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勇 《世界中医药》2011,6(5):435-437
清代著名医学家陈修园论治中风有鲜明特色,在所著《医学三字经》《医学从众录》《医学实在易》《时方妙用》《金匮要略浅注》《南雅堂医案》等书中辨治中风,以虚实标本内外立论,分真中风与类中风。真中风分中经、中腑、中脏、中血脉四大类型,辨闭脱、分阴阳。立法治则法度严谨,用药剂型精当灵活,病案治法标本主次交代详明,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临床参考价值。笔者参其所学精髓,略有所悟,分析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
论张元素用药制方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素 ,字洁古 ,今河北易县人。金代医家 ,为易水学派的开山。他的学术思想主要渊源于《内经》、《难经》、《伤寒论》及华氏《中藏经》、钱乙《小儿药证真决》等。著有《珍珠书》、《脏腑标本药式》、《洁古家珍》、《医学启源》、《药注难经》等 ,其中以《脏腑标本药式》、《医学启源》为代表作。他的医学成就主要表现在用药、制方两个方面。1 用  药1.1 辨药物的气味厚薄与升降浮沉的关系 :张元素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 ,认识到药物的气味原薄与升降浮沉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他在《医学启源》中引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条文说 :“…  相似文献   

3.
真中类中辨治--读程国彭《医学心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玉龙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10):417-418
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中风有真中风、类中风 ,亦有真中类中相兼者。其“种种变证 ,所在多有 ,务在详辨精细”,并备列辨治之法 ,“俾学者触目洞然”。1 真中宜辨病位真中风有中腑、中血脉、中脏之殊。中腑则与伤寒外感传经相符 ,中血脉必有偏枯、斜症 ,中脏虽为在里亦必兼有经络偏枯之症。由于邪中部位不同 ,证候各异 ,因此当随证施治。1 .1 中腑 :中腑即风中于表 ,但细分为三 :风中太阳 ,宜桂枝汤 ;风中阳明 ,则用葛根汤加桂枝 ;风中少阳 ,宜用小柴胡汤加桂枝。因其外有六经之形证 ,与伤寒六经传变之证无异…  相似文献   

4.
分析《金匮要略》和《中医内科学》关于中风的辨治规律,比较其辨治思路。《金匮要略·中风篇》“正虚邪中”理论及其方药迄今仍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吕昌宝 《中医杂志》1997,38(10):633-633
迄今为止,中医学者大都认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统观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的本意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也即是在辨病基础上的辨证论治。《伤寒论》以六病(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命名;《金匮要略》也是以“病”命名,如痉湿喝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疟病、中风历节病等。说明仲景首先重视的是辨病。在《伤寒论》太阳病中依症状不同又分为中风、伤寒、温病,实际上中风为太阳表虚证、伤寒为太阳表实证,温病为外感温邪所致病,属于另一类型的病,故后世又把温病分为另一大类,再依次辨证为卫分证、气分  相似文献   

6.
真中风类中风源流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华 《河北中医》1997,19(4):43-45
真中风类中风源流概述王建华(邢台市人民医院054031)真中风、类中风是元·王履《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提出的中风分类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至今仍在沿用。但是,围绕中风病概念和病因病机认识的深化,这一分类方法的内涵和外衍,在文献和资料导引...  相似文献   

7.
张锡纯,中国近代中西医汇通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致力于沟通中西医学,主张以中医为主体,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于中风病从理论、机理、方药、预防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值得借鉴,概述如下:1中西参合,阐发内风机制张氏认为,中风有内外、真中、类中之别。“然真中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所载的116例中风医案为依据,运用文献理论研究方法,并借助于医学统计学手段,对所用药物及药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精确计算,概括出了对内科急症——中风的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用药规律,对气虚、痰湿、阴虚、阳虚四型中风分别总结出规范方剂,并加以概要的理论分析,使之更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9.
吾师王明福先生,是北京市密云县中医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王明福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老中医王明福先生1971年开始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1999年9月被评为主任医师,多年来潜心临床研究中风、消渴等疾病,在中西医结合诊治中风、消渴等疾病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发表了《老年中风治验》、《辨治中风中脏腑高热的认识和体会》、《脑脉通口服液治疗中风病风痰阻络证66例临床观察》、《消渴并发中风的辨治体会》、镇肝熄风汤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37例疗效观察》等多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0.
分期辨阴阳标本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彩云 《光明中医》2010,25(12):2273-2274
目的观察分期辨阴阳标本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效果。方法治疗组42例均采用分期辨阴阳标本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阳经取穴为主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80.94%,对照组为58.5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期辨阴阳标本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吴鞠通医案》中收载治疗中风的医案数则,吴瑭从虚实两方面辨治中风。实证包括风中经络,可祛风通痹;痰热肝郁,可通宣疏解。虚证为水不涵木,可滋肾养肝。吴瑭辨治中风经验对当今中医临证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代著名学家张锡纯,毕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全部心血融注于《医学衷中参西录》之中,尤其对“脑充血”的论治独树一帜。论证了脑充血即中风,对脑充血的病机、分型、辨治及预防都作了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张锡纯代表作《医学衷中参西录》,探析张锡纯对于内中风的认识以及治疗经验。张锡纯采用中西汇通之法,对于内中风的辨治十分精妙,将内中风分为脑充血和脑贫血两类,临证时详查病机,脉症合参,遣方用药得当,临床疗效显著,其治疗思想对现代医家治疗脑病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浅谈朝医小儿四象人的辨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朝医四象医学中四象人的辨象方法是用望、问、闻、切的方法,全面收集病人的体态、性情、嗜好、病史、易感特异证等方面的有关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推理,辨别四象人.小儿四象人的辨象方法也如此,但是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很难辨象.笔者按照《东医寿世保元》、《四象医学原论》、《东医四象大全》、《东医寿世保元注释》、《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朝医学》、《朝鲜族医药学》的辨象方法,结合多年来临床经验,将小儿辨象的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缺血性中风发病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二年来,我们收治了152例中风病人,其中103例系缺血性中风,占67.7%。现对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及防治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历代文献对缺血性中风病机的论述早在汉代,《金匮要略》将中风分为中经、中络、中腑、中脏;唐代《千金方》将中风分为四类:一是偏枯,二是风痱,三是风懿,四是风痹。元代《医经溯洄集》将中风分为真中风与类中风。缺血性中风多属于上述中经、中络、中风及偏枯、风痱等类中风范畴。关于中风的发病机理,在金、元以前,多数医家以“内虚邪中”立论。如《诸病源候论·中风候》篇记载:“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从金、元以后刘河间、李东  相似文献   

16.
论益气化瘀法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主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轲 《山西中医》2003,19(6):1-3
中风气虚血瘀病机理论的形成,其学术渊源可上溯于《内经》有关论述,唐、宋、金、元、明历代医学文献中,继有补充发展,到清代王清任明确提出这一观点,标志着该理论的形成;缺血性中风发病的关键在于气病及血,因虚致瘀,瘀阻脑络,清窍不通;益气化瘵法标本兼顾,切合病机,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学术上自立门户,不囿于古代文献.如中风从“内虚暗风”立论,治伤寒独重阳明,辨用人参,善使苏子等,均独具特色.研究探讨其相关内容,对于挖掘内科治法理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多年来在临床卫生护理工作中,特别是在社区卫生服务调查工作中,发现了中风患者中几乎半数是太阴人中风患者.每次都用朝医四象医学辨象辨证护理方法来护理太阴人中风患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选1例病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整理刘渊《医学纂要》中风的相关内容,分别从病因病机、治疗特点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刘渊认为中风病的病因为元阳衰弱,邪气乘虚而入,认识到中风的痰多为虚痰,应以健脾暖肾法祛痰,肢体的拘急或弛纵在于气血的变动,拘急为血虚,弛纵为气虚。同时,刘渊以经络循行及脏腑的症状特点独创六经辨治中风,将中风病定位分型,治疗上喜用温补峻厉之剂,重视扶阳填阴。  相似文献   

20.
李恩庆  陈孝银 《陕西中医》2006,27(5):619-620
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传世,临床经验丰富,理论多有卓见。对于内中风的论治更有独到见解,颇能指导临床,启迪后学。内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为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现将《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内中风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供同道临证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