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软骨损伤术后康复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18年5月抽取本院收治的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软骨损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康复期不应用任何药物,试验组康复期应用玻璃酸钠。对比两组膝关节评分、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膝关节评分、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较高(P 0.05);炎性因子水平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较优(P 0.05)。结论前交叉韧带合并软骨损伤术后康复期应用玻璃酸钠,既可缓解炎性因子水平,又能促使膝关节功能尽快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前交叉韧带在膝关节机械稳定性和本体感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主要手术方式.目前关于前交叉韧带手术治疗的研究主要包括手术方式、移植物类型、术后并发症及运动功能恢复等,术后并发症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前交叉韧带损伤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情况、前交叉韧带术后并发症与移植物类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ACL损伤成为临床最常见的膝关节韧带损伤。A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解剖结构,ACL功能不全将引起膝关节不稳,加快关节退行性变[1]。ACL自愈能力较差,关节镜下  相似文献   

4.
后交叉韧带损伤与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建军 《河北医药》2006,28(9):858-859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 起于胫骨上端非关节面髁间隆起之后部及外侧半月板之后角,向上前内在前交叉韧带之后方,止于股骨内髁外侧面之前部.后交叉韧带比前交叉韧带大、短、直,更坚强,后部宽大呈扇形. 后交叉韧带在膝关节稳定方面有重要作用,因为它能使股骨及胫骨维持稳定.在膝关节屈曲时,后交叉韧带可防止胫骨在股骨上向后移位,防止过分伸直及屈曲.后交叉韧带损伤后自然演变过程分三个阶段:(1)伤后3~18 个月为功能适应期;(2)15~30年为功能耐受期;(3)骨关节面退变期,并可在伤后25年演变成残疾[1].由于膝关节失稳,行走时关节面受到冲击,最终演变为关节退变,退变的程度与伤后的时间及治疗后膝关节的稳定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后外侧角(posteriorlateralcorner,PLC)损伤大多由车祸、坠落伤和运动伤引起,常并发后交叉韧带(PCL)、前交叉韧带(ACL)等其他韧带损伤,以伴随PCL损伤为主.其损伤后可造成膝内翻、胫骨外旋和膝关节反屈畸形,因此PLC损伤后的修复重建对膝关节稳定至关重要.如忽视或延误治疗,将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及其他韧带手术重建失败[1-3].现将PLC损伤诊治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较为常炳又严重的运动性损伤,常可导致明显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由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深受患者欢迎。自2004年9月至2008年2月,我院共收治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6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林春霞  朱海霞  薛莲 《江苏医药》2012,38(2):242-243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较为常见而又严重的运动性损伤,治疗不当将会导致膝关节功能性不稳,并可引起一系列后遗病变,严重影响膝关节运动功能.2008年5月-2011年4月,我院对12例ACL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ACL手术,近期疗效满意,现将有关护理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12例ACL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ACL手术.2.临床护理(1)术前护理长期疾病困扰使患者既对手术的期望很高,又不了解手术的重要性和目的而产生忧虑、恐惧心理.针对患者的心理,我们应主动介绍ACL重建的必要性、重建的方法,以及手术的优点和成功的病例,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信心.而对有盲目乐观心理的患者,则需要说明韧带重建术早期效果并不明显,只有通过膝关节锻炼,在韧带重建以后,其优越性才能逐渐显露.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对13例前、后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实施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结果1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神经损伤及感染的发生,术后3-10个月随访,按照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评估标准,其中本组优6例,良5例,欠佳2例,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结论通过很好地对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对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恢复膝关节功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所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及X线和MRI检查明确诊断,采用同侧阔筋膜转位修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断裂。结果:术后石膏固定6周,CPM被动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临床检查和MRI检查是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手段。用阔筋膜修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是一种有效方法,早期手术、早期功能锻炼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姜习凤  顾美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58-1859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是常见的膝关节损伤.治疗不当会导致膝关节不稳.引起膝关节继发性损伤和关节过早退变,从而影响关节的功能。因此这些韧带一旦断裂就应尽早修复重建,而重建韧带选材是保证临床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以LARS韧带为代表的人工韧带由高韧性的聚酯纤维制造.其关节内活动部分由平行的纵向纤维组成,没有横向结构.且可按韧带转向模仿产生人体韧带的活动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8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和常规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后膝关节功能锻炼由患者自行掌握;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有计划、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2组术后6个月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关节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对受伤后韧带重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手术,根据手术的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0例实施单束韧带重建,观察组40例实施双束韧带重建,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分析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和Tegner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单束及双束韧带的重建均能够有效治疗前交叉韧带的损伤,双束重建的效果优于单束重建。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在军事训练、竞技性体育比赛和交通事故伤中都占有相当高比重。ACL损伤难以自愈,可产生明显的膝关节前后不稳,继发关节软骨和半月板损伤,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病,严重影响关节功能,必须及时修复。追踪我院2003年以来在膝关节镜辅助下应用骨-髌韧带-骨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18例,观察膝关节功能恢复基本正常情况下骨内隧道位置作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后外侧角(posteriorlateralcorner,PLC)损伤大多由车祸、坠落伤和运动伤引起,常并发后交叉韧带(PCL)、前交叉韧带(ACL)等其他韧带损伤,以伴随PCL损伤为主。其损伤后可造成膝内翻、胫骨外旋和膝关节反屈畸形,因此PLC损伤后的修复重建对膝关节稳定至关重要。如忽视或延误治疗,将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及其他韧带手术重建失败。现将PLC损伤诊治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在膝关节镜下进行的微创手术,近年来已成为治疗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的有效和常用手段[1]。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对17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汪雷  邱冰  甄东  田晓滨 《贵州医药》2009,33(5):423-426
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损伤,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l ligament,ACL)损伤较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l ligament,PCL)损伤多见,前者多见于运动伤,后者多见于车祸伤。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特别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近年来膝关节镜外科中发展最为迅速和最受重视的手术方式之一。自2005年8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28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运用带袢钢板及单隧道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韧带同时重建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确诊为膝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并在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韧带同时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患者7例,术中应用同种异体跟腱2例,同种异体半腱肌腱重建5例。术中上止点均采用带袢钮扣钢板悬吊式固定,下止点均采用AO钮扣固定,其中2例行后外侧韧带结构重建,1例行后内侧韧带结构重建。术后随访18个月,采用国际膝文件委员会韧带标准评价表(IKDC)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评估患膝功能,检查膝关节前后松弛度。结果术后无感染发生;术后均无仲膝受限,屈膝活动度为100°~135°,平均117°。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2,P〈0.01)。结论在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韧带同时重建前、后交叉韧带,能满意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近年来有明显增加趋势,但双膝关节同时发生不多见.我科2007年7月收住1例双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侧副韧带及右膝关节后外角、左膝关节后内角损伤,在关节镜下Ⅰ期同时修复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是常见的膝关节损伤,治疗不当会导致膝关节不稳,引起膝关节继发性损伤和关节过早退变,从而影响关节的功能.因此,这些韧带一旦断裂就应修复重建.ligament advanced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人工韧带具备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诱导长入的机制,在欧洲及国内经临床应用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姜楠  李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1732-1733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最常见而严重的运动创伤之一。前交叉韧带撕裂引起膝关节不稳,治疗不当将引起膝关节功能严重障碍。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修复重建一直是骨科和运动创伤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项新兴的、难度较大且精细微创的骨科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在韧带重建时能保持膝关节囊的完整性,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006年3月-2008年12月。我院实施关节镜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修复重建手术32例。现将有关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