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合并重度低钾血症的临床救治措施,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调查2011年1月-2014年1月的6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肺部感染合并重度低钾血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深静脉置管微量泵注射氯化钾溶液补钾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静脉滴注0.3%氯化钾溶液补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肺部感染改善及血钾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钾水平分别为(2.18±0.13)、(3.98±0.42)mmol/L;对照组治疗前、后血钾水平分别为(2.46±0.15)、(3.51±0.38)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置管补钾治疗和锁骨下静脉穿刺注射氯化钾溶液治疗,可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合并重度低钾血症的治疗有效率,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可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化钾注射液联合氯化钾缓释片治疗低钾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急诊科就诊的低钾血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氯化钾注射液传统静脉滴注;观察组45例给予氮化钾微泵深静脉注射。观察补钾6h、12h、24h后血清钾水平,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5.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6h、12h、24h血清钾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浓度氯化钾微泵深静脉补钾是一种见效快速、安全、可靠并明显优于传统的静脉滴注补钾,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3.
早期大剂量口服补钾治疗严重低钾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大剂量口服补钾治疗严重低钾血症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急性严重低钾血症患者122例,根据就诊单双周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根据临床表现和ECG检查初步确诊后立即开始口服补钾,待检验结果回来后两组均开始联合(静脉+口服)补钾,血钾正常后停止静脉补钾,继续口服补钾1~3d.将不同时间血钾、肌力、ECG以及不良反应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组血钾在2、4、8、12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肌力在4、8、12、24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钾恢复时间、肌力恢复时间以及ECG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补钾总量稍大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大剂量口服补钾治疗严重低钾血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与盐酸胺碘酮治疗疗效,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01-01—2019-01-01上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与盐酸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χ~2=6.271,P=0.012;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为(63.79±5.88)%,高于对照组的(60.12±4.69)%,t=4.587,P=0.041;平均住院时间为(9.67±1.22)d,低于对照组的(12.28±1.46)d,t=15.721,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9,P=0.01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与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低钾周期性麻痹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低钾周期性麻痹(HOPP)的临床特点,探讨缩短恢复患者血钾浓度和缓解症状的时间、减少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9例HOPP患者按照历史对照分成前、后两组,前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给予口服氯化钾溶液或氯化钾缓释片、每500ml输液中加入10%氯化钾15ml单管静脉滴注。后为观察组,使用改良疗法,除常规治疗外,开始6h常规给予心电监护和10%氯化钾10~15ml加入500ml输液中双管静脉滴注;饮食宣教,指导患者进食富含钾食物;重度低钾加服安体舒通20mg,2次/d口服;每2~4h复查血钾和肌力。从治疗后血钾浓度和临床表现来观察患者恢复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3例在补钾过程中因为心室颤动死亡,病死率为7.1%。观察组患者血钾浓度恢复较快,无不良反应。结论患者血钾水平与肌力之间呈正相关,患者血钾水平与恢复时间之间呈负相关。改良法明显缩短低钾恢复时间,可防止缓慢补钾的长时间低钾对机体的损害,避免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不会引起胃肠道反应,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补钾方法。  相似文献   

6.
吴艳秋 《药物与人》2014,(12):255-255
目的:探讨微量泵输注高浓度氯化钾在心力衰竭合并低钾血症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重度心力衰竭合并低钾血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运用静脉留置针补钾,对照组运用留置针或静脉穿刺补钾,然后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钾水平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1d、2d观察组患者的血钾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但治疗后3d、4d两组患者的血钾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微量泵输注高浓度氯化钾在心力衰竭合并低钾血症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临床应积极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低钾血症很常见,口服补钾可刺激胃肠道,静脉补钾又受浓度和速度的限制。1996年6月~2006年3月,笔者用氯化钾保留灌肠治疗低钾血症26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低钾周期性麻痹治疗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低钾周期性麻痹(HOPP)的临床特点,探讨缩短恢复患者血钾浓度和缓解症状的时间、减少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9例HOPP患者按照历史对照分成前、后两组,前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给予口服氯化钾溶液或氯化钾缓释片、每500ml输液中加入10%氯化钾15ml单管静脉滴注。后为观察组,使用改良疗法,除常规治疗外,开始6h常规给予心电监护和10%氯化钾10—15ml加入500ml输液中双管静脉滴注;饮食宣教,指导患者进食富含钾食物;重度低钾加服安体舒通20mg,2次/d口服;每2—4h复查血钾和肌力。从治疗后血钾浓度和临床表现来观察患者恢复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3例在补钾过程中因为心室颤动死亡,病死率为7.1%。观察组患者血钾浓度恢复较快,无不良反应。结论患者血钾水平与肌力之间呈正相关,患者血钾水平与恢复时间之间呈负相关。改良法明显缩短低钾恢复时间,可防止缓慢补钾的长时间低钾对机体的损害,避免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不会引起胃肠道反应,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补钾方法。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术后低钾血症的高浓度静脉补钾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高浓度静脉补钾治疗体外循环术后低钾血症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0年重症监护室体外循环术后连续100例心脏病人的临床资料。浓度为112.4-206mmol/L的氯化钾溶液以6.7-16.8mmol/hr的速度,经中心静脉输注共219次,以纠正低钾血症。结果 分析显示,采用此种方法能安全有效提高血钾水平,未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血钾浓度与手术前病人缺钾程度、体外循环持续时间、术后尿量等密切相关。但血钾浓度增高值与补钾剂量间无显著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这种高浓度静脉补钾方法能快速、有效、相对安全的纠治体外循环术后低钾血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8,(1):113-114
目的观察红外线照射联合芦荟湿敷减轻静脉补钾引起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经上肢静脉补钾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在静脉补钾时采用红外线照射20~30 min联合芦荟湿敷,对照组只采用芦荟湿敷。比较两组患者输液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静脉补钾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照射联合芦荟湿敷可明显减轻患者的静脉损伤及疼痛程度,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浓度氯化钾溶液微泵深静脉注射治疗心脏术后严重低钾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高浓度微泵深静脉补钾方法,对85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严重低血钾症的患者,根据血清钾水平将10%氯化钾加等量0.9%NS在1~2h之内泵完,在补钾过程中严密进行心电图、血清钾、尿量及肾功能的监护。结果补钾前后血钾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血钾浓度的改变与补钾速度呈线性关系,补钾2~5h血钾回升到正常者82例(占96.5%),补钾后出现高钾血症者3例(占3.5%),补钾有效率达100%。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早期低血钾患者,采用高浓度微泵深静脉补钾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既可及时纠正术后低钾血症,而且还可满足心脏术后限制液体入量的要求,提高心脏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的早期胰岛素强化和补钾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5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88例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胰岛素(诺和锐R),B组288例诺和锐30二或三餐前皮下注射,两组均口服10%氯化钾或静点10%氯化钾10ml.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4~ 8ml +0.9%氯化钠250~500ml静脉点滴1次/d,7~ 10d.结果 两组相比第7天血糖、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和补钾治疗均有修复β细胞、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功能.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胰岛素诺和锐R组较诺和锐30二或三餐前皮下注射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更短,血糖控制更佳,胰岛素用量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参麦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CHF的疗效.方法CHF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联用参麦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以14日为一疗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治疗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Sv、CO、CI、LVEF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参麦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CHF疗效较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间的疗效差别.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72/78),对照组总有效率79.49%( 6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9,P=0.038).两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单用舒血宁注射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用药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9例老年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两组.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普罗帕酮或美西律和黄芪注射液治疗46例为联合治疗组,并与普罗帕酮或美西律和黄芪注射液治疗43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用药后临床症状、心肌缺血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抗心律失常的有效率为91.30%和62.79%.联合治疗组抗心律失常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疗效可靠且安全,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气虚型便秘病例,按随机原则将予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32例,标为实验组;口服麻仁润肠丸治疗的32例,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用药后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马杰 《中国校医》2015,29(6):477
目的 观察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酯、小剂量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2周为1疗程,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9.7%(35/39)显著高于对照组76.9%(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有效率87.2%(34/39)显著高与对照组66.7%(2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基础药物治疗心绞痛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可取得显著地临床疗效,患者心电图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可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补骨饮颗粒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补骨饮颗粒,2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有效率,VAS评分及再骨折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有无新发骨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补骨饮颗粒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骨折导致的疼痛,降低VAS评分,减少再骨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DC-CIK细胞免疫治疗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疗效,探讨康莱特注射液在恶性肿瘤生物细胞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气阴两虚或脾虚湿困型证候诊断标准的恶性肿瘤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予DC-CIK细胞治疗,治疗组予DC-CIK细胞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临床疗效等。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CD3~+、CD4~+CD56~+、CD8~+T淋巴细胞比率均较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0%,肿瘤控制率为48.57%;联合治疗组治疗率有效为57.50%,肿瘤控制率为80.00%。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55,P0.05),肿瘤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34,P0.05)。结论采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DC-CIK治疗方法能够提高免疫细胞功能、提高疗效,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菲  刘英春  邓文  范觉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6086-6087,6090
目的探讨左卡尼丁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的心功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56例对照组患者心力衰竭常规治疗,6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点左卡尼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及血脂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显著高于对照组66.1%(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及E/A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丁可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有效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