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常见非小细胞肺癌对不同抗癌药物敏感性作比较,以期寻找各自的合理的化疗用药方案,从而指导不同肺癌的化疗。[方法]通过肿瘤细胞体外药敏试验(即四甲基偶氮唑盐着色法,MTT),对35例非小细胞肺癌(腺癌23例、磷癌12例)新鲜瘤组织原代培养进行顺铂(DDP)、卡铂(CBP)、足叶乙甙(VP-16)、阿霉素(ADM)、长春新碱(VCR)、环磷酰胺(CTX)、紫杉醇(PTX)、长春瑞滨(NVB)、金喜素(TPT)9种化疗药物敏感检测,其结果作以比较。[结果]非小细胞肺癌对PTX、TPT、ADM、CBP、NVB的高度敏感率分别为51.43%、42.86%、40.00%、37.14%、31.4%,提示肺癌对上述药物敏感,其余DDP、VCR、VP-16三种药物高度敏感率不足30%,提示治疗效果差。而CTX高度敏感率为0.00%,提示CTX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不敏感。[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对化疗药物的反应虽有一定的共性,但不同个体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2.
金喜素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6例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金喜素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金喜素 1mg/m2 ,静脉点滴 ,第 1~ 5d;顺铂 30mg/m2 ,静脉点滴 ,第 1~ 3d。每 2 1d为 1个周期 ,连用 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CR 5例 ,PR 2 5例 ,总有效率 (CR PR)为 5 3 6 %。本方案主要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金喜素联合顺铂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方案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2001年9月~2003年9月收治48例晚期胃癌应用金喜素(TPT)-顺铂(DDP)与5-氟脲嘧啶(5-Fu)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取得较好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TEP方案化疗后患者骨髓抑制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化疗药物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盐酸拓扑替康 (金喜素 )做为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新的联合化疗方案的药物 ,目前临床常与DDP、VP1 6组成TEP方案。该方案对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同时也导致严重的骨髓抑制。骨髓抑制可导致患者出现感染、出血 ,并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为了减轻骨髓抑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作者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本文 34例患者通过这些护理措施 ,均平稳渡过化疗的骨髓抑制期。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7月共 34例患者。其…  相似文献   

5.
根据分子指纹相似性构建了FDA批准的小分子药物的药物药物网络,结合药物ATC分类系统中定义的药物治疗功能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药物功能预测方法。预测了1 277个药物治疗功能关系对,其中有59.44%得到了文献的证实;337个已知ATC分类的药物(占ATC药物的55.89%)的预测功能与已知功能相符;那些尚未有文献支持的药物治疗功能关系对,很可能暗示了药物潜在的新功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现代药剂学发展迅速,新型药物递送系统成为药剂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新型药物传递系统对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疗效、保障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国外已成为药物制剂领域一新的研究方向和市场走向。本文就有机药物递送系统、无机药物递送系统以及生物药物递送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变动,讨论山东省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山东省2016年基本药物配备采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年山东省样本医疗机构共配备3 176种药物,其中化学药品占68.14%,中成药占31.86%。按照2012版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药物配备率为28.34%;按照2018版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药物配备率为32.46%;基本药物品增幅为14.56%。2016年样本医疗机构药物总采购金额约为13.31亿元,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总采购金额的15.32%;按照2018版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增幅为7.37%。结论:按新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药物配备率均有所提高;二、三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率低,采购金额占比较低,各级医院应注重基本药物的配备与采购。  相似文献   

8.
李剑  李优军 《中国病案》2006,7(11):F0003-F0004
药物性肝炎(DruginducedHepatitis)是指由于药物或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目前至少有600余种药物可以引起肝炎。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等。本文分析28例药物性肝炎的病因,以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李海  陈佩文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118-118,121
目的:通过对药物咨询服务的回顾性分析,提高药物咨询的服务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药物咨询工作记录,对药物咨询人数、咨询内容和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咨询抗菌药物、心脑血管药物较多,内容主要涉及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作用与适应证、药价、药物相互作用等。结论:提高药师素质,不断更新知识。有助于提高药物咨询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肠道吸收密切相关。肠道中存在多种药物转运体参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研究转运体在吸收中的作用对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避免临床药物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肠道主要药物转运体的功能及其在药物吸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 , DIHS)为全身性具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多器官受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等血液学异常为特征的严重的全身药物不良反应[1]。在结核患者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需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方可达到治疗效果,联合用药使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且明确致敏药物困难,不利于患者治疗的进行。现有的结核药物说明书中均没有引起DIHS记载,本文对我院2例抗结核药物所致DIHS的病例(主要以发热、皮疹、肝功能损害、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为主)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以期对预防抗结核药物治疗中DIHS的发生及后续治疗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英 《辽宁医学杂志》2002,16(3):152-152
现将抗精神病药物 ,包括传统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作一简要介绍和比较。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1.1锥体外束综合症 (EPS) 就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而言 ,不同药物所致的EPS发病率并不相同 ,但许多人认为大致应在5 0 %~ 75 % ,年老患者的发病比例要高于此[1 ] 。相对于传统药物 ,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EPS发生率要低得多。其中氯氮平是首先被证实在治疗剂量下仍具有较低EPS发生率的药物。同样 ,在日服用剂量 2~ 6mg时 ,利司培酮同样很少引起EPS的发生 ,但随着剂量的增大 ,EPS发生率明显增加[2 ] 。对于OLA14 - 16…  相似文献   

13.
自然药学观的相关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天人合一整体观,结合研究发现感悟,分析药物本质的必然性,提出自然药学观,认为自然界必然存在着维存人类生命的自然药物界及其药物体系。其组成药物元素及其关联药物,为具有特定应答生命体系状态信息、维存生命的相应独特的物质,具有特定组成规律,而呈现相应的药物属性特性,其总集合药物体系为自然药物界。自然药物界的相关性主要表征为药物体系的网络关联性,网络单元为药物-性能-(生命)信息。以药物体系为网络单元,可逐一揭示单物质药物、多物质药物、所有药物的组成体系与相关性及其存在规律,从而以其特定的相关性将自然药物界中各药物体系相互连接,构建出自然药物界网络关联体系,以发现最适药物体系,创造最佳药物,实现从药物必然王国进入药物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4.
提供药物的有害和有益信息已成为医务人员的重要职责,因为许多病人难于有效地理解和利用这些信息。人们的理解力不仅受药物信息内容的影响,还受其他提供方式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文字或数字表达,正面或负面,有害是相对或绝对的表述,信息是否个性化等。本文给药物信息提供者一些如何提供药物信息的建议,以提高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引起药物性肝炎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提高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和防治。方法:对64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常见的是抗结核药、中药、抗生素、抗肿瘤药等。结论: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种类多,许多临床常见的药物可引起肝脏损害,应加强临床用药指导及药物性肝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变应性皮肤病的内用药物很多,仅就直接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的药物介绍如下。 1 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物问世已50余年,发展迅速,可谓日新月异,已成为临床常用药物之一。无论医生或病人常将其称为抗过敏药物,但目前抗组胺药物的应用,有时已超出抗过敏的范围。 (1)抗组胺药物分类:抗组胺药物可分为H受体拮抗剂和H受体拮抗  相似文献   

17.
周晓虹  梁智江 《广东医学》1999,20(12):970-971
目的 对本院1996~1998年抗感染药物利用和费用进行分析,以提高该类药物应用合理性。方法 应用WHO约定日剂量(DDDs)法分析用药频率和药物费用,并与药敏结果相结合。结果 应用的抗感染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DDDs排序前10位的多为药物费用较低者。临床常用药物耐药性普遍较高。结论 抗感染药物应用趋向合理。  相似文献   

18.
基本药物采购与配送亟待解决的六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药物制度已正式起航,除基本药物使用问题之外,基本药物的配送问题也是决定基本药物制度能否顺利执行的关键问题。目前,卫生部关于基本药物的采购配送讨论正在各地展开,为帮助政策制定者理清思路,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项目部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卫生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远立教授就基本药物配送中六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临床分析和探讨抗结核药物临床应用中出现药物热36例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热多出现于用药后2个月以内.结论在结核病人的化疗过程中尤其是用药后2个月内出现发热的患者,特别注意和应考虑到药物热的可能,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0.
简述基本药物的概念以及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和基本药物政策,指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面临的现状及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