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LIGHT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志芳  郝飞 《免疫学杂志》2006,22(Z1):55-59
LIGHT是新近发现的TNF超家族的成员,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NK细胞和未成熟的DC上.它通过三个不同的受体LTβR、HVEM以及DcR3而发挥其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包括阻断HVEM依赖的HSV1感染、诱导和调节肿瘤细胞凋亡以及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生等,在淋巴器官的发生、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反应和抗病毒免疫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LIGHT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HVEM既可作为受体与LIGHT作用传递正性共刺激信号,又能作为配体作用于BTLA介导负性共抑制信号。为深入探讨HVEM对T细胞复杂而又独特的调控作用,本文研究了HVEM在免疫细胞上的表达特性,初步探讨了T细胞表达的HVEM分子所介导的生物学作用。采用LPS刺激人新鲜PBMC,以及PHA或PMA/IM刺激活化T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VEM表达;MTT法分析T细胞增殖作用。结果显示,HVEM在不同条件刺激活化的T细胞表面均呈现先上调后下调表达;T细胞增殖试验表明,基因转染细胞L929/LIGHT能够明显促进T细胞的增殖及IL-2和IFN-γ的分泌,而以抗人BTLA单抗在一定程度上模拟HVEM所介导的BTLA/HVEM信号能够明显抑制T细胞增殖作用及细胞因子IL-2、IFN-γ和IL-10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HVEM/TR2是近来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可与单纯疱疹病毒包膜糖蛋白D(HSV-gD)结合介导HSV感染细胞过程;可与其配体LIGHT结合刺激T细胞增殖,在肿瘤免疫、移植免疫、炎症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及胸腺阴性选择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另外,新近发现它可与另一配体BTLA结合而抑制T细胞增殖,可能为自身免疫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LIGHT是近年来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新成员,可由T细胞、树突状细胞、NKT等多种细胞产生,主要通过与LTβR(TNFRSF3)和HVEM(TNFRSF14)2种细胞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学活性。现已证实,LIGHT及其信号通路参与了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如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重塑、气道高反应性以及肺纤维化。因此,LIGHT极有可能为哮喘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现就LIGHT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5.
利用我们建立的表达人膜型LIGHT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LIGHT)探讨LIGHT/HVEM信号体外对Mo-DC诱导分化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对T细胞活化和抗凋亡的共刺激作用。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的单核细胞经GM-CSF联合IL-4诱导形成Mo-DC,流式细胞术分析Mo-DC诱导过程中HVEM和LIGHT的表达;基因转染细胞L929/mock、L929/LIGHT、L929/CD40L或L929/LIGHT联合L929/CD40L,分别经丝裂霉素处理后,与GM-CSF联合IL-4诱导的Mo-DC共育,流式细胞术检测Mo-DC细胞表面成熟标志CD83和CD86的表达,利用FITC-Dextran分析Mo-DC对抗原的摄取能力;L929/LIGHT或L929/mock经丝裂霉素处理后,与抗人CD3单抗激发的T细胞共育,流式细胞术分析CD4+和CD8+T细胞表面活化标志CD25的表达,Annexin V和PI双标记分析T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表明,高表达HVEM的单核细胞在诱导形成成熟Mo-D(iDC)的过程中下调了HVEM的表达,成熟Mo-DC(mDC)又上调表达HVEM,而LIGHT在Mo-DC分化过程中呈短暂的诱导性表达;基因转染细胞L929/LIGHT及其联合L929/CD40L能上调Mo-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3和CD86的表达,并下调Mo-DC对FITC-Dextran的摄取能力;L929/LIGHT细胞能上调CD4+、CD8+T细胞CD25的表达,并增强T细胞抗凋亡能力。因此,基因转染细胞L929/LIGHT表面表达的人膜型LIGHT分子介导的LIGHT/HVEM共刺激信号对Mo-DC的诱导成熟和T细胞活化及抗凋亡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BTLA是新近发现的Ig家族的抑制性受体,其唯一配体HVEM,来自TNF受体超家族,可与TNF家族的LIGHT结合提供正向刺激信号.而BTLA与HVEM的相互作用传递抑制信号下调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这两个来自不同家族的受体间的负向调节作用,改变了对传统抑制性信号通路作用方式的看法.通过介绍目前对其生物学特性、信号传导机制及与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及寻找治疗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肿瘤等疾病的新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LIGHT-HVEM—BTLA共信号分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TLA是新近发现的一个CD28超家族共抑制分子,它的配体不是B7家族成员而是TNF受体超家族成员HVEM。HVEM同时还存在一个TNF超家族的配体,即T细胞上可诱导表达的与HSV的糖蛋白D竞争结合HVEM的淋巴毒素类似物(LIGHT)。HVEM可以作为一个分子开关,通过结合LIGHT或BTLA7E免疫调节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NFSF14(即LIGHT)及其受体LTβR和HVEM在暴发性病毒肝炎中的作用。方法:MHV-3感染易感小鼠建立暴发性病毒肝炎模型,通过HE染色和血清ALT水平的测定比较了LIGHT KO和WT两组小鼠的肝损情况;定量PCR技术检测了MHV-3感染C57BL/6小鼠后各时相点(0 h、12 h、24 h、48 h、72 h)肝脏和脾脏组织HVEM和LTβR的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了临床病毒性重症肝炎病人PBMC中HVEM和LTβR的表达情况。结果:MHV-3感染72 h后,WT小鼠的肝脏出现明显坏死灶,而LIGHT KO小鼠的肝脏则未见异常;LIGHT KO小鼠血清中的ALT浓度也显著低于WT组(P0.01)。MHV-3感染48 h后,C57BL/6小鼠脾脏中HVEM及LTβR的mRNA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肝脏中LTβR表达在12 h时就有显著上调(P0.01)。与之一致的是,临床重症肝炎病人PBMC中HVEM和LTβR的表达较正常人均有明显升高。结论:TNFSF14可能通过与其受体LTβR和HVEM的相互作用在病毒诱发的暴发性肝炎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B7-H4--B7家族的又一新成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T细胞活化和耐受的免疫调节中,B7-CD28家族成员介导的T淋巴细胞共刺激信号传导途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在启动、增强和维持T细胞应答中提供了关键的正性信号,而且还可提供重要的负性信号来限制、终止或削弱T细胞的免疫应答。鉴此在病毒感染、肿瘤、移植免疫排斥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过程中适当地调节或干预这些共刺激信号,将有助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及改善疾病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内毒素(LPS)刺激活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后,与免疫相关的膜分子和细胞因子表达及变化情况,以探讨LPS激活内皮细胞后对免疫应答可能的影响。方法胰蛋白酶法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RT-PCR观测未刺激和用LPS刺激的内皮细胞HLA-DR,CD80、CD86、B7-H1、B7-H2、B7-H3、B7-H4、B7-DC、HVEM、TR6、LTβR、LIGHT、OX40、OX40L等免疫相关分子的mRNA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CD40、CD137、ICAM-1蛋白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6、IL-8、TNF-α、IFN-γ的含量。结果①RT-PCR结果显示,未经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B7-H2、B7-H3、TR6、LTβR,并在LPS刺激后表达上调;B7-DC、HUVEM虽呈组成性表达,但在LPS刺激后未见变化;B7-H1、B7-H4仅在内皮细胞上为诱导表达;而CD80、CD86、LIGHT、HLA-DR、OX40无论刺激与否均未表达。②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其细胞表面表达少量CD137、CD40及ICAM-1,LPS刺激后其表达水平明显提高;③ELISA检测发现,内皮细胞在未激活状态下就能够分泌IL-6、IL-8和TNF-α,且LPS刺激后提高其分泌量。结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组成性表达多种免疫相关分子,LPS激活内皮细胞可以显著上调其表达。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由于缺少CD80、CD86的共刺激信号,不能活化初始T细胞而只能向活化及记忆性T细胞提供共刺激信号在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中,可能会起到负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进入介导子(herpes virus entry mediator,HVEM)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能否防治肌凝蛋白诱导的小鼠心肌炎模型,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以肌凝蛋白加弗氏佐剂免疫小鼠制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动物模型,通过小鼠尾静脉输注肌凝蛋白冲击的HVEM基因修饰的DC,观察其对心肌炎的免疫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结果 HVEM基因修饰的DC能够抑制自身免疫应答造成的小鼠心肌损伤,其机制主要是通过分泌IL-10,并诱导产IL-10调节性T细胞(Tr1)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结论 HVEM基因修饰的DC能抑制EAM的发生,并且HVEM介导的信号网络可能在不同的细胞中产生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B/T细胞弱化分子(BTLA)是最近发现的CD28家族共抑制分子,主要表达于B细胞、T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表面。BTLA的配体是TNF超家族成员疱疹病毒进入介质(HVEM)。HVEM-BTLA信号途径对T、B细胞的活化起负调节作用,在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维持自身免疫稳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BTL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对探寻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变态反应性疾病等的新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CD258(LIGHT)即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NFSF14),能够与其功能性受体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结合,在体内、体外均可发挥明显的抗肿瘤效应。CD258介导的信号通路在不同肿瘤细胞系中表现出复杂的促凋亡机制,并且在不同的肿瘤细胞系中表现出促进和抑制肿瘤生长的双重作用。随着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CD258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现对CD258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机制和应用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B7-H4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肿瘤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而T细胞的活化过程又依赖于双信号和细胞因子,其中活化的第二信号来自协同刺激分子,协同刺激分子中B7/CD28家族成员在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7家族新成员B7-H4是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的负性调控因子,可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可作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丹酚酸B对活化的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受体和Sma与Mad的同源基因2(Smad2)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丹酚酸B拮抗系膜细胞活化及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分离纯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刺激建立系膜细胞活化模型并检测Smad2、Smad7信号分子表达。丹酚酸B(剂量分别为10-6mol/L、10-5mol/L)进行干预,免疫荧光及蛋白印记法观察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系膜细胞TGF-β1两型受体(TβRⅠ、TβRⅡ)和Smad2信号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5μg/L TGF-β1刺激系膜细胞24h可成功制备系膜细胞活化模型,在系膜细胞活化早期即可见Smad2分子的显著磷酸化;10-6mol/L、10-5mol/L丹酚酸B均可明显抑制其活化标志蛋白α-SMA的表达;丹酚酸B干预可致系膜细胞TGF-β1两型受体表达减少,Smad2的磷酸化状态被抑制。结论:丹酚酸B可通过抑制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βRⅠ、TβRⅡ表达和信号分子Smad2的磷酸化而拮抗其活化,这可能是丹酚酸B抗肾纤维化的细胞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BTLA(CD272)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广泛表达于免疫细胞,其配体为HVEM。BTLA基因敲除小鼠淋巴器官发育基本正常,但TCR诱导的免疫应答反应显著增强,CD8记忆T细胞数量显著增多;抗原特异性IgG反应增强,并逐步出现自身抗体、高丙球蛋白血症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样疾病。这些结果证明,BTLA具有抑制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的功能。BTLA信号通路与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艾滋病等感染性疾病、肿瘤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调控BTLA信号通路有望用于相关疾病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7.
CD27-CD70共刺激信号途径是除了经典CD28-CD80/86轴外,初始T细胞活化第二个重要的共刺激信号途径.CD70-CD27轴为T、B细胞提供刺激信号、调节其免疫应答.对CD27-CD70轴的作用及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更加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为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B7-H1及其受体PD-1是共刺激分子B7-CD28家族的重要成员.B7-H1在淋巴组织及外周非淋巴组织广泛诱导性表达,PD-1则主要表达在活化的T细胞、B细胞及髓系细胞表面.B7-H1/PD-1共刺激途径主要作用是负性调节T、B细胞的免疫反应,参与维持外周组织的免疫耐受.病毒感染可以上调B7-H1及PD-1的表达,抑制病毒特异性T细胞的免疫功能,B7-H1/PD-1途径是病毒逃避免疫监视,引发慢性感染的重要通路,因而阻断B7-H1/PD-1共刺激途径能够恢复病毒特异性T细胞的功能,清除病毒感染,这对于病毒感染的免疫治疗,尤其是病毒慢性感染的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人协同刺激分子LIGHT的基因转染细胞株,探讨其体外对T细胞活化与增殖的协同刺激作用。采用RT-PCR法从活化的人外周血T细胞中克隆人LIGHT编码区全长基因,经EcoR I和BamH I双酶切后插入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pIRES2-EGFP-LIGHT重组子,脂质体法以重组质粒pIRES2-EGFP-LIGHT转染鼠L929细胞。经G418长期加压筛选,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分析LIGHT分子在基因转染的L929细胞膜上的表达,MTT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探讨获得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LIGHT体外对T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转基因L929/LIGHT细胞膜上能稳定高表达人LIGHT分子。体外细胞共培养试验表明,与未转染LIGHT基因的L929/mock细胞相比,L929/LIGHT能显著地促进抗人CD3单抗(mAb)刺激的T细胞增殖;同时L929/LIGHT亦能明显促进T细胞对IL-2、IFN-γ和IL-10的分泌。建立了稳定高表达人LIGHT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株,LIGHT介导的信号在体外对T细胞增殖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共刺激分子家族是既包括以CD28为代表的促进T细胞的生长、分化和细胞因子产生的正刺激分子,也包括诱导和维持T细胞免疫耐受及凋亡的负刺激分子.正性和负性刺激分子在适当的时间和部位表达,为T细胞提供正性信号和负性信号,调控T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和功能成熟.其中传递负向信号的分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不断发现一些新的成员.BTLA(B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为近年发现的负性共刺激分子,抑制或下调T细胞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其发挥抑制功能时与调节性T(Treg)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存在一定关系,参与多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BTLA在感染过程中的免疫作用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