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体会.[方法]183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根据其病情分为中度组和重度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精心的针对性护理.[结果]中度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02%,重度组为93.8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严重、复杂,精心的针对性护理对于保证临床效果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体会。[方法]183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根据其病情分为中度组和重度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精心的针对性护理。[结果]中度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02%,重度组为93.8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严重、复杂,精心的针对性护理对于保证临床效果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郑孝俊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6,4(3):34-34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指新生儿在围产期缺氧窒息所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包括特征性神经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并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表现,是围生期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2002年1月-2005年7月我科共治HIE78例,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HIE) ,是新生儿常见病 ,往往并发低血钙、低血镁 ,正确护理与治疗对患儿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 1999年收治 35例护理与治疗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均为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科收治 ,经颅脑CT确诊为HIE患儿 ,其中男 2 7例 ,女 8例 ,均为足月新生儿 ,出生前均有宫内窘迫、窒息史 ,出生后有不同程度的呻吟、呼吸节律不整、惊厥、激惹、囟门饱满等症状。按 1989年济南会议制定HIECT分度 ,轻度 11例 ,其中 7例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1例脑室内出血 ,3例脑实质出血 ;重度 8例 ,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5.
对6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进行了血电解质钾、 钠、氯、游离钙及阴离子间隙(AG)水平的测定,并与40例健康儿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HIE组患儿血钠、血氯较正常儿低;血清游离钙水平与HIE分度呈正相关;发现重度HIE患儿血AG值增高,而轻中度增高不明显。考虑可能同HIE脑部病变本身造成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释放凤及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及缺氧本身引起体内乳酸积聚等因素有关。为HIE综合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降低其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对56例患儿分别进行早期干预,阐述了临床观察要点,分析了临床症状,并对出现的各种表现,给予积极处理。结果56例临床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随访1~2年,其神经后遗症的发生率仅为11%(6/56),无一例死亡。结论只要积极治疗,即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经过充分治疗及护理也可减轻或避免发生神经后遗症。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合理治疗与护理可降低死亡率,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结合本院1998年以来收治的HIE患儿16例,现就其临床观察与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HIE的病死率及后遗症率高至30%[1]。我科应用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HIE患儿1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15例,男8例,女7例,自然分娩2例、臀位产4例、产钳6例、剖宫产3例,宫内窘迫6例、分娩过程窒息9例。体重均≥2 500g,根据Apgar评分法轻、中度窒息14例,重度窒息1例。出生天数6~23d。 临床分度、CT分度依据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1989年济南专题座谈会制订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2]进行。 于K018yx-10-8中型氧舱内应用婴儿头罩…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痊愈233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27例,平均住院19d.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通过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头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监护与护理,探讨新生儿头部亚低温治疗的监护与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半导体循环水冷却法降温仪进行头部选择性亚低温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监测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神志、经皮氧饱和度、皮肤水肿、尿量、严重不良反应和一般不良反应等情况,并进行针对性地护理。结果亚低温治疗组短期内严重不良反应、一般心律失常、皮肤水肿、呼吸机的使用情况、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血糖异常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有效地监护及护理措施可保证新生儿头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14.
曹玉敏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1):45-46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围产期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由于HIE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还没有一种肯定的特效疗法,仍是以支持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护理是综合治疗的关键性环节。因此采用科学的方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是由围产期缺氧所致的颅脑损伤,脑组织以水肿、软化、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病变,是新生儿窒息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发生率约为活产儿的6/1000,其中15%~20%的患儿在新生儿期死亡,存活者中25%~30%常有神经发育后遗症,如脑瘫、智力低下、惊厥,认知缺陷等[1]。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常在生后1周尤其前3 d内出现一系列脑功能障碍表现。如烦躁不安或嗜睡、吐奶、尖叫、抽搐等症状。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建院以来本科新生儿室收治数十名轻中度HIE患儿,均康复出院。2014年7月2日本科收治1例轻度窒息患儿,并发HIE,该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对其采取了有效性综合护理措施,促进患儿脑功能恢复,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现将临床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是新生儿期死亡和并发神经系统后遗症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我院自1990年2月~1998年2月共收治HIE患儿5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8例HIE中,男40例,女18例;发病年龄最小生后30分钟,最大3天;均为足月儿.患儿均有窒息史,其中重度12例,中度22例,轻度14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89年8月济南会议制定的HIE临床诊断标准[1]。疗程5~27天,平均9.5天;死亡4例,未愈自动出院11例,治愈43例。2护理2.1合理给氧,防止脑组织继续缺氧大脑是对缺氧最敏…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等,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1999年10月-2003年10月通过综合治疗,精心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3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以下简称HL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缺氧导致的缺氧缺血性损害。HLE可导致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也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我院新生儿科于1996年7月~1997年10月对在我科住院的12例HLE患儿分别在生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神经功能检查,神经精神发育完全正常,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抢救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产期严重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导致新生儿早期死亡和新生儿后期神经系统残疾的重要原因,HIE病死率高,致残率高。采取有效的抢救治疗和护理措施,可防止和减少神经系统的损害。我院2000年7月--2003年12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2例,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多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死率与致残率高,治疗较棘手。近10年来高压氧已开始广泛应用于HIE的治疗。高压氧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提高血氧含量及血氧分压,显著提高脑组织中的氧分压和有效弥散半径,改善脑缺氧,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