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诊他汀类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处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某院门诊他汀类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处方进行分析。方法:调出该院2007年7月~12月含他汀类药物的西药处方,统计在合并用药中含有影响他汀类代谢的处方。结果:使用有5种他汀类药物,用量最大的两种为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合用的CYP3A4底物共有13种,CYP3A4抑制药共有9种。结论:应避免与已有文献报道能抑制他汀类药物代谢的药品合用,或可改用其他无或很少相互作用的同类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沈斌  周月红 《医药导报》2012,31(4):521-523
目的 了解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SRIs)氟西汀、舍曲林和帕罗西汀的合并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以代谢酶学为指导,从代谢性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种SSRIs的处方总量为1 985张,其中氟西汀并用CYP2C19抑制药或底物的处方9张,氟西汀、舍曲林和帕罗西汀并用CYP2D6底物或抑制药的处方分别为16,15和12张,氟西汀和舍曲林并用CYP3A4底物或抑制药的处方分别为69张和48张. 结论 避免与已有文献报道能抑制SSRIs代谢的药物合用,或选择无或很少相互作用的同类药物. 药师在SSRIs合并用药中应做好处方审查和患者用药教育,必要时对某些可疑相互作用药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3.
3种质子泵抑制药代谢性相互作用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质子泵抑制药(PPIs)的合并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代谢酶学为指导,从代谢性相互作用角度对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种PPIs的处方总量为2 595张,其中合用CYP2C19或CYP3A4抑制药或底物的处方量分别为奥美拉唑118张,兰索拉唑42张,泮托拉唑116张,占PPIs处方总量的10.64%.克拉霉素、硝苯地平、多潘立酮和阿奇霉素在联合用药调查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结论与治疗窗较窄的底物,如苯妥英钠、华法林合用应注意奥美拉唑的剂量调整.泮托拉唑在代谢过程转硫基作用且和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酶的低亲和力,其与通过该酶系代谢的药物间的相互影响较小.药师在合并用药中应作好处方审查和患者用药教育,必要时对某些可疑相互作用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调脂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发现潜在的用药风险。方法对中国药学会《医院处方分析》项目杭州地区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使用Microsoft Visual FoxPro 9.0 SP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应用调脂药的男性患者数是女性患者数的1.40倍。40岁以下接受调脂药治疗的患者达3.81%,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70.18%。在相互作用方面,氟伐他汀与5种CYP2C9抑制剂和9种CYP2C9底物合用的处方总量占氟伐他汀处方总量的11.7%。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洛伐他汀与CYP3A4抑制剂(n=10)和CYP3A4底物(n=23)合用的处方总量占这3种他汀处方总量的51.7%,有潜在的相互作用的风险。调脂药物在心内科应用最广。他汀类药物在神经内科和内分泌科也有较多应用。在各类调脂药物中,他汀类药物占80.0%,苯氧酸类13.4%,烟酸类4.8%,抗氧化剂0.35%,多烯脂肪酸类0.30%。他汀类中阿托伐他汀钙、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的处方量份额分别为50.6%、27.3%、10.9%和11.1%。结论临床已开始重视强化降脂治疗,他汀类的非降脂作用使得该类药物临床应用越来越广。老年患者往往患多种疾病,接受多重药物治疗,因此要充分重视调脂药与其他药理和治疗类别药物的相互作用。注意潜在相互作用带来的安全性改变,有必要做好用药教育和疗程中的药物治疗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阿托伐他汀合并用药中含有CYP3A4底物或抑制剂的处方,分析其代谢性相互作用,提出建议,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2013年1月~12月年间含有阿托伐他汀的西药处方21672张,联合用药15170张,其中与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厄贝沙坦、非洛地平联用频率较高。结果联合应用的CYP3A4底物总共9种,CYP3A4抑制剂共5种。结论医院仍存在不适宜问题,阿托伐他汀正确使用率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调脂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发现潜在的用药风险。方法 对中国药学会《医院处方分析》项目杭州地区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使用Microsoft Visual FoxPro 9.0 SP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应用调脂药的男性患者数是女性患者数的1.40倍。40岁以下接受调脂药治疗的患者达3.81%,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70.18%。在相互作用方面,氟伐他汀与5种CYP2C9抑制剂和9种CYP2C9底物合用的处方总量占氟伐他汀处方总量的11.7%。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洛伐他汀与CYP3A4抑制剂(n=10)和CYP3A4底物(n=23)合用的处方总量占这3种他汀处方总量的51.7%,有潜在的相互作用的风险。调脂药物在心内科应用最广。他汀类药物在神经内科和内分泌科也有较多应用。在各类调脂药物中,他汀类药物占80.0%,苯氧酸类13.4%,烟酸类4.8%,抗氧化剂0.35%,多烯脂肪酸类0.30%。他汀类中阿托伐他汀钙、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的处方量份额分别为50.6%、27.3%、10.9%和11.1%。结论 临床已开始重视强化降脂治疗,他汀类的非降脂作用使得该类药物临床应用越来越广。老年患者往往患多种疾病,接受多重药物治疗,因此要充分重视调脂药与其他药理和治疗类别药物的相互作用。注意潜在相互作用带来的安全性改变,有必要做好用药教育和疗程中的药物治疗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门诊处方中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以利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查门诊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处方,以药品说明书中的规定为标准,结合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的安全性。结果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基本合理,没有发现联用CYP3A4抑制剂,但有5种CYP3A4底物和地高辛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存在安全隐患。结论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应注意观察,避免与CYP3A4抑制剂或其底物联用。  相似文献   

8.
<正>单一使用他汀类药物,肌病发生率通常低于0.04%,横纹肌溶解症发生率更低[1]。有报道显示使用他汀类药物处方的550万患者中,有近19%的个体同时伴用一种警告可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药物[2],这显然与他汀类药物代谢、转运过程有很大关系。他汀类药物中,辛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通过CYP3A4代谢及生物转化,氟伐他汀主要通过CYP2C9代谢,只有约10%的瑞舒伐他汀也经过CYP2C9代谢,故认为相对于其他他汀类药物,由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7,(35):4914-4917
目的:了解我院高血压患者门诊处方的联合用药情况,为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2月1日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的门诊处方,筛选联用2种及2种以上药物的处方,记录联合用药中含有细胞色素P_(450)(CYP)酶底物、抑制剂或诱导剂的情况。以代谢酶学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文献及资料报道为基础,评价处方中潜在的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结果:共查阅1 042张处方,筛选出联合用药处方551张,其中存在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的处方249张,占45.2%。涉及的CYP酶的亚型主要有CYP3A4、CYP2C9、CYP2C19和CYP2D6。其中,与CYP3A4相关的处方共214张,占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处方的85.9%,CYP3A4底物与底物联用的有199张、与抑制剂联用的有27张、与诱导剂联用的有11张;与CYP2C9相关的处方共27张,占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处方的10.8%,CYP2C9底物与底物联用的有8张、与抑制剂联用的有20张;与CYP2D6相关的处方共27张,占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处方的10.8%,CYP2D6底物与底物联用的有15张、与抑制剂联用的有12张;与CYP2C19相关的处方共4张,占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处方的1.6%,CYP2C19底物与抑制剂联用的有2张、与诱导剂联用的有2张。结论:我院高血压患者门诊处方中存在的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较多。为了提高处方的合理性与安全性,临床医师和药师应尽量避免与已有文献报道的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药物联用,选择没有相互作用或相互作用较少的同类药物。  相似文献   

10.
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部分脂溶性他汀药物是CYP3A4/5的底物,其代谢易被其他药物所诱导或抑制,也可能抑制其他药物的代谢,本资料拟总结上述常见的相互作用,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检索Medline1966—2006年期间公开发表的他汀类与其他药物代谢方面的相互作用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他汀类药物与临床经常合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口服抗凝药、抗感染药物、其他调血脂药物、抗HIB药物等存在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结论:临床对于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应该谨慎,注意避免或减少不良相互作用,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5,(33):4634-4636
目的:为加强临床治疗CYP3A4抑制剂与他汀类药物联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心内科2013年1-10月每月30份、共300份出院病历(限住院时间在10 d以上),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品种、使用CYP3A4抑制剂的品种以及对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等安全性指标的监测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有291例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总使用率97%,其中阿托伐他汀265例、辛伐他汀11例。联合使用的CYP3A4抑制剂有氨氯地平、地尔硫、维拉帕米、胺碘酮、银杏叶制剂、非诺贝特、克拉霉素等,有162例(占59%)患者在应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时联合使用CYP3A4抑制剂。但用药期间均未通过实验室检查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等安全性指标。结论: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常用药,与CYP3A4抑制剂联用的几率较高且需长期用药,应按照说明书规定剂量用药并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对患者加强用药监测和用药教育。  相似文献   

12.
魏远明 《海峡药学》2016,(12):259-260
目的 探究我院他汀类降血脂药物使用以及处方用药合理性.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住院药房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含调节血脂的药物处方,对他汀类药物处方比重与用药频率(DDDs)进行统计,对用药合理性与不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 调节血脂药物处方2100张,他汀类治疗高血脂的处方药物比例90%以上,辛伐他汀33.42%,阿托伐他汀23.90%,瑞舒伐他汀16.67%,氟伐他汀13.0%,血脂康5.19%,普伐他汀7.80%.不适宜处方:50(41.67%)张诊断不全处方,出现不良药物相互作用40(33.3%)张,用药方法不正确的10(8.33%)例,联合用药不当20(16.67%)张.不合理处方:诊断不全的比例35.5%,良反应占处方不合理比重29.41%.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我院高血脂调节中使用率较高,但依然存在用药不适宜与不合理的情况,需进一步规范、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1例60岁男性患者,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入院。患者因小肠恶性间质瘤病史7年,口服伊马替尼进行治疗。伊马替尼经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可竞争性抑制CYP3A4、CYP2D6、CYP2C9、CYP2C19等活性,同时还是转运蛋白P-gp的底物和抑制剂,与多种急性心肌梗死常用治疗药物存在相互作用。临床药师建议将与伊马替尼存在相互作用的阿托伐他汀和依那普利分别替换为瑞舒伐他汀和雷米普利,并将氯吡格雷替换为替格瑞洛,同时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和用药指导。经对症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与他汀类药物对氯吡格雷作用的影响。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综述氯吡格雷与PPI或他汀类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结果:PPI和部分他汀类药物对氯吡格雷的影响体现在代谢过程中对CYP2C19和CYP3A4的竞争和抑制,以及CYP450的基因多态性上。同时服用此3类药物的患者抗血小板作用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就氯吡格雷、PPI和他汀类药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而言,建议错时服用或选用对氯吡格雷影响较小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地评价经CYP3A4代谢和经非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Web of Science、Eslsevier、CNKI、VIP、CBM、万方数据库、万方医学网,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后,用R3.0.3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经CYP3A4代谢和经非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雷联用对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SMD=0.07,95%,CI(-0.03,0.17),P=0.17]和[OR=1.04,95%,CI(0.78,1.40),P=0.77];40 mg阿托伐他汀会抑制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SMD=-0.33,95%,CI(-0.65,-0.01),P=0.03];经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会显著降低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表达的作用[SMD=-0.21,95%,CI(-0.35,-0.06),P=0.005]。结论经不同途径代谢的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雷联用引起MACCE无差异;40 mg阿托伐他汀会抑制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首次发现经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会降低氯吡格雷对CD62P表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之间存在药动学差异,使它们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机制及程度不同。主要经细胞色素P450(CYP)3A4酶代谢的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的药物相互作用多见,其中,西立伐他汀因其致命性横纹肌溶解已被迫退出世界市场。经CYP2C9酶代谢的氟伐他汀、罗舒伐他汀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肌病发生率很低。而不通过CYP系统代谢的普伐他汀耐受性好,肌病及肝功能异常者罕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秋水仙碱与他汀类潜在药物相互作用(potential drug-drug interactions,pDDIs)处方,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预防措施。方法 检索知网、维普、万方、PubMed和Elsevier数据库关于秋水仙碱与他汀类相互作用致不良反应的个案和研究报道,进行文献分析;通过医院合理用药软件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秋水仙碱联合他汀类药物的所有门诊处方,鉴别出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并进行严重性分级。结果 检索到该药物相互作用致不良反应个案报道22例,病例对照研究1篇,观察性队列研究2篇;不良反应以老年人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发生时间集中在联合用药21 d内,3例患者死亡;高剂量、高龄、男性和肝/肾功能不全可能增加该pDDIs发生风险;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共收集到秋水仙碱联合他汀类药物处方72张,其中阿托伐他汀65张,瑞舒伐他汀6张,辛伐他汀1张,危险程度分级均为严重;1例患者联合使用秋水仙碱和阿托伐他汀4个月后出现肌病,1个月后好转;临床药师制定了7项预防措施。结论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秋水仙碱与他汀类处方存在pDDIs,需积极实施预防措施并加强监测,尤其是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8.
《抗感染药学》2016,(5):978-985
目的:研究抗结核药(HRZ)与阿托伐他汀联用致肝损伤的特征及其机制。方法:随机把入选动物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HRZ组、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HRZ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后于第10天、第35天及第55天检测并观察其肝功能指标、HE染色、CYP3A4和CYP2E1免疫组化染色以及CYP2E1原位杂交表达情况。结果:除空白对照组外,用药组均有肝损伤的发生,并与投药时间具有相关性,但阿托伐他汀+HRZ组(联用组)较单一用药组肝损伤程度更为严重。结论:这两类药物联合治疗于同一个体时,应慎重权衡药物性肝损伤的因素,在联合应用时应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及肝活检的时间位点,推测肝功能损伤的加重可能与这两类药物联用后诱导CYP3A4和CYP2E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门诊患者克拉霉素与他汀类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处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医院合理用药软件系统抽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使用克拉霉素联合他汀类药物的所有门诊处方,以Micromedex药物相互作用数据库为基础,鉴别出潜在的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pDDIs)并进行严重性分级,结合CNKI、VIP、万方及PubMed数据库收载的克拉霉素与他汀类药物相互作用致不良反应个案报道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克拉霉素联合使用他汀类药物处方41张,发生pDDIs处方30张,其中阿托伐他汀24张,辛伐他汀6张,严重性分级均为“Major (B)”。检索出克拉霉素与他汀类药物相互作用致不良反应个案报道12例,其中发生横纹肌溶解11例。结论 该院克拉霉素与他汀类药物存在pDDIs,且辛伐他汀超剂量使用,需要加强监测和干预,减少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20.
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的特点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晶晶  刘水平 《中国药房》2014,(14):1298-1300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防治策略。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44例为肌病组;同期同一病房原发病相同(均为冠心病或脑梗死患者)、同性别、服用同一类他汀类药物的北京地区患者4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年龄、并发症、合并用药、药物剂量等方面的临床特点进行配对样本分析。结果:高龄、合并用药、甲状腺功能减低、肝功能不全或嗜酒史、大剂量用药是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肌痛、关节痛伴或不伴肌酶升高。服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合并多种其他CYP3A4代谢药或致药源性横纹肌溶解药是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采用合理的防治措施后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