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组织因子(组织促凝血酶原激酶,TF)作为辅因子,激活内、外源性途径而促进凝血。为了从木瓜(Chaenomelessinensis)果实中分离TF抑制剂,从中得到4个化合物。干燥的木瓜果实(20kg)用甲醇提取3次。甲醇提取物(4.6kg)依次在正己烷(140g)、乙酸乙酯(350g)、正丁醇(973g)和水(2960g)中分配。乙酸乙酯提取部分于50%甲醇中分为50%甲醇可溶部分(79g)和不溶部分(223g)。50%甲醇可溶部分经反复SephadexLH-20柱层析,用甲醇-水(1∶1)洗脱,得到活性部分A(19g)和无活性部分B(38g)。活性部分A经硅胶柱层析,用氯仿-甲醇-水(5∶1∶0.1,3∶1∶0.1)洗脱,得到…  相似文献   

2.
Capsicum annuum L.var.angulosumo为辣椒属的一种植物。本研究对该植物的茎、胎座、种子、花梗和果皮等部位进行提取分离,从其果实和茎中分离得到1个新化合物和47个已知化合物。方法:①Capsicum annuum L.var.angulosumo的干燥茎3.0kg,用甲醇70℃提取,真空浓缩得提取物132g。甲醇提取物溶于水,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分配。乙酸乙酯提取物(29g)经硅胶柱层析(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甲醇)分离,得到10个部分(1~10)。10个部分共分得14个化合物,其中部分6经GPC(甲醇)得6.1~6.3部分,6.1部分经PTLC(氯仿-甲醇,9∶1)得化合物1、2,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甘草的根部含有甘草酸、皂苷和类黄酮,具有抗炎、保肝等作用。但未见研究甘草子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报道。甘草子被粉碎后用甲醇回流提取,提取物被分离成己烷可溶部分和90%甲醇可溶部分。甲醇部分用水和乙酸乙酯分配,水层上Diaion HP-20柱,用水、甲醇-水(1∶1)和甲醇梯度洗脱。反复柱层析从乙酸乙酯部分得到没食子酸甲酯(1)和没食子酸(2)。甲醇洗脱部分上Sephadex LH-20柱层析,得到大豆皂苷(soyasaponin)Ⅰ甲酯(3)、大豆皂苷Ⅰ(4)、大豆皂苷Ⅱ甲酯(5)和大豆皂苷Ⅱ(6)。经与光谱数据进行比较,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这是首次从甘草中分离…  相似文献   

4.
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取蘑菇干燥的子实体浸泡在甲醇溶液中,甲醇提取物经苯萃取,得苯可溶和不可溶部分。苯可溶部分经硅胶闪蒸塔层析,得组分I~Ⅶ.组分Ⅳ经硅胶闪蒸塔进一步层析,以苯-乙酸乙酯(8:1),和MPLC硅胶柱层析,以苯-乙酸乙酯(7:1)洗脱,流速为5.4ml/min,得化合物2和1.组分Ⅴ以硅胶闪蒸塔  相似文献   

5.
益智果实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益智为海南省特产的药材,以果实入药、有益脾胃、理脚气、补心肾、定神养精固气等功能。日本学者报道益智有抗癌、控制回肠收缩、强心、拮抗钙活性等方面的作用,益智果实醇提取物有抑制前列腺素作用。益智除入药  相似文献   

6.
杨梅的树皮在日本用作收敛剂、解毒剂和止泻剂,在中国用于治疗烧伤和皮肤疾病。杨梅的果实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恶心、腹泻。研究表明,杨梅树皮含有黄酮、鞣质、三萜和二芳基庚酸类等多种成分。本次探讨了杨梅果实和种子的成分。方法:①取冷冻的成熟杨梅果汁10kg,用乙酸乙酯和水分配,乙酸乙酯层减压浓缩得提取物30g。乙酸乙酯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得到19个部分。部分12、13经HPLC分离得化合物1、2,部分15经Sephadex LH-20柱分离得化合物3。②取粉碎的杨梅种子5kg,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甲醇层真空浓缩所得的甲醇提取物(63g)用…  相似文献   

7.
艾醇抑制脂多糖激活的巨噬细胞产生N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花艾Artemisia princeps Pampan全草提取物在中医用于治疗炎症、腹泻及多种循环系统疾病。作者从该植物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一活性成分,能抑制脂多糖(LPS)激活的RAW 264.7鼠巨噬细胞株产生NO。黄花艾的干植株室温下用甲醇提取,浓缩得糖浆状物质,悬浮于水中,依次以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萃取,二氯甲烷部分经硅胶柱  相似文献   

8.
研究发现八角茴香(Illiciumverum)甲醇提取物对LPS/D-半乳糖胺诱导的脓毒症具有预防作用。本次以生物活性指导分离,从其甲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得到化合物1~6。干燥的八角茴香果实(9kg)用90%甲醇回流提取12h。甲醇溶液蒸干,残余物在水和己烷中分配。水层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正丁醇提取物(246.8g)上硅胶柱,用正丁醇-乙酸乙酯-水(100∶1∶1,6L;50∶1∶1,9L;10∶1∶1,13L;4∶1∶1,18L)梯度洗脱。经硅胶TLC合并收集液,得到7部分。进一步上硅胶柱,用二氯甲烷-甲醇-水(15∶2∶0.1;10∶2∶0.1;8∶2∶0.1;7∶3∶0.1;4∶6∶0.1)梯度洗…  相似文献   

9.
在对中草药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中发现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清除1,1-二苯基-2-苦基偕腙肼(DPPH)自由基的作用。其作用成分集中在乙酸乙酯溶解部分和水溶部分经XAD-2柱的甲醇洗脱液中。已报道从乙酸乙酯液中分离得到2种新的萜类化合物牡丹酮(paeonisuffrone)和牡丹缩酮(paeonisuffral)。本次又分离出5种丹  相似文献   

10.
乌龙茶茎中的抗过敏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鼠被动皮肤过敏(PCA)反应和组胺释放试验,研究乌龙茶(Oolong Tea)茎热水提取物中6种儿茶素的抗过敏作用,并与咖啡因进行了比较。 实验方法:儿茶素的分离:取乌龙茶的热水提取物,依次以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配提取,乙酸乙酯部分经硅胶柱层析,以甲醇-氯仿(20:1)洗脱,得粗儿茶素部分。该部分再以甲醇-氯仿(10:1)洗脱,精制得到6  相似文献   

11.
取王不留行(Vaccaria segetalis)粉碎种子5kg,以27L甲醇煮沸提取,提取液经真空浓缩得180g甲醇提取物。另取1L甲醇提取液用1.5L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经真空浓缩得47g乙酸乙酯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以二氯甲烷-甲醇(1:0→0:1)梯度洗脱,得到的80%二氯甲烷洗脱部分  相似文献   

12.
云香科飞龙掌血属飞龙掌血(Toddaliaasiatica Lamb)是一种攀缘灌木,发现于印度东、西、北部地区,在欧药中叫做“钩根”。它具有强心、兴奋和退热的特点。在印度植物的系统筛选中表明,其根的50%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利尿活性。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了这种活性物质存在于乙酸乙酯可溶部位。本文以乙酸乙酯可溶部位经硅胶柱层析获得利尿的有效成分飞龙掌血素(T0-ddasin),收率为0.01%。它对大鼠的利  相似文献   

13.
胡萝卜(Daucus carota)为伞形科芳香族草本植物,广泛种植于埃及。胡萝卜的根可以作为食品,其地上部分的热水提取物可用于泌尿系的杀菌,并可促进肾结石排出。这种植物果实的粉末依次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与水提取,从正己烷提取物中分离出细辛脑、细辛醛;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出芹黄素、金圣草黄素及木犀草素三种黄酮类甙元;并从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芹黄素-7-O-β-葡糖甙与木犀草素-7-O-β-葡糖甙两种黄酮类葡糖甙。通过各种试样的直接比较以及光谱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天然药物抗糖尿病成分的过程中,发现一种巴西天然药物桃金娘科植物多花少籽果(Mvrcia multiflora)叶的甲醇提取物及其溶于乙酸乙酯的部分具有抑制醛糖还原酶、α-葡糖苷酶活性及降低蔗糖负荷大鼠和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作用。多花少籽果在南美国家广泛用作糖尿病特殊治疗药物,被称为植物胰岛素。曾从溶于乙酸乙酯的部分中分离并鉴定出2个黄烷酮葡糖  相似文献   

15.
牛膝的抗骨吸收活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体内和体外探讨了牛膝的抗骨吸收和骨质疏松作用。结果显示牛膝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正丁醇可溶部有很强的骨吸收亢进抑制作用,而水可溶部则活性很弱。正丁醇可溶部对大鼠双侧卵巢摘除模型的骨密度降低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而未见雌激素样副作用。对牛膝的化学成分的分析从正丁醇可溶部中分离到18个化合物,其中5个为新化合物;对水可溶部的成分分析得到14个化合物,其中7个新化合物。对化合物的活性分析表明正丁醇可溶部的化合物的活性要比水可溶部的强。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茴香果实中半萜类及与糖相关的化合物。用水、乙醚、乙酸乙酯分离市售茴香果实的甲醇提取物,去精油部分,得到水组分。反复进行各种层析,得到半萜类似物成分的糖甙1~4、戊醇体5及与糖相关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观察穿心莲对卡介苗(BCG)诱导的小鼠腹膜巨噬细胞经脂多糖(LPS)刺激产生NO的抑制作用。 材料与方法:①穿心莲提取物及成分分离:干燥穿心莲叶用甲醇室温浸泡3d,过滤后滤液减压蒸发,得到甲醇提取物,提取物在乙酸乙酯-水中分配。水溶部分用正丁醇抽提,得到正丁醇提取部分。过滤乙酸乙酯提取部分的沉淀物,得到新穿心莲内酯粗品。上硅胶柱、用氯仿-甲醇层析分离,得到纯化的新穿心莲内酯。过滤正丁醇提取部分的沉淀物,  相似文献   

18.
刺山柑果实抗炎活性部位与致敏部位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艳  蒋雯雯  马淼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6):1348-1350
目的从刺山柑果实的5个化学部位中分离出抗炎活性部位以及致敏部位。方法采用蛋清法所致的小鼠关节炎模型以及局部皮肤过敏模型2个实验进行研究。结果刺山柑果实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甲醇部位及水部位对小鼠踝关节肿胀抑制有显著的抗炎作用(P<0.01),而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及水部位对小鼠皮肤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致敏性。结论乙酸乙酯部位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和中度致敏性,甲醇部位有显著的抗炎活性且无致敏性。  相似文献   

19.
唇形科青兰属植物Dracocephalumkotschyi生长在伊朗北部,作为传统药用植物用于治疗胃病、肝病、头痛等。本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黄酮类化合物和迷迭香酸,并探讨了这些成分的杀锥虫作用。将D.kotschyi的干燥植株(1kg)切成小块,依次以乙酸乙酯和甲醇于室温提取,过夜,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50g)和甲醇提取物(143g)。乙酸乙酯提取物(20g)上硅胶柱,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9∶1,0∶1)洗脱,得6个部分(A~F)。D部分(7.9g)上硅胶柱以正己烷-乙酸乙酯(6∶4)洗脱得4个部分(D-1~D-4)。D-3部分(1.6g)上硅胶柱以苯-乙酸乙酯(75∶25)洗脱得化合物1(62mg)以…  相似文献   

20.
取番荔枝(Annona squamosa)的种子以石油醚(60℃~80℃)提取,浓缩提取物,并从提取物的倾析剩余部分中分离出浓厚蜡状沉淀物质。蜡状半固体物质经石油醚洗脱和硅胶柱层析,以增加极性的乙酸乙酯-甲醇溶液洗脱,乙酸乙酯-甲醇(20:1)洗脱部分经HPLC[Shimadzu STR-PREP-ODS20cm×250mm,甲醇-水(20:1),乙腈-水(20:1),220nm)]分离,得一白色固体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