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间质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经肾活检证实的急、慢性间质性肾炎完整病历资料19例。结果 本组19例,急性患者7例;慢性患者12例,病因明确9例(47.4%),主要诱发因素是药物(66.7%);全部病例中以蛋白尿、浮肿、肾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仅部分患者出现肾小管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其病理特点以肾间质的炎性浸润为主,而肾小球、肾小血管基本正常;本组6例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血透的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肾小管间质本身损害的临床表现并不突出,其病理的基本特征为:间质的炎性细胞浸润、水肿或纤维化,肾小球、肾小血管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2.
98例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临床病理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1993年2月~2007年9月间经我院肾内科病理室诊断的98例特发性FSGS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肾活检组织形态学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临床与病理联系分析。结果:(1)98例特发性FSGS以20岁~45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占59.1%),占同期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6%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4.3%。(2)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NS)最常见,占43例(43.9%),发病时常并发高血压(49.0%)和慢性肾衰竭(35.7%)。肾衰竭组的肾病范围蛋白尿发生率、高血压的发生率及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3)主要病理特征:76.5%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球性硬化,其中球性硬化比例≥25%者占36.7%;82.7%患者伴不同程度的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其中Ⅱ~Ⅲ级占15.3%。肾衰竭者Ⅱ~Ⅲ级肾小管间质病变比例较肾功能正常者高(28.6%vs10.0%,P〈0.05)。(4)肾小球球性硬化的比例与血清肌酐值、病程及年龄呈正相关(P〈0.05),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与Ccr呈负相关(P〈0.05)。球性硬化比例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特发性FSGS在占本地区同期肾活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6%,该病常并发高血压和慢性肾衰竭,病理上常见明显的肾小球球性硬化及慢性肾小管间质损害,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肾性恶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肾脏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5年内收治的17例肾性恶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改变情况.结果:17例肾性恶性高血压患者中,肾实性高血压16例(94.1%),肾血管性高血压1例(5.88%);平均年龄35.9 岁;临床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8例(47.06%),肾病综合征5例(29.41%),狼疮性肾炎3例(17.65%),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例(5.88%);16例患者肾功能异常,其中表现为肾功能快速进展者3例(13.78%),进行性慢性肾功能损害13例(81.25%);B超显示双肾大小正常者11例(64.71%),轻度萎缩者6例(35.29%),肾脏结构正常者2例(11.76%),异常者15例(88.24%);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湿浊(或湿热)内蕴13例(76.47%),其他类型4例(23.53%).肾脏病理改变以肾小球病变为主者15例(88.235%),其中增生硬化型IgA肾病6例(29.41%),肾小管间质性疾病1例(5.88%),肾血管性疾病1 例(5.88%).16例肾功能异常患者,治疗3个月后,显效1例、有效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25.0%.结论:肾性恶性血压主要以肾实质性高血压为主,患者年龄较轻,其靶器官损害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慢性肾衰竭及肾功能快速进展,肾脏萎缩虽然不明显,但肾脏结构多数异常;肾脏病理改变以增生硬化性肾小球病变为主,尤其是增生硬化性IgA肾病最为常见;中医病机特点主要为气虚血瘀,湿浊(或湿热)内蕴;肾性恶性高血压患者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4.
IgA肾病合并急性肾衰竭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IgA肾病合并急性肾衰竭(ARF)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1992年~2006年经肾活检确诊IgA肾病合并ARF 20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病理选择治疗方案并进行随访。结果:本组20例IgA肾病合并ARF,占活检IgA肾病的3.8%(20/527)。其中急性肾炎综合征4例,急性肾炎综合征合并肾病综合征5例,以浮肿、少尿为主8例,以恶性高血压为主3例。病理改变上系膜增生性肾炎5例,新月体肾炎8例,增生硬化性肾炎伴新月体肾炎3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4例。14例肾功能恢复正常,4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性透析治疗后行肾移植。结论:IgA肾病合并急性肾衰竭发生率达3.8%,高于目前文献报道。临床表现多样化,病理表现为多种病理类型。病理轻则预后好,新月体肾炎诊断治疗及时预后好,多数患者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因此早期及时肾活检对IgA肾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53例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改变,探讨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AIN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肾活检确诊的53例AIN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肾脏病理改变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等.结果 肾活检病例7 965例,确诊为AIN的53例(占0.67%),其中11例(占20.75%)合并基础肾小球疾病.分析53例AIN的病因,药物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DAIN)32例(占60.38%),其中抗生素导致的AIN 14例,占DAIN的43.75%.感染导致的AIN 10例(占18.87%).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急性肾衰竭49例(占92.45%)、镜下血尿33例(占62.26%)、贫血31例(占58.49%)、蛋白尿31例(占58.49%)、白细胞尿17例(占32.08%)、发热14例(占26.42%),少尿14例(占26.42%)、皮疹4例(占7.55%)、关节痛3例(占5.66%)、嗜酸细胞增高2例(占3.77%).病理表现示肾小管间质水肿伴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损伤轻重不等,合并有基础肾小球疾病者有肾小球损伤.共有16例(占30.19%)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除1例患者在肾活检结果出来前死亡外,其余52例患者均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好转出院时32例(占60.38%)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16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0例肾功能好转摆脱透析,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例死亡.结论 AIN常见的病因为药物和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非少尿性急性肾衰竭、血尿、贫血、蛋白尿等,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与病理类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病理类型与临床关联、治疗、转归情况,探讨ARF肾活检指征,提高ARF诊治水平.方法收集1998.7~2004.8我科ARF行肾活检患者的病理、临床资料、治疗以及转归情况.结果6年间肾活检ARF共261例,占同期ARF的38.7%(261/674).男性145例,女性116例;平均年龄(41.58±16.89)岁;Scr 444.24±366.19μmol/L,BUN(21.52±12.72)mmol/L.肾小管间质病变105例,占肾活检40.2%,占同期肾小管间质病变26.4%,47.6%的肾小管间质性ARF由药物引起,占首位,其中急性肾小管坏死(ATN)55例和急性间质性肾炎(AIN)30例,各占肾活检的21.1%和11.5%.肾小球小血管病变120例,占肾活检46.0%,占同期肾小球小血管病变88.9%,主要病变为新月体肾炎(CGN)58例和狼疮肾炎(LN)45例,分别占肾小球小血管病变的48.3%和37.5%,占ARF肾活检的22.2%和17.2%.肾病综合征伴肾前性ARF 36例,占13.8%.肾活检纠正诊断40例,占15.3%,主要是CGN误诊为其他类型的肾小球肾炎,AIN误诊为ATN,肾活检前后临床与病理符合率84.7%.31.8%行血液净化治疗,总治愈率达78.5%,肾小管间质病变治愈率82.9%,肾小球小血管病变68.3%.结论ARF中肾脏病理具有重要意义.CGN和LN是肾小球小血管病变ARF的主要病理类型.肾活检有助于鉴别AIN与非典型性ATN,两者治疗截然不同.早期肾活检可提高ARF诊断率、降低误诊率,及时治疗可改善或恢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伴高尿酸血症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伴高尿酸血症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2009年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的72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血尿酸水平,将72例IgA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血尿酸正常组,比较两组间临床指标、肾功能指标及病理学参数。结果:临床指标中年龄、血尿酸及尿蛋白定量均与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尿酸对IgA肾病肾功能进展的预测优于尿蛋白定量。病理参数中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与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显著相关(P〈0.05)。高尿酸血症组肾功能指标均差于血尿酸正常组。高尿酸血症组肾小管间质损害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结论:IgA肾病的预后主要与尿蛋白定量、血尿酸、肾小管间质损害、球性硬化有关,IgA肾病37.5%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其临床尿蛋白、肾功能损害及病理肾小管间质损害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IgA肾病患者,应重视血尿酸在IgA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AI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肾活检证实的肾小球肾炎合并AIN患者的资料,以同期无肾小球疾病的AIN患者 35例作为对照。 结果 肾小球肾炎合并AIN占同期AIN的37.5%。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药是引起AIN的主要病因。76.2%的患者就诊原因为发现血肌酐升高。肾组织学检查同时存在肾小球肾炎和AIN的病理改变,肾间质与肾小球病变程度不平行,前者普遍重于肾小球损害,肾间质中嗜酸性粒细胞对诊断有提示价值。随访中,64.7%的患者肾功能最终恢复正常或基线水平,中位恢复时间为150 d(单纯AIN组为60 d),两组患者在2年内肾功能恢复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 结论 肾小球肾炎合并AIN的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AIN的症状易被肾小球肾炎掩盖。肾活检对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价值。早期诊治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122例老年人肾脏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肾脏病的临床与病理.回顾性分析122例住院行肾活检的老年人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①临床特点:以肾病综合征最为常见,其次为慢性肾炎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及发作性肉眼血尿较少见。②病理类型特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60.66%,以膜性肾病最为多见(19.67%);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30.34%,以糖尿病肾病最为多见(9.02%);肾小管-间质病变中间质性肾炎较多见(6.56%)。③病理改变特点:与青壮年相比,肾小管萎缩、间质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血管壁增厚更为多见。④临床特点与病理类型的关系: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者,病理类型原发性者以膜性肾病为主,继发性者以糖尿病肾病为主;以慢性肾炎综合征或慢性肾功能不全为临床表现者病理类型以IgA肾病为主;发作性肉眼血尿只见于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以急性肾功能不全为临床表现者病理上多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或间质性肾炎。结论 老年人肾脏病临床与病理有着自己的特点:①临床上以肾病综合征最为常见。②病理类型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增加,糖尿病肾病成为主要原因。③病理改变特点上肾小管-间质及血管病变较重,可能与老龄化有关。④不同的临床表现可能提示不同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0.
1200次移植肾穿刺的并发症及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移植肾穿刺术的临床意义及并发症 ,以促进移植肾活检术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方法  1 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行肾移植术的 590例患者 ,术后常规行移植肾活检术 ,肾功能短期内急剧恶化者急诊行肾穿刺活检术。采用斜角进针负压吸引法 ,对其并发症及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了分析。结果  590例患者共行 1 2 0 0次肾穿刺术 ,穿刺成功率为 99.8% ,组织质量较好的占 81 .3 % ,光镜标本平均每份包含肾小球 (1 9.0± 9.0 )个。肾穿刺后肉眼血尿的发生率为1 .6 % ,肾周血肿的发生率为 0 .3 % ,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出现出血并发症的患者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有异常改变 ,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 (ATN) ,急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等。病情稳定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在肾活检后无明显的变化 .肾功能正常患者的肾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异常的有 2 7.8% ,其中临界改变占 1 1 .9% ,动脉内膜炎占 4 .0 % ,急性排斥占 1 .4 % ,此外尚有少量的慢性排斥及间质非特异性细胞浸润。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中有 34 .9%肾组织病理表现为正常移植肾改变 ,30 .2 %的患者诊断为急性排斥 ,1 7.4 %患者诊断为临界改变 ,动脉内膜炎及ATN各占有 0 .3 %。结论 斜角进针负压吸引肾活检术在肾脏移植患者中应用成功率高 ,且较为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3年4月~2009年4月收治的70例男性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70例男性SLE患者年龄16岁~72岁,平均(34.8±14.1)岁,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25例、慢性肾炎19例、急性肾衰竭8例、隐匿性肾炎14例,以及尿常规检查和肾功能正常者4例。42例患者进行了肾活检,肾脏病理结果为Ⅱ型3例、Ⅲ型5例、Ⅳ型20例、Ⅴ型5例,Ⅲ+Ⅴ型4例,Ⅳ+Ⅴ型5例。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21例进行了肾活检的,病理类型分别为Ⅲ型1例、Ⅳ型9例、Ⅴ型4例、Ⅲ+Ⅴ型2例、Ⅳ+Ⅴ型5例;在8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中,7例进行了肾活检,病理均为Ⅳ型。结论:男性SLE在各个年龄段均可患病,临床和肾脏病理表现多样,多数患者病情较重,但也有部分患者肾脏损害较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疑为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活检资料。根据肾活检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肾病(DN)组和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NDRD)组,并对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50例(45.5%)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组蛋白尿、血尿发生率高于单纯糖尿病肾病组,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低于单纯糖尿病肾病组。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合并的非糖尿病肾病中,IgA肾病的比率最高为34%,其他依次为膜性肾病22.0%,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14%,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8.0%,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炎10%,高血压肾小球硬化4.0%,FSGS4.0%,新月体肾小球肾炎2.0%,狼疮性肾炎2.0%。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发生率45.5%,IgA肾病最常见。血尿、蛋白尿同时缺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强烈提示合并非糖尿病肾病。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肾活检是一项排除糖尿病肾脏病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肾脏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时肾功能异常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方法选择我院经肾活检确诊的190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其患者血肌酐(SCr)130μmol/L为界分为2组:肾功能正常组(SCr〈130μmol/L)128例和肾功能异常组(SCr≥130μmol/L)62例。同时对其肾脏病理进行半定量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并且通过回归分析与其肾功损害相关的因素。结果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肾功能异常组男性比例明显增高(72.6%1;L28.9%,P〈0.01),年龄更大[(34±10)岁比(30±9)岁,P〈0.01],病程更短[(11±17)]个月比(20±41)个月],同时收缩压更高[(141±19)比(123±17)mmHg,P〈0.01],24h尿蛋白定量增多[(3.31±2.70)g比(2.25±2.19)g,P〈0.01]。同时其患者肾脏病理反映慢性病变的指数均明显增高。多因素分析还显示,与肾活检时肾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增大,收缩压增高,24h尿蛋白定量增多,以及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指数增高。结论肾活检时肾功能异常的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改变均明显加重,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指数增高与IgA肾病患者肾活检时肾功能异常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4.
123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特点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23例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23例IgA肾病患者在21岁~4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占65.8%);临床表现以发作性肉眼血尿最多见(占36.6%);病理类型分级以Ⅱ级(56.1%),Ⅲ级(20.3%)为主;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呈正相关(P〈0.01);随着Lee氏病理分级程度的增高,血肌酐、血尿酸、血脂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结论:IgA肾病临床类型多样,其组织形态学改变轻重不一,宜尽早做肾活检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5.
也页目的:马蹄肾是先天性肾脏融合畸形,马蹄肾合并肾小球病时,由于担心肾穿刺术后并发症,很少进行肾活检,从而得不到明确的病理诊断,难以得到应有的正确治疗。本文通过总结分析马蹄肾合并肾小球病的临床病理资料,旨在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通过影像学确诊马蹄肾且肾活检病理诊断为肾小球病的病例。回顾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肾活检适应证的把握、肾穿刺注意事项、肾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以及治疗随访的资料。结果:共5例患者影像学检查确诊马蹄肾且肾活检病理诊断为肾小球病。(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夜尿增多、下肢水肿、高血压及尿检异常。(2)尿蛋白定量均〉1 g/24 h,血肌酐正常或偏高。(3)影像检查明确诊断为马蹄肾,均为下极融合。(4)均有肾活检的适应证,没有肾脏大血管畸形等禁忌证,患者血压均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凝血功能正常;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在超声引导下用肾穿刺活检枪在“肾上极”进行肾活检;肾穿刺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5)肾活检病理诊断分别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原发性IgA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继发性IgA肾病)、狼疮肾炎。(6)根据肾活检病理结果给予相应的治疗,每月随访1次,随访6个月后结果显示患者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血压及血肌酐趋于稳定。结论:肾小球病是马蹄肾的重要合并症,充分评估其肾活检的意义及风险,明确其病理类型,有助于指导治疗、延缓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肾穿刺活检病理类型的分布特点以及疾病谱的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2330例肾活检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本地区肾脏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2330例肾活检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15,发病高峰年龄为20~40岁。2330例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896例(占81.37%),常见的病理类型依次为 IgA 肾病820例(占35.19%)、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72例(占15.97%)、膜性肾病298例(占12.79%)、微小病变肾病200例(占8.58%)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78例(占3.35%);继发性肾小球疾病367例(占15.75%),以狼疮性肾炎最常见(134例,占5.88%),其次为紫癜性肾炎127例(占5.45%)、糖尿病肾脏疾病35例(占1.5%)和淀粉样变性肾病20例(占0.86%);肾小管间质疾病50例(占2.15%);遗传性肾病17例(占0.73%)。2330例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依次为肾病综合征1015例(占43.56%)、慢性肾炎综合征681例(占29.22%)、急性肾炎综合征392例(占16.82%)、隐匿性肾小球肾炎121例(占5.29%)、慢性肾衰竭72例(占3.09%)、急性肾衰竭47例(占2.02%)。近年来,膜性肾病构成比呈逐渐增加趋势。结论本地区肾脏疾病多见于青壮年,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其中 IgA 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最多见的病理类型,膜性肾病的检出率有增高趋势。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肾炎和紫癜性肾炎最常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活检在老年肾脏病中的诊断价值与风险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住院行肾活检,且年龄≥60岁的123例老年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安全性。结果肾活检术成功率100%,肾活检取材肾小球数目均≥10个,共有6例出现轻度并发症,其中一过性肉眼血尿2例(占1.6%),肾周小血肿4例(占3.2%),余无严重并发症。123例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105例(占85.4%),而继发性肾脏病为18例(占14.6%)。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26例(占26.0%),IgA。肾病25例(占25.0%),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9例(占19%)。而继发性肾脏病中病理类型以糖尿病肾脏病11例最多见(占47.8%)。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肾病综合征(占39.8oA)和慢性肾小球肾炎(占33.3%)。临床诊断与肾活检结果尚存在差异(P〈0.05)。结论肾活检在老年性肾脏疾病患者中应用的成功率高而并发症少且大多较轻,其病理结果对明确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的肾功能评估方法对中国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术后发生院内不良事件预测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83例行单纯OPCAB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4例,女89例;年龄(65.0±9.7)岁。用Cockcroft.Gault公式、改良MDRD公式、CKD—EPI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比较3种不同肾功能评估方法在术后早期不良事件上的预测作用。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肾功能不全是术后院内并发症发生率高、输血多、住院时间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和ICU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各种并发症中,术前肾功能不全是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消化道出血、新发心房颤动、低心排血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用Cockcroft.Gault公式、改良MDRD公式、CKD—EPI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CKD.EPI公式在术后并发症(OR=1.227)、急性肾损伤(OR=I.534)、新发一t9房颤动(OR-1.184)、住院时间延长(OR-1.160)、机械通气时间延长(OR=I.165)、ICU时间延长(OR=I.151)的预测上最优。结论肾功能不全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早期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KD—EPI公式更适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院内不良事件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肾活检患者451例临床与病理构成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珠海地区肾脏疾病的病理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51例肾活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其病因、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451例肾活检患者中,男、女高峰发病年龄为19~37岁,分别占59%及65%.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共369例(占81.81%),临床类型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无症状血尿、蛋白尿149例(占40.38%)、慢性肾小球肾炎104例(占28.18%)、肾病综合征76例(占20.60%),病理类型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IgA肾病251例(占68.02%)、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33例(占8.94%)、微小病变型肾病(MCD)24例(占6.50%);继发性肾小球疾病69例(占15.30%),临床类型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狼疮肾炎26例(占37.68%)、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24例(占34.78%)、紫癜肾炎9例(占13.04%).结论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目前最主要的肾小球疾病,IgA肾病在原发性肾脏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肾炎排在首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肾囊注射甲泼尼龙在快速诱导缓解原发性重症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原发性重症NS患者32例随机分为肾囊注射组20例及对照组12例,常规行肾脏穿刺病理检查。在共同基础治疗的前提下,肾囊注射组采用甲泼尼松0.5mg·kg-1.d-1口服加肾囊注射40mg/每侧肾囊,每周2次,共5周;对照组采用泼尼松1.0mg·kg-1.d-1,不加肾囊注射,共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研究过程的第3、6、9、12周记录两组的体重、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的变化及相应并发症。结果:肾囊注射组第3、6、9、12周及对照组第9、12周时体重、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与治疗前基础数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肌酐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研究的第3、6周时体重、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相比较存在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研究第9周时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两组间各项观察指标变化的差异不大(P〉0.05)。肾脏病理类型中,微小病变型和系膜增生型对甲泼尼龙注射效果最佳,膜型肾病次之,有慢性化倾向或伴膜增殖者疗效差。结论:肾囊注射甲泼尼龙治疗原发肾病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能够快速诱导肾病综合征临床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