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护理本科生采用双导师制带教的临床实践方法及效果。方法:对40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在实习阶段每季度对两组学生各项能力进行培训、考核、评价、问卷调查,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双导师制带教本科护生沟通协调、课件制作及授课、论文写作、就业前模拟面试等方面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传统带教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双导师带教模式效果较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带教老师的积极性,使护生临床实习质量和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临床实习教学的实施及管理方法,全面提高军医大学附属综合性医院临床实习带教质量.方法 在临床实习教学工作中运用"本科生导师制"的先进带教模式,严格带教管理,注重带教质量控制,建立激励机制.结果 经过实践证明,临床实习教学满意度呈上升趋势.结论 "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用,提高了整体带教水平,使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得以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对一"双导师带教制在医院药房实习带教中的实施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将42名医院药房实习的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对一"传统带教制,实验组采用"二对一"双导师带教制。在实习结束时进行理论与技能的考核,并调查学生对实习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理论测试与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且实验组对实习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二对一"的双导师带教方法能有效提高医院药房带教工作的效率,充分调动实习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医院药房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医儿科毕业实习带教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俊宏 《中医教育》2009,28(1):82-83
笔者在第一临床医学院负责本科生、七年制学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实习带教工作。通过多年在临床的带教体会.笔者认为中医儿科毕业实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导师制带教方法在ICU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012年的新护士分别对其进行传统方法带教和导师制带教,为期1年。结果:实行导师制带教的新护士在理论操作及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上等都高于传统带教;导师和新护士对导师制带教方法的认可度高。结论:实行导师制带教不仅能提高新毕业护士专科理论及实践水平,也能提高导师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导师带教制在护生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级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班的学生通过随机对照表的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试验组采用护理部指定的双导师带教制,在护生实习结束前,对护生进行理论考核、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毕业论文评分及对实习过程的满意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的考核成绩、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导师带教制,可以提高实习护生对实习过程的满意度,以更优异的成绩结束实习,为正式进入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提高高职检验专科生的实习效果,本研究将双导师制应用于高职检验专科生实习,旨在分析双导师制在高职检验专科生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河南护理职业学院80名高职检验专科实习生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掷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学员接受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观察组学员接受双导师...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索导师联合同伴教育培养模式对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影响情况。 方法:选取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70 名护理本科实习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35 名,对照组护理本科实习生按常规实施导师制带教模式,观察组 护理本科实习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同伴教育培养模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护理本科实习生的科研能力及科研动力水平。 结果:干预结束后,两组护理本科实习生科研能力及科研动力均得到提升,且观察组护理本科实习生实习后科研能力及科 研动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相比于单纯导师制带教模式,导师联合同伴教育 模式能更有效地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科研能力及科研动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级125名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按学号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2名,对照组63名。实验组按PBL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带教,对照组则按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带教,2组实习带教时间均为10个月,实习结束后进行临床操作及理论测试。结果临床实习结束时进行考核,PBL教学模式组之临床操作及理论考试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P〈0.01,P〈0.01)。结论 PBL教学模式在护理临床带教中,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实习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带教模式对临床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获益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本科实习护生78名,按班级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名)和对照组(36名),观察组采用一对一导师制带教模式培养,对照组以传统功能制带教模式培养,比较2组在职业获益感及出科成绩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职业获益感总分、正向职业感知维度、团队归属感维度、自身的成长维度及出科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一导师制带教模式较传统功能制带教优势明显,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职业获益感,培养更为优秀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1.
PBL教学法在中医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专科生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方法设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模式,研究组采用PBL护理教学模式。结果研究组在毕业实习总模式、组织管理、实习计划、目标教学、考试成绩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本科护理实习带教模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能够让中医专业本科生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实习大纲》要求的全部教学内容,通过实施中医专业本科生的针灸临床带教模式改革,探索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方法提出中医专业本科生针灸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实施阶段式针灸临床带教方式,管理模式改革。结果通过临床带教模式的改革,规避了以往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中医专业的本科生针灸实习效果,有效地完成了《实习大纲》中要求的全部内容。结论针灸临床带教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针灸科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医院校“本科生导师制”是中医院校实施的一种由导师对本科学生进行指导的教育制度.文章认为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可以通过本科生导师筛选,制定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重视基础学习,强调多临床、早临床,注重答疑解惑、拓展人文知识等途径及方法,提高中医院校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依托名中医工作室,在中医内科教学中以导师制为基础结合的联合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来我院实习2015级中医内科方向五年制本科生60名为培训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除按传统实习方案进行临床科室带教实习外,还将纳入名中医工作室进行实习培训,实行导师制带教模式;对照组按传统实习方案进行临床科室带教实习,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患者考核的病历书写、病史采集成绩上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在体格检查、诊断分析及总成绩成绩上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在门诊患者考核的中医问诊、中医操作成绩上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中医论治、诊断、选方用药及总成绩等明显高于对照(P均0.01),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的教学效果,可得到学生支持。结论:本研究改革传统临床带教教学模式,借助名中医工作室的平台,配合导师制管理,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医临床实习教学改革方案及新型教学模式,着重强化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切实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妇产科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照组护生提供传统"一对一"导师制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在传统导师制带教模式基础上加用微信平台。记录两组实习护生于研究后妇产科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情况及对临床教学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生均顺利完成妇产科临床实习,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妇产科实习教学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生带教过程中加用微信平台,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有利于为各级医疗机构妇产科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人员,对保障妇产科患者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服务性学习模式在皮肤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皮肤科156 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2 组,76 名采用传统临床护理带教方法为对照组,80 名采用服务性学习教学方法为实验组,进出科时进行考核,比较分析2 组护理实习生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临床小讲课成绩.结果 2 组实习护生入科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考核时实验组护理实习学生的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临床小讲课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服务性学习,能显著提高实习护生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操作水平及临床小讲课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中医院校卫管专业的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在习近平总书记所带领的新时代背景下,通过"二对一"双导师带教,结合集中培训,从思想生活品行、理论授课、PBL教学、自贸区社会实践、参与医院宏观管理、指导论文撰写共6个方面展开带教实践探索。结果显示,"双导师制"有利于合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习,提高带教质量,为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院骨科发展迅速,专科分科越来越细化(分为创伤、脊柱、手外、骨病、儿骨5个病区,2000多张床位),护理实习生人数呈上升趋势,带教老师年轻化。针对这些特点,笔者引用临床路径这种高效、低耗、程序化、标准化、有时间性、有计划性的先进的工作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制订出有时间性、有计划性的实习带教内容,保证护生在实习过程中能按计划目标进行实习,掌握有效专科知识和护理技能,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描述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外科病房的应用效果,为后续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龙游县人民医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外科实习的3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方式进行临床带教,实习结束进行总结。结果:采用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后,实习生护理知识认知程度、临床护理技能水平得到提高,临床带教的层次性和个体性进一步增强。结论: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可提高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满意度,提高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中医护理专业本科生实施小组式带教和随师带教两种临床带教方法的效果。方法:对2002级和2003级两届60名中医护理本科生以每小组3人轮科学生为单位,随机分为小组式带教和随师带教方式,每科实习时间为6周,出科前对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护患沟通能力、书写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及问卷调查。结果:小组式临床带教方法,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护患沟通能力、书写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明显优子随师带教,尤其辨证施护方面;而随师带教的学生,在动手能力、师生沟通方面优胜于小组式带教。结论:小组式临床护理带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