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粒化非诺贝特对糖尿病性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在临床上极为常见,高脂血症明显增高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病率[1]。当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时,脂质代谢紊乱可明显改善,但对那些脂质代谢未能恢复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应及早给予治疗。微粒化非诺贝特作为苯氧芳酸类药物的新剂型(商品名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微粒化非诺贝特与标准化非诺贝特对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将68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微粒化非诺贝特级38例,200mg,每晚服一粒;标准化非诺贝特组30例,每日300mg,分3次服,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时两组服药前后自身比较,血清总胆固醇平均降低分别为22.5%与17.7%;甘油三酯平均降低分别为53.5%与42.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升高分别为21.2%与17.9%;谷丙转氨酶前组平均降低6.8%,后组平均升高19.4%,表明:微粒化非诺贝特较标准化非诺贝特具有更好的调脂作用,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3.
安慰剂对照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秦树存齐鹏张维强赵美玲董振南方品芳张锦林玉珍徐小曼李永昌方欣付蕾附表非诺贝特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mmol/L,x±s)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前后差数及差数百分比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TC非诺贝特组305...  相似文献   

4.
采用前后比较的方法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200mg,每晚一次,治疗56例高脂血症患者8周的调脂疗效和安全性。56例高脂血症的分型为:Ⅱb型14例,Ⅳ型42例。治疗8周末,Ⅱb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降低;Ⅱb型和Ⅳ型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明显降低,分别为55%和43%;此外,两型高脂血症患者的HDL-C水平均有明显升高,ApoB水平明显降低,说明该药具有全面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和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病人降脂疗效及对ApoA,ApoB的影响。方法:30例原发性旨血症患者随机被分为微粒化非诺贝特(F,200mg/日)组和辛伐他汀(5mg/日)组,进行自身交叉试验。结果:治疗4周后,两者降TC、TG均有显著的疗效,但S组以降低TC和ApoB为主(分别为20.7%和20%),F组以降TG和升HDL为主(分别为49.7%和29.5%),并有显著降尿酸  相似文献   

6.
7.
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交替使用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因素[1],高甘油三酯在致动脉粥样硬化、致代谢紊乱、致凝血-纤溶紊乱被认为是一种强危险因子[2],因此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与降低血清胆固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交替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以期提高调脂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自2000.5~2001.5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选择近4周未服过血脂调节剂的异常血脂者共78例,随机分二组,合用组40例(男21例,女19例,  相似文献   

8.
氟伐他汀与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氟伐他汀与微粒化非诺贝特的调脂疗效及对纤维蛋白原(FIB)等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68例,治疗前2周停服调脂药。随机分为氟伐他汀(A组,n=34)和微粒化非诺贝特(B组,n=34)两组。A组患者男24例,女10例,年龄(65.03±6.25)岁,给予氟伐他汀20~40mg,每晚口服,连续8周;B组患者男16例,女18例,年龄(62.06±8.5)岁,给予微粒化非诺贝特200mg,每晚口服,连续8周。服药前和服药8周后各测定TC、TG、HDL-C、LDL-C、FIB、GPT、CPK一次。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均有显著下降(P<0.001)。结论:氟伐他汀降LDL-C较微粒化非诺贝特更有效;而微粒化非诺贝特降FIB较氟伐他汀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和耐受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上海市多中心、开放性、自身比较,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200mg,每晚一次,治疗131例高脂血症病人4~8周的疗效和耐受性。男性76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56.2±9.73岁,所属高血脂类型:Ⅱa型26例,Ⅱb型53例,Ⅳ型52例。治疗8周之后,Ⅱa和Ⅱb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明显降低(平均降低20%,P<0.01),Ⅱb和Ⅳ型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明显降低(平均降低60%~63%,P<0.01),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微粒化非诺贝特特别适用于治疗Ⅱb和Ⅳ型高脂血症患者。4例合并有高尿酸血症者,治疗8周后,血尿酸平均降低59%。  相似文献   

10.
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阐明了脂质异常在动脉硬化中的作用,并且通过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了血清胆固醇水平和冠心病危险之间的相关性,肯定了他汀类药物的治疗地位,但对于有混合性高脂血症者仅通过他汀类降脂药物不能达到全面调脂目的。本文通过观察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合用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探讨其可行性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两种苯氧芳酸衍生物微粒化非诺贝特(力平脂)与苯扎贝特(必降脂)治疗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力平脂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73.2±4.92岁,剂量200毫克;必降脂组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71.5±4.29,剂量400毫克,均每晚口服一次,持续八周。结果 两组药物治疗均有显的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其中力平脂也有明显的降低血尿酸的作用。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微粒化非诺贝特适用于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合并有高尿酸血症的患,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和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病人降脂疗效及对 Apo A、Apo B的影响。方法 :3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被分为微粒化非诺贝特 (F,2 0 0 mg/日 )组和辛伐他汀 (S,5 mg/日 )组 ,进行自身交叉试验。结果 :治疗 4周后 ,两者降 TC、TG均有显著的疗效 ,但 S组以降低 TC和 Apo B为主 (分别为 2 0 .7%和 2 0 % ) ,F组以降 TG和升 HDL 为主 (分别为 49.7%和 2 9.5 % ) ,并有显著降尿酸作用。结论 :对于高脂血症患者应该根据其不同类型选择适当的降脂药  相似文献   

13.
微粒化非诺贝特与吉非贝齐治疗高脂血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微粒化非诺贝特(力平脂)23例与吉非贝齐20例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提示力平脂治疗血脂异常适用范围广、疗效确切、用药量少、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4.
评价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Ⅱ_b型12例、Ⅳ型22例)的疗效及耐受性,服用微粒化非诺贝特200mg,每晚一次,观察8周,治疗前后比较,治疗8周后,Ⅱ_b型TC下降15%(P<0.05),Ⅱ_b和Ⅳ型TG分别下降55.5%、67.6%(P<0.01、P<0.01),尿酸下降31.9%。结论: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Ⅱ_b、Ⅳ型高脂血症有效,且有部分降低尿酸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粒化非诺贝特(力平之200mg)作为一种调脂药,本文对86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起效时间进行了观察总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人的调脂作用和安全性。方法60例原发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辛伐他汀治疗组(单药组)30例,睡前服用辛伐他汀10mg;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组(联合组)30例,睡前服用10mg辛伐他汀和早午各100mg非诺贝特。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调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血脂指标与治疗前比,除单药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治疗前相近外,其余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以联合组改善最明显,总胆固醇(TC)从(7.01±0.33)mmol/L降至(4.91±0.32)mmol/L,LDL-C从(4.32±0.39)mmol/L,降至(2.63±0.32)mmol/L;TG从(3.62±0.36)mmol/L降至(1.52±0.22)mmol/L;HDL-C从(0.89±0.03)mmol/L升至(1.14±0.04)mmol/L。联合组TC、LDL-C、TG的达标率分别为50.0%、53.3%、56.7%,三项全部达标者占46.7%,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药组。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辛伐他汀(10mg/d)联合非诺贝特(200mg/d)对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人的调脂作用优于辛伐他汀(10mg/d)单药治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诺贝特作为降脂药物之一,因其疗效确切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制剂改进成为微粒化的缓释新剂型后,其良好的胃肠道吸收、恒定的血药浓度,更显示出比普通剂型疗效好的优点。作者对34例高脂血症患者服用微粒化非诺贝特8周的疗效给予评价。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院门...  相似文献   

18.
19.
微粒化非诺贝特是第三代苯氧芳酸类药物的新剂型 ,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我们在探讨该药在治疗 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方面的作用。对象与方法1.对象 :35例 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者均系本院住院及门诊病人 ,糖尿病诊断依据 WHO 1985年标准。男 19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 6 4.36± 12 .5 9岁 ,平均体重指数 (BMI) 2 5 .6±2 .7。治疗前至少停用其他降脂药物 1个月 ,31例应用双胍类、磺脲类及阿卡波糖治疗 ,4例应用胰岛素治疗 ,所有对象血糖控制尚可 :空腹血糖低于 7mmol/ L、餐后血糖低于 10 mmo/ 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 7%。…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