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 0 1年我们完成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2 5 1例中前降支弥漫病变 2 7例 ,现总结处理方法和经验如下。临床资料  2 7例中男 16例 ,女 11例。平均年龄 ( 6 5 3±12 6 )岁 ,占同期CABG术的 10 8%。其中合并糖尿病 16例 ,高血压 10例 ,前壁心肌梗死 6例 ,前壁心尖部室壁瘤形成 2例 ,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2例。术前射血分数 (EF)平均0 5 6± 0 2 2。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前降支管径明显细小 ,多处狭窄、钙化者共 2 1例。手术方法 全组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 ,平均搭桥( 3 8± 3 2 )支 ,行室壁瘤切除 2例 ,二尖瓣成形 2…  相似文献   

2.
二尖瓣狭窄分离术后晚期复发病人瓣膜置换术278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分离术后晚期复发瓣膜的病理改变 ,及其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1978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分离术后晚期复发性瓣膜病 2 78例。二尖瓣复发性病变均以狭窄为主合并不同程度的关闭不全。其中合并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 12 7例 (4 5 7% ) ,合并复发性主动脉瓣病变 33例 (11 9% ) ;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合并三尖瓣病变 6 1例 (2 1 9% )。二尖瓣复发性病变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 (1)交界硬化融合型 4 6例 (16 5 % ) ;(2 )后瓣钙化卷缩型 18例 (6 5 % ) ;(3)交界钙化融合型 177例 (6 3 7% ) ;(4 )瓣膜与瓣下结构钙化型 37例(13 3% )。所有病人均行二尖瓣置换术 ,其中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 33例 ;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作改良DeVega成形术 137例、Kay二瓣化环缩术加用成形环固定 5 1例。 结果 早期死亡 19例(6 8% ) ,主要死因为心力衰竭与多脏器功能衰竭。长期生存 2 5 9例 ,随访率 95 7% ,随访 6个月~ 2 2年 ,累计随访时间 116 2 2年。晚期死亡 15例 ,累计生存率 5、10、15年分别为 85 5 %、71 2 %、6 5 1%。抗凝过量出血的发生率为 1 11%病人·年。结论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后晚期瓣膜复发性病变 ,再次  相似文献   

3.
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后果十分严重 ,选择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搭桥 (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 ,CABG )和心脏瓣膜置换术 ,使缺血心肌再血管化和异常血流动力学得以矫正。我院自 1990年 6月~ 2 0 0 2年 6月共施行此类手术 13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男 10例 ,女 3例。年龄 12~ 74岁 ,平均5 7.1岁。病程 10个月~ 13年。 13例中二尖瓣病变者 7例 ,主动脉瓣病变者 4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者 2例。单支冠状动脉病变者 3例 ,2支病变者 6例 ,3支病变者 4例。术前 4例有心绞痛 ,均有心电图ST段下降及T波倒…  相似文献   

4.
风湿性瓣膜病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置换术1154例长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Zhang BR  Zou LJ  Xu ZY  Mei J  Wang ZN  Sun DH  Yu WY  Wang LC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4):243-246
目的 评价风湿性联合瓣膜病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的近期与远期疗效 ,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1年 5月~ 2 0 0 1年 5月 2 0年间 ,115 4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双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和长期随访结果 ,其中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均为狭窄病变者 2 5 3例 ,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 345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主动脉瓣狭窄者 119例 ,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均为关闭不全者 437例 ;合并三尖瓣病变的占 5 4 0 0 %( 75 7例 ) ,其中器质性病变 7 2 7%( 84例 ) ,功能性关闭不全 5 8 31%( 6 73例 ) ;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者 339例 ;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与Ⅳ级者分别为 873例和 186例。应用侧倾碟瓣或双叶机械瓣施行瓣膜置换术 ,合并三尖瓣功能或器质性病变者 ,同期行瓣膜成形手术。 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住院病死率为 6 5 0 %( 75 / 115 4)。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顽固性心律失常、肾功能或呼吸功能衰竭 ,以及抗凝有关的出血等。长期生存 10 79例 ,随访时间为 8个月~ 2 0年 ,平均随访时间为 4 5 %病人·年。晚期死亡 6 6例 ( 0 39%病人·年 ) ;5、10与 1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 ( 89 46± 1 35 ) %、( 86 5 0± 1 91) %与 ( 6 7 86±6 16 ) %。生存的 92 9例患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时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1月我们为 72例病人实施了冠状动脉搭桥术 ,其中 17例同时行心脏瓣膜置换或其它心内畸形的矫治 ,术后恢复良好。现将 17例手术体外循环的管理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7例中男 14例 ,女 3例。年龄 46~ 6 3岁 ,平均 5 6岁。体重 6 5~ 81kg ,平均 6 9kg。体表面积 1 6 9~ 2 10m2 。行冠状动脉搭桥合并二尖瓣置换 7例、主动脉瓣置换 5例、双瓣置换 2例、房间隔缺损、Ebstein畸形各 1例。术中搭桥 2~ 5支 /人 ,平均 3 2支 /人。体外循环方法  17例病人均使用Sarns80 0 0型心肺机。人工肺为Jos…  相似文献   

6.
Chen X  Xu M  Wang LM  Shi KH  Jiang YS  Liu PS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4):940-942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后搭桥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方法2003年5月—2005年5月,对53例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后搭桥手术治疗。53例中,男性41例、女性12例,年龄55~79(64±7)岁。加拿大心脏病协会心绞痛分级:Ⅰ~Ⅱ级15例,Ⅲ级6例,Ⅳ级32例。有心肌梗死史26例(49%)。冠状动脉造影:双支病变3例,3支病变50例,其中合并左主于病变9例。左心室射血分数0.26~0.65(0.52±0.17)。53例共行70支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左前降支系统38支,其中5例内膜剥脱后先用大隐静脉片行前降支成形,再在补片上用乳内动脉搭桥;回旋支的钝缘支8支;右冠状动脉系统24支。应用左乳内动脉53支,桡动脉2支,余均为大隐静脉桥,人均搭桥(3.8±1.1)支,再血管化指数1.03±0.07。结果术中桥血流测定显示63支桥血流满意,7支欠满意。术后2例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但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53例皆痊愈出院。44例随访6~29个月,无心绞痛发作;9例失访。6例在手术后3~27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桥血管均通畅。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后搭桥,安全可行,再血管化程度高,是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冠脉搭桥术中麻醉处理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心病病人由于心血管功能受损 ,麻醉手术期间的血液动力学常不易维持稳定。为探索冠脉搭桥术中麻醉处理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对一组病人进行了观察研究。资料和方法择期行冠脉搭桥手术病人 2 1例 ,男19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6 3 7± 8 8)岁。其中合并心肌梗塞者 7例 ,室壁瘤 2例 ,高血压病 4例 ,脑梗塞 1例 ,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各 1例。手术类型 :冠脉搭桥 4支 13例、5支 3例、6支 1例 ,搭桥 2支加室壁瘤切除术 2例 ,搭桥 3支加主动脉瓣置换及搭桥 4支加二尖瓣置换各1例。麻醉诱导前局麻下桡动脉穿刺监测动脉压 ,同时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  相似文献   

8.
高危病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 1 0月至 2 0 0 0年 1 2月 ,我们共完成高危病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66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全组 66例中男 48例 ,女 1 8例。年龄 46~ 80岁 ,平均 68 7岁。高危因素包括 :(1 )女性肥胖病人 ;(2 )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 ;(3)射血分数 <0 35 ;(4)年龄 >70岁 ;(5)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 ;(6)左室室壁瘤 ;(7)PTCA后急症手术 ;(8)肾功能不全 ;(9)严重肺部病变 ,肺功能低下 ,MVV <50 % ;(1 0 )合并瓣膜病变 ;(1 1 )不稳定心绞痛 ,左右干合并三支病变等。其危险因素分值均 >5 ,每例平均搭桥 2 67支。手术方…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改为体外循环的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搭桥 )改为体外循环搭桥的原因和结果 ,以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 ,非体外循环搭桥 (OPCAB) 195 2例 ,2 9例 (1 4 .9% )围术期发生室颤 (5例 )、低血压 (2 4例 ) ,被迫改为体外循环下搭桥 (ONCAB)。 2 6例体外循环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其中 8例阻断升主动脉下搭桥 ;单纯辅助循环 3例。结果  2 9例平均搭桥 (2. 9± 0. 6 )支。死亡 9例 (31. 0 3% )。术中血压≤ 80 / 4 .0mmHg(1mmHg =0 . 133kPa)者和大于此值者死亡率分别为4 7. 6 %和 8. 33% (P =0 .0 4 3) ;术中低血压持续时间 <15min者无死亡 ,≥ 15min死亡率 4 2 . 86 % (P =0 . 0 2 9)。死亡组病变血管均≥ 3支 ,且阻塞严重 ,女性死亡率高 ,死亡病例的术者行OPCAB例数均较少。结论 术中低血压的程度及持续时间与死亡密切相关。OPCAB术者经验少、病变血管 >3支者、冠脉阻塞程度严重者和女性的手术风险高 ,应严格掌握OPCAB适应证。OPCAB术中发生问题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0.
微创二尖瓣置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自 1996年 11月至 1998年 3月 ,共经胸骨右侧旁小切口微创手术行二尖瓣置换 8例 ,现就手术指征的选择、手术技术及其相关问题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女性 ;年龄 2 2~ 5 1岁。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 5例 ,二尖瓣病变 2例 ,二尖瓣病变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1例。心功能II级 6例 ,III级 2例。 8例病人心脏均增大 ,心胸比率 0 5 2~ 0 6 9,左房内径 38~ 6 2mm ,左室舒张末径 33~ 5 5mm。手术均取仰卧位 ,胸骨右缘旁开口 2~ 3cm ,自第 2肋间隙向第 4肋纵向作皮肤切口约 10cm ,暴露并切除部分第 3、4肋软骨 ,进…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 52例主动脉窦瘤病人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作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1 994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 ,我们收治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 52例 ,其中男 31例 ,女 2 1例 ;年龄 7~ 66岁 ,平均 2 9岁。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窦瘤 46例 ,无冠状动脉窦瘤 5例 ,左冠状动脉窦瘤 1例。窦瘤破入右室 46例 ,破入右房 5例 ,破入左室 1例。主动脉窦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1例 ,合并室间隔缺损 2 3例 ,房间隔缺损 2例 ,三尖瓣关闭不全 2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 1例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1例 (有多种畸形同时并存 )。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 7例。…  相似文献   

12.
13例80岁以上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们共对 13例 80岁以上病人行冠状动脉 (冠脉 )旁路移植术 (CABG)。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全组男 10例 ,女 3例 ;年龄 80~ 85岁 ,平均(82 8± 1 9)岁。合并高血压 7例 ,房颤 6例 ,二尖瓣轻中度反流 5例 ,脑血管意外 5例 ,糖尿病 4例 ,术前肾功能不全 3例 ,慢支肺气肿 2例 ,冠脉支架 2例 ,安装起搏器 2例 ,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室壁瘤、左房粘液瘤各 1例。术前心绞痛II级 2例 ,III级 8例 ,IV级 3例。冠脉单支病变 1例 ,2支 1例 ,3支 9例 ,4支 2例 ;左主干病变 6例。采用乳内动脉 11例 ,大隐静脉 2…  相似文献   

13.
应用自体心包行器质性三尖瓣病变瓣膜成形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自 1996年至今采用自体心包片行三尖瓣瓣叶加宽或修补方法 ,行器质性三尖瓣病变瓣膜成形术 15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6例。年龄 14~ 5 6岁 ,平均(37 1± 12 5 )岁。风湿性三尖瓣病变 11例 ,均有三尖瓣狭窄和重度关闭不全 ,其中 9例以关闭不全为主 ,合并二尖瓣病变 5例 ,合并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 6例 ;感染性三尖瓣病变 3例 ,均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静止期 ) ,其中 2例合并膜周型室间隔缺损 ,1例合并佛氏窦瘤破裂 ,2例为隔瓣叶病变 ,1例为前瓣叶病变 ,2例有三尖瓣关闭不全 ;瓣膜粘液瘤变 1…  相似文献   

14.
1995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2月 ,我们应用桡动脉 (RA)和乳内动脉 (IMA)对 32例冠心病病人实施了全动脉桥的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无手术死亡 ,早期疗效满意。资料与方法 全组中男 19例 ,女 13例。年龄 44~ 5 9岁。不稳定型心绞痛 2 3例 ,稳定型心绞痛 9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史 14例 ,脑血管栓塞史 2例 ,急性心肌梗死史 1例。合并高血压 15例 ,2型糖尿病 5例 ,高血脂症 4例。心功能(NYHA)II级 2 5例 ,III级 7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3支血管病变 2 7例 ,2支血管病变 5例 ,左前降支 (LAD)病变 31例次 ,回旋支 (Cx)病…  相似文献   

15.
我们总结了 1999~ 2 0 0 1年小腿动脉转流患者 32例 (手术 4 0例次 ) ,手术通畅率 90 %、半年通畅率 80 % ,通畅满1年 2 1例 (6 5 6 3% ) ,目前已有 8例患者肢体血运良好达 2年以上。应用小腿动脉转流是一种有效的救肢手段。1 资料与方法 :男 2 2例 ,女 10例。年龄 4 2~ 78岁 ,平均 6 1 6岁。动脉硬化闭塞症 11例 ,糖尿病动脉硬化 13例 ,股 动脉人造血管转流术后 5例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例。术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 2 1例 ,作过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或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 5例 ,有糖尿病史的患者 13例。血管造影显示病变严重累及股、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并分析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下冠心病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的中、远期效果。方法 3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0 30且不伴左心室室壁瘤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病人行CABG ,平均年龄(5 8 0±9 4 )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LVEF为0 15~0 30 ,平均0 2 7±0 0 4 ,其中2支病变3例,3支病变31例(包括左主干病变4例)。超声心动显示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DD)平均为(6 1 5±8 9)mm ,LVEF平均0 2 8±0 0 7。心功能分级平均为2 9±0 7。体外循环下手术2 6例,非体外循环常温手术(OPCAB) 8例。每例旁路移植2~6支,平均(3 9±0 9)支。随访率94 1% ,随访时间平均(3 5±1 9)年。结果 无手术死亡。早期主要并发症为心功能不全。所有病人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平均(5 5 2±7 1)mm ,LVEF平均0 4 7±0 11。心功能分级平均1 9±0 3。以上指标与术前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随访3年生存率为91 9% ,5年生存率为85 7%。5年免除心绞痛为81 3% ,心功能分级为1~3级,平均1 4±0 6。结论 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下的CABG病人的中、远期疗效满意,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17.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u Q  Li D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9):659-661
目的 探讨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术前诊断、手术治疗的术式和疗效。 方法 1991年 8月~ 1999年 3月 ,8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其中 7例采用肺动脉内隧道成形术 ,1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例患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同时进行了二尖瓣成形术。术前进行了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心导管、心脏造影等全面检查。术后随访 7例 ,随访时间平均 (4 6 8± 10 7)个月。 结果  8例患者无住院死亡和严重并发症 ,7例随访无晚期死亡 ,1例患者因肺动脉内隧道缝线撕脱 ,导致主动脉 主肺动脉瘘 ,二次手术修补成功。随访患者NYHA心功能Ⅰ级 ,LVED平均 (4 6 4± 3 7)mm ,较术前平均 (5 4 4± 2 8)mm明显减少 (P <0 0 1) ,EF值 (6 9 4± 2 3) %较术前 (5 9 6± 2 8) %明显提高(P <0 0 5 )。 结论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治疗的主要原则为重建 2支冠状动脉系统并处理好合并病变。肺动脉内隧道矫治方法 ,简便易行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改良迷宫手术治疗二尖瓣病变伴慢性心房颤动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迷宫手术〔1〕的技术复杂、心脏停搏时间较长 ,为此 ,一些学者对其进行了改进〔2 -5〕。 1998年 3月我们也采用改良迷宫手术 (modifiedmazeprocedure)治疗二尖瓣病变伴慢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病人 ,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2 2例病人中男 5例 ,女 17例 ;平均 (39 7±10 9)岁。房颤平均持续 (8 8± 6 7)年。其中二尖瓣狭窄 10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 8例 ,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4例。左房径 (6 0 8± 16 7)mm ,射血分数 0 5 3± 0 12 ,缩短分数 0 2 8±0 0 7。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冷晶体心停跳液保护心肌 ,血流…  相似文献   

19.
胸骨正中小切口行心瓣膜置换术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4月开始 ,我们采用保留胸骨上部连续性正中小切口行心瓣膜置换术 ,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 9例 ,男 3例 ,女 6例。年龄 15~ 5 7岁 ,平均年龄41± 14.9岁。二尖瓣狭窄或合并关闭不全 6例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病变 3例 ;合并亚急性心内膜炎 1例 ,伴心房颤动6例 ,曾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 1例。心胸比率 0 .41~ 0 .91,平均 0 .6 5± 0 .15 ,心功能 级 5例、 级 4例。常规行心电图、胸部 X线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行二尖瓣置换术 (MVR) 6例 ,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置换术 (DVR) 3例。病理诊断为风…  相似文献   

20.
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脏瓣膜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冠心病和心脏瓣膜病并存的病人 ,需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脏瓣膜手术 ,手术操作复杂、时间长、技术要求高。我们近 2年共施行此类手术 2 3例 ,效果满意。临床资料  2 3例中男 2 0例 ,女 3例。年龄 5 0~ 80岁 ,平均 6 4 5岁。 16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 ,手术前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病变 ;7例心肌缺血同时合并瓣膜病变。 2 3例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 13例 ,双支病变 6例 ,三支病变 4例。左室造影发现室壁瘤 3例。合并高血压病 9例 ,糖尿病 6例 ,有心衰史者 8例 ,心房纤颤 11例。手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45~ 87mm ,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