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儿童IgA肾病中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其他临床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2017年09月在我院肾活检确诊的119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资料,对比不同程度及类型的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其他临床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肾间质损害总体程度与年龄、性别、体块指数、肉眼血尿发生率、内皮细胞增生程度、肾小球硬化分值、纤维型新月体的发生没有关系。随着肾间质损害的加重,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殖程度、细胞型及混合型新月体的发生率、尿蛋白的排出量逐渐增高同时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与内皮细胞增生及细胞型新月体的发生关系密切,而存在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肾小球硬化。结论:IgA肾病患儿的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球病变程度相平行,其与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程度、新月体形成、与蛋白尿及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密切相关。不同的小管间质病理类型与其他病理指标的关系各有区别但与各项临床指标的关系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成蛋白7(BMP-7)在不同病理类型IgA肾病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89例IgA肾病患者分成3组:A组为47例轻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B组为29例中重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C组为13例增生硬化或硬化性IgA肾病。检测患者的血压、尿蛋白量(24 h)、Scr和Ccr。免疫组化和ELISA方法测定患者肾组织冰冻切片及其血、尿中TGF-β1和BMP-7水平。计算患者病理切片硬化肾小球数、新月体数和间质纤维化面积百分比。结果 随着IgA肾病患者肾小球病变的加重,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增多,其血压、尿蛋白量(24 h)、Scr逐渐增加,除B、C两组间尿蛋白量(24 h)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肾组织及血、尿TGF-β1明显增多,C组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冰冻切片及血、尿BMP-7随着肾脏病变的加重,水平逐渐下降(P<0.01);而且与Ccr呈正相关;与血压、Scr、尿蛋白量(24 h)、硬化肾小球数、新月体数、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呈负相关。结论 TGF-β1在IgA肾病系膜增生严重时明显增加,肾脏广泛纤维化时明显降低,可能参与了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BMP-7随肾脏病变的加重而明显降低,可能导致其抗肾纤维化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IgA肾病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经肾活检确诊的IgA肾病患者临床资料409例,按照贫血与否分为非贫血组和贫血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与非贫血组比较,贫血组患者的肾小球损伤和肾小管间质萎缩程度较重、24 h尿蛋白增多和eGFR降低.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eGFR与肾脏病理损伤呈负相关(P<0.05),血尿酸、24h尿蛋白与肾脏病理损伤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贫血是肾小管间质萎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gA肾病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和病理损伤重于IgA肾病非贫血的患者,贫血参与IgA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能够准确反映IgA肾病(IgAN)肾功能状态的病理分级系统.方法按照K/DOQI指南推荐的公式成人(简化MDRD公式)估算GFR=186×血清肌酐(mg/dl)-1.154×年龄(岁)-0.203×(0.724,如果为女性)×(1.210,如果为黑人);儿童(Counahan-Barratt公式)估算GFR=0.43×身高(ca)/血清肌酐(mg/dl),计算861例IgAN患者的估算GFR,并按照K/DOQI指南对IgA肾病进行肾功能分期.应用半定量病理积分方法对9项病理指标(包括系膜增殖、球囊粘连/小新月体、新月体、节段硬化、全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间质炎细胞浸润、血管病变)与IgAN GFR分期进行了等级相关和有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寻找与IgAN肾功能状态确切相关的病理指标.根据与IgA肾病肾功能状态确切相关的病理指标进行病理分级,通过ROC曲线比较该病理分级系统与传统Lee分级反映IgAN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全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血管病变与IgAN肾功能分期呈等级相关,根据该4项病理指标积分进行的分级(GTIV,为四项病理指标的英文单词第一个大写字母缩写)与Lee分级相比,反映IgAN肾功能分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P值均小于0.001).结论全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血管病变是与IgA肾病肾功能状态相关的病理因素.与Lee分级及单项病理指标相比,GTIV分级系统反映IgA肾病肾功能状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该分级系统可能更适用于临床科研探讨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伴高尿酸血症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伴高尿酸血症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2009年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的72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血尿酸水平,将72例IgA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血尿酸正常组,比较两组间临床指标、肾功能指标及病理学参数。结果:临床指标中年龄、血尿酸及尿蛋白定量均与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尿酸对IgA肾病肾功能进展的预测优于尿蛋白定量。病理参数中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与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显著相关(P〈0.05)。高尿酸血症组肾功能指标均差于血尿酸正常组。高尿酸血症组肾小管间质损害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结论:IgA肾病的预后主要与尿蛋白定量、血尿酸、肾小管间质损害、球性硬化有关,IgA肾病37.5%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其临床尿蛋白、肾功能损害及病理肾小管间质损害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IgA肾病患者,应重视血尿酸在IgA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伴有新月体形成的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其对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的反应。 方法收集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7年8月至2015年04月收治的80例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并伴新月体形成的患者,并依据新月体累及的肾小球比例进行分组,新月体占受累肾小球比例≥50% (A组) 24例;新月体累及的肾小球比例<50%(B组) 56例。肾小球系膜增生、肾小管间质病变采用R.Katafuchi标准积分量化。对两组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比较。治疗方案:将A、B两组再分为单纯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组,激素+环磷酰胺治疗组,分别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各组的疗效。A、B组各有24例患者接受了随访。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临床方面:32例(40%)患者有镜下血尿+蛋白尿,76例(95%)患者尿蛋白≥2 g/24 h,32例(40%)患者有肉眼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者超过半数。A组尿蛋白量及血清肌酐明显高于B组(t=1.890,t=2.570; P<0.05),血清白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B组(t=2.681, t=3.014;P<0.05)。②病理方面:所有受累肾小球的新月体面积百分比为5.92%~88.9%,其中A组为52.6%~88.9%, B组为5.92%~48.9%;与B组比较A组肾小管间质损害更严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③治疗情况:A组及B组经激素或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后,尿蛋白定量均明显减少(P<0.05) ;单纯激素治疗后A组血清肌酐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t=3.243,P<0.05)。随访2~4年时,A组8例患者出现血清肌酐升高,达透析指征,1例死亡;B组2例患者出现血清肌酐升高(1例原有轻度升高,1例新出现血清肌酐升高)。 结论IgA肾病患者随着新月体占受累肾小球比例的增加,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及临床表现亦逐渐加重且预后不佳;激素治疗可减少伴有大新月体形成的原发性IgA肾病的蛋白尿并有可能改善其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伴有高尿酸血症的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将经过肾活检明确诊断的原发性IgA肾病110例患者分为2组:尿酸正常组55例,尿酸升高组55例,比较2组临床和病理的差异。结果尿酸升高组与尿酸正常组比较,血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肾小球损伤加重,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明显。结论伴有尿酸升高的kA肾病患者临床和病理损伤均重于尿酸正常的IgA肾病,临床上应给与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变化的特点,以期揭示IgA肾病伴有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收治的270例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依据血尿酸水平,将270例IgA肾病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尿酸正常组,测定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收缩期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酸、血肌酐、血白蛋白、血脂等临床指标,所有患者均进行肾脏病理检查并行Lee分级,统计分析2组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并对肾功能正常患者(135例)的病理指标进一步行亚组分析。结果IgA肾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5.19%,高尿酸血症组患者年龄、血白蛋白、血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尿酸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男性比例、收缩期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均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高尿酸血症组患者肾脏病理Lee分级严重的比例及发生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内动脉病变的比例均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正常肾功能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组出现动脉壁肥厚等肾内动脉病变及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的比例亦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结论 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与尿酸正常组患者比较,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损伤多较重,尤其对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肾内血管病变影响更明显,临床预后不佳,应予重视并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与病理表现的关系。方法:选择初次诊治经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IgAN且未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40例,同时选择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收集临床和病理资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尿NGAL水平,并分别用IgAN牛津分型和Katafuchi半定量标准对病理进行评分。分析血、尿NGAL与IgAN患者临床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血、尿NGAL反映IgAN肾功能情况较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更敏感,与高血压、Scr、BUN、牛津分型的系膜增殖积分(M)、间质纤维化或小管萎缩(T)以及Katafuchi分型的系膜增殖、局灶节段病变、球性硬化、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血管壁增厚、小动脉玻变等多个指标相关性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P<0.01),尤其与肾小管间质损伤各项指标(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显著相关(r均>0.6,P<0.01)。ROC曲线表明血、尿NGAL在IgAN中反映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方面明显优于S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NGAL在反映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方面比尿NGAL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结论:血、尿NGAL水平与IgA肾病临床及病理多个指标相关,更能反映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可以作为评估IgA肾病小管间质病变的早期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1年间收治的150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中药及中西医结合两组,对相关临床指标、疗效及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从基线比较中西医结合组在尿蛋白及病理类型上较中药组为重,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24h尿蛋白、尿红细胞及中药组治疗前后的尿素氮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治疗起始时肌酐正常与升高患者总缓解率的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病理划分,两组中局灶节段增生、系膜增生及系膜增生伴硬化三组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明显下降,中西医结合组局灶增生伴硬化与FSGS组的24h尿蛋白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表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对IgA肾病均有一定疗效,均能改善疾病相关临床指标,单纯中药治疗亦可改善部分病理类型患者的24h尿蛋白。但由于中西医结合组尿蛋白基线水平更高,病理类型更重,提示中西医结合方案适用于较重的IgA肾病,而单纯中医方案则适用于相对较轻的IgA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气阴两虚证与肾组织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的微观辨证提供依据,并对其他证型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对161例确诊为IgA肾病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气阴两虚证86例,非气阴两虚证75例,观察两组肾组织病理指标的变化。结果:86例气阴两虚证患者的病理分级多见Lee分型Ⅱ~Ⅳ级;气阴两虚证组肾小球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数目及程度均弱于非气阴两虚证组(P〈0.05);气阴两虚证组患者的肾小球指数、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萎缩积分显著高于非气阴两虚证组(P〈0.05);间质浸润、间质纤维化积分显著低于非气阴两虚讧组(P〈0.05)。结论:肾组织的病理分级、肾小球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数目及程度、肾小球指数、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萎缩、间质浸润、间质纤维化积分可作为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的微观辨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分析2010年3月至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866例IgA肾病(IgA nephropathy, IgAN)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讨伴肾小动脉硬化病变的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肾脏预后, 并初步探讨补体异常活化是否参与IgAN肾小动脉硬化病变的损伤。根据肾组织病理有无肾小动脉硬化病变分为肾小动脉硬化病变组和无肾小动脉硬化病变组, 比较两组间临床病理表现及预后。结果显示, 与无肾小动脉硬化病变组(n=236)相比, 肾小动脉硬化病变组(n=630)IgAN患者具有较高比例的高血压病史及恶性高血压病史, 较高水平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24 h尿蛋白量及血尿酸, 较低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较严重的牛津分型MEST-C病变(均P < 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肾小动脉硬化病变是IgAN进展至主要终点事件(终末期肾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30%或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HR=6.437, 95%CI 2.013~20.585, P=0.002)。肾组织病理显示肾小动脉硬化病变组(n=98)IgAN患者的肾小动脉壁补体C3c沉积强度高于无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IgA肾病(kAN)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时的应用价值。方法23例经肾活检确诊为IgAN的患者行常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包括总GFR和分肾GFR),同时行肾活检按Lee氏分级标准将肾脏病理改变分级,Katafuchi积分标准对患者的肾脏病理损害,包括肾小球损害、肾小管间质损害和血管损害进行积分,将积分与上述显像指标(GFR)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随着病理分级增高,GFR趋于降低,各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相关分析示GFR与肾脏病理总积分、肾小球损害(尤其是节段损害和全球硬化)、小管间质(尤其是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及血管损害呈负相关(P〈0.05或P〈0.01);在临床指标方面,GFR与血清肌酐和尿蛋白定量及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通过^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获得的GFR与IgA肾病肾脏病理学改变及临床指标关系密切,其在IgA肾病患者病情监测、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与肾脏病理牛津分级中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活检确诊为IgAN、同时有完整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Hb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关系;采用平滑曲线拟合分析Hb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可能的曲线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b对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IgAN患者630例,贫血组130例(20.63%),非贫血组500例(79.37%);两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35.38%比53.80%,χ2=10.740,P<0.001)。与非贫血组相比,贫血组的患者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比例和24 h尿蛋白量较高(χ2=62.586,P<0.001;Z=-6.082,P<0.001),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低(t=7.12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Hb水平为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发生风险减少的独立保护因素(OR=0.973,95%CI 0.958~0.987,P<0.001)。平滑曲线拟合分析显示Hb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呈线性负相关。ROC曲线提示Hb诊断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最佳临界值为120.5 g/L,即提示Hb>120.5 g/L时,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可能降低。结论IgAN合并贫血的患者其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发生率较高。Hb>120.5 g/L可能减少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IgA肾病患者的疗效,寻找与疗效相关的临床和病理指标.方法 217例IgA肾病患者(尿蛋白定量≥1.0/d,且Scr<250μmol/L),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1年后,对比分析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临床及病理资料.将尿蛋白定量<0.5g/d,或eGFR上升>15%视为治疗有效.结果 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IgA肾病有效者占82.49%,疗效与年龄、肾功能水平、尿蛋白、尿渗透压、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以及肾小球缺血硬化程度等有关.结论 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是治疗IgA肾病有效方法,但选择该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传统观点认为动脉硬化与高血压有关。然而,部分IgA肾病患者,尽管血压正常,但仍有动脉硬化的改变。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比较血压正常、伴有和不伴有动脉病变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正常血压IgA肾病患者肾内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及意义。方法:所有患者均经肾活检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无高血压病史,肾活检前血压<140/90mmHg。动脉病变的定义为活检肾组织光镜下见动脉壁增厚和(或)动脉玻璃样变。符合标准的105例患者,根据动脉病变的有无分为两组,有动脉病变组52例、无动脉病变组53例,分别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肾脏动脉病变的半定量分级标准:0:无损害;1:<25%;2:≥25%,<50%;3:≥50%。统计学方法:分别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指标作为多因素分析的入选指标,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无动脉病变组比较,动脉病变组肾活检时的年龄、血肌酐、血尿酸、尿蛋白定量、尿NAG酶、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以及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显著增高,尿渗透压显著下降。多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肾活检时的血肌酐、尿渗透压、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是正常血压IgA肾病动脉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动脉病变的程度与血肌酐、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呈正相关;与尿渗透压呈负相关。结论:血压正常IgA肾病患者的肾内动脉病变,主要与年龄、血肌酐、血尿酸增高等因素有关,常伴有肾小管间质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伴有高血压的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经肾脏活体组织检查诊断为IgA肾病82例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病理资料。根据病程中血压状况分为高血压组(A组)33例;非高血压组(B组)49例。比较2组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A组伴有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占同期IgA肾病的40.24%。A组贫血、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发生率高于B组(P〈0.05),24h尿蛋白定量大于B组(P〈0.05),而水肿、血尿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A组IgA肾病病理损害重度者的比例高于B组,病理类型以MsPGN为主,占60.61%。肾小球硬化和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肾间质病变程度较重(P〈0.05),新月体形成率较低(P〈0.05)。结论伴有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发生率高,24h尿蛋白量大,病理损害较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表现与病理活动病变的关系。方法:将250例经肾活检确诊,慢性肾脏病(CKD)1~2期的IgAN患者,按其临床表现分成3组:表现为镜下血尿或(和)蛋白尿为A组,102例;表现为肉眼血尿为B组,85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为C组,63例。对比各组临床和病理指标,并进行临床与病理活动病变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各组间资料比较:C组的血IgM、C3、C4水平显著高于A组与B组(P〈0.01),C3沉积强度显著小于A组与B组(P〈0.01);(2)临床与病理相关性分析:尿红细胞计数、尿NAG酶与新月体数目、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尿NAG酶与肾间质炎细胞浸润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尿NAG酶与纤维素样坏死的产生呈正等级相关(P〈0.05)。结论:IgAN的某些临床指标与病理中的活动性病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尿红细胞计数和尿NAG酶是反映病理活动性病变指标,这些指标与新月体数目、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肾间质炎细胞浸润程度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和分析非高血压的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合并肾小动脉微血管病变(microangiopathy,MA)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抽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IgAN前瞻性队列人群中非高血压成人患者,重新进行病理阅片,根据肾小动脉病变,分为MA组、动脉硬化病变(AS)组和无血管病变组,分析其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复合肾脏终点事件包括终末期肾病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30%。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420例IgAN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37(8.8%)例患者合并MA,134(31.9%)例合并AS,其余249例无血管病变。相对于AS组或无血管病变组,合并MA的患者尿蛋白量更严重[1.47(1.08,2.84)g/d比1.31(0.68,2.56)g/d、1.04(0.55,2.00)g/d,P=0.002],肾功能更差[eGFR:(75.3±26.5)ml·min-1·(1.73 m2)-1比(85.7±27.0)ml·min-1·(1.73 m2)-1、(98.6±24.8)ml·min-1·(1.73 m2)-1,P<0.001],并有更高的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或)球囊粘连(S1)、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1/2)、细胞/细胞纤维新月体病变(C1/2)比例(均P<0.05)。随访期间,合并MA的患者发生终点事件比例更高[54.1%比33.6%、32.9%,χ2=6.491,P=0.039]。Cox多因素分析模型显示,MA是IgAN发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HR=1.872,95%CI 1.044~3.357,P=0.035),而其他类型血管病变不影响预后。结论非高血压IgAN患者合并MA不少见,这提示高血压并非导致IgAN血管病变的唯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106例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IgA肾病患者肾活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了解IgA肾病患者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时的肾脏病理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分析106例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据患者血肌酐水平分为3组,分别按Lee分级标准和Hass分型标准将肾脏的病理改变分级,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法判断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血管的病变程度.研究血肌酐水平(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临床其它指标以及肾脏病理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影响血肌酐水平的因素.结果106例患者全部为LeeⅣ~Ⅴ级或HassⅣ~Ⅴ型.Scr>266 μmol/L的患者Lee Ⅴ级/Hass Ⅴ型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肾脏病理总积分和间质积分均与其它两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尿蛋白定量、肾小球全球硬化程度、间质积分均与Scr、Ccr有显著相关性(P<0.05),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与Scr、Ccr均显著相关(P<0.01).肾小管萎缩是预测肾功能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IgA肾病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时,肾脏病理学主要特征为全球硬化比例高,肾小管间质损害突出.尿蛋白量以及间质病变与肾功能损害程度显著相关,肾小管萎缩程度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IgA肾病患者,当间质有大量炎细胞浸润时应给予相应治疗,同时要积极控制蛋白尿和高血压,这样可以延缓其进展至尿毒症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