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念体悟疗法对强迫症的干预效果。方法:对9名满足入组标准的强迫症个案开展为期23周的正念体悟疗法干预,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耶鲁-布朗强迫程度严重量表(Y-BOCS)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测量,以检验其效果。结果:对数据进行t检验发现,来访者SCL-90除敌对因子分(t=1.915,P0.05)前后测没有达到统计学的显著差异之外,总均分(t=5.851,P0.01)和其他因子分(躯体化t=3.360,和强迫t=4.203,人际关系t=6.804,抑郁t=5.997,焦虑t=3.763,恐怖t=5.146,偏执t=6.424,精神病性t=4.661,其他t=4.482;P均0.05)均是后测显著低于前测,Y-BOCS分数(t=7.007,P0.05)后测也显著低于前测。结论:正念体悟疗法干预强迫症有效,能显著缓解来访者的强迫症症状,降低其主观痛苦程度,恢复其社会生活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对照试验设计。选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癌患者67名,依患者意愿分配入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3)。干预组除常规康复(如复查、康复咨询、中药康复、锻炼等)外,接受为期10周每周1次的团体心理治疗,而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复。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10周末测评时,干预组脱落4人,对照组脱落3人。基线时,干预组SAS、SDS得分均高于对照组[(42.0±7.7)vs.(36.0±6.8),(44.4±11.5)vs.(38.7±9.0);均P﹤0.05],QLQ-C30各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0周干预后,干预组SAS、SDS、QLQ-C30疲乏症状得分均比干预前降低,整体生活质量得分较干预前提高(均P﹤0.05)。对两组患者(基线得分-干预后得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发现干预组患者SAS、SDS、角色功能、疲乏症状得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有助于降低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焦虑及抑郁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应用于有需要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基线个案实验设计,先后对6例患者进行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治疗,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 YBOCS)、症状自评量表( SCL-90)、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FMQ)来进行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的追踪评估,其中YBOCS采用周测施测.结果:多基线个案设计的图形观察分析表明,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强迫症状有明显减轻的趋势,其治疗效果在追踪期得到了维持.Wilcoxon相关样本检验发现,患者SCL-90的躯体化、强迫症、抑郁和焦虑因子分及YBOCS总分、强迫思维分量表分、强迫行为分量表分均是后测低于前测,而FFMQ的观察、描述、正念行动和不判断得分均是后测高于前测.结论: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有效,未来需要采用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探索该疗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主要考察正念冥想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对40名自认为睡眠质量较差或期望通改善自身焦虑水平或学习压力的大学生进行为期8周每周1次的正念冥想训练。同时由40名同学校的学生组成控制组。在干预前后及干预测量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学生的正念觉知量表、SCL-90的焦虑、抑郁和强迫症状分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正念干预组在干预结束6个月后进行第三次测量。结果:1通过8周的正念冥想训练,干预组的焦虑(F=4.68,P0.05,η2=0.061,珚x前测=20.94;(珚x)后测=19.49)、抑郁(F=19.02,P0.01,η2=0.209,珚x前测=24.43,珚x后测=21.49)和强迫症状(F=4.27,P0.05,η2=0.056,珚x前测=30.06,珚x后测=28.11)均显著降低,而对照组前后测的焦虑(珚x前测=19.13,珚x后测=18.68)、抑郁(珚x前测=23.23,珚x后测=22.74)和强迫症状(珚x前测=28.13,珚x后测=28.67)均无显著变化;2正念冥想组的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在干预后有显著的改善(F=6.67,P0.05,η2=0.09),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珚x前测=5.41,珚x后测=5.26);36个月追踪显示,正念组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睡眠质量在干预6个月后恢复到干预前的水平。结论:正念冥想训练可以在短期内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正念压力管理短训课程(MBSS)干预精神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效果。方法:选取某精神专科医院护士56名,随机分为干预组(n=27)和对照组(n=29),干预组参加2天MBSS集训和1个月的课后自主训练,对照组在研究期间内不做干预。在基线、2天集训后、1个月自主训练后3个访视点对两组进行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通用职业倦怠问卷(MBI)、抑郁-焦虑-压力问卷(DASS)测评。结果:干预组在2天集训后、1个月自主训练后的MAAS得分均高于基线,而MBI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DASS焦虑分量表得分低于基线(均P<0.01)。对照组MAAS得分在3个访视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MBI、DASS得分在3个访视点有所升高(均P<0.05)。结论:对精神科临床护士实施MBSS课程的定式训练,可以降低职业倦怠和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洗涤组、检查组、反刍思维组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质、安全感与厌恶感。方法:采用帕多瓦量表-华盛顿州立大学修订版(中文版)、瑞典大学人格量表、安全感量表和中文厌恶感量表对80例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强迫障碍诊断标准的住院和门诊病人,以及8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测查。根据帕多瓦量表-华盛顿州立大学修订版(中文版)评分将全部病例分为洗涤、检查和反刍思维三组,对测查结果进行方差分析、K ruskal-W allis H检验和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结果:①洗涤组病例29例,检查组32例,反刍思维组19例;②反刍思维组躯体焦虑和精神焦虑得分[(70.3±11.0)vs.(72.8±9.7)]大于洗涤组[(56.6±11.9)vs.(66.5±8.9)]和检查组[(61.4±10.7)vs.(66.2±7.9)],三组均大于健康对照组[(50.5±8.9)vs.(50.8±9.7),Ps0.05];③反刍思维组安全感得分(37.9±7.1)小于洗涤组(47.0±9.5)和检查组(48.5±8.9),三组均小于健康对照组(62.8±11.3)(Ps0.05);④洗涤组厌恶感得分依次大于检查组、反刍思维组和健康对照组[(103.0±9.5)vs.(89.7±11.0),(85.3±10.8),(86.2±13.5),Ps0.01];⑤污染/洗涤强迫得分与缺乏自信和社交愿望得分呈负相关(r=-0.23,-0.38),与冷漠得分、厌恶感总分呈正相关(r=0.36,0.68);检查强迫得分与躯体焦虑、应激敏感性、冒险探索、社交愿望、怨恨、言语攻击呈正相关(r=0.22~0.42);伤害他人/自己的强迫想法得分与躯体焦虑、精神焦虑、应激敏感性、缺乏自信、冲动性、冒险探索、怨恨、兴奋性、不信任、言语攻击、身体攻击得分呈正相关(r=0.32~0.66),与安全感总分呈负相关(r=-0.57)。结论:洗涤组强迫症患者的厌恶感高于检查组和反刍思维组;反刍思维组强迫症患者的安全感低于洗涤组和检查组,而且神经质人格特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集体心理咨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41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人,随机分配进入干预组(n=40)或对照组(n=40)。干预组接受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集体心理咨询,在此期间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在基线水平、干预8周后及干预结束1个月后随访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UCLA孤独量表和自尊量表(SES)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共37人完成研究,1个月后的随访有32人参加。对照组共39人完成8周随访。干预组干预后STAI的状态焦虑分量表得分及SCSQ消极应对维度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均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两组患者(基线得分-干预后得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发现干预组患者状态焦虑分量表得分及SCSQ消极应对维度得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发现干预组患者状态焦虑得分及消极应对维度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呈下降趋势(均P0.01)。结论:认知行为集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念干预对减弱戒毒人员自我报告的毒品渴求的有效性。方法:在某强制隔离戒毒所招募男性戒毒人员363名,随机分为正念干预组(n=182)和常态对照组(n=181)。正念干预组实施为期8周(每周7次,每次0.5 h)的正念干预,常态对照组处于常态。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自我同情量表(SCS)、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ER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以及毒品强迫使用问卷(OCDUS)进行基线及8周干预后测量。结果:8周干预后,正念干预组FFMQ得分高于常态对照组,DERS和OCDUS得分低于常态对照组(均P<0.05);自我同情、情绪调节以及总体幸福感在正念干预与毒品渴求关系之间有中介效应(总间接效应为0.37,95%CI为0.07~0.92)。结论:正念干预可以降低毒品渴求,并通过提升自我同情、情绪调节能力和总体幸福感进而降低毒品渴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念疗法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正念疗法干预8周,并于干预前后使用中文版糖尿病痛苦量表(DDS)和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修订版(A-DQOL)评定两组患者的心理痛苦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8周后,实验组糖尿病心理痛苦得分低于对照组(t=2.184,P0.05),生活质量得分也低于对照组(t=2.596,P0.05)。结论:正念疗法可有效减轻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正念训练改善初一学生负性情绪和提升学业成绩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中学初一年级学生192人,将其分成正念训练增强组(n=34)、正念训练组(n=62)和非正念训练组(n=96)3组,正念训练增强组和正念训练组运用五段正念录音周一至周五每日中午练习,循环8周。另外,正念训练增强组每周增加2次课前训练,完成家庭自主练习任务。在此期间非正念训练组不做任何训练。采用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简版(DASS-21)、教师自编学业试卷于基线(T1)、8周干预后(T2)施测,考察负性情绪水平及学业成绩。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DASS-21总分及各因子分(抑郁分量表除外)的分组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T2正念训练增强组DASS-21总分和焦虑得分低于正念训练组(P0.05或P0.01)和非正念训练组(均P0.01),压力得分低于非正念训练组(P0.01)。学业成绩总分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正念训练组T2的成绩高于T1 (P0.01)。结论:高强度正念训练有助于改善初一学生负性情绪;正念训练对学业成绩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正念训练改善负性情绪的效果以及正念水平提升对干预效果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通过讲座的方式招募存在压力、负性情绪并愿意通过正念训练来缓解的个体参与研究,共招募90人,将其随机分为正念训练组与等待对照组。其中79人完成研究(正念训练组38人,等待对照组41人)。正念训练组参加8周正念训练,在此期间等待对照组不进行干预。采用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FMQ)测量正念水平,简明心境量表(POMS)测量情绪。结果:8周训练后,正念训练组FFMQ总分高于基线[(125.9±11.9)vs.(121.2±12.5),P0.01],POMS负性情绪总分及紧张焦虑、抑郁沮丧、疲劳维度得分均低于基线(均P0.01);而对照组各项得分与基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FM Q总分的增加对干预所造成的POM S中负性情绪总分(95%CI=-6.24~-0.74)及紧张-焦虑(95%CI=-1.65~-0.12)、抑郁-沮丧(95%CI=-1.63~-0.14)、疲劳(95%CI=-1.72~-0.20)的减少存在中介作用。结论:正念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参与者的负性情绪,正念水平的提升是干预造成情绪缓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基于正念减压疗法(MBSR)的心理干预对冠心病(CHD)支架植入患者负面情绪、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CHD支架植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干预+基于MBSR的心理干预,n=60)与对照组(常规干预,n=60),比较两组负性情绪、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自我感受负担及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化(t=-6.61,P0.05)、强迫症状(t=-5.65,P0.05)、人际关系(t=-3.41,P0.05)、抑郁(t=-5.54,P0.05)、焦虑(t=-10.36,P0.05)、恐怖(t=-5.01,P0.05)及偏执(t=-3.70,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Hc=5.66,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t=4.69,P0.05)、心绞痛稳定状态(AS)(t=4.68,P0.05)、心绞痛发作情况(AF)(t=4.58,P0.05)、治疗满意度(TS)(t=3.89,P0.05)、疾病认知程度(DP)(t=2.96,P0.05)及总得分(t=6.52,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身体负担(t=-9.37,P0.05)、情感负担(t=-4.48,P0.05)及总得分(t=-3.45,P0.05)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5.44,P0.05)。结论:基于MBSR的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CHD支架植入患者负面情绪及身心感受负担,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正念训练对中国高焦虑在校大学生焦虑症状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方法 对北京两所高校的2 41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量表测评,根据得分招募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正念干预组(n=20)和对照组(n=20)。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对所有学生进行前测。之后对干预组进行为期8周的正念认知疗法训练,训练结束后进行后测,前后测量表相同。结果 正念训练降低干预组的状态焦虑(F=6.21,P<0.001)和特质焦虑分数(F=6.15,P<0.001),提升正念总分(F=6.26,P<0.001)以及观察(F=5.21,P<0.01)、描述(F=6.24,P<0.001)、非反应分数(F=5.80,P<0.01)。结论 正念训练能有效降低高焦虑在校大学生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晚发型强迫障碍患者风险决策特点及其与强迫思维、强迫动作等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耶鲁布朗(Yale-Brown)强迫量表评估38名晚发型强迫障碍患者及38名正常被试强迫思维、强迫动作及总体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软件(CANTAB)中剑桥赌博任务(CGT)、信息采集任务(IST)评定其风险决策特点。结果:晚发型强迫障碍组Yale-Brown量表总分(t=35.44,P0.05)、强迫思维分(t=18.49,P0.05)、强迫动作分(t=17.75,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晚发型强迫障碍组CGT决策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t=9.02,P0.05),风险值(t=-6.93,P0.05)、风险校正值(t=-2.23,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总体下注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t=-6.49,P0.05);IST总平均翻开方块数(t=5.77,P0.05)、收益固定(t=5.75,P0.05)及收益递减(t=7.13,P0.05)情景下平均翻开方块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总平均翻开方块反应时(t=3.62,P0.05)、收益固定(t=2.85,P0.05)及收益递减(t=2.88,P0.05)情景下平均翻开方块反应时均显著长于对照组。晚发型强迫障碍组Yale-Brown量表总分与CGT总体下注比例呈显著负相关(r=-0.22,P0.05);强迫思维得分与CGT总体下注比例呈显著负相关(r=-0.31,P0.05),与IST总正确数(r=0.34,P0.05)、收益递减情景下正确数(r=0.42,P0.05)呈显著正相关;强迫动作得分与CGT决策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34,P0.05)。结论:晚发型强迫障碍患者风险决策速度较慢,决策时更为保守,更少冒险,即使以牺牲收益为代价,且强迫思维、强迫动作对风险决策存在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开发干预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网络认知行为治疗(ICBT)系统,并考察ICBT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在建立的干预网站,招募受焦虑情绪困扰的在校大学生54名,按照3∶1非等组随机分配到干预组(n=40)与对照组(n=14),干预组接受为期4周,持续8次的ICBT干预,对照组处于等待状态(等待干预组4周干预结束后再接受干预)。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于基线和干预4周后进行测量。结果:基线期,干预组与对照组在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分量表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周干预后,干预组状态焦虑分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具有大的效应量(g=1.44),干预组特质焦虑分量表得分(单侧检验)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中等效应量(g=0.67)。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4周干预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基线期(均P<0.001)。结论: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对大学生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的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自知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门诊及住院的110例强迫症患者采用自知力评定表及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定其自知力及强迫症状。结果①强迫症患者中自知力不良者占31.8%(35/110),其中绝大部分为轻度自知力不良(34/35);②自知力不良组患者Y-BOCS量表各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自知力完整组(t=-2.24~-4.93,P<0.05);③自知力不良组中强迫症状为重度者比率较高(χ2=9.011,P<0.05),强迫症状具有荒谬性的比率也较高(χ2=6.174,P<0.05)。结论部分强迫症患者中存在自知力不良,但基本为轻度;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强迫思维的荒谬性对自知力的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使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自我报告版筛查出焦虑症状评分高的中学生(得分≥25分)59名,随机分配进入干预组(n=29)或对照组(n=30)。对干预组使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案进行10周(每周1.5 h)的干预,在此期间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对照组在干预组10次干预结束后接受与干预组同样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使用Spence’s儿童焦虑量表-儿童版(SCAS-C)和儿童自动思维量表(CATS)对两组进行基线和10周干预后2次测量。结果:对SCAS-C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测量时间与分组处理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57)=8.12,P<0.05]。对CATS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测量时间与分组处理的交互作用接近有统计学意义[F(1,57)=3.88,P=0.054]。干预组SCAS-C及CATS的10周干预后得分均低于基线得分[(28.2±11.3)vs.(35.4±15.8),(37.8±30.7)vs.(48.8±27.0);均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效减少青少年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囤积障碍共病抑郁症强迫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抑郁症、强迫症、囤积障碍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及计算机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进行评估。结果:囤积障碍组、囤积共病抑郁症组、囤积共病强迫症组、抑郁症组、强迫症组的认知功能得分差异显著(F=8.689,P0.01);5组间抑郁、强迫症状严重程度得分差异显著(F=6.006,P0.01;F=7.786,P0.01)。结论:囤积障碍共病抑郁症强迫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较单纯囤积障碍患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强迫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源检测能力、认知融合、正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强迫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最近8周未接受药物治疗)35例,同时招募正常对照35例。使用源检测三键任务范式、耶鲁-布朗强迫症状维度量表(Y-BOCS)、认知融合问卷(中文版)(CFQ)及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进行测评。源检测能力指标用平均条件化源辨别测量(ACSIM)。结果:强迫症患者ACSIM、MAAS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FQ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所有被试的ACSIM得分与Y-BOCS得分负向关联(β=-30.67,P<0.01),CFQ得分与Y-BOCS得分正向关联(β=0.54,P<0.01)。结论:强迫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源检测能力、认知融合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太极拳训练对帕金森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市某三甲医院58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12周的太极拳训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帕金森患者SCL-90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各维度得分无差异(P均0.05);干预后,对照组和干预组帕金森患者SCL-90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各维度得分有显著差异(t=6.91,3.97,6.37,7.52,8.35,4.61,4.24,4.69,7.25;P0.05)。干预前,干预组WHOQOL-BREF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P0.05);干预后,干预组WHOQOL-BREF与对照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P0.01);干预前后自身比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P0.05),干预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34,P0.05)。结论:太极拳训练能改善帕金森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