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心血管疾病是尿毒症患者常见并发症,每年导致约有超过20%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1]。左心室肥厚(LVH)是尿毒症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心脏结构改变,而LVH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和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3]。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最常见的因素,本文拟通过研究糖尿病肾病终末期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和透析龄与患者左心结构功能的相关性,旨在探讨不同透析方式和透析龄与患者LVH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慢性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田军路建饶陆石张金元我们通过对人体学测量及部分生化指标的测定,对35例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旨在延长血透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材料与方法维持性血透患者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长期生存率与血清脂联素的关系。方法:选择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超过6个月的患者81例,随访16个月。分析其长期存活率,改良定量SGA评估法评估血透患者营养状况,测定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透析充分性,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评估血清脂联素与血透患者长期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维持性血透患者1年、2年、3年、5年、10年存活率分别为100%、90.12%、75.31%、38.27%、6.17%。Cox回归模型发现,年龄(r=1.088,P〈0.05)、ADPN(r=1.671,P〈0.01)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透析开始年龄≤60岁组生存率高于〉60岁组(P〈0.05)。结论:血透开始年龄、血清脂联素水平是影响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维生素D[25(OH)D_3]水平变化及其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结果作回顾性分析。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5(OH)D_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25(OH)D_3与左心室结构指标的相关性;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25(OH)D_3预测LVH的最佳截值。结果 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5(OH)D_3水平为(15.2±3.6)ng/mL;LVH组患者25(OH)D_3水平显著低于非LVH组患者[(13.5±2.8)vs(17.8±3.2)ng/mL,P0.05];25(OH)D_3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IVST)、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呈负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呈正相关(r=-0.582,P=0.032;r=-0.562,P=0.038;r=-0.498,P=0.046;r=-0.641,P=0.024;r=0.726,P=0.018),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25(OH)D_3、C反应蛋白(CRP)、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贫血、高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LVH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预测LVH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42,最佳诊断截值为14.28 ng/mL,敏感度为68.8%,特异度为81.2%。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5(OH)D_3水平显著降低,维生素D缺乏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LVH的独立危险因素。维生素D可能参与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尿毒症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危险性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透析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LVH)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血容量的关系.方法:通过无创性方法(Xitron 4200生物阻抗分析仪)分别测量我院73例血透患者、46例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容量(ECW)变化和心脏形态学改变(超声心动图),并设立1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和16个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血液透析患者、腹膜透析患者、慢性肾衰竭患者及对照组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率分别为68%、56%、39%和0%,与对照组相比,这些患者的nECW均明显升高(P<0.001).同时LVH与高血压、nECW、红细胞压积均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透析患者LVH的发生率较高,与高血压、红细胞压积和血容量密切相关.提示容量超负荷是引起透析患者和慢性肾衰竭患者高血压、LVH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高血压(EH)引起的左室肥厚(LVH)已被公认是与死亡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发生各种心血管并发症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对LVH逆转作用已逐渐被广大学者所认识并肯定,我们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并以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价其对LVH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营养不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营养不良严重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据统计,每年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维持性血透患者比例约为25%~30%~[1],而患有晚期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患者中有20%~50%存在多种营养和代谢紊乱~[2]。营养风险筛查~[3]是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敏感因素之一。虽然在晚期CKD中观察到的营养和代谢紊乱不能归因于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透患者主要死亡原因,研究证实心血管钙化与此有密切关系。文献报道心血管钙化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具体与哪些因素有关尚没有一致结论。本文对1988年7月~2003年10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心瓣膜和颈动脉钙化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回顾分析,探索慢性肾衰竭维持血透患者心血管钙化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分析非透析慢性肾脏病(ND-CKD)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LVH)的危险因素,为预防ND-CKD患者LVH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1 001例ND-CK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LVH发生情况分为LVH组(195例)与非LVH组(80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ND-CKD患者发生LVH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研究ND-CKD患者发生LVH的预测指标。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OR=1.012)、β_2-微球蛋白(OR=0.939)、总胆固醇(OR=1.183)、同型半胱氨酸(OR=1.023)、B型钠尿肽(OR=1.001)及红细胞沉降率(OR=1.010)是ND-CKD患者发生LVH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NP为预测ND-CKD患者发生LVH的较好的指标。结论对于LVH发生的危险因素给予早期临床干预,可能会减少或延缓LVH的发生,并且改善CKD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异与住院率、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本中心门诊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血红蛋白变异情况,观察随后12个月(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患者的住院率、死亡率,并分析血红蛋白变异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有175例患者符合条件纳入观察,48%患者在观察期内血红蛋白出现大幅度波动,仅有18.9%患者血红蛋白稳定在目标值之内。血红蛋白持续低于目标值和在目标值以下小波动是患者住院率升高的危险因素[OR值3.479,95%CL(1.192~10.152)和OR值4.029,95%CL(1.286~12.624)],高变异与住院率、死亡率增加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血红蛋白高变异可能并不是预测血透患者住院率、死亡率的危险因素,相反,血红蛋白持续低于目标值以及在目标值以下小波动与血透患者住院率、死亡率增高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铁代谢水平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12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行MHD治疗的患者91例,根据KDIGO指南中铁代谢靶目标,将患者分低铁代谢组、铁代谢达标组及高铁代谢组。观察各组患者基本情况、实验室指标及心脏彩超结果,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3组中,低铁代谢组血红蛋白水平最低(P0.05),铁代谢达标组贫血治疗达标率最高(P=0.001),余数据各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心脏彩超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高血磷是心脏瓣膜钙化(CVC)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低血红蛋白及高铁蛋白是心脏左心室肥厚(LVH)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VH的发生在低铁代谢情况下,与CVC、年龄、白蛋白有关;而在高铁代谢情况下,高铁蛋白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铁代谢达标组LVH发生率(14.29%)最低(P=0.003)。高铁代谢组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最大流速/二尖瓣心房收缩期最大血流比最低(P=0.015),而3组间CVC发生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MHD患者铁代谢的达标情况与LVH的发生密切相关。无论是低铁代谢还是高铁代谢均对MHD患者LVH及心功能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2.
血透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血透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并探讨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5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HCV-RNA及抗HCV-IgG的水平。结果:HCV-RNA的阳性率为26.7%(40/150);抗HCV-IgG的阳性率为24%(36/150例);HCV感染率(总阳性率)为35.3%(52/150例)。结论:提示血液患者中HCV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遍人群。输血及血制品是其第一位的危险因素,而透析器及管路的交叉使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骨硬化蛋白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血透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共138例。检测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和相关临床资料,CT辅助检测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并进行评分。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硬化蛋白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并用ROC曲线分析骨硬化蛋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诊断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硬化蛋白为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62,95%CI=1.073~1.724,P=0.032)。血清骨蛋白诊断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的ROC曲线分析,AUC=0.826,95%CI=0.759~0.892,P=0.000。诊断值为47.71 ng/L,诊断敏感度为0.607,特异性为0.938。结论血清高浓度骨硬化蛋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骨硬化蛋白对MHD患者的冠脉钙化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透患者心肌病变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MHD)患者的心肌病变,特别是左心室肥厚(LVH)和心肌缺血损害,以及与其相关的因素.方法: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分析60例MHD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ST-T改变情况,并进一步探讨LVH和心肌缺血与血压(BP)、血红蛋白(Hb)、血浆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素(PTH)、同型半胱氨酸(Hcy)、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有80%的MHD患者存在LVH,与non-LVH组相比,LVH组SBp、DBp、MAp和CRP显著增高,RBC、Hb水平显著低下(P均<0.0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LVMI与SBp、DBp、MAp、CRP成显著正相关(r=0.362,0.374,0.389,0.635,P均<0.01),与RBC、Hb呈显著负相关(r=-0.337,-0.310,P<0.01,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VMI与CRP、DBp有关,逐步回归方程为y=3.02 x1 0.93 x2 23.52(y为LVMI,x1为CRP,x2为DBp).(2)65%的MHD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心肌缺血组血Hcy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心肌缺血组(P均<0.01).结论:MHD患者LVH、心肌缺血损害普遍存在,LVH的发生与高血压、贫血、慢性炎症关系密切,心肌缺血损害与慢性炎症、高Hcy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评价RDW和hs CRP对MHD患者LVH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2018年08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行MHD≥3个月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共19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以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LVH组(n=104)和非LVH组(n=91)。结果:(1)与非LVH组相比,LVH组RDW (15. 30 (14. 70,16. 80)%,Z=-8. 830,P 0. 001)和hs CRP (4. 95 (2. 03,10. 70) mg/L,Z=-3.922,P0.001)更高;(2)相关性分析显示,收缩压、RDW、hs CRP与LVMI呈正相关,白蛋白、血红蛋白、射血分数与LVMI呈负相关;(3)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因素校正后,RDW(OR=2.037,95%CI 1.493~2.779,P0.001)、hs CRP(OR=1.116,95%CI 1.024~1.217,P=0.013)是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4) ROC曲线分析显示RDW与hs CRP预测左心室肥厚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和0.663,灵敏度分别为82.7%和66.3%,特异性分别为82.4%和62.6%。结论:RDW、hs CRP升高是MHD患者LVH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检测两指标对于MHD患者LVH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水平,探讨其与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肾脏内科行MHD患者96例,获取所有患者NLR中位数并将其分为高NLR组(NLR3.31,n=47)和低NLR组(NLR≤3.31,n=49),比较2组基线资料、心脏超声指标[左房舒张末内径(LA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射血分数(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实验室检测指标[NLR、脑钠肽、Hb、白蛋白(Alb)、血钙]、血脂水平,统计LVH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LVH分为LVH组和非LVH组,多因素分析LVH发生高危因素,ROC曲线分析NLR对LVH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NLR与SBP、LAEDd、LVEDs、LVMI、NLR、BNP、Alb、LDL-C、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r均呈正相关(P0.05),与DBP呈负相关(P0.05)。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确定高NLR组LVH发生率高于低NLR组LVH发生率;年龄、SBP、LAEDd、LVEDs、LVMI、NLR、脑钠肽、Alb、LDL-C、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r是LVH发生高危因素(P0.05),且NLR相对危险比(OR)最大。NLR是预测LVH发生的预测因子(P0.05)。结论 NLR值与MHD患者LVH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关注NLR变化对防治LVH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血透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从而控制血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根据危险因素的分析,通过干预管理使血透室工作制度规范化、操作流程合理以预防血源性交叉感染.结果:通过加强规范化管理,采取控制措施能有效减少血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肾脏替代治疗手段,近几年来,我院血液透析患者逐年增加,为本次研究提供了较大的样本量。本研究通过对14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实验室指标的收集,分析实验室客观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关系,揭示血透患者中医证型的内在物质基础和客观规律,对中医辨证施治,防治血透患者远期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特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CKD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探讨改善CKD患者预后的干预手段。方法:对577例CKD患者的生化指标、血压、心脏超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77例CKD患者中LVH 103例(17.85%),平均LVMI为(140.1±26.1)g/m2。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CKD患者的LVH与性别(女性)、年龄、同型半胱氨酸、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e GFR、EF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KD患者LVH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B=0.020,P=0.028)、性别(女性,B=0.831,P=0.023)、血红蛋白(B=-0.020,P=0.041)、e GFR(B=-0.007,P=0.034)。结论:CKD各期患者均有LVH,CKD患者的贫血、早期干预肾功能的进展等问题对于改善CKD患者LVH的预后存在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研究调查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间嗜睡状况,探讨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 方法 112例维持性高通量血透患者和53例健康人对照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评估睡眠质量和Epworth Sleep Scale(ESS)问卷评估日间嗜睡程度,并比较结果。比较睡眠好(PSQI总分≤5)和睡眠差(PSQI总分>5)的患者PSQI 7部分得分及各种睡眠障碍的原因;观察不同时间段血透患者的睡眠情况;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透析龄等临床基本资料以及血钙、磷、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结果 血透患者PSQI总分高于对照组(7.02±4.94比3.28±2.79,P < 0.05),而ESS总分低于对照组[3(0~6)比8(4.25~11.75),P < 0.05]。58%的血透患者睡眠差,入睡时间明显延长(30 min比15 min,P < 0.05),失眠是主要原因。早、中、夜班血透睡眠质量无显著差异。年龄(OR = 1.75,P = 0.003)、透析龄(OR = 1.26,P = 0.008)、血红蛋白(OR = 0.64,P = 0.008)、钙磷乘积(OR = 1.60,P = 0.02)与睡眠质量评分显著相关。 结论 血透患者普遍存在睡眠不良,老年、透析龄长、贫血、钙磷乘积升高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