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磊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568-5569
目前,随着复能剂和阿托品等药物的合理应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死亡率已经大大降低,但对于重度AOPP患者仍无法获得满意的疗效,平均死亡率仍为10%~14%[1].血液净化技术特别是血液灌流(HP)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已经广泛用于急性中毒及多器官衰竭的抢救与治疗,笔者采用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度AOPP患者2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脓毒性休克并发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脓毒性休克并发肾损伤住院患者36例,随机分为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组(n=18)及PHVHF联合HP组(n=18)。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生化指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用量。采用ELISA方法检测治疗0h、2h、24h后血液及滤液白细胞介素(IL)-10,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记录两组病人28 d病死率及90 d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心率、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去甲肾上腺素量下降优于CVVH组(P<0.05)。24 h后两组血液IL-10,IL-6以及TNF-α均有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效果更佳(P<0.05),HP治疗2h后即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滤过液中均检测到以上炎症因子。联合治疗组28 d病死率为27.7%,有7例患者90 d内肾功能恢复,CVVH组病死率为38.8%,4例患者肾功能恢复。结论PHVHF联合HP可有效治疗脓毒性休克并发肾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灌流(HP)联合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肌钙蛋白I(cTnI)、血清淀粉酶(AMS)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4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给予洗胃、导泻、应用抗胆碱药物及复能剂、呼吸循环支持、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给予HP治疗3h和CVVH治疗24h.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ST、cTnI、AMS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AST、cTnI、AM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 h,对照组AST、cTnI、AMS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治疗24h,与治疗12h比较,AST水平继续升高(P<0.05),cTnI、AMS水平升高不明显(P均>0.05).治疗12 h,治疗组AST、cTnI、AMS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24h,上述指标继续降低(P均<0.05).结论 HP联合CVVH能显著降低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AST、cTnI、AMS水平,从而减轻患者的多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技术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例HL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10例采用HP+CVVH治疗,对照组9例采用常规CVV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IL-6等细胞因子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存活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7 d后TG、TNF-α、IL-1、IL-6及APACHEⅡ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存活率7/10(70%)明显高于对照组5/9(55.6%)。结论 HP联合CVVH治疗能迅速降低血脂,有效调整炎症因子水平,改善HLP患者预后,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SIRS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芳 《山东医药》2009,49(34):95-96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疗效。方法将20例SIR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CVVH联合HP,对照组单独予CVVH。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及血浆内毒素、细胞因子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CVVH联合HP治疗SIR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HP/CVVH)、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PE/CVVH)对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LSAP)的治疗价值及效果评价。方法将68例HLSAP患者随机分为CVVH组、HP+CVVH组和PE+CVVH组,均予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并分别予以单纯CVVH、HP+CVVH、PE+CVVH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三组患者生命体征、APACHEⅡ评分、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重要脏器功能指标变化值;CT检查评价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CT严重程度指数(CTSI)变化;记录治疗1周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及死亡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但各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好转(P0.05),治疗72 h后三组间APACHEⅡ评分、血和尿淀粉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CVVH、PE+CVVH两组与CVVH组比较其余实验室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1周后三组患者CTS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HP+CVVH组和PE+CVVH组较CVVH组改善更明显(P0.05)。HP+CVVH组和PE+CVVH组较CVVH组临床情况更好,死亡率低,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 HP、PE联合CVVH治疗较单纯CVVH治疗能够更快降低患者血TG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可减少系统炎性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有效降低死亡率,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HP)应用于严重脓毒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11年12月至2014年8月收治梅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一科的92例严重脓毒症存在血液净化治疗指征患者,随机分为CVVH组及CVVH+HP组,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CRP)、补体3(C3)、内毒素;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组织器官灌注指标血乳酸(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以及血小板、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结果 CVVH+HP组治疗72 h时CRP、C3及内毒素降至最低,且低于CVVH组;治疗12 h后CVVH+HP组Lac低于CVVH组(P0.05),Scv O2高于CVVH组(P0.05);MAP、CV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4h CVVH+HP组Pa O2/Fi O2较CVVH组升高(P0.05),治疗12 h后,CVVH+HP组患者血小板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较CVVH组更低(均P0.05),治疗48h SOFA评分亦较CVVH组降低(P0.05)。结论 CVVH联合HP能够有效清除炎症介质,提高严重脓毒症患者氧合状态,改善组织器官灌注,改善器官功能,但对血小板有一定破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方法 43例经口服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组(A组,21例)和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组(B组,22例),通过观察患者的给药次数、总药量、血液灌流次数、治愈率、平均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B组给药次数、总药量、血液灌流次数、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 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在抢救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优于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且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脑钠肽(BNP)和肌钙蛋白I(cTnI)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心内科和急诊科入住的DCM患者76例,将其按照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组22例,心功能Ⅲ级组26例,心功能Ⅳ级组28例;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3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BNP、cTnI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功能Ⅳ级组BNP、cTnI水平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Ⅱ级组正常对照组(P0.05)。DCM患者血清BNP与cTnI呈正相关(r=0.775,P0.05),血清BNP和cTnI与LVEF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0、-0.542,P0.05)。结论血清BNP水平对评价DCM患者心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cTnI联合检测可预测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李素云 《山东医药》2006,46(7):85-85
2004年7月~2005年9月,我院ICU应用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重度中毒患者3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在心脏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防治中的疗效 ,并根据CVVH治疗的时机探讨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4 3例心脏术后重症急性肾衰竭 (ARF)伴MODS的患者 ,按尿量出现 <0 5ml/ (kg·h)至CVVH开始的时间间隔分为两组 :A组 <18h(2 1例 )和B组 >18h(2 2例 ) ,A组和B组中存活者分为A1组 (16例 )和B1组 (8例 )。对全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 12h后的MODS评分、APACHEⅢ评分、平均动脉压 (MAP)、氧合指数、血尿素氮 (BUN)和血肌酐 (SCr) ,以及存活者CVVH治疗时间、CVVH开始后尿量恢复时间 [>1ml/ (kg·h) ]和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①B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A组 (6 3 6 %vs 2 3 8% ,P =0 0 0 9) ;②CVVH治疗 12h后 ,A组及B组的MAP、氧合指数、BUN和SCr均明显改善 ,仅A组的APACHEⅢ评分和MODS评分显著降低 (P <0 0 5 ) ;③B1组机械通气时间、CVVH治疗时间和尿量恢复时间明显高于A1组 (P <0 0 1) ;④存活患者的CVVH距尿量 <0 5ml/ (kg·h)时间与尿量恢复时间 (r =0 76 2 ,P <0 0 0 1)、CVVH治疗时间 (r =0 6 15 ,P =0 0 0 2 )明显相关。  结论 :CVVH是防治心脏术后MODS合并重症ARF患者的有效手段 ,但必须强调早期ARF诊断和及时CVVH治疗。尽早行C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常用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眉山市彭山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90例,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治疗,B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滤过治疗,C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及降低幅度。结果治疗前后3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A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治疗后甲状旁腺素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B组、C组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降低幅度大于A组(P<0.05),但B组和C组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这三种血液净化方法进行治疗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但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甲状旁腺素的清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P+HDF)和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HP+CVVH)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百草枯(PQ)的清除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入住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肾脏科的急性PQ中毒患者16例,分成HP+HDF组(7例)和HP+CVVH组(9例),观察两种透析模式对中毒患者血、尿PQ浓度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 (1)两种模式的透析器均可显著降低PQ浓度(P0.01);(2)HP+HDF组透析器对中毒患者血液PQ的摄取率、清除率均显著高于HP+CVVH组(P0.05);(3)HP+HDF组患者血液PQ浓度在透析开始2 h内逐渐降低,但2 h后3例患者PQ浓度再次升高,而HP+CVVH组患者在透析12 h内显著下降,之后维持在较低水平;(4)透析后HP+CVVH组血中PQ浓度较透析前显著降低(P0.01),HP+HDF组则降低不明显(P0.05);两组透析后尿中PQ浓度均较透析前显著降低(P0.01);透析前后血液及尿液中PQ浓度下降百分率HP+CVVH模式均显著高于HP+HDF(P0.01);(5)HP+CVVH组患者第7天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尿素氮与第3天相比显著降低(P0.05),HP+HDF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两种透析模式均能有效清除中毒患者血、尿中的PQ,但HP+CVVH透析模式更加高效平稳,避免了透析中血液PQ浓度的再次增高。研究为HP+CVVH和HP+HDF技术应用于百草枯中毒抢救提供了临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转运行血液灌流(HP)治疗的时机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基层医院向我院转运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行常规治疗;B组于中毒12 h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HP治疗;C组在中毒2~12 h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HP治疗,比较3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C组患者的意识改善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以及最终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和B组(P<0.05),B组的时间略短于A组(P>0.05),C组病死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HP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显著,灌流的最佳时机应为中毒后的2~12 h内。  相似文献   

15.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脑钠钛(BNP)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29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Ⅳ级CHF患者,根据是否接受CVVH分成CVVH组(14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予以心力衰竭常规治疗,CVVH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VVH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内环境生化指标,AngⅡ、BN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炎症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心功能指标和临床转归.结果 CVVH组外周血中尿素氮(BUN)、肌酐(Cr)、TNF-α、IL-1、IL-6、CRP、AngⅡ、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或P<0.01).结论 CVVH可以有效地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及其并发的高度水肿、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CVVH能清除具有心血管活性的中分子炎症介质、心脏抑制因子及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激素.  相似文献   

16.
李昊  殷艳蓉  田刚 《心脏杂志》2012,24(4):498-502
目的:研究连续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N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的影响,以及此类患者CVVH治疗前后NT-proBNP的水平和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50例接受CVVH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CVVH治疗前后的血样,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血浆NT-proBNP的水平,并比较NT-proBNP水平在血液净化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 血浆NT-proBNP的水平在CVVH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P<0.01)。CVVH治疗前NT-proBNP的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性(Pearson系数为-0.783),治疗结束后此种相关性消失。CVVH治疗前,死亡组患者NT-proBNP的水平高于存活组患者(P<0.01)。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VVH治疗可以使血浆NT-proBNP的水平显著下降,且NT-proBNP水平下降的程度与CVVH治疗的时间及脱水量呈正相关。对于接受CVVH治疗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慎重以NT-proBNP的水平作为评价心功能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疗效及应用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48 例心脏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出现尿量减少(<0.5 ml·kg-1·h-1)至开始CVVH 治疗的时间间隔分为两组:A 组<4 h(27 例),B 组>4 h(21 例).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胱抑素C(Cysc),以及CVVH 治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 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CVVH 治疗后,BUN、Cr、Cysc 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的CVVH 治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 住院时间较B 组患者短,死亡率亦较B 组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VVH 是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及时诊断,尽早(出现少尿4 h 内)行CVVH 治疗,可明显加快ARF 患者肾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连续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P)的治疗效果.方法:49例HLP患者随机分为2组:连续血液滤过组(A组,n=24)和对照组(B组,n=2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用连续血液滤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率(HR)、呼吸(R)、氧合指数(PO2/FiO2)、血氧饱和度(SaO2)、血清甘油三酯(TG)、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的变化;并行APACHE~ 动态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急性并发症的变化及治愈率.结果:经CVVH治疗后72h,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HR、R降至正常,APACHE~评分下降明显(10.8±5.1vs15.5±6.9,P<0.05);血清TG、IL-6及TNF-α亦明显下降(6.8±3.7vs18.5±6.3,39.8±16.7vs72.4±25.1,37.5±14.1vs61.2±16.1,P<0.05).治疗7d后,两组休克均获纠正(P<0.05).A组ARDS和急性肾功能障碍控制迅速,发生率下降明显(5.0%vs37.5%,5.0%vs25%,P<0.05).A组治愈22例,死亡2例,死亡率8.3%;B组治愈20例,死亡5例,死亡率20%,治疗效果显著.结论:CVVH治疗HLP有明显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中,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3组,A组29例,B组31例,C组34例。A组内科治疗加PE联合CVVH治疗,B组内科治疗加PE治疗,C组仅予内科治疗。比较三组近期疗效及生存率,并观察A组和B组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的改变。结果 A组肝性脑病意识转清率50.0%(5/10),低钠血症改善,白细胞介素(IL)-8下降,IL-10上升,近期有效率82.8%,生存率48.3%;B组肝性脑病意识转清率I8.2%(2/11),低钠血症、IL-8,IL-10无改变,近期有效率48.4%,生存率22.6%;C组肝性脑病意识转清率9.1%(1/11),近期有效率26.5%,生存率20.6%。结论 内科治疗加PE联合CVVH能降低IL-8,升高IL-10,提高生存率,且方便可行,应作为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以及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对Ⅳ型心肾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连续收治的Ⅳ型心肾综合征患者54例,其中25例行CVVH治疗,29例行SLED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平均动脉压(MAP)、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肌酐(Scr)以及尿素氮(BUN)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的疗效情况CVVH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SLED组总有效率(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CVVH组和SLED组患者治疗后Scr(361±46μmol/L、336±59μmol/L)和BUN[(19.4±4.8)mmol/L、(27.0±6.7)mmol/L)]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CVVH组和SLED组MAP[(89.5±14.7)mm Hg,(83.1±16.6)mm Hg)]和LVEF[(59.5±7.2)%,(51.2±5.7)%]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VVH组治疗后的MAP和LVEF改善程度显著优于SLE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Ⅳ型心肾综合征患者发作顽固性心衰皆有效,CVVH疗效优于SL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