阳市人民医院医疗救援的志愿者组织管理工作,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5月12日至5月26日参与该院医疗救援志愿者的基本信息、工作流程、工作量、管理体系等资料,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医院医疗救援工作中志愿者组织管理的特点与效果。结果共有6838人次参与了志愿者工作,按其组织和管理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震后1天、震后2~3天及震后4~14天3个阶段。这些志愿者顺利协助医院完成了1870余名伤员的抢救、治疗和护理,441名伤员的分流转运和院内后勤保障、疫情防控、心理干预等工作。结论震后2周内不同阶段志愿者需要承担的工作任务不同,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对志愿者进行组织和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8.
特大地震应急医学救援:来自汶川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系统回顾分析汶川地震应急医学救援组织指挥、力量部署、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心理救援及对口支援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完善‘国家-省-市-县’4级联动的应急机制、建立协同高效的多元化救援力量协同机制、制定科学有序的伤病员后送体系与康复计划、健全卫生防疫的快速评估、避免过度消毒杀虫灭害、发挥对口支援这一中国特色的制度工具的重要作用等"中国特大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发展建议,旨在为全球应对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医学救援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