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房室结改良时发生完全性房室阻滞的特征性心电改变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 (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时发生完全性房室阻滞 (Ⅲ度AVB)前的特征性心电改变。回顾分析自 1996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RFCA治疗AVNRT放电过程有完整心内电图记录者 486例。放电过程中有室房 (VA)阻滞、快速交界心律 (≥ 16 0bpm)和 /或房室 (AV)阻滞称为特征性心电改变。Ⅰ组 387例 ,任何一次放电过程中无特征性心电改变 ;Ⅱ组 99例 ,有一次或一次以上放电过程中有特征性心电改变。Ⅱ组中有特征性心电改变的放电共 316次 ,即刻停止放电组 (Ⅱa组 ) 2 19次 ,指发现特征性心电改变后 2s以内停止放电 ;延迟停止放电组 (Ⅱb组 ) 97次 ,指发现特征性心电改变 2s后停止放电。结果 :①AVNRT消融总成功率 97.9%(4 76 /4 86 ) ,永久性Ⅲ度AVB 0 .41% (2 /4 86 )。②特征性心电改变中VA阻滞占 72 .5 % (2 2 9/316 )、快交界心律占2 0 .6 % (6 5 /316 )、AV阻滞占 7.0 % (2 2 /316 )。③Ⅲ度AVB(包括一过性和永久性 )发生率为 2 .3% (11/4 86 ) ,其中Ⅰ组为 0 (0 /387)、Ⅱ组为 11.1% (11/99) ,P <0 .0 0 0 1。④Ⅱa组Ⅲ度AVB发生率为 0 .9% (2 /2 19)、Ⅱb组Ⅲ度AVB发生率为 9.3% (11/97) ,P <0 .0 0 1。RFCA改良房室结治疗AVNRT时Ⅲ度AVB均发生在特征性心电改变之后 ,发现特征?  相似文献   

2.
房室结折返的新概念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杨曙光综述王玉堂审校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有效方法,它通过造成远离房室结的损伤,可终止AVN-RT发作,同时,也对关于房室结解剖、功能和功能异常的传统概念提出了挑战。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房室结慢径改良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特异性心电改变及预防,方法:23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分三组:一组:81例,任何一次放电过程中无特异性心电改变;二组:82例,有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放电过程中特异性心电改变701次,且放电时间小于3s,三组:69例,有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放电过程中特异性心电改变97次,但放电时间大于3s,结果:232例患者均消融成功,其中发生一次性Ⅲ度AVB11例,永久性Ⅲ度AVB7例,结论:射频消融术改良房室结慢径时可发生Ⅲ度AVB,但只要我们术中发现特异性心电改变立即停止放电并选择适当的消融方法。可将Ⅲ度AVB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4.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100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3.5~14岁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00例,探讨RFCA治疗儿童PSVT的安全性及疗效。100例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79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1例。首次消融成功96例(96%)。失败4例均为AVRT。平均X线曝光时间19min。除2例AVNRT放置导管过程中发生一过性II度房室阻滞(AVB)外,余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个月~4.5年,AVRT复发1例,AVNRT复发4例(占21例的19%),总复发率5%。结论:①RFCA治疗儿童PSVT安全、有效。②因儿童的AVNRT消融慢径易出现AVB且复发率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③术中X线曝光时间应<40min。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经EPS及RFCA治疗的AVRT及AVNRT发作时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以寻求对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 ST段压低≥2mm或T波倒置或两者均有在AVRT组为62.86%,而在AVNRT组为23.33%,提示根据ST-T改变可作为AVRT和AVNRT的1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6.
按常规方法射频消蚀(RFCA)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二例右侧隐匿性旁道未阻断。改用下位法改良房室结(AVN),在H波完全消失处放电。结果:延长了正向房室传导有效不应期(ERP),AVRT不能诱发。提示:AVN改良法可作为RFCA治疗AVRT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7.
房室结慢径消融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十分有效的方法,但也有造成房室阻滞的危险。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一些心内电生理的指标,冀能在射频能量释放前预测房室阻滞发生的可能性。  资料和方法 我院1994年10月至1997年12月AVNRT患者109例,女性73例,男性36例,年龄9~70岁,平均34±14岁。将患者分为以下3组:(1)消融过程中出现无室房传导的交界性心动过速(JT)和随后发生房室阻滞组16例次;(2)出现无室房传导的JT而随后未发生房室阻滞组65例次;(3)出现JT而随后未…  相似文献   

8.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与冠状静脉窦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探讨房室结双径路导致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制,以更准确的选择消融靶点和减少并发症。对经电生理检查诊断的3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病人进行冠状静脉窦(CS)造影的对比研究。分为两组,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组17例,对照组(为其他室上性心动过速)16例。两组病人均经CS造影,观察CS形态、走行及分支情况,测量CS口(CSO)大小、窦体直径、长度及窦口上缘与His束之间的距离。结果发现AVNRT组CS近端形态多呈漏斗状,占82.4%,而对照组漏斗状仅占25.0%,其余多呈管状(P<0.01)。AVNRT组CSO明显扩张,两组CSO直径分别为16.4±4.7和10.2±3.9mm(P<0.01)。AVNRT组窦口上缘到His束的距离明显较对照组近(8.03±6.12mmvs21.3±6.48mm),P<0.001。结果提示:AVNRT患者的CSO扩张对局部心房肌的压迫和牵拉,使CSO周围的心房肌各向异性程度增高,可能是导致各向异性折返的病理机制。由于CSO扩张使CSO上缘距His束距离变近,给射频消融(RFCA)造成困难和危险,对此类AVNRT病人行RFCA应谨慎从事。  相似文献   

9.
房室结折返的形态学基础和电生理机制西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血管内科兰燕平综述崔长琮审校随着经导管射频消融(RFA)房室结(AVN)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开展,使人们再次关注房室结的解剖结构和电生理机制,尤其是它们和AVNRT间...  相似文献   

10.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房室结功能曲线连续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中房室结功能曲线呈连续性者的电生理特点。将AVNRT分为房室结功能曲线连续组(Ⅰ组)及房室结功能曲线不连续组(Ⅱ组),行慢径消融,进行消融前后和组间的电生理比较,分析房室结功能曲线呈连续性者的特点。结果:Ⅰ组心房程序刺激对AVNRT的诱发率仅42%(5/12),低于Ⅱ组的66%(23/35)。Ⅰ组房室结前传有效不应期(ERP-AVN)消融前后无显著变化(218  相似文献   

11.
射频消蚀房室结快径路二例教训侯应龙,杜日映,史俊忠,王毅,罗景兰射频消蚀术(RFCA)开展初期。作者曾对部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快径作了选择性消蚀,并使其中大部分AVNRT患者得到了根治。但有2例在快径正传阻断后仍发AVNRT,其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经心脏电生理检查及RFCA证实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F型AVNRT)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与心动过速发作时逆传型P波(P′)进行对比分析,寻求对鉴别诊断的价值,以提前对AVNRT与AVRT诊断的准确性,鉴别要点及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4例(949%)表现为慢-快型折返,3例为快-慢型折返,1例为慢-慢型折返;68例(872%)诱发房室传导不连续曲线,10例(128%)未诱发出不连续曲线;慢-快型AVNRT平均VA间期为(19±31)ms,6例(81%)合并2∶1房室阻滞。提示AVNRT多为慢-快型折返,短VA间期和2∶1房室阻滞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4.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终点与临床疗效关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2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接受慢径消融治疗,评价A型终点(阻断慢径且不再诱发AVNRT)、B型终点(保留慢径前传但不再诱发AVNRT和心房回波)和C型终点(保贸慢径且能诱发1~3个心房回波)对房室传导功能的影响及与AVNRT复发的关系。结果:(1)消融后77.4%(48例);17.7%(11例)和4.8%(3例)的病人分别达A、B和C型终点;(2)消融后A型终点病人的房室  相似文献   

15.
射频消融过程中出现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21房室阻滞施广飞徐伟吉文庆余洪松张永林常见型(慢-快折返)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简称AVNRT)是一种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但AVNRT伴21房室阻滞却十分少见。我们遇见6例病人在射频消融过程中出现A...  相似文献   

16.
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但其术后复发率久5%左右[1]其中一部分病例是同时存在多条房室旁束(MAP),而一次治疗未彻底所致。就我们所遇的11例此类患者的术前判断,术中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作如下初步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房室结慢径消融中出现持续反复交界性心律(JR)现象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40 例射频消融术后(平均27.5个月)的AVNRT随访患者,根据其慢径消融中JR的变化特点,分为2 组,Ⅰ组指消融慢径中,先出现JR,后逐渐减少直至消失;Ⅱ组指慢径消融中,JR持续、反复存在,直到消融终点。上述病例均接受经食管心房起搏术,观察心动过速诱发情况。 结果 全部病例均未诱发AVNRT。 结论 房室结慢径消融的成功并不苛求放电过程中JR现象呈现从有到无的演变规律,只要不诱发心动过速即为消融成功,而且对远期预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伴房室阻滞并非少见。Josephson观察 14 1例AVNRT患者有 17例 (12 % )出现房室阻滞 ;Wellness等观察 6 7例AVNRT患者有 10例(14 9% )出现房室阻滞。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 2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2例患者 ,男女各 1例 ,年龄分别为 2 7岁和 34岁 ,心动过速病史 3~ 5年 ,于 2 0 0 0年先后住院治疗。临床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 ,入院后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例 1HRA =高位右心房 ;HBE =希氏束 ;CS =冠状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确定完全性房室阻滞(CAVB)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伴有或不伴有右室梗死(RVI)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265例AIMI病人临床资料,222例无合并RVI的病人(I组),43例合并RVI病人(Ⅱ组),根据住院期间有无合并CAVB再将其分为两个亚组(无合并CAVB组(Ia,Ⅱa组)及合并CAVB组(Ib,Ⅱb组)。选择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AIMI合并CAVB明显增  相似文献   

20.
对2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施行导管射频消融(RFCA),其中10例为预激综合征并房折返性心动过速(WPW并AVRT),10例为房室结双径路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DP并AVNRT),1例为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经RFCA预激旁路和房室结改良有18例获得成功,成功率85.7%。无并发症,随访1~6个月未见复发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