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难治性感染性休克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感染性休克又称脓毒症休克、败血症休克,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引起的微循环功能紊乱,最终导致细胞代谢和脏器功能障碍的循环衰竭综合征。每年全球多达100多万人因此综合征而死亡,也是医院ICU中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特点是发病急骤,变化迅速,累及多脏器,治疗困难,严重威胁患儿生命。Bone将难治性休克定义为休克持续1h以上的失代偿。  相似文献   

2.
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作用及用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尽管近几十年 ICU内诊断和治疗手段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感染性休克目前仍然是世界范围内 ICU病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死率仍保持在5 0 %左右 〔1 ,2〕。而我国学者祝寿河等 〔3〕曾报道用我国独特的抗休克药山莨菪碱(6 5 42 )可以将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降至 14%。因此 ,我国很多学者治疗感染性休克时都将使用大剂量 6 5 42作为感染性休克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4〕,但所得效果参差不齐 ,所用剂量也相差悬殊。我们查阅近年有关使用 6 5 42治疗感染性休克文献 ,结合对感染性休克机制认识的进展 ,对 6 5 42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机制及用…  相似文献   

3.
感染性休克,又称脓毒性休克,是ICU多见和治疗较困难的一类休克。全世界每年大约1000人中就有3人发生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同时这一数字还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近年来,在抗感染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严重感染的病死率仍然高达20%~63%.如何进一步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仍然是ICU医师不断努力解决的医学难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5例感染性休克的治疗经过和治疗效果。结果 在全身应用覆盖面广、杀菌力强的抗生素基础上,结合外科手术方法进行综合治疗4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16例死亡29例治愈出院,死亡率为35.5%。结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早期经验性地应用覆盖面广、杀菌力强的抗生素,结合外科局部手术处理的综合治疗,可有效地降低死亡率,缩短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外科感染性休克的预测性护理101143北京军区第263医院周卫华,周亚春感染性休克是外科急腹症最严重的并发症,若诊治不及时,病人可于短期内死亡,据报道其死亡率在60%以上。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1990年以来,我们对48例急腹症患者进行预测性护理,取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腹症并感染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诊治的93例急腹症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资料.结果:93例中代偿期27例,抑制期66例,死亡38例,死亡率为41%,均为抑制期病例,死亡原因主要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液体复苏、控制感染、积极处理原发病、防止器官功能受损是治疗急腹症并感染性休克,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王欣然  耿笑微  岳鹏  韩斌如 《护理研究》2008,22(8):2085-2086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的认知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护理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105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的知晓率仅有53.33%;对其相关知识4个维度掌握程度均不足60%,86.67%的护士对“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指南”掌握在中等水平;护士对“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的掌握程度与工作年限、ICU工作年限、年龄、职称呈正相关,且外科ICU护士较内科ICU护士相关知识掌握更好。[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通过加强培训提高护士对“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鼓励护士主动参与对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实践。  相似文献   

8.
感染性休克是目前ICU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液体复苏是其主要治疗策略,液体复苏不足影响病人的预后,但在液体复苏中如未考虑到肺脏的容受性及容量反应性,出现容量过负荷同样会增加不良预后的风险[1,2]。感染性休克治疗的关键是采取安全、准确、有效、可行的床边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指导感染性休克病人容量管理,优化心脏功能,避免因过度液体治疗引起肺水肿,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9.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是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院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采用“早期复苏目标导向治疗”方法进行充分液体复苏,改善了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感染性休克和严重感染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有着很高发病率 ,而且 ,还在进行性增长。虽然经过多年来的对于诊断治疗的研究探索 ,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仍然一直居高不下 ,病死率仍然可高达 5 0 %。在美国 ,严重感染是第十位的致死原因 ,是加强医疗单位 (ICU)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每小时有 2 5名患者死于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 ,其死亡的人数超过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致死人数的总和。从这些数字不难看出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有着很高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而且呈增长趋势 ,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60岁以上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并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预后的比较,探讨此类危重患者在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情况下合适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心ICU内48例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三组,急诊手术组、内镜治疗组、药物保守治疗组,比较三组ICU住院时间、ICU内死亡率及90 d生存率.结果三组患者中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U死亡率药物保守治疗组与急诊手术组、内镜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6%、14.3%,16.7%,P<0.05),90 d生存曲线分析急诊手术组与内镜治疗组生存率高于药物保守治疗组(P<0.005).结论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行急诊手术或ERCP解除胆道梗阻,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例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结果:9例患者中6例成功转出ICU,3例死亡,死亡原因均为MOF(其中1例家属自动放弃)。结论:精心的护理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相当重要,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仪器功能,加强导管护理,按患者个体特征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选择急诊ICU接受治疗的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106例,对其临床急救与护理方法进行了总结与探讨.结果 106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急救与护理后,其中死亡31例,死亡率29.25%.18例3个以上脏器功能障碍者中死亡15例,死亡率达83.33%;17例2个脏器功能障碍者死亡7例,死亡率达41.18%;7l例1个脏器功能障碍者死亡9例,死亡率达12.68%;3组死亡率有明显差异.这表明累及器官数与死亡呈正相关.结论 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可以逆转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正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是全身感染导致器官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ICU中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抗感染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感染性休克发生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本研究探讨感染性休克的流行病学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黄克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3):116-117,123
目的研究动脉血乳酸浓度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5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和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2组患者入重症监护室(ICU)后动脉血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范围,随着治疗开始逐渐降低;存活组患者入ICU后0、6、12、24及48 h时动脉血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死亡组患者入ICU后48 h时动脉血乳酸水平再次升高;存活组患者6 h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死亡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存活组患者的氧分压(PO2)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死亡组,而平均动脉压(MAP)显著高于死亡组。结论预后不良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多处于较高水平,入住ICU后6 h的乳酸清除率较低的患者预后也相对更差。  相似文献   

16.
刘卫珍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7):158-158,F0003
感染性休克是以全身性感染导致器官功能损害为特征的复杂临床综合征,是当前ICU病房内主要的死亡原因,在过去10年中,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增加到91.3%,并以每年1.5%-8.0%的速度上升,严重感染的病死率仍高达30%~70%[1]。我科2011年1月收治1例感染性休克并发DIC、MODS和败血症患者,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黄雪英  徐桂英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2013-2014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也称脓毒症休克或中毒性休克。尽管目前临床治疗及重症监护措施更加完善,但小儿感染性休克病死率仍高达10%~50%,是重症监护病房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良好的监护技术,做好液体复苏是早期逆转休克的关键,能明显降低感染性休克早期病死率。我院PICU2006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感染性休克患儿5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感染性休克低分子肝素早期干预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楚明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4):2793-2795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能否有效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及其安全性。方法:30例感染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低分子肝素干预组(15例),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DIC的发生及死亡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的DIC发生例数分别为5例和0例,死亡例数分别为7例和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可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DIC的发生及死亡率,并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9.
高龄感染性休克病人围手术期麻醉处理相当棘手,麻醉处理得当,病人可转危为安;若处理不当,术后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原因死亡。现将我科2004年3月以来19例高龄感染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并发感染性休克的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收集近3年期间共282例重型肝炎,其中并发症感染性休克1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6例重型肝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慢性重症肝炎占75.0%(12/16);在10例细菌培养为阳性病例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0%(7/10);感染病灶多见原发性腹膜炎(5例)、肺部感染(6例)和胆道感染(4例);积极护肝和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单用或联用抗生素的总有效率为37.5%(6/16),但病死率仍高达81.2%(13/16)。结论:重型肝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是重型肝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应采用积极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并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