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拉米夫定在肝移植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 (HBV)相关肝病肝移植围手术期存活率与其他肝病相差无几 ,但复发或再感染后病情进展迅速 ,病死率高[1 ,3 ] 。近年发现有效的预防及治疗复发或再感染可改善肝移植的预后。其中认为拉米夫定(lamivudine,heptodin ,贺普丁 )防治疗效较好[1~ 1 0 ] 。在HBV相关肝病肝移植中 ,移植肝的复发或再感染是面临的重要问题。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1 999年 5月~2 0 0 2年 4月实施肝移植 56例 ,其中 50例为HBV相关肝病 ,在围手术期及肝移植后均常规长期用拉米夫定 ,迄今尚未发现HBV肝炎复发或再感染病例。今结合实践和近年文献 ,对H…  相似文献   

3.
拉米夫定在肝移植中应用现况@江正辉$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消化内科!重庆400038 @王槐志$第三军医大学西南肝胆外科医院 @陈长宏$第三军医大学西南肝胆外科医院~~  相似文献   

4.
钱燕 《肝脏》2005,10(4):339-339
20世纪90年代后期,许多移植中心考虑到拉米夫定耐药相关的肝炎复燃可能致命,因而主张在即将行肝移植术时才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同时也认识到,虽然治疗4周即发现血清HBV DNA水平降低,但肝功能和临床状况的改善需3~6个月,因此延迟治疗可能对进展性肝衰竭的患者无益。而且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其肝衰竭可能迅速加重,从而导致死亡或不能接受移植。即使移植,高水平的血清HBV DNA可能增加移植后HBV复发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5G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多维度、大样本的复杂医疗数据为新时代临床医学带来众多机遇和挑战。与传统方法相比,人工智能可以更高效地挖掘庞大数据集中的隐藏联系,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这一先进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完善,肝移植已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与其他领域的单患者数据分析不同,肝移植通常需要考虑供体和受体双患者的特征以及移植过程中的变量,产生较其他疾病更为庞大的医疗数据,这与人工智能的优势尤为契合。有效利用人工智能的手段、结合临床研究开展将为智能精准临床医学时代拉开新的序幕。对于人工智能在肝移植的交叉应用,需要全面讨论人工智能技术在肝移植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该领域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6.
透明质酸在大鼠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原文的要点 作者应用不同品系的大鼠进行原位肝移植[1],在肝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用放免法检测血中透明质酸(HA)的浓度.比较正常组、同基因移植组、异基因移植组以及异基因移植+环孢酶素A(CsA)组间透明质酸变化的差异,以及各组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Bilirubin)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肝移植后血清HA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升高(P<0.01);而术后6 d排斥反应组HA水平明显高于同基因移植组和异基因移植+CsA组(P<0.01);ALT和Bilirubin在术后9 d才出现明显差异.作者认为由于急性排斥反应造成肝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HA水平在术后6 d时高于其他处理组;连续测定肝移植术后的HA水平有助于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本文立题新颖,构思独特,实验设计比较合理,放免法检测HA浓度特异性强,检测血中HA水平反映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在国内还没有发现有相关报道.就原文内容提出几点商榷意见:①实验动物品系不纯,SD大鼠以及Wistar大鼠属于封闭群,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如能够用近交系大鼠则更具有说服力.②内源性HA水平与冷缺血保存及再灌注损伤等因素关系密切,在术后数小时至数天内便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介入放射在肝脏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2例原位肝移植病例资料。术前MRI和血管造影检出肝动脉变异2例,门静脉主干血栓2例,门腔静脉分流术后吻合闭锁1例,复杂的布一加氏综合征合并肝癌1例,原发性肝癌7例。术后经T管造影及MRCP诊断胆道并发症12例(55%),主要为肝内外各种类型胆管狭窄。术后经MRA和血管造影诊断血管并发症13例(59%),主要为肝动脉迂曲过长或肝脏静脉流出道梗阻。结果根据术前提供的血管信息选择实施了合理的动脉吻合方式及合理的肝移植术式。针对门静脉血栓于术中准确定位切开取出血栓。对肝癌患者实施了经肝动脉化疗。胆道并发症病例中11例接受了介入治疗,主要为经T管放置球囊导管扩张和支撑导管引流;经FTCD留置支撑导管引流,以及经CT引导穿刺治疗胆瘘及肝脓肿,其中9例完全康复。13例血管并发症患者中,7例流出道梗阻者接受了Z形血管支架置入和球囊导管扩张术。流出道梗阻完全解除,一周内总胆红素降至正常。结论介入放射在肝脏移植中具有重要价值。术前应用可以对手术适应症、移植前治疗、血管吻合方式及静脉取栓定位提供指导性信息。术后应用可以早期诊断胆道并发症和血管并发症,同时进行有效的介入治疗,避免再次手术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拉米夫定在原发性肝癌综合性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云杰  蔡文辉  张春英  姚长东 《肝脏》2009,14(4):346-347
原发性肝癌大多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被认为是中晚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TACE对肝功能损伤及HBVDNA复制水平的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为探讨抗病毒在原发性肝癌综合性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作者选用拉米夫定联合TACE作为观察对象,选择常规TACE作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在肝移植患者中开展延续护理服务的经验。方法以我院随访系统中纳入的435例肝移植患者为延续护理服务的对象,介绍为这些肝移植患者提供延续护理的方法及内容。结果 100%的患者出院后能够正确服用药物,92%的患者具备了较好的自我监护能力,按时复诊率达到99.5%,满意度达到99.8%。患者总存活率为74.4%,术后排斥反应率为8.0%。结论在肝移植患者中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满足了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需求,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增加了患者对医院医疗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恩替卡韦在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ETV)和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拉米夫定(LAM)耐药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LAM耐药发生生化学突破的患者根据肝功受损严重程度分别给予ETV和ADV+LAM治疗,观察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生化学及HBVDNA的变化。结果LAM耐药后肝功能轻到中度受损的患者,两种治疗方案均可明显改善病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耐药后肝功严重受损的患者,给予ETV1.0mg/d治疗,4周后,除3例患者死亡外,其余患者病情均得到较好控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M耐药后肝功能轻到中度受损的患者,两种治疗方案,均有较好的疗效。对于耐药后肝功严重受损的患者,最好给予ETV治疗以尽快控制病毒。  相似文献   

11.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7例肝移植术后ARF、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心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等患者。3例合并ARDS患者同时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结果4例治愈,另3例ARF合并MODS患者死亡。经CVVH治疗后,患者血清中的肌酐、尿素氮、血钾较治疗前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变化无意义。结论CVVH能有效控制氮质血症和高血钾等高分解状态,而不影响凝血功能。早期应用可以改善肝移植术后ARF、ARDS、充血性心力衰竭、SIRS等M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拉米夫定应用中的问题及处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95年Dienstag等发现拉米夫定 (iamivudine)对HBVDNA的抑制作用以来 ,世界各地先后进行了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的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拉米夫定作为第一个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批准的口服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其问世推动了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进程 ,标志着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进入核苷类似物治疗时代。我国卫生部于1996 - 0 8批准在国内进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试验 ,初步取得较好的疗效 ,并于 1999年批准该药在我国上市。虽然总体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然而在临床继续应用的几年后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治疗问题。国内…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供肝在成人肝移植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23例接受HBsAg阳性供肝的成人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全部为男性,中位年龄42.5岁(29 ~ 61岁),原发病均为乙型肝炎相关终末期肝病,其中13例术前HBsAg、HBeAg和抗-HBc为阳性,10例术前HBsAg、抗-HBe和抗-HBc为阳性.供体HBsAg均为阳性,术后口服恩替卡韦0.5mg,1次/d,静脉滴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术后1周每天滴注2000 IU.术中及术后采用无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术后第1、7、14、21、30天检测患者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HBV DNA水平,并行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个月后每月检测及检查1次,并记录患者术后肝功能、肾功能、急性排斥反应、感染、血管并发症、胆道并发症、乙型肝炎复发、肿瘤复发及患者生存等数据.结果 围手术期2例患者死于严重肺部感染,其余21例患者随访至2010年12月(10 ~ 3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乙型肝炎未转阴,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5个月因胆道缺血再次行肝移植,3例肿瘤患者分别于术后9、14、18个月死于肿瘤复发,18例患者生存,肝功能良好,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显示肝脏形态、质地良好,HBV DNA监测显示其均为阴性.随访期内,23例患者的生存率为78.3%(18/23),移植肝生存率为73.9%(17/23),未出现乙型肝炎复发所致的肝功能异常、移植肝丢失和病死患者.结论 HBsAg阳性供肝可以安全地应用于乙型肝炎相关终末期肝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16.
喻文立  翁亦齐 《山东医药》2011,51(40):109-109
目前,成人活体部分肝移植术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与全肝移植相比,活体肝移植手术复杂,无肝期相对较长,对患者循环系统和内环境平衡干扰加大,易造成心肌缺血损伤。2008年3月~2010年8月,我们将磷酸肌酸钠应用于活体肝移植术中,心肌保护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整合式心理护理在肝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11/2014-05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肝移植患者4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整合式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电话随访,1次/wk,随访内容主要督促患者规律用药、定期随诊.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情况进行测评,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S A 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36.672±7.532;29.971±9.42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0.283±7.883;43.612±6.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整合式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肝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活体肝移植胆道并发症是一个未能完全解决的难题,作为非手术治疗的主流形式,诊断和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此类并发症的诊治。活体肝移植因使用的受肝类型不同,重建的胆管更细更靠近末梢胆管,导致胆管重建方式不同,从而使ERCP治疗困难加大。本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 (HBV )活跃复制的受体在拉米夫定预防下肝移植术后HBV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为预防复发寻找切入点。方法 用酶联放免法、HBVDNA荧光定量法、免疫组化LSAB法及肝穿组织HBVDNA原位杂交法定期检测 15例受体血清及肝穿组织 ,观察肝移植术后HBV标志物在血清及组织中的动态变化。结果 术前口服拉米夫定平均 2周能使 80 %以上的病人血清HBVDNA转阴 ;术后继续口服 ,部分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 HBs、抗 HBc及抗 HBe)可在术后 1~ 2周出现 ,至半年时可逐渐消失 ;血清中HBVDNA荧光定量可一直维持阴转的状态 ;肝穿组织中HBsAg、HBcAg及HBVDNA原位杂交则可长期维持阴性 ;7例HBV活跃复制受体 ,其HBV血清标志物及肝穿组织中HBV标志物在 12周至 44周之间完全消失。若血清中出现表面抗原、HBVDNA荧光定量阳性、肝穿组织免疫组化及HBVDNA原位杂交阳性 ,则可诊断新肝再感染 ;若合并有转氨酶及血清胆红素升高 ,应诊断为新肝乙型肝炎。结论 拉米夫定能有效地预防HBV活跃复制的受体肝移植术后新肝HBV再感染直至清除受体体内残存的HBV。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面临的一个重要危险。移植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HBsAg)尤其具有病毒再次激活的潜在风险。在移植后也可以因为输入血制品导致乙肝急性感染。在免疫抑制治疗后因为导致肝细胞损伤的宿主细胞免疫反应被抑制,大多数感染乙肝的移植患者只有转氨酶的轻度升高。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肝脏的病毒负荷在逐渐增加,在免疫重建的时候就会出现严重的肝炎。感染乙肝的移植患者大约有12%发生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异基因移植的患者比自体移植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可能是因为免疫缺陷时间更长以及使用免疫抑制的药物来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