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波紫外线对小鼠朗格汉斯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体外长波紫外线 (UVA)对小鼠表皮朗格汉斯细胞 (LC)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观察不同剂量的UVA对BALB/c小鼠表皮LC存活率、膜相关抗原 (Ia、B7 1、B7 2、CD40 )的表达及其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结果 生理剂量的UVA (<80kJ/m2 )照射 ,对LC的存活率影响不明显 ,却能增加LC膜抗原的表达 ,促进其抗原提呈功能。超生理剂量的UVA则反之。结论 生理与非生理剂量的UVA对LC会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这可能是UVA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于大鼠LC表面也具有Ia抗原及ATP酶活性;用Ia抗原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可清晰地显示成年大鼠表皮内的LC:ATP酶染色可用于新生大鼠表皮内LC的检查.本文详细叙述了用I成原间接免疫荧光染色、Ia抗厚间接免疫过氧化酶染色及ATP酶染色显示大鼠表皮内LC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为测定糖皮质激素(GCS)对表皮郎格罕细胞(LC)的直接作用,作者在试管内用地塞米松(DEX)处理分离的鼠表皮LC,并用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查和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FACS)分析研究LC的多种抗原标记(例如Ia)的表达。作者发现:(1)当用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查时,醋酸肤轻松溶液外用于鼠耳,2次/d,共4天后,发现鼠局部皮肤的I-A抗原、Ia恒定链和NLDC145抗原阳性的LC均显著减少。从鼠耳和躯干部取皮制备表皮细胞(EC)悬液,分别与不同浓度  相似文献   

4.
近年联合使用Ia抗原、ATP酶、Fc和C_3受体鉴别LC的工作,表明糖皮质激素能使动物或人表皮LC数目减少。豚鼠皮肤实验发现LC早在类固醇初次局部处理的2天后就开始下降,14天达到稳定状态,继续用药,LC不再减少。本文作者在人体以LC的Ia、T_6和S-100抗原为指标,研究局部S-100使用0.05%17-戊-倍他米松霜(BV)和全身使用具有骨髓抑制作用的细胞毒药物后对临床上正常皮肤LC数目和着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BV的24小时内,用抗Ia染色的LC数目即见下降,至第2天,即有显著减少,7天后,LC下降接近极点,约为用药前的56%,若继续用药1周,LC数目不再进一步减少,停药后,3例受试者中的2例Ia着色细胞数目恢复至正常,1例增加。与前者不同,用抗T_6染色,LC数下降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小鼠后其表皮Ia阳性朗格汉斯细胞变化及异常病理改变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BALB/C健康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不予紫外线照射)及实验组(NB-UVB照射,同时给予或不予环氧合酶-2抑制剂),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各组小鼠表皮Ia阳性朗格汉斯细胞密度及形态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表皮病理变化.结果: 环氧合酶-2抑制剂可部分抑制NB-UVB照射所致的小鼠表皮Ia阳性朗格汉斯细胞密度明显降低、形态改变以及表皮不规则增厚和异型细胞的出现.结论: 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NB-UVB照射后小鼠表皮Ia阳性朗格汉斯细胞密度、形态变化及异常病理改变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郎格罕细胞(LC)是一种表皮树突状细胞,表面具有Fc及C3b受体,并可表达Ia抗原,因此与巨噬细胞类似,而被认为是与皮肤有关的淋巴样组织(SALT)的"边防哨",能呈递、处理抗原,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反应.对LC在诱导皮肤接触过敏反应或迟发超敏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已有了较清楚的认  相似文献   

7.
已知人类的表皮郎格罕细胞(LC)在皮肤的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作者将结核菌素阳性个体和(或)患有复发性唇部单纯疱疹患者,以及对镍有接触变应性皮炎患者的一定浓度的自体外周血T细胞与表皮细胞(含3~6%的LC)、或血液单核细胞(系巨噬细胞)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单纯疱疹病毒(HSV)抗原和不同浓度的硫酸镍刺激下,于37℃含5%CO_2的湿环境下共同孵育培养5天,用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测定抗原特异的T细胞应答.结果发现外周血单核细胞和表皮LC对诱导PPD的T细胞应答具有同样强的能力.在患复发性唇部单纯疱疹的患者中,在诱导HSV  相似文献   

8.
Ia抗原(人类Ia抗原为HLA-DR)是免疫反应基因相关抗原。在正常表皮内,郎格罕细胞及表皮内汗管上皮细胞表达Ia抗原。目前已见许多有关皮肤病角朊细胞表达Ia抗原的报道,但对角朊细胞表达Ia抗原现象的出现原因及其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不少学者对多种皮肤病角朊细胞表达Ia抗原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不但有助  相似文献   

9.
郎格罕细胞(LC)占表皮细胞的4~5%,其功能虽尚未完全清楚,但已显示可能与免疫系统有关,最近其作为迟发性变态反应的抗原呈递细胞而受到注目。 LC呈树枝状、膜表面有Ia抗原、起源于骨髓……与巨噬细胞(Mφ)有许多类同之处,所以在免疫学领域引起人们的兴趣。一些学者对LC作为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进行了研究。他们制备表皮细胞悬液(含LC),用其分析LC在体外的抗原呈递功能。  相似文献   

10.
作者应用DNCB诱发琢鼠实验性接触性皮炎定时活检,制备表皮片,用改进的ATP酶细胞化学方法染色,连续观察表皮LC的动态变化.在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抗原激发后12小时内.LC密度显著下降,树枝状突减少:2~5天内,表皮LC几乎完全消失;以后LC开始重建.14天内密度恢复正常.而在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2小时内LC树技状突即减少,6小时LC密度即显著降低.LC恢复亦较迅速,作者认为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两种皮炎的发病机制不同.实验所见提示LC在接触性变态反应的早期、初期以及恢复期均起重要作用.此外,本文还就实验动物的选择、诱发试剂的浓度以及ATP酶细胞化学染色的特异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观察了青、老年小鼠及大鼠不同部位皮肤内的Thy-1阳性树枝状表皮细胞(Thy-1+dEC)及郎格罕细胞(LC).于C57BL/6Ss小鼠,Thy-1+dEC通常比LC大;Thy-1+dEC的Thy-1抗原主要存在于细胞膜,而LC的Ia抗原较均匀分布,Thy-1+dEC突起常比LC短,有的甚至并不明显,正常角肮细胞表面也有少量Thy一抗原,但无Ia抗原.二种细胞于老年动物都少于青年动物.于Lewis/Ss及BN/Ss大鼠,未见到Thy-1+dEC.我们认为Thy-1+dEC可能具有免疫学功能.对人的Thy-1+dEC相应物的探索,也许能在皮肤病发病机理的研究中展开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维甲酸类药物对与免疫发病机理有关的良性和恶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提示它们影响表皮的免疫功能,但这些作用尚待证实.为此,作者用PH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 R)和混合表皮细胞-淋巴细胞反应(MECLR)研究了维生素A和合成维甲酸类(13-顺维甲酸、依曲替酯、  相似文献   

13.
现在己知郎格罕细胞(LC)是表皮内的抗原呈递细胞。近年来很重视LC的免疫学功能,然而也不应忽略其与角化的关系。小鼠的颗粒层的鳞片间区皮肤内存在LC,而在显示角化不全的鳞片区内则看不到LC。在胎儿期,角质透明蛋白差不多与LC同时出现。以上现象提示LC可能与角化之间有一定关系。有人报告将治疗角化异常症的芳香维甲酸(etretinate)给予正常小鼠,结果导致LC密度发生与表皮厚度成比例的变化。为观察在角化异常症是否亦发生同样的变化,作者对寻常性银屑病进行了研究。选择未接受过治疗或二周以上未治疗的、有全身性泛发性皮损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8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为14~68岁。8例中有5例在检查后给予口服etretinate治疗,在病情好转之后再次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以抗Ia单克隆抗体检查表皮内LC的方法,观察了皮肤移植物内及嵌合体内不同基因型LC的结果.结果显示,移植物内原有LC的大部分可被宿主LC所迅速更换,而小部分能持续存在而不被更换,从而提示LC可能存在二个亚群,其一经常移动,另一则较长期(>249天)地固定.结果又显示,输注骨髓细胞或脾、淋巴绪细胞后的嵌合体的表皮内,无例外地可检测到供体基因型的LC;从而提出了一种国内外迄今未使用过的简便准确的检测嵌合体的新方法,建议使用这一方法于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5.
芳香维甲酸(retinoid,简称R)治疗几种角化性疾病确有效果,但其作用方式尚不明.其作用靶细胞似乎多种多样,其中之一可能是免疫活性细胞,包括郎格罕细胞(LC).有丝分裂的郎格罕细胞(MLC)一般很少观察到.有报导在正常表皮、扁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表皮郎格罕细胞(LC)在皮肤红斑狼疮(LE)中的作用,作者通过Dermovac装置作真空诱疱,取其疱顶表皮,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LC的三种表面标志:三磷酸腺苷酶(ATP酶)活性、HLA-DR抗原和OKT-6抗原,以及用混合表皮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测定氚胸腺嘧啶核苷的掺入,检测从皮肤LE病人分离的表皮细胞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对皮肤LE病人皮损和非皮损表皮中的LC进行了研究.受检的皮肤LE病人共7例,其中5例为活动性亚急  相似文献   

17.
郎格罕细胞(LC)是一种树枝状细胞,不仅位于表皮层,也见于真皮及附属器、粘膜、淋巴管、淋巴结、胸腺以及毛细血管内.正常人表皮LC密度为400~1,000个/mm~2,占表皮细胞的3~8%.LC特征性的电镜标记是Birbeck颗粒,组化标记是ATP酶,免疫学标记是Ⅰa抗原和OKT_6抗原.可通过电镜、组化和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法鉴定LC.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传染性软疣中郎格罕细胞(LC)、T细胞亚群、真皮树突状细胞及角朊细胞激活标记的变化以及HLA-Ⅰ及HLA-Ⅱ类抗原的表达,作者对10例传染性软疣患者的皮损进行了免疫组化研究.标本取自10例患者不同病期的典型传染性软疣损害,冰冻切片,丙酮固定后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方法染色.对照组用含5%牛血清白蛋白的PBS液代替,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结果发现,所有传染性软疣病损中免疫活性细胞(T细胞及LC)完全缺乏.软疣小体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转铁白受体强阳性,β_2-微球蛋白阴性.奇怪的是所有标本感染后的某些角朊细胞也表达了OKM5膜抗原.皮损下方的真皮中可见散在或密集的HLA-DR阳性细胞.单个核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9.
郎格罕细胞(LC)是一种表皮树突状细胞,与巨噬细胞相似,其表面具有FC及C3b受体,并可表达Ia抗原,能呈递、处理抗原,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在速发接触过敏反应及迟发超敏反应中均起重要作用。麻风是一种与免疫异常有关的慢性感染性  相似文献   

20.
实验及临床证据都提示,维甲酸类药物对治疗表皮肿瘤及肿瘤前病变占有潜在的重要位置。局部给予维甲酸类药物可避免口服该药引起的副作用,但其疗效尚未确定。临床研究有证据提示,虽然局部用维甲酸类药物对皮肤癌有一些治疗作用,但交替治疗更为有效。局部应用维甲酸类治疗日光性角化病及光损害所致的表皮发育不良似乎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