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彩色超声多普勒对外伤性肝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外伤性肝脾破裂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检查及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比较其诊断结果及其相关指标。结果:根据影像学检查图像特征肝脾脏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可以分为4种类型。在60例患者中包膜下破裂型检出率为13.33%,中央性破裂型检出率为18.33%,包膜破裂型检出率为68.33%。其中包膜下破裂型和中央性破裂型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包膜破裂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包膜下破裂型和中央性破裂型的检出率(P<0.05)。超声诊断结果为55例,与手术和CT、MRI诊断结果相比较符合率为91.67%(P<0.05)。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对外伤性肝脾破裂的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而且无创、快捷、方便,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经手术证实的86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脾破裂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手术诊断符合率为100%;86例中真性脾破裂50例,脾包膜下血肿12例,脾实质内血肿18例,脾包膜下血肿合并脾实质血肿6例.脾破裂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破裂者18例.结论:超声对外伤性脾破裂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79例真性脾破裂行手术治疗,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97.8%(77/79),漏诊2例;5例包膜下血肿、8例脾中央型破裂行保守治疗,超声诊断均正确,符合率100%.结论 外伤性脾破裂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超声检查对外伤性脾破裂能够提供较可靠的诊断依据,对临床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肝脾破裂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急诊于2012年3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58例肝脾破裂患者,将其结果与手术和CT、MRI进行对比.结果 超声诊断肝损伤16例,脾损伤31例,肝脾联合伤6例,总计53例;手术和CT、MRI诊断肝损伤18例,脾损伤33例,肝脾联合伤7例,总计5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4%,漏误诊5例,误诊率8.6%.本次研究中包膜下破裂型8例,中央性破裂型11例,包膜破裂型39例.结论 超声检查敏感、快速,可及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5例临床疑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随访分析其诊断准确率,并对经临床证实为异位妊娠的病例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52例,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确诊50例,诊断准确率为96.1%.其中未破裂型31例,流产及破裂型19例.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诊断异位妊娠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体会,总结经验。方法:2012年5月-2016年3月我院普外科收治4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结合临床诊断和术后随访,分析诊断及误诊原因。结果:超声诊断正确45例中术后证实38例,7例超声确诊经CT进一步证实保守治疗。1例外伤有肝硬化腹水合并脾破裂病人漏诊,漏诊率占2%。超声诊断正确率98%,准确率极高。结论:综合分析超声诊断外伤性脾破裂中具有可观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表现及诊断思路。方法:对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中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治的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分析其超声特点和临床演变过程,探讨超声检查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总纳入病例30例:其中28例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例超声提示脾周及腹腔内少量积液,后经剖腹探查证实为真性脾破裂,破裂口位于脾门区附近;1例提示脾脏及腹腔内未见明显异常,3天后证实为迟发性脾破裂,破裂口位于脾上极。结论:超声具有实时性、无创性、移动方便、检查时间短、可重复性等优点,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有助于临床及时明确诊断,并可根据超声声像判断脾破裂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保守治疗的动态观察随访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外伤性脾破裂及随访观察的首选检查项目,并可指导临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表现及诊断思路。方法:对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中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治的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分析其超声特点和临床演变过程,探讨超声检查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总纳入病例30例:其中28例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例超声提示脾周及腹腔内少量积液,后经剖腹探查证实为真性脾破裂,破裂口位于脾门区附近;1例提示脾脏及腹腔内未见明显异常,3天后证实为迟发性脾破裂,破裂口位于脾上极。结论:超声具有实时性、无创性、移动方便、检查时间短、可重复性等优点,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有助于临床及时明确诊断,并可根据超声声像判断脾破裂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保守治疗的动态观察随访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外伤性脾破裂及随访观察的首选检查项目,并可指导临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董艳霞 《中原医刊》2011,(6):124-125
目的 探讨急诊超声在脾脏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对其声像及血流信号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急诊超声诊断脾破裂19例,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达90.5%.结论 急诊超声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有独特的价值,可以指导临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超声诊断闭合性脾脏破裂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宏  高赢  许颖婷  杨勇 《黑龙江医学》2010,34(5):371-372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脾脏外伤中的应用方法与价值。方法应用飞利浦HD11超声诊断仪对30例脾脏闭合性损伤的声像图及血流信号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脾真性破裂18例、脾包膜下破裂6例、脾中央型破裂3例,漏诊2例,误诊1例,均经手术证实或随访诊疗证实。结论超声对脾外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冯智君  汤月良 《吉林医学》2013,34(21):4312-4313
目的:探讨B超在外伤性脾破裂中的诊断价值,提高超声检查对脾破裂的诊断。方法:对120例经B超声检查和手术证实外伤性脾破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诊断117例,B超诊断符合率为97.7%。结论:超声对睥破裂进行检查不仅方便、迅速、经济、无损伤,而且准确,可作为脾破裂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治(附15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启林  李浩  吴强  王心存 《河北医学》2003,9(4):302-304
目的:总结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进一步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1992年至2002年间连续收治的159例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作回顾性分析,本组包括复合性外伤98例,其中合并休克76例;单纯性脾破裂52例,其中合并休克30例;迟发性脾破裂6例;脾包膜下破裂3例。结果:根据外伤史、临床表现、诊断性腹腔空刺、腹部B超和(或)CT等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98.1%。本组非手术治疗6例,全部治愈;手术治疗153例,治愈147例。全组共治愈153例,治愈率%.2%。死亡6例,死于大出血和严重多发伤。结论:创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和严重多发伤患者,应采取更积极的外科治疗手段,以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外科手术疗效。方法:手术治疗17例,脾切除10例,单纯脾修补5例,脾动脉结扎+脾部分切除2例。结果:治愈16例,病死1例。结论:对于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应提高警惕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明确诊断,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保脾治疗亦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脾破裂9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并建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规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4年12月诊治的92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疗资料。【结果】入院时明确诊断89例,误诊3例。保脾治疗53例,全部成功,保脾治疗率为57.6%。非手术治愈18例,手术治愈67例。死亡7例,病死率7.6%。【结论】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诊断性腹腔穿刺和超声检查。保脾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彭先志  张宇 《四川医学》2010,31(6):822-823
目的总结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治体会,提高脾破裂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7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91例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结果根据病史、体征、腹腔穿刺、B超、CT等确诊35例(38.5%),以腹腔内出血剖腹探查确诊56例(61.5%);非手术治疗5例(5.5%),手术治疗86例(94.5%),其中全脾切除84例,脾修补术2例;死亡2例,1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余均治愈。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处理是脾破裂救治关键,重视术中自体血回输及脾损伤以外复合伤处理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脾破裂保脾手术方式,以提高脾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脾破裂修补术、部分脾切除术、自体脾移植术治疗脾破裂。结果 本组25例,全部治愈。术后经B超或CT检查证实脾脏或脾片成活。结论 创伤性脾破裂在确保伤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留脾脏,尤其是儿童。保脾手术治愈率高,术后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螺旋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CT影像资料,其中27例经手术证实,2例经保守随诊证实,3例死亡病例表现典型.所有患者均进行平扫,其中3例可疑及5例阴性患者进行增强扫描.结果32例均行CT平扫,平扫可明确脾破裂的24例,可疑脾破裂的3例,未见明显异常的5例,诊断敏感性84.3%、特异性75.0%.其中增强扫描后可疑及完全阴性病例患者均能明确诊断为脾破裂(敏感性100%、特异性100%).病例中完全性脾破裂6例,中心性脾破裂8例,包膜下破裂17例,其他混合性脾破裂1例.结论 CT作为一种非损伤性检查手段,能迅速、准确评估脾损伤程度及出血的部位、大小以及腹腔伴随性损伤,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增强扫描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中非常重要,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且能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分型,也可同时发现脾脏周围器官的损伤,并对脾破裂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是外伤性脾破裂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防治。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7例外伤性脾破裂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部分脾动脉止血,右下腹麦氏点经皮穿刺放置导管引流腹腔积液。结果全部37例经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疗效满意,术后1周内,易出现诸如上腹痛、不同程度发热、胸腔积液和穿刺点血肿等并发症,是护理的重要内容。结论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应绝对卧床休息2~3d、重视生命体征的监护、强调腹部体征的观察、保证右下腹引流管的通畅、防治股动脉穿刺点血肿及做好发热和疼痛的观察是本病护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超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及临床应用。方法:对超声诊断的30例外伤性脾破裂进行分析报告。结果:30例脾破裂经超声诊断28例,其中包膜下血肿3例,脾挫裂伤23例,脾实质内血肿2例,未确诊2例,其中1例为脾蒂断裂,1例为脾门处裂伤。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急腹症,B超在诊断脾破裂过程中,具有无创、准确、价廉,可连续性动态观察的优点,是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20.
关钟灵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855-1856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行保脾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6月经保脾治疗外伤性脾破裂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非手术治疗19例,手术治疗31例,其中,脾部分切除术3例,脾单纯修补9例,脾修补联合脾动脉结扎8例,脾切除联合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2例。结论:外伤性脾破裂行保脾治疗,较好地维持了脾的生理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