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用老年医学》2016,(1)
目的观察不同剂型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其对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97例老年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结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2组均治疗30 d,比较2组疗效,并分析血清PCT、CRP、IL-6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05,P0.05);治疗后,2组血清PCT、CRP、IL-6水平均有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氮磺胺吡啶结肠溶胶囊治疗UC疗效优于柳氮磺胺吡啶片,可能与其能更好的降低血清PCT、CRP、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邓素敏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5(7)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压氧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高压氧组即高压氧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对照组即单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共49天。结果高压氧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or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5.
猴头菌颗粒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C)为一种慢性难治性的炎症性肠炎,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现有的资料可归纳为炎症介质的作用、免疫发病机制及遗传因素等。临床上尚无特效药,治疗该病的主要药物包括皮质激素和水杨酸类,但均存在疗效差、副作用大的缺点。我院于2005年1月至今采用猴头菌颗粒联合 相似文献
6.
猴头菌颗粒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C)为一种慢性难治性的炎症性肠炎,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现有的资料可归纳为炎症介质的作用、免疫发病机制及遗传因素等。临床上尚无特效药,治疗该病的主要药物包括皮质激素和水杨酸类,但均存在疗效差、副作用大的缺点。我院于2005年1月至今采用猴头菌颗粒联合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应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和思密达口服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2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40例UC患者,男112例,女128例,年龄15~60岁。均符合下列标准: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有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结肠镜俭查可见病变从直肠 相似文献
8.
柳氮磺胺吡啶、甲硝唑、云南白药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SASP)、甲硝唑和云南白药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5例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灌肠治疗组45例,采用联合灌肠治疗,每晚1次,保留1h,持续2周后口服SASP及甲硝唑维持治疗22周,口服对照组40例,予SASP加甲硝唑口服12周后,SASP剂量减半再持续12周,6个月疗程结束后复查疗效。结果:灌肠治疗组治愈率为93.3%(42/45例)有效率为100.0%(45/45例),口服对照组则分别为47.5%(19/40例)和75.0%(30/40例),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柳氮磺胺吡啶及甲硝唑联合云南白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病,主要累及左半结肠和直肠,少数侵犯全结肠,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显,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因素、精神因素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及甲硝唑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较大,容易复发,国内有试用自制复方中药煎剂直肠内点滴有效的报道,但尚缺乏一致的评价,我们自1997年1月对2001年1月应用SASP 甲硝唑 云南白药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谭诗云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3,(2)
柳氮磺胺吡啶能有效控制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并延长其缓解时间。对其作用机理的公认观点为:偶氮键经结肠细菌分解,释放其活性部分5-氨基水杨酸(5-ASA)和非活性部分磺胺吡啶。前者在局部发挥作用,后者被迅速吸收,产生副作用。现已研制出在结肠释放的纯5-ASA 制剂,由于5-ASA 没有外膜包裹,在肠内被迅速吸收而不起作用。目前,在英国有下列三种配方被准许应用。第一是密色拉嗪 相似文献
11.
莫国权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0,(1)
本试验旨在:①比较色甘酸钠(DSCG)与柳氮磺胺毗啶(SASP)的疗效;②测定此两药合用足否比单用为佳。107名可供分析的证明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按其症状分为3群:发作的;缓解的而乙状结肠镜证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治疗困难 ,易于复发。我们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 ,观察了其疗效、复发情况及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影响。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82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4 2例 ,男 2 0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 35 .4岁 ;对照组 4 0例 ,男 18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 34岁。两组性别、年龄情况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1.2 方法 病例诊断标准按 1993年太原会议标准[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 ,每次 1g ,每日 3次 ,共用 30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中西药保留灌肠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中西药保留灌肠或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联合仙白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活动期轻、中度UC患者分为2组:灌肠组50例、对照组30例.灌肠组采用口服SASP联合仙白汤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用SASP口服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大便次数、黏液血便、腹痛症状改善情况,并行结肠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灌肠组腹痛、便次、黏液血便症状改善平均时间分别为4.6 d、5.88 d、4.92 d,对照组分别为6.6d、8.4d、7.4d,(P<0.01);治疗后复查肠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灌肠组为96.00%(P<0.01);总体评估,灌肠组完全缓解14例,有效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依次为6、16、8例、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ASP联合仙白汤灌肠治疗UC可快速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控制UC的活动期,比单用SASP更能控制炎症急性发作,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冯建东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4,(2):131-133
目的探究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显著高于对照组72.0%(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18.
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病理学特征和分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从病理学角度探讨柳氮磺胺吡啶 (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UC)的部分机制。方法 应用SASP 1g ,每日 3次 ,治疗活动期UC 6周 ,观察治疗前后的病理特征和组织学分级的变化。 结果 轻度UC治疗前黏膜固有层血管炎为 48.2 % ,治疗后为 17.4% (P <0 .0 0 1) ;中度UC治疗前为6 8.0 % ,治疗后为 2 6 .7% (P <0 .0 0 1)。治疗前 ,血管壁轻度坏死 1例 ,中度 2例 ;血栓形成中度 2例 ;在6周末 ,所有标本均未发现有血管壁坏死和血栓形成。治疗前轻度UC腺体异常为 30 .4% ,治疗后为13 .0 % (P <0 .0 5 ) ;治疗前中度UC为 42 .0 % ,治疗后为 40 .0 % (P >0 .0 5 )。轻度UC治疗前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 98.2 % ,治疗后为 80 .4% (P <0 .0 1) ;中度UC治疗前为 10 0 .0 % ,治疗后为 91.1% (P <0 .0 5 )。对隐窝脓肿的影响 ,轻度 :从 2 1.4%降到 4.4% (P <0 .0 5 ) ;中度 :从 48.0 %降到 13 .3% (P <0 .0 0 1)。黏膜组织学分级轻度 :治疗前为 2 .0 0± 0 .84,治疗后为 0 .91± 0 .46 (P <0 .0 0 1) ;中度 :治疗前为 2 .49± 0 .84,治疗后为 1.31± 0 .75 (P <0 .0 0 1)。结论 SASP能明显改善UC炎症黏膜的小血管病变与黏膜腺隐窝脓肿 ,减少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 ,从而减少炎症性反应物产生与前列腺素的合成 , 相似文献
19.
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肠粘膜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肠粘膜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朱炳喜吕愈敏柳氮磺胺吡啶(SASP)广泛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但其抗炎机制尚不明确。近来发现SASP具有清除氧自由基(OFR)的特性。我们检测了SASP治疗前后UC患者肠粘膜中丙二醛(MDA)的...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