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LMWH),是一种由普通肝素通过亚硝酸分解、纯化而成的低分子肝素钙或钠盐。临床上行皮下注射经常会出现皮下出血致腹壁瘀点、淤斑甚至硬结等现象,引起患者的紧张和担忧。为了探明其原因,我们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资料与方法2008年3~9月收集5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41例,女11例,年龄35—72岁,均无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每次5000U,注射1次/12小时,注射时间7天。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肝素钙作为一种抗血栓剂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可抑制体内外血栓和动静脉血栓的形成[1],其腹部皮下注射药物作用时间长,但注射局部易出现皮下出血,淤血甚至皮下血肿,引起局部疼痛,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4.
姜国荣 《中外医疗》2010,29(23):47-48
目的探讨一种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方法,既能减少皮下瘀斑又能方便临床护士操作。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60例,采用4种不同注射方法进行腹壁皮下注射:A垂直注射+擦去针头药液+注入空气封堵注射器乳头和针头+轻按1min;B垂直注射+擦去针头药液+注入空气封堵注射器乳头和针头+轻按3min;C垂直注射+擦去针头药液+轻按1min:D垂直注射+轻按1min。共注射3360次,每组均为840次。比较方法 A和B,C与A、D与C注射后出现瘀斑的情况,找出减少瘀斑的关键步骤,同时找出理论与临床实际脱节的操作步骤。结果经逐一排除法显示:擦去针头药液为减少皮下瘀斑的关键步骤,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垂直注射+擦去针头药液+轻压1min组合既能减少皮下瘀斑的发生,又方便护士操作,对临床护理操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减少瘀斑发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2000年9月至12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病人30例,年龄52~79岁,其中男12人,女18人.依据WHO诊断标准,均确诊为冠心病和不稳定心绞痛.入院后均常规检查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凝固时间,均在正常范围.采用广东天普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低分子肝素钙,剂量为5000IU,注射剂量为5000IU,2次/d.  相似文献   

6.
心内科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常采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方法以防治血栓形成,其不良反应主要有注射局部发生皮下出血、瘀血或血肿、局部疼痛.本文分析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31~86岁、平均59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心肌梗塞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6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无血液系统疾病及肝肾病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应用的正确注射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加强用药前后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90例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患者,3例出现注射部位皮下淤血.结论 正确的注射和护理方法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疼痛,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焱  刘静波 《吉林医学》2008,29(24):2423-2424
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明显的抗Xa因子活性,药效学研究表明对体内外血栓、动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而对凝血和纤溶系统影响小。产生抗血栓作用时,出血可能性小。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及血栓形成。对于治疗心肌梗塞的患者有显著的疗效。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而且触之疼痛,严重影响患者使用该药的依从性。有效的注射方法及正确的按压时间、方法,可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并减轻其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病人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注射部位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以及全面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结果58例痊愈,2例有皮下出血的并发症。结论通过对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科学整体护理,减少了出血、皮下淤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IMWH)的方法.方法: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结果:加强了注射部位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结论:通过对患者正确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减少了出血、皮下瘀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易引发皮下出血、皮下血肿等多种不良反应,故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大量研究表明,这些不良反应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与注射的方式方法有关,所以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对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注射部位、按压时间、注射器内空气处理等3个方面的要点及方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两种不同进针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方法,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40例行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教科书传统皮下注射方法(即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使之与皮肤成30~40°刺入);观察组采用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即注射时左手拇指、食指捏起腹壁皮肤形成皱褶,右手持针在皮褶最高点垂直进针),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皮下出血、瘀血、皮下硬结、心理紧张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种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壁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皮下出血、瘀血、皮下硬结以及心理紧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张丽娟 《中外医疗》2010,29(25):156-156
低分子肝素钙在临床主要应用于血液透析时预防血凝块形成,也用于预防深部静脉血栓,数年来低钙已成为医治急性冠脉性心脏病标准疗法,特别是不稳定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4.
李凤琴 《中外医疗》2009,28(15):47-47
探讨腹壁皮下注射的方法,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减少皮下瘀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前低分子肝素钙已广泛用于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通常选择腹壁皮下注射,因为腹壁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但临床上由于注射方法不正确,易引起皮下出血和血肿,严重时会出现硬结和坏死,造成病人心理紧张,使病人不乐意接受此项治疗,影响疾病恢复.本文对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在护理工作中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致血肿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分子肝素钙(立迈青)皮下注射致血肿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我科自2004年1月开展人性化护理后,采取了许多举措,在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2003年1月~2004年1月共有l00例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方法:采用常规皮下注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型心绞痛在治疗中采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有时由于注射方法不得当,常引起皮下大片青紫现象。近年来,通过临床实际操作观察,我们采用二种方法加以比较,其中一种方法大大减少了皮下青紫现象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流程改良对低分子肝素钙患者抗血栓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30例低分子肝素钙抗血栓治疗的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的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对照组患者常规方法注射。治疗7 d后,比较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聚集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注射前后PT、APTT及AD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出血程度和硬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皮下注射流程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保障低分子肝素钙抗血栓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锦 《安徽医学》2009,30(8):964-965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拔针按压与否与皮下出血的关系,从而探讨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减少出血的适宜注射方法。方法选择肾病综合征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推注完毕后停留5s后拔针,局部不按压;对照组拔针后用棉签按压2min。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后局部压迫与不压迫的皮下瘀斑发生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推注完毕停留5s后拔针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较大面积出血率。  相似文献   

20.
唐翠玲 《包头医学》2012,36(1):55-56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9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全面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结果:加强了注射部位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结论:通过对患者正确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科学整体护理,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