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营养因子能够从多方面对抗神经损伤并促进损伤后神经元的修复,以神经营养因子为切入点,治疗神经元损伤疾病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其存在半衰期短,不能透过血脑屏障等问题。近年来,中药通过对神经营养因子调控在促进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损伤中的研究结果及中药或其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对神经营养因子调节作一综述,为深入研究开发治疗神经性疾病的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一雄  武忠炎 《医学综述》2014,(7):1169-1171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手段层出不穷,但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如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促进损伤神经的再生,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飞速发展,基因工程在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前景。基因工程技术可利用载体工具将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导入靶细胞,并使其在神经损伤部位持续表达,为受损神经性的再生提供条件,进而达到治疗效果。该文着重就神经营养因子、目的基因、载体工具、靶细胞等4个方面介绍近年来关于基因工程应用于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脑源性营养因子缓释微球(BDNF-PLGA缓释微球)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BDNF-PLGA缓释微球。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DNF组和BDNF-PLGA缓释微球组;除假手术外,其它30只SD大鼠,制备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术后神经损伤局部注射BDNF-PLGA缓释微球,观察大鼠的大体形态、步态、关节活动等情况;术后4周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检查神经传导速度(NCV)、波幅、潜伏期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幅度,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BDNF-PLGA缓释微球组明显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步态、关节活动等一般状况。BDNF-PLGA缓释微球可有效地改善大鼠损伤神经功能,到第4周时已基本恢复正常,对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快于BDNF组。与模型组比较,BDNF-PLGA缓释微球组显著提高大鼠NCV,增大电位波幅,缩短潜伏期(P<0.01)。术后4周,BDNF-PLGA缓释微球组的大鼠坐骨神经NCV、波幅和潜伏期,CMAP波幅及恢复率均显著优于BDNF组。BDNF-PLGA缓释微球明显改善坐骨神经髓鞘和轴突结构破坏,髓神经纤维的髓鞘肿胀、碎裂,神经纤维中的空泡及空泡变性等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 BDNF-PLGA缓释微球对周围神经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炜  陈继川  姬长友  王冰 《重庆医学》2007,36(3):207-208,210
目的 探索面神经损伤后的治疗方法,探讨局部应用NGF在面神经损伤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均给予面神经颊支切断,试验组分为离断吻合组和NGF治疗组,均行显微吻合,其中NGF治疗组每隔一日于局部注入8μgNGF生理盐水.并于术后2、4、8周切开观察两侧面神经颊支情况并行电生理检查.结果 局部应用NGF相对于单纯的显微吻合并不能显著提高动作电位潜伏期及传导速度,但动作电位波幅明显增高,神经干吻合处增粗膨大,生长良好.结论 局部应用NGF对于受损面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恢复起着积极的作用,证明了在治疗面神经损伤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周围神经损伤后运动神经元的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围神经损伤后 ,不仅局部有病变 ,中枢神经元也发生一系列变化。神经元的变性坏死与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及伤者年龄有密切联系。胚胎期哺乳动物高位轴突损伤后 ,脊髓神经元接近 10 0 %死亡 ,成年动物轴突损伤后其脊髓神经元的病死率也在 3 0 %~ 10 0 %。临床上某些情况下 ,患者不得不保守治疗以待二期手术 ,而神经功能的恢复则有赖于神经元的存活和功能完整 ,但神经元几乎不能再生 ,因此 ,神经元的保护研究尤其重要。现就近年来周围神经损伤后运动神经元的保护研究 ,扼要综述如下。1 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周围神经损伤后轴索逆向运输的神经…  相似文献   

6.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大鼠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局部应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方法34只大鼠分为4组,1~3组每组各10只,切除两侧坐骨神经各10mm并用硅胶管套接,左侧套管内注入CNTF50μg,右侧注入生理盐水对照。术后1、3、4个月分别进行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查。另4只鼠于术后3个月行HRP逆行示踪检查。结果CNTF治疗组术后1、3、4个月时的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节段脊髓前角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神经元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CNTF可促进周围神经特别是运动神经损伤后的再生。  相似文献   

7.
周围神经损伤在生活中很常见,意外伤害造成的软组织损伤及骨折中多伴有神经损伤,Eser等[1,2]调查显示创伤中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占1.3%,其中最常见的是发生在前臂的尺神经损伤,其次是坐骨神经损伤,锐器伤和交通意外伤占据主要因素.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有效再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周围神经损伤主要治疗方法如自体神经移植[3]、组织工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4]、神经导管[5])、基因工程[6]等,因仍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目前尚未应用于临床.电针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有效性已在20世纪末期被临床所证实[7,8],并因其安全有效、简便可行、价格低廉等普遍应用于临床.其不但具有促进神经细胞的增殖迁移、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轴突的生长和重建、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继发损伤的作用,而且能够显著的提高周围神经轴索、髓鞘传导功能,改善肢体的功能状态.然而其机理尚不明确,为探究电针治疗的理论依据,近年来学者着手于电针干预周围神经损伤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8.
神经营养因子与周围神经再生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营养因子是神经再生微环境中的重要成分 ,具有维持神经元存活和促轴索再生作用。应用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产生类似靶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损伤神经元保护作用。虽然不同的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元的保护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但在多数情况下 ,不同的神经营养因子可作用于同一神经元受体 ,起协同和补充作用 ;也有同一神经营养因子激活多个受体 ,产生复合生物学效应。本文综述了几种神经营养因子对运动神经元的影响以及治疗运动神经病和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1 周围神经损伤与神经再生House和Brack将面神经损伤分为 5级 :神经生理阻断…  相似文献   

9.
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
正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修复要依赖于适宜的神经微环境,其中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TFs)的存在尤为重要,因为它有助于神经环路的重建与行为功能障碍的改善。NTFs是一类对神经细胞的发育、存活和凋亡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通常在神经末梢以受体介导入胞的方式进入神经末梢,再经逆向轴浆运输抵达胞体,促进胞体合成有关的蛋白质,从而发挥其支持神经细胞生长、发育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
神经营养因子-3的研究现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近年来国内外对神经营养因子-3的研究现和一综述。简介其发现、生化特点、分布和生物学作用,并重点探讨其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崔志利  惠延年  康军 《医学争鸣》2001,22(13):1215-1218
目的 观察睫状神经生长因子 ( ciliary neurotrophicfactor,CNTF)和雪旺细胞神经营养活性物质 ( Schwann cellsneurotrophic agent,SCNA)对视神经损伤后轴突的形态和纤维数目变化的作用 .方法 采用镊夹法制作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 ,损伤后立即一次性向玻璃体内注射 CNTF( 5 0 ng)或SCNA ( 10μL ) ,在损伤后 1,2 ,3和 4 wk时观察夹伤视神经的形态 ,及进行图像分析和轴突纤维计数 .结果 损伤后视神经轴突减少 ,间质增多 .CNTF组和 SCNA组的轴突数密度在 1wk时分别为正常值 ( 0 .10 65± 0 .0 0 5 6个·μm- 2 )的0 .5 9和 0 .61,而对照组为 0 .5 5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 P<0 .0 5 ) .但在夹伤 2 wk后 3个组间、各时间点间数据差异均不显著 ( P>0 .0 5 ) .结论  CNTF及 SCNA一次玻璃体给药能在 1wk内减缓视神经损伤后轴突数目的减少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急性面神经损伤端侧吻合后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2 4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 3组 ,兔双侧面神经上颊支切断后与同侧外膜开窗的下颊支作端侧吻合。右侧为实验侧 ,术后局部给予CNTF ,左侧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侧。分别于术后 3、5、1 2周取材 ,进行大体观察和面神经功能评分、神经组织学、电生理、透射电镜等检查。结果 各组实验侧颊支有髓神经数目、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面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侧 (P <0 0 5 )。实验侧颊支神经成熟程度优于对照侧。结论 CNTF在提高神经端侧吻合后侧支萌出率和减轻失神经肌肉萎缩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能否促进视神经(ON)损伤后在原中枢神经环境中再生,为临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治疗途径。方法:选用成年日本青紫蓝兔22只,其中随机抽取两只做正常对照,不做任何处理;其余20只为实验组,构造视神经中度损伤模型(中号显微血管夹于视神经后3 mm处夹持20 s)。于损伤后即时、3 d、7 d、14 d各时间点给予右眼(实验眼)玻璃体腔内注射CNTF 2μl(1μg/μl),左眼(对照眼)于同等时间点注射等量双蒸水。于损伤后3 d、7 d、14 d、28 d分别取实验眼和对照眼视神经行常规HE染色观察视神经组织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观察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在视神经的表达;同时将动物实验眼及对照眼于损伤前、损伤后即刻及处死前进行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查以观察兔视功能变化情况,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E及免疫荧光检测实验组组织学变化明显好于对照组;F-VEP检查可见视神经损伤后即时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波形几近熄灭。伤后1周,两组潜伏期基本恢复至损伤前水平,振幅恢复缓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以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视神经损伤有修复作用,可促进视神经轴突在原中枢环境中的再生。  相似文献   

15.
肌源神经营养因子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肌源神经营养因子(MDNF)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从成鼠骨骼肌中提取出MDNF,取10μL MDNF(0+1mg/L)注射到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段为实验组,同时设实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和正常对照组+术后20d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示踪法(HRP)、尼氏染色法、特殊三色染色法对再生神经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计量学统计.结果:注射MDNF的周围神经损伤部有再生的神经纤维通过;MDNF组的再生神经在形态学及计量学上均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肌源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组织学方法观察评价重组体人类神经胶质生长因子2(rhGGF2)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功能恢复的作用效果。方法 54只大鼠被分为两组,I组(对照组)、Ⅱ组(实验组)。每只动物选一坐骨神经段实施挤压操作,实验组给予rhGGF2治疗,对照组用等量载体治疗。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其治疗后组织学的变化来评价神经功能的恢复。结果 实验组术后7天开始出现的神经轴突及髓鞘的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呈现较轻的轴突溃变和较早的神经再生。结论 用rhGGF2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能促进其组织结构的早期恢复,从而可能有利于其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前车祸、外伤所致四肢损伤患者越来越多,这类患者常合并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手术常采用神经阻滞进行术中麻醉和术后镇痛。然而,局部麻醉药本身及神经阻滞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结构与功能恢复的影响尚存争议。因此,对伴有急性周围神经损伤的手术患者能否使用神经阻滞成为麻醉实践中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现就神经阻滞在急性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中应用对神经再生的具体作用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朱继  唐文渊 《重庆医学》2006,35(2):182-185
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es,NTs)是一组多肽因子,可特异性地作用于某一种神经元或广谱地作用于多种神经元,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和诱导突起生长,对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他组织细胞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目前在恢复神经功能的治疗上除蛋白酶抑制剂、神经内毒素抑制剂的应用外,利用神经营养因子恢复神经功能成为一个有潜力的开发领域,已有不少研究尝试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将神经营养因子的cDNA或基因导人大脑从而逆转神经元变性。本文就几种重要的神经营养因子及在基因治疗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是选择性调节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生长和存活的一类蛋白质,在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和分化,维持神经元的正常功能以及神经系统损伤修复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神经系统疾病如老年性阁呆,帕金森病等退变性疾病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就神经营养因子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觉电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崔志利  惠延年  康军  王琳 《医学争鸣》2002,23(7):626-628
目的 观察睫状神经生长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对视神经损伤后视觉电生理变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镊 视神经法制作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夹伤后立即向球后一次性注射CNTF 50ng,并于损伤当时和损伤后1,2,3和4wk时检测夹伤视神经眼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revisional evoked potential,F-VEP)。结果 视神经夹伤后损伤眼F-VEP的P1波振幅(wave amplitude,WA)在1wk时下降,后回升,峰潜时(wave latency,WL)延长。CNTF组中WA在视神经夹伤后1wk和2wk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WL仅在视神经夹伤后1wk时与对照组相比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 视神经损伤后一次性球后注射CNTF在早期加强了神经系统对损伤的反应强度,促进了视神经损伤后神经冲动传导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