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无论是从治疗的角度还是从发病原理的角度,血小板功能活性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ACS治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问世已成为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表明,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以减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缺血并发症50%~60%,减少非PCI治疗ACS病人的缺血并发症30%。替罗非班(tirofiban)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可逆性非肽类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其在ACS和PCI治疗中的应用倍受关注,笔对其应用情况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龙医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5,(2):62-62
我俩于半年前因为心绞痛而在某医院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我太太且同时伴有糖尿病,她置入2个支架,我则置入3个支架,术后一直按医生嘱咐服食血小版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安放支架后恢复得很好,胸痛胸闷均消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的基础上加用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7d和30d两组患者主要终点指标发生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中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5.9%和10.0%(P〉0.05)。结论国产盐酸替罗非班作为一种高效、高选择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与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ACS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剂量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75岁)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入选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因STEMI行急诊PCI的老年患者172例,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对照组。标准剂量组术前给予替罗非班10μg/kg在3 min内静脉推注,然后以0.10~0.15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48 h。低剂量组术前给予负荷量(5μg/kg)在3 min内静脉推注后以0.05~0.075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24 h。对照组术前仅应用基础用药: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300 mg顿服。比较3组患者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及心肌再灌注(MBG)2~3级血流率,术后90min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变化;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死亡、再梗死、靶血管重建和脑卒中)及出血、消化道不良症状的发生率。结果标准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TIMI及MBG 2~3级血流率较对照组高(P0.05),标准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准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术后90 min sumSTR50%比例较对照组高,标准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3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低剂量组的出血发生率低于标准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8%比21.05%,P0.05),低剂量组和对照组的出血发生率无差异。结论在老年STEMI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中,低剂量替罗非班在预防缺血方面的疗效与标准剂量替罗非班相当,但在出血风险方面的安全性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5.
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首先在血管壁损伤部位黏附、激活,随后通过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结合,使相邻的血小板连在一起,这是血小板聚集的共同最后通路。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纤维蛋白原与GPⅡb/Ⅲa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被认为是目前最强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相似文献
6.
BoersmaE HarringtonRA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2,23(5):F003-F003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能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ercutancouscoronaryinTervenTior ,PCI)的病人凝血酶是已得到证实的 ,从临床上看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否也能降低未经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是未知的。这个问题从目前的数据看尚不能回答。1990年来 ,在 41个国家 ,进行 6个随机临床试验 ,共观察3 14 0 2例无S T持续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 ,平均年龄 64岁 ,其中男性占 65 % ,心血管疾病史 76% ,有S T段压低 5 6% ,MB激酶 (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 )上… 相似文献
7.
大量临床试验已经证实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血小板膜ADP受体拮抗剂噻氯吡啶或氯吡格雷、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怎样最合理地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拟获得最理想的经济效应,也是心血管专家关注的问题。现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现状和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血流灌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流灌注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2月至2008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急诊治疗的147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72例)行急诊PCI治疗同时静脉推注盐酸替罗非班,对照组(75例)直接行PCI治疗。应用心肌灌注分级(TMP)和心电图ST段变化(sumSTR)法评价急诊PCI时心肌组织的再灌注情况。结果盐酸替罗非班可使PCI前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提高,治疗组有68例(94.44%)心肌灌注良好,4例(5.56%)心肌灌注不良;对照组中64例(85.33%)心肌灌注良好,11例(14.67%)心肌灌注不良,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mSTR评价结果:治疗组有68例心肌灌注良好(94.44%),4例心肌灌注不良(5.56%);而对照组中有62例心肌灌注良好(82.67%),13例心肌灌注不良(17.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相关血管的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蚀损及继发性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发病机制。近年来随着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广泛开展,及多重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治疗,明显降低了AMI患者的死亡率及再梗死率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国内外众多研究已证实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可以提供有效的抗血小板作用,减少血栓负荷和继发的远端微循环栓塞,有助于真正恢复冠脉血流和心肌组织水平灌注,使PCI前后获益。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心肌梗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冠心病的PCI治疗可以引起强烈的血小板活化,而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滞血小板活化的“最后共同途径”,因而可以减少PCI术后血栓引起的并发症,迄今,已有多个大规模的试验研究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中的应用,其结果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冠状动脉内注射结合不同静脉应用时间对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进行PCI的急性STEMI患者125例,随机分为两组,替罗非班组(64例)及对照组(61例),前者PCI时应用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入并随之进行持续静脉注射,将其随机分为三个亚组:用药持续12 h组(12 h),24小时组(24 h)及36小时组(36 h).PCI术后即刻应用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TIMI)分级及心肌灌注分级评价心肌血流;观察术后180 d时的心脏不良事件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56例(85.50%)心肌灌注分级达到3级,而对照组44例(72.13%,P=0.046).180 d时,对照组1例死亡,另15例发生了心绞痛、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研究组无死亡发生,其不良心脏事件(8例)的发生率较对照组(16例)下降(P =0.047).两组出血事件无显著差异,但研究组内出血事件在12 h组、24 h组均较36 h组少(P=0.01).两组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结论 急性STEMI进行PCI时,静脉及冠脉内替罗非班的应用可以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短期预后.短时间的静脉持续应用可以达到同样的临床效果,而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替罗非班是一种包含有纤维蛋白原RGD(Ary-Gly-Asp)片段的新型人工合成的非肽类小分子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Ⅱb/Ⅲa受体结合,从而抗血小板激活、聚集、血栓形成.本文综述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剂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替罗非班是一种包含有纤维蛋白原RGD(Ary-Gly-Asp)片段的新型人工合成的非肽类小分子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Ⅱb/Ⅲa受体结合,从而抗血小板激活、聚集、血栓形成。本文综述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剂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糖蛋白 b/ 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心肌梗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冠心病的 PCI治疗可以引起强烈的血小板活化 ,而血小板糖蛋白 b/ a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滞血小板活化的“最后共同途径”,因而可以减少PCI术后血栓引起的并发症。迄今 ,已有多个大规模的试验研究血小板糖蛋白 b/ 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心肌梗死 PCI治疗中的应用 ,其结果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斑块破裂和血小板聚集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基本机制。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并影响血清sCD40L的水平。现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初步评价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方法2005年9月~2006年5月间57例NSTE-ACS患者早期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随机分为3组:3组患者术前均给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术中给予推注普通肝素50~70U/kg,术后均口服维持量阿司匹林100mg终身,氯吡格雷75mg12个月。A组患者术中另给予替罗非班10μg/kg不少于3min弹丸式注射,随后0·15μg·kg-1·min-1维持18h;B组患者术中另给予替罗非班25μg/kg不少于3min弹丸式注射,随后0·5μg·kg-1·min-1维持18h。观察3组患者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3组均无卒中、消化道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症发生;3组患者牙龈出血发生率、皮下出血及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是安全的;与低冲击剂量(10μg/kg静注)相比,高冲击剂量(25μg/kg静注)应用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但仍需大规模样本研究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疾病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艺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6,23(3):151-153
本文概念了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生物学研究的现状,及其抑制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204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替罗非班+常规治疗组103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101例)。在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替罗非班10μg/kg在3min内弹丸式注射,随后以0.1μg·kg-1·min。由微量泵持续泵人24h,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24h及30d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顽固性心绞痛、新发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h:2.9%比16.8%;30d:5.8%比25.7%,P〈0.01)。试验组肌钙蛋白T(cTnT)峰值水平及24h平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5±0.56)ng/L比(2.51±0.52)ng/L,(1.20±0.53)ng/L比(1.83±0.43)ng/L](P均〈0.01);72h心电图ST段恢复比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8.4%和31.6%,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2.1%和7.2%,两组之间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作为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NSTE—ACS的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减少心肌细胞的损伤,与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治疗NSTE—ACS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替罗非班用于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介入治疗近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我科收治的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NSTEM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PCI术前均常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复合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以及用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1周内均无死亡,无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替罗非班组复合缺血事件发生5例(8.3%),对照组复合缺血事件发生10例(16.6%).复合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能降低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出血事件较对照组无显著增加,证明替罗非班在早期冠心病介入治疗中使用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