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加敏  孔祥英 《环球中医药》2022,(10):1888-1891
热毒在心衰发病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丁书文教授认为由于久患疾病、外感邪气、饮食不节、情志妄动、体质改变等使得热毒内蕴是导致心衰发病发展的重要因素。元气虚衰,脏腑机能失调,导致热毒内生;热毒损伤心体与心用,耗气伤阴,迫血妄行,炼血成瘀;气虚、热毒、血瘀相互搏结,形成气虚热毒血瘀的病理状态是心衰病机的核心。气虚是心衰的病理基础,热毒、血瘀是病机的关键。针对心衰病机的特点,丁书文教授提出了益气活血解毒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上首重补气,恢复脏腑机能,清除热毒之源。其次灵活运用清热解毒法,祛邪外出,根据热毒性质、部位等不同,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于在上、在表之热毒,应用金银花、连翘等轻清宣透之品宣散热毒;对于在下、在内之热毒,运用黄连、大黄等苦寒泄下之药直折热毒,使热毒从二便而解。清热解毒一方面可以减轻热毒对机体损伤,另一方面可以保存阴液,减少瘀血内生。最后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清除病理产物,使邪去不留瘀。补气、活血、解毒相互配合在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卢笑晖 《中国中医急症》2011,(10):1597+1607-1597,1607
丁书文教授系山东省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年,学验俱丰。丁师不仅勤习医理,精研歧黄,又能知常达变,推陈出新,率先在国内提出心系疾病的热毒学说,影响广泛。  相似文献   

3.
介绍丁书文教授运用热毒理论治疗心肌病的经验。丁教授认为本虚标实为心肌病发生发展的根本,热毒伤络是其重要病机,临床将其辨证分为气阴两虚热毒证、痰湿血瘀热毒证,分别予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和化湿活血、清热解毒治之。并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丁书文论治冠心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9):641-644
丁书文教授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笔者有幸作为学术继承人随师学习,现将丁师治疗冠心病的心得体会及经验特色介绍如下。目前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已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一般认为其病机实者有寒凝、血瘀、痰阻、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  相似文献   

5.
丁书文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书文教授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行医 30余年 ,学验俱丰 ,今将其临诊治疗高血压的经验摘录几则 ,以飨读者。1 平肝阳 ,滋肾阴 ,标本兼顾男 ,5 6岁 ,1 997年 5月 5日就诊。头晕脑胀半年 ,伴有面色潮红、失眠 ,心悸、腰酸乏力 ,舌红 ,苔白 ,脉弦细 ,血压 2 0 .0 / 1 4.6k Pa。辨证为肝阳上亢伴肾虚火旺 ,治当平肝潜阳佐以滋阴补肾 ,药用 :天麻 1 5 g,钩藤 30 g,天冬 1 5 g,白芍 30 g,玄参 30 g,龟板30 g,石决明 30 g,生地黄 30 g,牛膝 1 5 g,桑寄生2 5 g,夏枯草 30 g,日 1剂 ,水煎服。服药 6剂 ,5月 1 2日复诊 :血压 1 8.7/ 1 2 .…  相似文献   

6.
《中国中医急症》2019,(7):1281-1282,1291
丁书文教授善于治疗心血管系统各种病证,对病毒性心肌炎具有独特认识,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证,以正气亏虚为本,以邪毒、瘀血为标,临床治疗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但针对急性期、恢复期和迁延期的治法各有侧重,临床采用辨证与分期相结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焦华琛  李晓  李运伦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2):1924+1941
<正>丁书文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首届名中医,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研究"指导教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工作室指导教师,第3、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中医药学会  相似文献   

8.
丁书文教授从事中医临床五十余年,在心系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本文主要对丁书文教授在胸痹病治疗方面的特色用药进行总结,为丁书文教授的临床经验继承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
邵念方教授从热毒论治中风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是目前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为当前人类"三大杀手"(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一。邵念方教授从事中风病的防治研究40余年,结合临床实践,求索古今文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邵教授就提出从热毒论治中风病的思路,并将这一学术思想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从浊毒论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从中医学、现代医学及当今环境、社会变迁探讨高血压病产生浊毒的机制及浊毒在本病中的演变规律,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阐明浊毒既是高血压病发生的始动因素,也是高血压病病变过程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并且指出适时运用芳香化浊、清热解毒之法清除体内浊毒,临床常可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丁书文教授认为阴虚火旺型房颤的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损耗心液,心失所养,心悸不安,本病病位在心,与肝、肾密切相关。丁教授在中医“整体观”的理论指导下,从心、肝、肾三脏论治,以房颤患者伴随症状——盗汗为切入点,针对阴虚火旺型房颤患者活用“治盗汗之圣药”——当归六黄汤为主方治疗,全方滋阴清热,复脉定悸,切中病机,并随症加减,常加用补益、安神、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品,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丁书文教授在治疗冠心病危险因素,或者伴随心律失常,或者发展到心功能不全、心肌病阶段,或者介入术后仍然胸痛不解者等方面的经验。丁师认为在临证加减时应辨证与辨病结合,总以辨证为主,可以合理恰当的吸收现代医学成果。丁师认为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时用药可分3种:一是针对健脾、补肾用药,二是吸收现代医学成果选取降血脂的中药,三是针对痰瘀化热伤络病机选用清热解毒药物;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时当分期治疗;在治疗合并心律失常时当以益气养阴为主加减用药;在治疗合并心肌病及介入术后仍然胸痛不解者,亦当详细辨证,根据病机,对证治疗,合理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13.
李晓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4,19(11):674-676
丁书文老师,从医四十余年,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笔者作为学术继承人,跟随丁老师侍诊抄方,现将老师治疗室性早博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孟娜  李晓 《光明中医》2015,30(1):22-23
丁书文教授运用调和营卫法在冠心病和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丁书文教授从医近 40余年 ,潜心于心痛防治的研究 ,学验俱丰 ,善于从五脏入手 ,强调整体观念 ,屡屡取效 ,今将其临诊点滴总结如下 ,以飨读者。1 宣肺气 ,利胸膈 ,心血自行男 ,5 1岁 ,2 0 0 0年 9月 1日初诊。患高血压病1 0年 ,冠心病 5年 ,心前区闷痛加重半月 ,每日发作2~ 3次 ,每次 5~ 1 0 min,同时伴咳吐白痰、咽部窒塞、呼吸欠畅 ,舌质暗红 ,脉弦。EKG: 、 、a VF导联 ST段下移 0 .1 5 m V,V4~ 6 导联 T波低平。服用速效救心丸等疗效不著 ,遂来求诊。综合脉症辨证为肺气不宣 ,心脉壅滞。处方 :前胡 1 2 g,炒杏仁 1 2 g,茯苓 1 5 …  相似文献   

17.
石红丽  王永成  李晓 《光明中医》2023,(15):3027-3030
此文总结丁书文教授运用平肝清热解毒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经验。丁书文教授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慢性过程,与风、火、痰、瘀、虚、热毒有关,其中热毒是原发性高血压病机复杂、缠绵难愈、骤发突变的关键病机。丁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以平肝清热解毒为基本治法,配合利湿化痰、活血化瘀、益气养阴、补土培元等治法,并自拟钩藤方治疗此病。  相似文献   

18.
丁书文教授推崇李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强调脾胃在人体脏腑功能中的重要性,主张心系疾病从脾胃论治。丁书文教授基于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心系疾病“热毒”学说,指出心系热毒是脾胃功能失调、湿痰瘀热胶结导致。治疗既治心系疾病之标,亦调脾胃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19.
朱敏敏  王华  曹正同  姚莉  郑光耀 《中国中医急症》2022,(6):1096-1097+1128
邵念方教授从热、毒、瘀的认识入手,逐步探讨病毒性心肌炎与热毒瘀的关系。他认为外感温热病邪,邪气自外而内,首犯太阳,依据六经传化规律,侵犯机体,正邪交争,阴阳失衡,日久化热,久之化毒,极易损伤心脉,火热炼津为痰,灼血为瘀,久病入络,可演变为痰热相搏,痰瘀蕴结,热、毒、瘀存在于疾病全程,三者可单独致病,也可兼夹合病。并指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途径,临床自拟“心肌炎方”,随证根据热、毒、瘀的偏盛,不同发展、传变阶段进行加减,每获良效,为临床提供了重要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与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机虚实夹杂,丁书文教授善从三焦论治本病,尤重中焦。认为病在上焦宜主以宣发肺气,佐以活血通脉,常用桔梗、麦冬、五味子等药;病在中焦宜化痰行气,常用药对为木香、砂仁;病在下焦宜辨别阴阳,补虚泻实,交通心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