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脏腑兼病辨证五、心肾不交证【临床表现】主症:心烦失眠,夜梦纭绕,心悸健忘,腰膝酸软。  相似文献   

2.
1阴虚证的共同特点 ①病机要点因机体精、血、津液亏损,阴液不足,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和阳气相对偏亢所致的虚热证。 ②主要证候症见虚热证的表现。如形体消瘦、五心烦热、两颧红赤、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共有症状。 ③治疗原则以滋阴降火为其大法。其具体治法、方剂、药物,根据不同脏腑的证候特点而立法、选方、用药。2各型阴虚证的辨证论治 ①心阴虚证多由久病耗伤阴血,或热病伤阴,或思虑劳心过度,暗耗心阴,以致心阴不足,心失濡养。以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兼见虚热证为主要临床表现。治宜滋养心阴。方用天…  相似文献   

3.
指出五脏证候是临床辨证的核心.从临床主证、临床特点、证候分类、类证鉴别等论述心病证候辨证施治.依据八纲将心病证候分为虚实两类虚证表现正气不足之气、血、阴阳;实证表现为邪气有余之寒、热、痰、瘀.证候分九类即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心血虚、心阴虚、心火亢盛、痰火扰心、痰蒙心神、心脉痹阻证.同时要作好类证鉴别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心阴虚证与心血虚证;心火亢盛证与痰火扰心证;痰火扰心证与痰蒙心神证.及胆郁痰扰证、肾虚水泛证、心肾不交证、心肺气虚证、心阳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肝血虚证、心胆气虚证等证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2 心心生血 ,主藏神 ,心主火 ,火即心阳 ,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心脏血虚或阳气太亢、不足 ,或受情志的刺激 ,或因病邪的侵犯 ,均能影响血液循环的功能失常 ,出现心悸、惊惕、失眠、健忘、喜哭无常、谵语、神识昏迷等证 ,还能影响其他脏腑的生理活动 ,出现复杂的证候。2 1 心血虚特征 :心悸易惊、少气、健忘、失眠[1 ] 。共征 :形瘦、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按语 心血虚等于特征加共征 心生血而藏神 ,血虚而心失所养 ,神不宁舍 ,内心常有恐惧 ,易于惊觉 ,闻响声或见异物即感心悸不定。谦斋明确指出 ,心血虚为面色不华、心悸、少气[1…  相似文献   

5.
晓倪  建辉 《家庭中医药》2005,12(11):16-16
1.睡眠情况与人体卫气的循沂和阴阳的盛衰有密切关 系。正常情况下.卫气昼沂于阳经.夜沂于阴经,阴阳失 调.阳不入阴产生失眠;阳不出表产生嗜睡。又心神不 安亦可导致夫眠。 2.失眠又称”不寐”.是阳盛阴虚.阳不入阴.神不守舍, 心神不安的病理表现。 3.不易入睡,兼见心烦多梦.潮热盔汗.腰膝酸软者.属 心肾不文。由水 4.睡后易醒,兼见心悴、纳少反力、舌淡脉虚者.属心脾 两虚。由气血虚.心神失养而致。 5.夜卧不安.兼见脱闷唆气,腹胀不舒.舌苔厚腻者.属 食滞内停。是由胃失和降.法气上犯,扰动心神不致。 6.时时惊醒.兼见晗晕胸闷.胆临心烦.口…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心绞痛病机为本虚标实,其标实是在本虚基础上发展而致.临床中既可见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心血虚、气阴两虚、气血不足及肾虚、脾虚、心肾不足、心脾两虚、肝肾不足等本虚证候,又可见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标实证候;临床表现虚实夹杂、复杂多变,治疗以"通"、"补"为原则,但需审度证候虚实偏重或虚实并重,而补中寓通,通中寓补或通补兼施.我在多年临床中体会,本证老年患者多数伴有腰膝酸软、头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健忘、心悸怔忡或夜尿频数等肾虚证候.因此补肾之法不可忽视,当以益气补肾、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益气补肾以治本,活血化瘀以治标,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取得很好疗效.兹结合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梅风 《北京中医》2000,19(3):59-60
冠心病、心绞痛病机为本虚标实,其标实是在本虚基础上发展而致.临床中既可见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心血虚、气阴两虚、气血不足及肾虚、脾虚、心肾不足、心脾两虚、肝肾不足等本虚证候,又可见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标实证候;临床表现虚实夹杂、复杂多变,治疗以"通"、"补"为原则,但需审度证候虚实偏重或虚实并重,而补中寓通,通中寓补或通补兼施.我在多年临床中体会,本证老年患者多数伴有腰膝酸软、头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健忘、心悸怔忡或夜尿频数等肾虚证候.因此补肾之法不可忽视,当以益气补肾、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益气补肾以治本,活血化瘀以治标,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取得很好疗效.兹结合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辨证析要     
(六)心气血两虚证候 [诊断根据] 主证:1.心悸,或怔忡,气短,动则加剧(属于心气虚的主证)。2.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面色无华,唇舌色淡(属于心血虚的主证)。3.脉细弱。  相似文献   

9.
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以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心悸多梦为主要表现。治疗当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为原则。  相似文献   

10.
当人们体质下降或过于烦劳时,易出现心悸、失眠等症状。如今这些问题在人们快节奏生活中普遍存在。如果您出现了心悸、失眠,甚至伴有盗汗现象,就要引起重视了。根据中医辨证理论,气血亏虚、虚火上升是导致心悸、失眠、盗汗的常见病因,本证多由思虑劳倦过度,耗伤气血所致。五脏中,心主神明,若心失去气血荣养,则心气虚而身倦乏力、盗汗气短;心血不足而面色无华、失眠多梦、心慌心悸,此均为气血不足之象。  相似文献   

11.
翁维良教授认为老年冠心病的核心病机是心脉痹阻,气滞血瘀,同时又有郁与虚的一面,病位在心神与心血,临床表现以胸闷、心痛等心血瘀阻及心悸、失眠、抑郁、烦躁等心神不安的症状为主。治疗上应"双心"同调,理气活血,解郁安神为主,自拟活血解郁方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失眠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其临床表现为难于入睡 ,甚至彻夜不眠 ;或睡后易醒 ,醒后难以入眠 ;或似睡似醒 ,醒后仍感困乏。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皆可出现失眠。中医学认为失眠多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劳倦、肾阴亏虚等原因 ,导致心神被扰、阳不入阴而引起。临床常见的证型有心脾两虚型、心肾不交型、心虚胆怯型、阴虚火旺型、胃中不和型 ,但以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胃中不和型多见。现将失眠的辨证施护介绍如下。1 分型与辨证施护1.1 心脾两虚 表现为多梦易醒 ,或彻夜不眠 ,心悸健忘 ,头晕目眩 ,饮食无味 ,舌淡苔…  相似文献   

13.
阿胶最补血     
<正>阿胶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它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本草纲目》称之为"圣药"以驴皮熬制的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是补血止血、滋阴润燥要药,兼有清肺润燥、利尿、润肠功能主治血虚诸症,如虚劳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血痢、妊娠下血、崩漏等虚性出血症;以及阴虚血少、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失眠、肺虚燥咳、虚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病毒性心肌炎的证候分类及证候特征。方法通过对201例病毒性心肌炎病例进行动态观察,建立病毒性心肌炎病例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及聚类分析、交叉列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证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有8个证型。邪毒侵心证多见于急性期,辨证要点是发热,咳嗽,咽痛,或腹泻,心悸,苔黄,脉数;大气下陷证多见于迁延期和慢性期,辨证要点是气短,咽中拘急,胸中坠胀,神疲乏力,苔白,脉结代;痰阻心络证常见于迁延期和慢性期,辨证要点为胸闷,恶心呕吐,舌暗红,苔厚或腻,脉滑;心脾两虚证多见于迁延期和慢性期,辨证要点是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纳少,神疲乏力,腹泻,舌淡苔白;气阴两虚证多出现在急性期和迁延期,也可见于慢性期,辨证要点为气短,神疲乏力,失眠多梦,盗汗,苔少或剥,脉细数;心血瘀阻证主要见于慢性期,辨证要点为心前痛,舌紫或暗红,脉弦;阴虚火旺证多见于迁延期,辨证要点为心悸,心烦,少寐多梦,手足心热,盗汗,苔少或剥,脉细数;阴阳两虚证主要见于慢性期,辨证要点为心动悸,气短甚,浮肿,舌紫或紫暗,脉沉迟或结代。结论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证候分类及证候特征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15.
刘建英 《河南中医》2003,23(12):75-76
心属阳,位居于上,其性属火;肾属阴,位居于下,其性属水.故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以滋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以资心阴,共同濡养心阳,使心阳不亢.这样的阴阳相交、水火相济的关系,习惯上叫作"水火既济"、"心肾相交".如果心火不足,不能下温肾阳,以致肾水不化,就会上凌于心,可见心悸、心慌、水肿等症,习惯上称为"水气凌心";若肾水不足,不能上滋心阴,就会心阳独亢,而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等症,则称其为"心肾不交".心肾不交为临床常见证候,易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临床可分为偏心火旺、偏肾阴虚和(肾)阴虚(心)火旺三种类型,其治法方药亦相应有别,现结合临床,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心、小肠】1.补心气—心气不足补心气方炙甘草汤(炙甘草、党参、大枣、桂枝、生姜、阿胶、生地黄、麦冬、麻仁)—补心气、益心阴、养心血,通心脉。主要用治心经气虚血少之心悸、短气、脉结代等症。近有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等属心气不足、阴虚血少者。安神定志丸(党参、茯苓、茯神、石菖蒲、远志、龙齿)-补心气、安心神。主要用治心气不足之神志不宁、心悸、失眠、寐易惊醒。  相似文献   

17.
施于高副主任医师,业医四十余载,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现整理其治疗冠心病六法如下: 【养心滋阴法】本法适用于冠心阴虚型(心阴、血虚、肝肾阴虚、心肾阴虚)。主证:心慌心悸、头晕耳鸣、口干腰酸、盗汗失眠、胸闷或偶作心前区疼痛,或见舌麻肢  相似文献   

18.
滋阴降火是“清”与“补”两大治法的具体结合 ,针对阴虚火旺病证有标本兼治之效。吾师薛芳教授临证近 4 0年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疑难病证 ,活用滋阴降火之法 ,颇具心得 ,择其要旨总结如下。1 滋阴降火 ,调养心神 用于治疗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甲亢及某些心脏病引起的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 ,如窦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各类过早搏动 ,心房颤动等。此类病人多表现为心悸怔忡 ,失眠多梦 ,心烦 ,头晕 ,脉数或细、结、代 ,属中医“心悸”病范畴。辨证属阴虚火旺 ,心神不宁者居多 ,盖心藏神 ,有赖阴血之濡养 ,阴虚则心神失养 ,火旺则扰乱心神。…  相似文献   

19.
失眠证治     
1 肝血不足,阴虚内热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中医理论认为,"心藏神"、"肝藏魂",失眠与心肝两脏关系最为密切."肝主藏血",血虚生内热,虚热内扰,加之血虚不能养心,则神魂不宁,所以心烦不得眠.因此,酸枣仁汤主治的失眠属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血不养心而致,失眠者常伴有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细弦等症状.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心病的临床特点及其生理病理基础是什么? 因为心的生理功能是主血脉、藏神、开窍于舌。所以,心病的临床特点表现为血脉和神志方面的异常,而出现心悸、失眠、神昏、发狂等症状。心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光泽;若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鼓动血运无力,血脉空虚,可出现心悸、面白无华、脉虚或代等症。血脉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若心之气血充盈,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力充沛;若心血不足,心神失养,便会出现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神志不宁等症,若血热扰心,则可见烦躁、谵语,或昏迷不醒人事等症。另外,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故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血淤阻,则舌质紫暗,或见淤点、淤斑;若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赤,或舌体糜烂生疮;若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则见舌强语謇等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