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门诊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60例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⑴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SDSS评分要明显低于其他药物治疗组(P〈0.05)。⑵相关分析结果,SDSS评分与年龄、住院时间、阳性症状分、精神病理分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SDSS分与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住院次数成正相关(P〈0.05),与起病年龄成负相关(P〈0.05)。⑶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SDSS分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即住院次数和PANSS阴性症状分。结论:影响门诊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发率、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大部分患者存在社会功能缺陷,而功能的改善依赖于各种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临床发现许多精神疾病患者尤其是通过正规治疗达到临床痊愈出院后的患者,在维持康复治疗过程中始终不能恢复至病前社会功能。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日回归社会,达到心理和社会康复,已成为目前精神分裂症治疗和康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验精神分裂症患者强化康复训练后其社会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通过对150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比较一般常规护理和院内强化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两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有显著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强化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了解治疗依从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对临床痊愈的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于出院时进行评估,1年后随访时用该量表再次进行评估,同时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估其社会功能,按依从性良好和不良将其分为依从性好和依从性差两组.比较两组BPRS、SDSS和再住院率的差异.结果 出院时两组BP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随访时依从性差组BPRS和SDSS评分均高于依从性好组(P<0.05),其再住院率也显著高于依从性好组(P<0.05).结论 结果 显示治疗依从性差可导致病情控制不良和社会功能明显缺损,提示采取包括家庭支持和心理治疗在内的综合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持性团体治疗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实施支持性团体治疗,对照组实施一般工娱治疗。应用SDSS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各评定1次,比较2组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减分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23.74%,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缺陷,支持性团体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会功能训练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研究组给予生活技能训练、社会技能训练、健康教育及家庭干预等措施。定期对两组患者观察效果。评定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同步性比较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能力、社会兴趣等方面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的SANS评分、NOSIE积极因子和消极因子评分、SSPI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社会功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患者积极参加人际交往,参与社会活动,提高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有较好的社交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会功能训练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研究组给予生活技能训练、社会技能训练、健康教育及家庭干预等措施.定期对两组患者观察效果.评定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同步性比较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能力、社会兴趣等方面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的SANS评分、NOSIE积极因子和消极因子评分、SSPI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社会功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患者积极参加人际交往,参与社会活动,提高患者的杜会生活能力,有较好的社交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8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6个月的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院内的综合康复治疗,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在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SANS评分、SSPI评分与对照组及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2月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治疗组除选用利培酮(1~6 mg/d)或奎硫平(100~700 mg/d)药物治疗外,还配合认知、家庭、社会等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每周不少于3次。对照组单用相同的药物治疗,共治疗4周。出院半年后,对两组患者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出院半年时,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分别有29和28例纳入结果分析。出院半年时治疗组在社会性退缩、婚姻职能、职业和工作能力、父母职能、个人生活自理等方面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2.30,P<0.05~0.01)。在家庭内、外活动,对外界的兴趣以及责任心和计划性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配合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社会功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服药态度量表(DAI);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等量表调查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社会功能训练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样本量各100个,干预组给予干预治疗18个月,给予基线调查及每6个月评估一次,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的总体进步评分,治疗第18月后干预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缺陷评定(SDSS)评分:干预组较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分于第18个月干预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结果对比,干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功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有效,操作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制定康复训练项目,开展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等护理,于入院、出院时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价患者的严重程度,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价社会功能的缺陷。结果出院时BPRS评分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PSP评分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WHO近年倡导: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CBR)及精神病患者的非住院化治疗[1]。我们调查、对比了住院与门诊的二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并结合文献作一探讨。
对象与方法
病例选用1997年7月~1999年12月符合CCMD-Ⅱ-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男性、已婚患者。按就诊方式分门诊、住院二组,接受正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门诊组治疗二月以上,评定疗效达显进后一周作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测定,住院组住院达三月以上,疗效评定显进出院后一周作SDSS测定。并同时调查了两组患者选择就诊方式的原因。其中门诊组取得完整资料36例,住院组取得完整资料156例中抽取首次住院患者24例,二次住院者12例(其首次住院疗效达显进以上),共36例作对照,两组在平均年龄、平均病程、首次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间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利伯曼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研究组实施利伯曼康复治疗,在康复训练前与训练后的第1、3月末分别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患者通过利伯曼康复治疗后,NOSIE量表总积极分、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等得分有明显提高;IPROS量表的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能力都有较明显的提高(T、P<0.01)。结论利伯曼康复治疗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的改善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73-75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干预意义。方法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我院于2012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80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予以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之上,予以康复治疗。采用PSP(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中文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个人和社会功能。结果经过分析发现,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攻击与扰乱行为、个人与社会关系、自我照料、社会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康复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干预有着积极的影响,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健康宣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2年4~9月份住院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甲组(药物治疗 健康宣教)30例,入院即实施健康教育,乙组(对照组)药物治疗 一般性护理常规,两组均周进行住院治疗依从性,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及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的评定分析。结果甲组各项评定项目在宣教4周后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乙组,且改善时间较乙组早,尤其是住院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结论健康宣教是提高病人住院治疗依从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交往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精神科治疗的50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接受抗精神病药系统治疗、常规护理、工娱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增加为期3个月的交往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得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各维度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往训练有利于促进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更深层次的研究社区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以便总结出相应的康复方案。方法使用社会功能缺陷表(SDSS)筛选在茂名市区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患56例,并评定康复治疗前后病患的社会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对比康复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的精神残疾等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患使用社会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病患的社会功能缺陷问题,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工运动小组活动治疗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住院患者中选择符合入组标准共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继续进行原有的康复治疗和原有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进行原有药物治疗上合并加入社工运动小组活动(篮球及广场舞)治疗.共观察治疗40周.在进行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0、40周时共3次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分数.结果 观察组在药物及社工小组活动经治疗后SSPI各因子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社会功能改善明显,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社工运动小组活动合并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