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腮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全民健康保障疾控信息系统的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2017-2021年聊城市流腮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1年聊城市共累计报告流腮病例79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63/10万。发病呈季节性规律,4-5月和9月为发病高峰。东昌府区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5.27/10万),临清市最低(1.26/10万),不同地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以15岁以下人群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0.35%(638/794),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发病高于女性(P<0.01)。全部病例中,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发病660例,占发病总数的83.12%。结论 2017-2021年聊城市流腮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以15岁以下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季节性双峰分布时间与学生在校时间相吻合。应加强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的流腮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丹东市2006—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4年该市流腮病例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6—2014年丹东市共报告流腮病例3 59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56/10万,5—7月及12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主要集中在5~9岁(38.90%)儿童,≤14岁儿童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7.55%;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分别占病例总数的66.96%、17.64%和6.00%。结论丹东市2009—2011年流腮疫情增长迅速,病例在5—7月及12月至次年1月高发,学校及托幼机构为流腮的重点场所,应继续提高适龄儿童麻疹-腮腺炎-风疹(MMR)联合疫苗接种率,坚持开展流腮疫情监测,做好重点场所流腮疫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日照市东港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控制流腮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6年东港区流腮发病情况。结果 2016年全区共报告流腮病例53例,报告发病率为5.66/10万。全年均有发病,6月和7月发病较多,占全年病例总数的30.19%;男性报告发病数高于女性(2.53:1),以3~14岁儿童发病为主,其中学生发病率最高;城区发病高于农村,占全部病例的88.68%,发病率为8.17/10万。报告发病率居前三位的镇街道分别是日照街道、秦楼街道和奎山街道,报告发病率分别是13.82/10万、8.19/10万和6.25/10万;医院级别越高,报告病例越多,其中市级医院报告发病数为26例,占报告病例数的49.06%。53例病例中有免疫史的43人,占发病总数的81.13%;其中免疫史1次的26人,占49.06%;免疫史2次的17人,占32.08%;无免疫史的4人,占7.55%;免疫史不详的6人,占11.32%。结论东港区幼托儿童和学生是发病重点人群,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覆盖率和接种及时率;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流腮疫情监测,建立综合免疫预防策略,指导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沈阳市开展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前后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特征,为制定流腮有效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8年沈阳市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8年沈阳市共报告流腮病例38 14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3.66/10万。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前后(2004~2010年和2011~2018年),流腮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0.08/10万和19.2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情表现为春末夏初、冬季2个发病高峰;城区、郊区疫情高于农村地区;病例男性多于女性,病例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7.51%;开展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接种后,流腮发病率最高的是4~6岁儿童。结论沈阳市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流腮疫情显著下降,学生、儿童仍为发病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晋江市2008—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实施免疫规划控制流腮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3年晋江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晋江市2008—2013年共报告流腮1 669例,年均发病率15.15/10万,2008—2012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有所下降。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4~7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主要集中在14岁以下的学生和儿童(82.9%),其中10岁组发病数最多(19.0%)。男女发病率比2.18∶1。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占85.5%。全市19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其中陈埭、安海、池店、永和发病率较高。结论针对晋江市流腮的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儿童和和青少年是重点人群,应加强预防接种,在幼托机构和学校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鞍山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鞍山市2015—2019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2015—2019年鞍山市共报告流腮病例1 162例,年均发病率6.50/10万,其中2016年发病率最高为11.36/10 万,总体保持较平稳趋势。流腮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3—7月和11月至次年1月出现2个发病高峰。岫岩县、铁东区和立山区流腮报告发病率居鞍山市发病前三位。男女性别比为1.43∶1。年龄分布以15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占总病例数77.00%。流腮病例最多人群是学生,占总病例数的51.46%,其次为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 结论 鞍山市要尽早开展适龄儿童2剂次麻腮风疫苗接种,并保证高接种率。同时加强幼托机构和学校流腮的综合防控指导工作,关注学生与幼托儿童重点发病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绵阳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2008-2017年绵阳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1 792例,年均报告病例1 179例,年均发病率为24.24/10 万;4-7月和10月-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夏季高峰流行强度明显高于秋冬季高峰;涪城区、科学城和高新区年均发病率较高;男女性别发病率比为1.48∶1;病例主要集中0岁~、5岁~和10岁~年龄组,分别占病例总数的18.05%、48.64%和20.52%;病例职业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55.61%、24.60%和9.56%。 结论 绵阳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主要5-9岁儿童为主,学校及幼托机构是流腮防控的重点区域,建议实行2剂次的免疫程序,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专业指导。  相似文献   

8.
2007-2008年绵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绵阳市2007-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8年绵阳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08年绵阳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917例,占同期法定传染病报告数的6.99%。全年均有病例报告,4~7月份呈现发病高峰(46.49%),以学生(57.22%)、幼托儿童(20.05%)为主,5~9岁占42.48%。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学生及幼托儿童,春季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洪泽县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洪泽县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61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占总数的86.96%;以学生为主,占50.31%,其次为幼托儿童,占31.06%。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4—6月和11—12月。结论加强幼托机构、学校的疫情监测、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吕梁市离石区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离石区2008~2009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腮腺炎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09年全区累计报告腮腺炎病例152例,年均发病率为30.28/10万。其中,2008年发病72例,发病率为29.24/10万;2009年发病80例,发病率为31.29/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2例病人,发病时间为1~3月的25例(占16.45%),4~6月的54例(占35.53%),7~9月的27例(占17.76%),10~12月的46例(占30.26%);发病年龄以<15岁发病为主占90.79%,其中3~14岁儿童发病最多占87.50%;发病职业构成以学生(占69.08%)和幼托儿童(20.39%)为主。年均发病率,男性为32.18/10万,女性为28.28/10万(P>0.05)。[结论]2008~2009年离石区腮腺炎发病率略高于全国发病水平,有上升趋势,主要以3~14岁的学生和幼托儿童发病为主,为今后预防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高岚 《现代预防医学》2019,(18):3286-3289
目的 及时掌握贵阳市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可行的流腮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年1月1日 - 2018年6月30日贵阳市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流腮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贵阳市2008 - 2018年流腮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7.71/10万;5 - 7月和11月 - 次年1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 63.02%。3~14岁年龄组流腮报告发病数占86.91%;学生、托幼儿童和散童报告发病数分别占报告发病总数的54.26%、23.95%和15.62%;各区(市、县)流腮年平均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贵阳市流腮报告病例近年持续上升,聚集性疫情主要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建议在做好麻腮风三联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基础上,对入学入托儿童加强1剂腮腺炎类疫苗接种,同时在小学高年级、初中学校开展腮腺炎类疫苗普种,才能短期内有效降低流腮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13年台前县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对台前县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台前县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19例,发病率为165.44/10万,以轻症病例为主;全年均有发病,12月份发病最多115例,占全年报病总数的22.16%;发病以4岁以下年龄组为主,占97.54%,其中1~3岁以下婴幼儿占发病总数的86.71%;散居儿童发病最多(475例),占报告总数的91.52%;男女性别比为1.72∶1。结论台前县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特征,因此,应重点加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05—2013年清远市清城区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清城区2005—2013年流腮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清城区2005—2013年共报告流腮病例2 42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0.45/10万;发病高峰为5—7月,共报告1 093例,占45.00%;病例年龄以0~14岁为主,共报告2 006例,占82.59%;男性1 554例(占63.98%),年平均发病率为49.40/10万,女性875例(占36.02%),年平均发病率为30.60/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职业以学生为主(1 233例,占50.76%)。结论清远市清城区流腮发病率较高,病例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今后应规范并加强麻腮风三联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金山区2008-2010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上报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0年金山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 370例,年发病率在130.13/10万~209.37/10万之间,呈"V"分布;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集中于0~5岁组,占发病总数的95.04%;病例集中分布于5-6月份;各镇(街道)均有病例发生;幼托机构是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场所,占疫情总数的94.57%,病原学监测以肠道病毒CoxA16为主,占39.16%,引起重症病例的病原体主要是肠道病毒EV71,占重症总数的90.00%。结论金山区手足口病发生有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季节差异,应做好社区5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是当前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洛江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流腮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5—2021年洛江区流腮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洛江区2005—2021年共报告流腮病例313例,年均发病率9.83/10万,发病率范围在2.18/10万~30.96/10万。6个乡(镇、街道)均有流腮病例报告,双阳街道年均发病率最高(21.68/10万),马甲镇最低(2.82/10万)。流腮发病呈明显季节性,以夏冬季多发,其中5~7月病例数130例,占全年41.5%。流腮病例中男性占65.5%(205例),女性占34.5%(108例)。5~9岁组报告病例数占比最高(31.9%),病例主要为学生(53.4%,167例)。结论 洛江区流腮的高发人群为5~14岁学生,幼托机构和学校等集体机构是流腮防控工作的重点,需进一步监测流腮流行病学特征变化,及时评价两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后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分析张家港市幼托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制定流行趋势预警预测值,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4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张家港市幼托儿童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张家港市2010-2014年共报告幼托儿童手足口病病例4 041例,年均发病率2.29%,其中重症病例28例,年均发病率15.87/10万;男女性别比为1.57∶1, 重症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5∶1;病原学方面EV71型肠道病毒、CoXA16型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占比例分别为38.81%、 29.85%和31.34%;发病主要以3~4岁儿童为主,共2 714例,占发病总数的67.16%。重症病例也是3~4岁为主,共23例,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2.14%;发病时间曲线有两个明显的高峰和低谷,报告发病数增减的趋势,与幼托儿童在校、放假的时间有明显的关联性。结论 张家港市幼托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的时间和年龄分布特征,在常规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应加强幼托机构健康宣教的力度,培养幼托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7.
高健  廖学舟 《职业与健康》2012,28(6):727-728
目的了解鄂州市2008—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鄂州市2008—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鄂州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68例,年均发病率为19.05/10万,其中2008、2009和2010年分别报告病例396例、59例和113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0.08/10万、5.93/10万和11.32/10万。流行性腮腺炎具有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发病主要集中在14岁以下幼托儿童和学生,共报告病例511例,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9.96%;其中,7~14岁组发病最多,共报告发病329例,占报告发病总数的57.92%。结论幼托机构和学校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的重点单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西安市城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西安市城区2006~2007流腮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西安市城区2006~2008年合计报告流腮484例,发病率介于21.93~35.06/10万之间。全年各月均发病,发病高峰呈现春、冬季双峰。发病以学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3.43%;其次为托幼和散居儿童,分别占病例总数的22.31%和5.99%。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3~14岁托幼童和中小学生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85.12%。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44︰1。[结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重点应放在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导的措施上,采取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控制流腮的发病和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锦州市太和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下一步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锦州市太和区2008~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3年锦州市太和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 690例,无死亡病例,1例重症病例,平均发病率为101.87/10万。发病率有明显下降趋势。松山街道、凌南街道、新民乡报告发病数占报告发病总数的45.74%。全年均有病例报告,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6~8月份,2~4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性别分布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39∶1。职业分布以幼托儿童为主,占51.30%(867/1 690),其次为散居儿童,占44.08%(745/1 690)。病原监测结果为肠道病毒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混合感染。结论我区手足口病疫情总体呈下降态势,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防控的重点人群是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禄劝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7年禄劝县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55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6.62/10万。重症病例116例,占发病总数的4.53%,死亡3例,病死率为0.12%。发病高峰呈双峰型,4~7月为主高峰,共报告1414例,占发病总数的54.64%;11月至次年1月出现一个小高峰,报告617例,占发病总数的24.12%。全县16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以屏山镇报告病例数最多,报告病例1267例(49.53%)。男性发病1471例,女性发病1087例,男女性别比为1.35∶1,1岁~年龄组发病最多(804例,31.43%),其次为2岁~年龄组(629例,24.59%)及3岁~年龄组(461例,18.02%)。散居儿童发病居首位(1781例,69.62%),其次为托幼儿童(675例,26.39%)。病原学检测Cox A16阳性153例,占46.65%,EV71阳性126例,占38.41%,其他肠道病毒49例,占14.94%。结论禄劝县手足口病以散发为主,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主要病原体为Cox A16和EV71病毒。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