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胫后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足跟部肿瘤性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5年4月。采用胫后动脉逆行皮瓣修复3例足跟部肿瘤性软组织缺损。临床资料本组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7、39和59岁,病程为1~1.5年。部位:足跟2例,足跟后侧1例。肿瘤大小:6cm×5cm~7cm×5cm。所有诊断均经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恶性黑色素瘤。横纹肌肉瘤、鳞状细胞癌各1例,均行肿瘤扩大切除、腔后动脉逆行皮瓣修复术,皮瓣大小9cm×7cm~10cm×8cm,术后皮瓣血运良好,切口一期愈合。2例术后行放疗及定期化疗(CVADIC),另1例行非定期化疗(CVADIC)。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外眦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使用局部皮瓣修复外眦部皮肤缺损10例,创面面积约l.2cm×1.2cm~2.6cm×3.3cm。根据创面位置及大小,分别选择推进皮瓣、菱形皮瓣、Burow’s楔形皮瓣、皮下蒂风筝皮瓣方法进行修复。结果:10例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3年,其外观形态良好,效果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修复外眦部皮肤缺损时,选取合适的局部皮瓣,并注意保持和恢复外眦美容单位的完整性,可取得良好的形态与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3.
腓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踝部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0年6月以来,我们应用腓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踝部组织缺损11例,取得较理想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24~74岁。外踝部慢性溃疡3例,足跟部恶性纤维组织肉瘤1例,外伤性足跟软组织缺损骨外露4例,瘢痕切除松解后跟骨外露3例。皮瓣切取最大范围为18cm×12cm,最小6cm×7cm。术前用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腓动脉体表投影,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设计切取皮瓣,血管蒂部保留2~3cm宽条形皮肤,以保护血管蒂。术后1例皮瓣边缘感染,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余皮瓣成活,创面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以外眦眼轮匝肌为蒂的颞颧区扩张皮瓣修复眶下区皮肤缺损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 方法 对16例眶下区皮肤缺损患者,采用外眦眼轮匝肌为蒂的颞颧区扩张皮瓣进行修复.手术共分两期,一期手术在颞颧区埋置扩张器,二期手术设计以外眦眼轮匝肌为蒂的颞颧区扩张皮瓣,转移修复眶下区皮肤缺损. 结果 转移的颞颧区扩张皮瓣成活良好,11例患者获3个月至3年随访,颞颧区扩张皮瓣转移后未发生挛缩,切口瘢痕不明显,皮肤颜色、质地与眶周皮肤一致. 结论 以外眦眼轮匝肌为蒂的颞颧区扩张皮瓣能够修复较大面积眶下区皮肤缺损,设计灵活,皮瓣转移后对面部外形影响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不破坏前壁切除眶脂 ,加强眶前支撑结构 ,达到矫正睑袋膨出 ,去除眼睑周围皱纹。方法 睑结膜入路切除眶脂 ,颞部小切口入路 ,加强眼轮匝肌外眦韧带张力。结果 在随访 1~ 4年不同方法 3组患者当中 ,颞部切口悬吊外眦韧带加睑结膜入路组疗效显著。结论 本方法对中年以上睑袋患者疗效确切 ,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内镜额颞部上提与面中下部多层次剥离除皱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95年8月以来,我们对18例面部老化明显者,采用内窥镜技术额颞部上提与面中部行广泛多层次剥离悬吊术,取得良好效果。1手术方法1.1麻醉及切口设计 均在全麻下,于额部发际后2~2.5 cm,在正中及左右颞线上各设计长2cm纵向小切口,耳前切口紧邻耳轮上脚、耳屏及耳垂。1.2额颞部(面上部)剥离 额颞部切口深至帽状腱膜下层,盲视下钝性剥离顶枕部,直到枕骨粗隆;前方剥离额部至眶缘上3 cm,向左右侧掀起颞部头皮,到达颧弓上2 cm处。将内窥镜从其中1个切口放至眶缘上,用内窥镜剥离子在内窥镜监视下充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不破坏前壁切除眶脂,加强眶前支撑结构,达到矫正睑袋膨出,去除眼睑周围皱纹.方法睑结膜入路切除眶脂,颞部小切口入路,加强眼轮匝肌外眦韧带张力.结果在随访1~4年不同方法3组患者当中,颞部切口悬吊外眦韧带加睑结膜入路组疗效显著.结论本方法对中年以上睑袋患者疗效确切,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颞额部液态硅胶注射所致并发症一例王俊义贺敏病例:患者女性,25岁。3年前在深圳行注射液态硅胶注射隆颞额部,两年后注射部位渐隆起,伴有持续性疼痛。检查:颞额部左侧4cm×2cm×1cm,右侧3cm×1.6cm×0.6cm隆起包块,无发红及破溃,包块质中...  相似文献   

9.
静脉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掌侧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掌侧皮肤缺损熊明根,司徒扑,王晋煌,侯文明自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带浅静脉干的掌、指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指掌侧及指端皮肤缺损5例,其中外伤性缺损3例,瘢痕切除1例.感染性溃疡创面1例。皮瓣大小为5cm×3cm~3cm×2c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颧眶动脉穿支蒂颞部岛状皮瓣修复眼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15例眼周恶性肿瘤患者。男5例,女10例;年龄40~75岁,平均62岁。基底细胞癌12例,鳞状细胞癌3例。病程5个月~10年,中位病程2年。肿瘤范围1.0 cm×0.8 cm~2.5 cm×1.5 cm,均未侵犯睑板。术中肿瘤扩大切除后遗留缺损范围为2.0 cm×1.5 cm~3.5 cm×2.0 cm。采用颧眶动脉穿支蒂颞部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修复眼周缺损,皮瓣切取范围为3.0 cm×1.5 cm~5.0 cm×2.0 cm。供区皮下分离后直接缝合。结果 术后15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皮瓣无明显臃肿,质地、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基本相同,术区瘢痕隐蔽;无上睑下垂、眼睑外翻、眼睑闭合不全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结论 颧眶动脉穿支蒂颞部岛状皮瓣能修复眼周恶性肿瘤切除后遗留的较大缺损,具有血供可靠、设计灵活以及术区形态、功能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联 合性快速皮肤软组织扩张法在额部皮瓣鼻再造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  对6例半鼻或全鼻缺损患者应用联合性快速皮肤软组织扩张法行额部皮瓣预扩张后 ,Ⅱ期行扩张皮瓣鼻再造术。结果  6例鼻缺损患者,除1例发生皮 瓣部分坏死外,其余5例全部成活,疗效满意。本组额部扩张皮瓣最大面积8.5 cm×11cm, 最小面积6.5 cm×8.8 cm,平均扩张时间8.2 d。结论  联合性快速 皮肤软组织扩张法具有扩张面积较大,扩张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 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世英  王宁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18(5):315-315,T001
眼睑是角膜的重要保护器官。我们曾对 4例肿瘤切除和 1例外伤撕脱的上眼睑全缺失患者施行了眼睑再造 ,均获成功。1 手术方法 在患侧外眦外方颧面部设计一蒂在外眦外方 ,尖端向下的皮瓣。皮瓣长度等于蒂部到内眦间的距离 ,宽度为闭眼时缺损缘与下睑缘间距离 +0 5cm ,以防术后挛缩造成闭合不全。在同侧口腔颊部粘膜上取 2cm× 3cm游离全层粘膜片 ,颊部创面用肠线拉拢缝合 ,将所取粘膜与缺损眼睑结膜缘在穹窿处缝合 ,其创面向外 ,粘膜面朝向眼球 ,用 3 0丝线粘膜下缝合。将颧面部皮瓣切取并转向内侧与缺损眼睑皮肤缘缝合 ,在睑缘与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应用侧颌颈皮瓣修复颧颞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2014年2月,应用同侧侧颌颈皮瓣修复颧颞部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5例。男2例,女3例;年龄50~74岁,平均6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约18个月。肿瘤类型:基底细胞癌2例,鳞癌3例。瘤体位于颧颞相连部位,大小约3.5 cm×2.0 cm~7.0 cm×5.0 cm。病灶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0 cm×3.5 cm~8.5 cm×6.0 cm。术中切取皮瓣范围8.5 cm×4.0 cm~12.0 cm×5.0 cm,蒂宽2.5~3.0 cm,长2.0~4.0 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切口均I期愈合。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4.5个月。皮瓣色泽与受区皮肤相近;2例因蒂部稍宽,皮瓣蒂端转角有"猫耳朵"凸现,但颜面部外观整体满意。移位皮瓣耐受性好,皮瓣成活、软组织缺损创面完全修复后进一步放疗,放疗后皮瓣无溃疡、坏死。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结论侧颌颈皮瓣修复颧颞部恶性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符合整形修复原则,且能耐受进一步放疗,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不破坏前壁切除眶脂,加强眶前支撑结构,达到矫正睑袋膨出,去除眼睑周围皱纹。方法:睑结膜入路切除眶脂,颞部小切口入路,加强眼轮匝肌外眦韧带张力。结果:在随访l--4年不同方法3组患者当中,颞部切口悬吊外眦韧带加睑结膜入路组疗效显著。结论:本方法对中年以上睑袋患者疗效确切,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带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1986年1月~1996年12月共收治足跟部皮肤缺损168例,其中利用带隐神经的小腿内侧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52例,皮瓣全部存活,外观及功能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4例,女18例;急诊22例,非急诊30例。年龄12~60岁。致伤原因:车祸24例,机械压伤23例,其它5例。左足28例,右足24例。皮肤缺损面积最小6cm×8cm,最大10cm×15cm。伴有跟骨骨折20例。切取皮瓣面积最小8cm×10cm,最大12cm×18cm。血管蒂长5~8cm,平均63cm,带…  相似文献   

16.
下部臀筋膜皮瓣修复骶部褥疮1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部臀筋膜皮瓣修复骶部褥疮11例方松清*胡存根*我院自1990年以来,利用下部臀筋膜皮瓣修复骶部褥疮11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4例。年龄20~63岁。骶部褥疮面积4cm×4cm~10cm×8cm。褥疮原因:胸椎骨折并...  相似文献   

17.
小腿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989年7月~1993年12月,应用小腿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1例。皮瓣完全成活30例,失败1例。皮瓣面积最大16cm×8cm,最小5cm×3cm,经随访效果满意。针对小腿内侧岛状皮瓣的特点和手术要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颞部皮瓣在Treacher-Collin′s综合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颞部皮瓣在Treacher-Collin′s综合征中修复眶缘及颧部畸形的效果.方法 设计邻近的颞区皮瓣,结合硅胶或MEDPOR材料填充,修复眶周及颧部的凹陷畸形,行颧眶部再造术.结果 本组共5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移植皮瓣全部成活,供区瘢痕不明显,睑裂无变形,皮瓣色泽与面部皮肤接近,颧部饱满,效果满意.结论 颧眶部再造是Treacher-Collin′s综合征治疗的基础和最重要部分.邻近的颞部皮瓣血供可靠,转移方便,色泽协调,供区隐蔽,结合硅胶或MEDPOR材料填充是修复Treacher-Collin′s综合征中眶周及颧部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颞部皮瓣在Treacher—Collin’s综合征中修复眶缘及颧部畸形的效果。方法设计邻近的颞区皮瓣。结合硅胶或MEDPOR材料填充,修复眶周及颧部的凹陷畸形,行颧眶部再造术。结果本组共5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移植皮瓣全部成活,供区瘢痕不明显,睑裂无变形,皮瓣色泽与面部皮肤接近,颧部饱满,效果满意。结论颧眶部再造是Treacher—Collin's综合征治疗的基础和最重要部分。邻近的颞部皮瓣血供可靠,转移方便,色泽协调,供区隐蔽,结合硅胶或MEDPOR材料填充是修复Treacher—Collin’s综合征中眶周及颧部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带隐动脉蒂皮瓣修复儿童膝与足踝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用带隐动脉蒂皮瓣修复儿童同侧膝或对侧足踝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从1990年9月~1994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收治3~12岁儿童9例,7例是车祸引起皮肤广泛撕脱后瘢痕挛缩,2例是蚊咬伤及骨牵引后引起皮肤坏死。其中膝部1例,足踝部8例,皮瓣面积11cm×4cm~14cm×8cm。血管蒂长4~8cm,同侧转移1例,交腿转移8例。结果:7例一期愈合,1例远端1/5坏死,1例绿脓杆菌感染,换药后愈合,随访3月~4年术区外形良好。结论:此皮瓣比较薄,供瓣面积大,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可长达15cm,不牺牲主干血管,而皮瓣最长为14cm。皮瓣有感觉,术后功能与外观良好,特别适用于儿童膝窝及足踝部深部外伤皮肤缺损的修复,同侧和对侧均可用此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