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活血化瘀治疗前后的多部位微循环观察,并设立了正常对照组。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整个病变过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其障碍程度随病情加重而递增,经活血化瘀等治疗后得到改善。通过对甲皱微循环,肺、手指血流图,舌腹面及舌尖微循环,眼底及球结膜以及血液流变学的联合观察,发现彼此之间呈现一致性。由于观察比较简便、安全、无痛、可连续观察以及可进行药物试验等方法学特点,所以对探讨上述疾病"血瘀证"的实质和血流动力学规律以及指导"活血化瘀"临床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目的:通过对广泛耐多药肺结核(XDR—TB)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为广泛耐多药结核病预防和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具体有效的数据作为参考。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0年诊治的86例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发病和治疗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广泛耐多药肺结核(XDR—TB)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停止诊治81.3%、诊治方法不准确11.6%、原发性耐药7.0%,而在治疗过程中停止诊治的患者中,因病情好转而中断诊治的占18.1%。结论:听取临床医生提供的治疗方式和诊治原则,采用全程的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采取化疗治疗的要短程和长期相结合的化疗方案,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明确管理责任是防治广泛耐多药肺结(XDR—TB)的重要措施。耐药情况也必须引起业内人士的足够重视,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3.
龙倩玲教授认为风为六淫之首,肺为娇脏,风邪犯肺为外感咳嗽常见初始病因,与肺、脾、肾关系密切。提出"辨证论治,标本兼顾"的独到见解,辨证以风邪犯肺、痰热伏肺、痰饮阻肺为主,多以宣肺解表为主,治疗不拘于肺,根据不同证型或培土以生金,或宣散外邪与内调气机并用,或扶土以化痰,或温肾以消饮;在组方遣药配伍中重视疾病变化,合理加减,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咳嗽变异性哮喘以慢性咳嗽为特点。现代医学认为,诱因多为气道受刺激(如烟雾、冷空气或变应原),有时咳嗽是其唯一表现,不伴喘息,治疗与哮喘方案大致相同。中医医家多将其归属"咳嗽"、"哮证"、"风咳"、"肺痹"、"咽源性咳嗽"等,也有归于"喘证"。作者将其归属"咳嗽",为"内伤咳"。多属邪实正虚,虚实夹杂。邪实主要为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本虚主要为肺阴亏虚、肺脾两虚、肺肾两虚。治疗不应单一祛邪或补虚,应在祛邪止咳的同时注意扶正补虚,兼顾肺脾肾三脏。  相似文献   

5.
间质性肺疾病可归属"肺痹""肺痿"范畴,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本,痰瘀为标,伴有或不伴外邪犯肺之证,温阳益气,滋阴补肾,祛痰通络,活血化瘀等中药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扶正固本,减轻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毒副作用;临床报告多为随机对照,自拟中药方剂(温肺通痹颗粒、抗肺纤胶囊、虎芪活血煎、清宣止咳除痹汤、暖肝除痹汤、肺痿冲剂方等)与传统西药治疗对照,或加载对照,在西药基础(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泼尼松等)加用中药,控制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改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无明显毒副作用,可长期治疗。名老中医治疗多以辨证为基础,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实验研究报告党参、黄芪水煎液灌胃能降低博莱霉素(BLM)肺纤维化模型大鼠VEGF-mRNA表达,抑制肺组织血管重塑,延缓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甘草次酸衍生物TY501能减轻博莱霉素(BLM)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石长珍 《光明中医》2010,25(8):1397-1398
<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扩张、肥大,伴有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本病多为老年患者,病情复杂,  相似文献   

7.
姜良铎教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教授,擅长治疗呼吸、消化系统等疑难疾病,在肺系危重症方面多有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我国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多种慢性呼吸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间质纤维化发展到终末期,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病情缠绵,呈反复发作加重之势,生活质量渐差,预后欠佳.笔者跟随姜师学习,总结其治疗肺心病的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8.
治疗中风病,须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药物治疗按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原则,既要疏郁行气,又要养血祛瘀;心理治疗因人或病情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有计划的进行治疗,最大限度地恢复中风患者的生活和劳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庞玉贤 《国医论坛》2001,16(6):29-29
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以支气管肺炎为多见 ,病情进展迅速 ,常合并心衰。祖国医学认为该病为邪犯肺经 ,郁阻气机 ,肃降之令失调 ,肺气不宣 ,郁而化热 ,灼津练液而化痰 ,肺为痰壅 ,气道不畅 ,肺气郁阻 ,心气不足 ,血流不畅所致。小儿肺炎并心衰多病情危重 ,死亡率较高。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及护理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将治护体会介绍如下。1 治疗方法1 .1 控制感染 采用 2种~ 3种抗生素联合应用 ,如为病毒或合并病毒感染者配用中药僵蚕、大青叶、板蓝根、贯中、银花、连翘、射干等水煎频服。若伴呕吐或不能合作服…  相似文献   

10.
李光宇  王萍 《北京中医药》2006,25(12):756-758
痤疮,中医称之为"面疱""粉刺"、"肺风粉刺"等,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致胃与大肠热盛,热邪上攻于肺,肺胃蕴热,上蒸于面;或肝气郁结,肝胆湿热,反侮于肺,肺热上攻于面,复感毒邪而发病. 本文复习了古籍文献对该病的认识,并对近年来中医中药、针灸等祖国传统医学对痤疮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龙惠  周俊华 《四川中医》2001,19(6):9-10
恶性肿瘤多因痰、气、血郁积所致,早期以邪实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伤及气、血、阴、阳,导致正伤邪实,晚期则气血、阴阳皆虚。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的不同时期,予以或攻邪、或扶正、或攻补兼施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鼻渊为儿童时期的多见病、常发病,病情易于反复,往往失治误治,严重影响儿童的心身健康。"肺开窍于鼻",顾敏勇主任医师指出,鼻病其本在肺,从"鼻肺同治"角度出发,可为小儿鼻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该文介绍顾敏勇主任医师应用"鼻肺同治"法治疗小儿鼻渊经验,并举验案佐证。  相似文献   

13.
论述韩明向教授治疗喘证的临床经验。从中医整体观出发提出了"重视脏腑相关的整体治疗"原则,实喘病位多在肺,治当祛邪为主;虚喘病位在肺,多与脾、肾关系密切,治疗上肺脾气虚之喘证运用培土生金之法;肺肾两虚之喘证,在治肺肾的基础加温补肾阳、纳气平喘之药,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近年来,由于检查手段的进步,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的检出率逐渐升高,MPLC是指在同一患者一侧或双侧肺内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或2个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以诊断时间间隔6个月为界,MPLC分为同时性MPLC(synchronous MPLC,sMPLC)和异时性MPLC(metachronous MPLC,mMPLC)。其中最先发生的癌称为初原发癌即初癌或首癌,其后发生的癌称为次原发癌即次癌或重复癌,除此之外还有多次重复癌即多重癌。关于MPLC的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策略仍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将对最新的关于MPLC的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个回顾,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5.
温阳利水活血化瘀法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江 《国医论坛》2004,19(6):33-34
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一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原发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所导致的心脏病。临床分急性和慢性两类,以慢性较为多见。慢性肺心病易反复发作,病情可逐渐加重,甚至引起心力衰竭,死亡率较高。近年来笔者采用温阳利水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30例,并与同期使用强心利尿西药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效果满意,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属中医学“风温”、“肺热病”、“肺炎喘咳”等病证范畴。常因禀赋不足或寒温失调,起居不慎导致肺卫不固,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而发病。本病病位在肺,传变规律及辨证治疗多循温病的卫气营血理论。故在临床治疗上,应注重辨证分析,在肺炎的传变阶段中,一些治法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痰及专方专药的运用,都有较好效果。根据感染病原菌和临床症状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治法,对于体质尚可,病情较轻,特别是病毒性肺炎,因为其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故可单纯用中医药治疗,但对于体质较差,临床症状较严重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4,(3):220-220
<正>1月26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从发病机制和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以及医院感染防控等给出一整套应对措施,其中的"治疗"部分将中医药辨证论治单节列出。方案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者按症状分两类:疫毒犯肺,肺失宣降证(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病情轻者),症状为发热,咳嗽,少痰,头痛,肌肉关节疼  相似文献   

18.
凡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失和,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发热、恶寒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称为感冒。其病情轻者称"伤风"或"冒风"、"冒寒";病情重者称为重伤风。如在一定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感冒也就是感受触冒  相似文献   

19.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归属"燥痹"范畴,病因为燥邪,致病机理是阴虚燥热,病变可累及多脏多腑出现津亏液竭的综合表现,治疗采取中医分步辨证方法.病之初在肺,清热润燥治其上焦;病及中焦脾胃,补脾益胃,养阴生津治其中焦;病及下焦肾阴不足,滋补肾阴治其下焦为治疗关键环节.临证时尚需根据病情,病程的轻重缓急综合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20.
咳喘是一组常见的呼吸系统症候群,多数医家认为咳喘的发生与"五脏"相关,《内经》言:"五脏六腑均令人咳,非独肺也。"王莒生教授治疗咳喘病多用"1、2、3、4、5"五法治疗,不同数字代表不同中药或方剂,通过不同的组合,调整处方治疗方向,或"宣降并用",或"肺肾同治",继承发扬名老中医经验及扩大古方应用范围治疗咳喘病,从而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