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王喜军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0):789-792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近年来在中药及复方的研究领域方兴未艾。作者回顾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概念的提出及独立理论体系形成的整个演变过程;总结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成功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及具体方案;预见,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必将被更加广泛地应用到中医药研究的的各个领域,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不断地发展壮大,最终成为推动中医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学科。  相似文献   

2.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近年来在中药及复方的研究领域方兴未艾。就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现状、应用、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药含药血清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洪武  倪青  林兰 《北京中医药》2008,27(9):698-701
主要论述了药物血清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当前药物血清的制备,从给药量、给药时间、采血时间及采血后的处理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含药血清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的范围之泛,能够较好地反映中药的药效,推动中药药代学的发展,建立国际认可的中药及复方质量标准,促进新药开发,阐明中药复方配伍机制.针对含药血清存在的不足,提出药物血清制备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中药药代学、中药药效学、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共同发展,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魏元锋  张宁  冯怡  林晓 《中草药》2009,40(9):1489-1492
运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 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进行探究是近年来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回顾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概念、理论依据及研究模式,综述近10年来其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并对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通过口服给药后,对血中移行成分进行鉴定分析,从而快速筛选药效物质基础及揭示复方配伍规律的有效方法。在近20年的发展中,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及普遍应用。随着血清药物化学和血清药理学、药代动力学、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系统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在沟通药物体内外变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体现出了较强的优越性,契合了中药配伍使用、多成分、多靶点、多种作用机制的复杂性。该文通过查阅2013—2016年CNKI Scholar和Pubmed 2个数据库中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相关的文献,对有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中供试样品制备、实验动物选择、给药方案确定、取血方式和时间、血样制备和处理、血中移行成分分析等关键技术难题及多种解决方法进行了经验性归纳,同时,展望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拓展及综合应用,以期为该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更好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以鉴别口服中药后血清中移行成分为基础的一种新兴研究方法,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应用。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围绕实验动物的选择、灌胃液的制备、给药方案的设计、采血方式及采血时间的确定、含药血清的前处理、血清样品的分析等关键步骤对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学进行了归纳,并着重综述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在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建立中药质量标准、阐明复方配伍机制三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其发展与应用前景,旨在使人们对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为其在中医药研究中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药血清化学在药学相关学科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血清化学是依据中药口服后其移行入血的成分有可能发挥药效的思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的提取、分析技术,对药物口服吸收后含药血清中的原型成分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从而可直接筛选和判断出中药及复方中的有效成分并据此较快速地探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同时辅助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机制和意义,以此发挥对中药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推动作用。本文结合中药血清化学的方法从其辅助血清药理学研究、药剂学的剂型和辅料筛选、中药炮制品的药性和药效优选、中药复方及院内制剂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复方加减方的配伍研究及临床上的药物热、药物基因组学及给药方案个体化等角度探讨了其在中药相关学科研究中的方法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从中药/方剂口服给药后的血中移行成分中筛选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设计,其理念及方法符合中药整体作用模式,并体现了人体对药物的代谢、转化作用和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现已成为公认并被普遍应用的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有效方式。该文对以往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在进一步认识中药复方给药形式的特殊性及方证对应疗效的专属性基础上,提出整合系统生物学的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新研究策略:以证候为切入点,以方剂为研究对象,在利用系统生物学方法阐明证候生物标记物的前提下,评价方剂整体效应,在有效的状态下,筛选与效应生物标记物高度关联的中药血清移行成分,发现并确定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通过整合系统生物学方法,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扩展,将开启诠释中医药理论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血清药物化学是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新领域。文章主要论述了近年来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物质基础方面的研究现状,并结合作者自己的思路,对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主要研究血清中的外源性物质,观测血清中活性物质及其作用和代谢规律,是最近发展起来的研究中药在体内药效物质的一种科学方法.文章对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发展情况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对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高中 《中医杂志》2005,46(5):323-325
对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病的现状和发展提出以下看法:(1)中药体外抑杀Hp实验存在局限性,应借助动物模型进行体内抗Hp的研究.(2)Hp感染临床辨证分型存在多态性,应努力寻求反映本病中医证的金标准的特异性指标.(3)应进一步提高本病疗效判定的规范性.(4)应努力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制动方治疗慢性抽动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抽动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3组,每组20例,中药组用制动方,西药组用氟哌啶醇,中西药组用制动方加氟哌啶醇,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均进行症状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中药组有效率50%,西药组有效率55%,中西药组有效率80%,3组治疗后比较前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后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制动方对慢性抽动确有疗效,而中西药结合则是治疗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医完整医案记述已经有2000多年的积淀,至今仍然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和中医经验传承的主要模式,如何应用现代科技方法,解决医案的知识表达、存储、检索、重用和更新,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基于医案病机属性相似性检索的智能化辨证论治系统基础上,应用基于案例推理等技术探讨中医医案分布式系统的几个关键问题解决方案,并以“中医门诊、病房辨证论治系统”作为子系统加以印证,结果说明这些解决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张文生  邹忆怀  谢颖桢 《中医杂志》2000,41(12):723-725
以中风病偏瘫为研究对象,以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为研究重点,采用目前康复学界常用的修改的Ashworth痉挛评定级、简化Fugl-Meyer评价法Barthel氏ADL指数分别评定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反映患者功能水平。90例中风病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结果中医综合康复方法对痉挛状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而运动功能水平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两组均有明显改善。说明中医康复方法在改善痉挛状态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中西医康复方法具有互补性,以中西医康复方法结合的方式建立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镇静安神类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检测方法。方法对中成药中常见添加的10种化学药品,建立等度HPLC-DAD方法对样品进行分离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乙腈-体积分数0.5%甲酸pH(2.8±0.1)(30∶1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同时进行DAD全波长扫描;然后建立UPLC-MS/MS方法对HPLC-DAD的结果进行确证。结果相关分子离子峰特征碎片离子明显,并在数批镇静安神类中成药中检出非法添加的化学药品成分。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检测镇静安神类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肌炎、皮肤炎从脾湿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多发性肌炎(PM)、皮肤炎(DM)。从中医角度定位论治PM/DM。PM/DM证属中医之痹痿,早期为痹,后期为痿,脏腑辨证以脾为主,病因辨证以湿为主。  相似文献   

17.
研究HIV/AIDS动物适宜模型的建立及近年来中医药治疗HIV/AIDS在动物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结合中药治疗艾滋病临床实践,HIV/AIDS的病种特性,中医基本理论特色,探讨中医药治疗HIV/AIDS动物模型建立及药效筛选研究的可行性和挑战,为开发治疗艾滋病中药新药的实验研究提供思路和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学是具有原创思维的生命科学,其蕴含的知识产权优势和巨大经济利益使中医药标准成为国际竞争热点。本文结合目前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情况,分别介绍了ISO、WHO、国际行业学会等开展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工作平台的特点、定位,以及我国在其中的工作进展。同时分析了我国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中医药国际标准工作和我国在不同国际标准化工作平台的具体工作,提出相应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辨证分型肝癌患者肝癌细胞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60例肝癌切除标本,利用MTT法测定不同证型肝癌患者对6种常用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脾气虚组、肝气郁结组、瘀血阻络组之间各药敏感性有逐步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各药在肝瘀脾虚阻络组敏感性明显下降.结论:不同中医辨证分型肝癌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肝癌,就是要根据具体患者药敏实验结果结合辨证论治设计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方法,调查银屑病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病期和病程等方面的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结果:本病主要证候为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其中血热证最常见。3种主要证候的分布与病期和本次复发时间密切相关。结论: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可作为本病中医辨证规范的基本证型。血热是病情转化的关键.应充分重视血热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