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10年来收治恶性淋巴瘤173例,其中胃肠道淋巴瘤68例,占39.3%.而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11例占16.2%,现对其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患者年龄31~75岁,男女比例为8:3.病变多位于空、回肠,可有结肠累及.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发热、消瘦为主,部分患者并发肠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出血,无患者伴有乳糜泻.内镜下3例患者表现为溃疡病灶,术中见溃疡6例,肿块4例.4例曾被误诊为炎症性肠病.淋巴瘤细胞的免疫表型为白细胞共同抗原(LCA)(+)、CD45RO(+)、CD3(+)、CD30(-).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部分结合术后化疗.3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内死亡.结论:不伴有乳糜泻是本组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特点之一.患者的临床表现以一些非特异性症状为主,常被误诊为炎症性肠病.内镜活检和手术标本的病理学检查是目前确诊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依据.该病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2.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复杂,病初确诊困难,尽早获得病理检查及免疫分型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对我院收治的一例肠病型 T细胞淋巴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肠病型 T 细胞淋巴瘤的诊治要点。本例因发热、咳嗽4天入院,病初按呼吸道感染治疗无效,血象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当时正值甲型H IN I流感流行期间,给予奥司他韦足疗程治疗仍无效。后因腹痛、腹胀行手术治疗,取活检明确诊断为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符合NK/T细胞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该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3例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患者年龄21~73岁,均为男性,痛变多位于回肠,可有结肠累及。临床表现以腹痛、肠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大出血为主,无患者伴有乳糜泻。内镜下1例患者表现为结肠溃疡病灶,术中见溃疡2例(回肠及结肠各1例),回肠肿块1例。1例患者经内镜活检病理检查确诊,2例由术后病理检查确诊,1例曾被误诊为Crohn氏病。淋巴瘤细胞的免疫表型为T细胞抗原CD45RO+、CD3^+。3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结论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不伴有乳糜泻、不易与炎症性肠病鉴别是本组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特点之一。内镜活检和手术标本的病理学检查是目前确诊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 type T cell ymphoma,ETCL)在临床诊断及病理诊断上极易误诊与漏诊,给患者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此类病变患者常伴发肠道吸收障碍性疾病,系谷蛋白过敏性肠病,故亦称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 associated T cell lymphoma,EATCL)。这种病以往被认为是肠型组织细胞增生症,病变部位以小肠多见,肠道及  相似文献   

5.
6例肠道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祥兰  王国刚 《广西医学》2004,26(1):122-123
肠道T细胞淋巴瘤约占肠道淋巴瘤的 4 8%。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难治性腹泻等症 ,病情凶险。现对我科诊断的 6例肠道T细胞淋巴瘤病理特点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女性 3例 ,男性 3例 ,年龄 1 6岁~ 4 6岁 ,平均年龄 2 8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等症 ,3例伴不规则发热 ,病程 1周~ 2 5个月。 6例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无异常。鼻腔、鼻咽、口咽黏膜无肿物及糜烂等。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脾、双肾B超检查未见异常。骨髓穿刺检查 :未见肿瘤细胞累及。临床初断 :肠炎 2例 ,肠炎并败血症 1例 ,肠道恶性组织细胞增…  相似文献   

6.
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总结2例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例均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型,其中1例为大中细胞性,1例为小细胞性。结论肠道T细胞淋巴瘤(尤其是大中细胞性)临床病理表现较特殊,可能与EB病毒高度相关,属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谱系,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消化内镜及消化道钡餐检查是诊断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的常用方法,可明确病变的性质及范围,但不能提供关于病变是否伴有淋巴结及其他器官受累的信息.多层螺旋CT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不足.文中探讨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胃肠道淋巴瘤的CT检查资料.结果 23例胃肠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6例,间变型大B细胞淋巴瘤2例,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4例,滤泡性淋巴瘤1例.发生于食道下段者1例,发生于胃者12例,发生于肠道者10例.发生于胃的淋巴瘤中,弥漫型5例,胃体2例,胃底1例,胃窦4例;发生于肠道的淋巴瘤中,十二指肠1例,空肠1例,回肠1例,回盲部3例,结肠2例,直肠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东  何剑  沈健  祝跃明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7):800-802,F0004
目的探讨卵巢淋巴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卵巢淋巴瘤的MRI表现,所有病例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结果 6例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5例为继发性卵巢NHL,1例为原发性卵巢NHL。盆腔双侧肿块2例,单侧肿块4例,共8个肿块,病灶最大者约18cm×15cm×14 cm,最小者约9 cm×6 cm×5 cm;所有肿块边界均较光整,圆形或类圆形各2例,分叶状2例;原发性卵巢NHL与继发性卵巢NHL的MRI表现基本一致,均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稍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亮信号,增强后呈轻至中度均匀强化。结论卵巢淋巴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术前MRI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肠道T细胞淋巴瘤病理特征。方法为所有接受手术后的经病理确诊为肠道T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常规HE切片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病理学检测,分析肠道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按肿瘤位置划分,15例其肿瘤位于小肠内,5例病灶在回肠,10例病灶在空肠。其余6例其病灶均集中在大肠结肠内。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其切片LCA均呈阳性表达,16例呈CD3表达,13例呈CD 45 R0表达,6例EBV表达阳性,4例CD 56表达阳性,3例其VIM表达阳性。无CD 20、CD 79 a、CK、CDX 2、NSE、CgA或CD 117表达病例。结论肠道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发病罕见,恶性程度较高,临床表现极易与常规疾病混淆,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本病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性,8岁,因左颈部肿块于1998年5月入院.患儿左颈部肿块呈花生米大小,伴疼痛、发热.曾在当地县医院按淋巴结炎治疗10天,肿块消失,半月后左颈部肿块再次复发,且增大迅速,同时伴右颈部及左腋窝数个大小不等的肿块,经抗炎抗结核治疗无效.行局部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T细胞型",行化疗3个周期,症状缓解,2个月后左颈部肿块再次复发,同时伴左腹股沟数个肿块,再次活检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不支持恶性淋巴瘤,未再用化疗药物,用中药及一般支持疗法无效,近一周伴腹部隐痛、纳差、消瘦、乏力,为进一步诊治而入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变的超声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1例的声像图表现,并与术后大体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1例病变发生于同肠8例,空肠1例,十二指肠2例。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B细胞型10例,T细胞型1例。大体病理分型:肿块型8例,浸润型2例,溃疡型1例。超声表现:肿块型6例,表现为腹腔内实性低回声包块,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较清晰,内部回声较低且不均匀;肠壁增厚型4例,主要表现为小肠壁局限性不均匀增厚,内部回声极低,管腔狭窄,"假肾征"等;非特异性征象1例。结论超声发现小肠淋巴瘤的病变较方便可靠,但定性诊断和判定大体病理类型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X线钡餐、C T检查及病理基础。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C T表现特征,并与病理切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8例钡餐造影有15例充盈缺损,5例呈肠管浸润改变,1例呈溃疡性改变,7例无阳性改变。32例行C T检查,18例管壁增厚、变硬;9例为隆起性肿块,基底变大;2例巨大溃疡;3例无阳性改变。结论 X线钡餐造影结合C T检查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AggressiveNon-Hodgkin’sLymphomas)常见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细胞/无标记细胞)原发系统型及原发皮肤型、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肠病型肠T细胞淋巴瘤、肝  相似文献   

14.
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主要累及皮下脂肪组织的外周α/β 型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为 无痛性皮下结节或肿块,可单发或多发,常累及四肢。本例患者以发热和躯干部红斑为首发症状,经过2次组织病理 检查最终确诊为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UC)至今病因不明,尚缺乏较满意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对75例UC分别采用中西愈肠液与激素保留灌肠治疗对比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参照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炎性肠病的诊断标准,75例UC均由我院经电子结肠镜及活检病理确诊,其中6例轻度贫血,血红蛋白100~80g/L,其他均无并发症。病史6个月至15年。临床病情及肠粘膜病变评定标准,见表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对原发性肾淋巴瘤(primary renal lymphoma,PRL)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后病理证实的15例PRL患者的16个患肾病灶的超声表现、超声分型及诊断。结果 本组15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62.1±14.2)岁;单侧患病14例,双侧患病1例,共计16个病灶。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肾内肿块型7个,弥漫型1个,肾周肿块型及混合型各4个,肿块最大径41~164 mm。超声诊断:恶性肿瘤10例(其中6例7个患肾诊断为淋巴瘤),性质待定3例,肾周出血及错构瘤出血各1例,确诊率为43.8%(7/16),误诊率为12.5%(2/16);超声引导下穿刺12例,手术5例(2例穿刺后再手术);病理诊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9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黏膜相关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NKT细胞型及Burkitt淋巴瘤各1例,另2例门诊患者仅诊断为淋巴瘤,无进一步分型诊断。结论 PRL的超声表现分型有:肾内肿块型、肾周型、弥漫型及混合型,其中肾周型及弥漫型为特异性超声表现,肿块型需与常见的肾肿瘤鉴别,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术前明确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8岁,2000年8月因体检发现颈部无痛性肿块行淋巴结活检,经北京大学病理系高子芬教授和香港John Chen教授会诊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弥漫大细胞型,富于T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哑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睾丸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10例睾丸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主要症状为睾丸无痛性肿块或仅有隐痛不适,组织学上均为弥漫型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免疫组化结果证实B细胞来源6例,T细胞来源4例.结论:中老年人,特别是双侧睾丸弥漫性肿大,首先应考虑淋巴瘤的可能.本病确诊依赖病理学诊断,免疫组织化学对鉴别诊断及分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钟伟杰 《当代医学》2011,17(26):100-101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了解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5例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51.6岁。病变多位于回肠或回盲部。临床表现以腹痛、体重下降、发热、腹泻为主。免疫表型CD3、CD45RO、TIA-1、粒酶B阳性,CD20、CD79α、CK阴性。生存时间2周~12个月,中位生存期2个月,5例均于确诊1年内死亡。结论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临床上极为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程凶险,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案,预后差。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肾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恶性淋巴瘤之一,原发于肾脏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罕见,近年来随淋巴瘤发病率的上升有上升趋势.1临床资料病例1,男,54岁.以腰痛6个月,伴有低热、乏力及消瘦2个月为主诉,于2001年8月25日入院.检查身体示右侧腹部脐平可触及肿物,质硬,无明显触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生命体征、血、尿常规及血生物化学检查均示正常;B型超声波检查结果示,右肾下极略强回声光团,大小为10·0 cm×9·0 cm;CT检查示,右肾下极软组织肿块影,与肾组织界限不清;MRI检查示,右肾下极占位,T1-WI呈等信号,T2-WI呈略低信号;肾蒂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