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血压微量蛋白尿形成与血管及肾小球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微量蛋白尿的形成机制及其与血管内皮、肾小球损害的联系。方法:以高血压鼠(SHR)和正常血压鼠(WKY)为对象,测量不同龄(三月和八月)鼠尾动脉压、尿蛋白和肾功能以及在电子显微镜下血管内皮和肾小球超微结构的不同表现,并用卢沙坦9Losartan)治疗5月后观察其改变。结果:与同龄WKY比较,三月龄SHR电镜下已有血管内皮损伤及内皮增生肥大,肾小球基底膜亦见轻度增厚,但血肌酐未升高,仅有尿蛋白增高,与血压及血管内皮病变呈正相关;八月龄SHR无论血管内皮和肾小球均损害严重除基底膜增厚外还有系膜细胞增生肥大,血肌酐仍无变化,尿蛋白增高与血管内皮和肾小球病变密切相关,与血压无显著相关。经Losartan治疗后尿蛋白明显减少,血管内皮、系膜细胞的过度肥大被有效地抑制。结论:高血压蛋白尿的出现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早期可能是血流动力学负荷增加或/和全身内皮功能障碍的一个局部表现,后期则主要与肾小球硬化及血管重塑有关,Losartan在降压的同时还能保护血管、肾脏,阻止肾小球经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一代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肾小球的保护作用。方法:由自发性高血压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 Rat,SHR0和正常血压鼠对照(Normotensive Wistar-Kyoto,Rat WKY)组成,其中SHR再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分别于3月龄和8月龄测量鼠尾动脉压及电子显微镜下有关超微结构计量指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选用Losartan。结果:与正常血压对照鼠比较,高血压鼠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体密度明显增大(P<0.01),显示增生较前活跃,可见较多的电子致密物聚积并使整个系膜区体密度扩大(P<0.01)。而经Losartan治疗后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的过度增生肥大能被有效地抑制,系膜区体密度及细胞外基质较非治疗组明显减小(P<0.001)。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降低动脉压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了肾脏,延缓高血压肾小球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变化与高血压伴发血管内皮损伤及肾小球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收治高血压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与门诊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尿mALB、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血肌酐值等与血管内皮和肾小球结构改变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发现,两组病例血肌酐、尿酸与血压增高情况无相关性.研究组尿微量蛋白、β2微球蛋白、尿转铁蛋白、尿免疫球蛋白IgG显著降低,提示研究组存在肾小球损害及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LB的变化不仅可以反映肾脏功能损伤情况,还可反映心血管疾病存在的风险和伴发的血管内皮损伤,可以直接提示肾血管的损伤程度,成为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研究新发现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1)类之后的新一类抗高血压药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抑制作用。确立了其抗高血压的优越性。同时ARB对靶器官保护作用比如:左室肥厚的逆转,对肾脏的保护和在心衰治疗中的得益,及良好的耐受性、高效性,使其将会成为临床上有前途的新一类药物。 相似文献
5.
血管紧张素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主要活性肽,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受体为AT1和AT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又一类抗高血压药物,主要通过阻断AT1受体起作用,其不但具有强大而持久的降压效果,还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作为抗肿瘤药物的靶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很多肿瘤中过表达,进一步研究揭示,许多肿瘤的生长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密切相关,作者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9.
张士文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15(1):45-46
目的 :观察国产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口服缬沙坦治疗 32例轻、中度高血压 8周 ,观察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32例中 2 2例 (6 8.7% )口服剂量为 80mg,qd ,仅 3例 (10 % ) 4周后增加剂量至 16 0mg ,qd。所有患者 4周末血压由 (14.8 6± 8.1)mmHg/ (95.3± 8.5 )mmHg下降至 (135 1± 10 3mmHg) /(84. 1± 6. 3)mmHg ,P <0.0 1;治疗 8周末平均口服 10 0mg ,qd ,与治疗前比较 ,8周末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12.7mmHg(8 5 % )和 10 . 4mmHg(10. 9% ) ,P <0 .0 1。总有效率 78 7% ,总显效率 5 2 3% ,服药后 3周心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1 5次 /min ,基本稳定。结论 :口服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成为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常规用药。多个大型临床试验已证实ACEI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从理论上说,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ARBs)可以更直接、有效地抑制体内各种途径产生的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其临床效果应强于ACEI。但是,最近的临床试验结果并没有显示出ARB的优越性,相反,有研究报道ARB可能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心。该发现引起了医学界和患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否增加心肌梗死发病率和病死率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尿微量白蛋白、脉压及肾小球滤过率在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尿微量白蛋白(MA)与脉压、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7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采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同时测定血清肌酐、血压等.结果: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脉压、收缩压明显升高、GFR显著下降.UAER与脉压、收缩压、血清肌酐、体重指数(BMI)分别呈正相关,与GFR呈负相关.脉压和GFR是与UAER显著相关的因素.结论:MA与脉压、GFR等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是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重要因素,对脉压增大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适时治疗是保护肾功能的有益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为探讨不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型 ( 4b/a)原发性高血压 (以下简称高血压 )病人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缬沙坦 )降压的反应性 ,将 72例高血压病人根据eNOS 4b/a基因多态性分为aa +ab组 ( 1 6例 )和bb组 ( 5 6例 ) ,均口服缬沙坦 4周 ,并测量血压。发现 :aa+ab组的降压总有效率为 93 .8% ,bb组总有效率为 64.3 % ;缬沙坦对aa+ab组的降压效果强于bb组。提示 :eNOS 4b/a基因多态性可作为高血压病人选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受体拮抗剂Losartan(商品名科素亚———Cozaar)的降压效果及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和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6 5例高血压病患者服用Losartan 5 0mg/d治疗 8wk ,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6 0例作空腹胰岛素和空腹血糖测定 ,其中 38例用UCG观察左室肥厚逆转情况。结果 :Losartan能有效降压 ,并能逆转心室肥厚 ,改善胰岛素抵抗。结论 :Losartan降压效果肯定 ,并能逆转高血压病患者LVH ,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降脂效果及对髓过氧化物酶(MPO)及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影响,并探讨其降脂外心血管获益的机制.方法 入选血脂异常且未规律服用降脂药物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3组.A组(n=24)血脂康治疗组:血脂康胶囊600 mg 2次/d;B组(n=20)依折麦布治疗组:依折麦布10 mg,1次/d;C组(n=32)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血脂康600mg,2次/d+依折麦布10 mg 1次/d.常规检测血脂、肝生化、心肌酶谱、肾功、电解质、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血MPO、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治疗2个月后再次复查上述指标,比较各组用药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A组治疗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O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R水平无明显改变;B组治疗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O及ACR水平无明显改变;C组治疗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O水平及AC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肌酸激酶无明显差异.3组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的降低LDL-C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用血脂康或依折麦布,显著降低MPO及ACR,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对预防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可能有着良好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变化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 将1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夜间收缩压下降百分比分为A(非杓型组)、B(杓型组)两组,并设3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C组),记录各组患者一般资料、24h动态血压、空腹血糖、胆固醇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并比较,分析昼夜血压节律变化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B组、C组明显升高(P<0.01);A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24h平均收缩压(24 h SBP)以及24h平均舒张压(24 h DBP)可能是其关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异常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密切,其中dSBP、24hSBP以及24 h DBP可能是其关键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两肾-夹(2K1C)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蛋白和mRNA的表达。方法:3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2K1C高血压组各15只。鼠尾容积法测定术前、术后1周、4周、8周的血压变化。8周后,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ACE2蛋白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组织AngⅡ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肾脏ACE2 mRNA表达。结果:①2K1C组术后血压明显高于术前和对照组(P〈0.01);②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模型组心肌局部AngⅡ浓度显著升高(P〈0.01);③高血压模型组ACE2蛋白和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2K1C高血压大鼠心肌局部AngⅡ浓度升高,肾脏组织ACE2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这可能是两肾-夹高血压大鼠血压发生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拮抗剂(AT1RA)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合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HSC-T6肝星状细胞系作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的研究模型。将培养的肝星状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T1RA组和AngⅡ+AT1RA组。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蛋白的含量。RT-PCR法检测肝星状细胞中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蛋白含量及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AngⅡ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1RA组与AngⅡ+AT1RA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Ⅱ能够促进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及其mRNA的表达,而AT1RA能够明显抑制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两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蛋白和mRNA的表达。方法:3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2K1C高血压组各15只。鼠尾容积法测定术前、术后1周、4周、8周的血压变化。8周后,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ACE2蛋白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组织AngⅡ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肾脏ACE2 mRNA表达。结果:①2K1C组术后血压明显高于术前和对照组(P<0.01);②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模型组心肌局部AngⅡ浓度显著升高(P<0.01);③高血压模型组ACE2蛋白和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2K1C高血压大鼠心肌局部AngⅡ浓度升高,肾脏组织ACE2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这可能是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血压发生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