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咪唑安定作为硬膜外阻滞前用药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肌注作为硬膜外阻滞麻醉前用药的最佳时间。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行硬膜外麻醉患者 382例 ,入室后肌肉注射咪唑安定 0 1mg/kg ,按用药后 5、10、2 0、30及 4 0min随机分成五组。采用Ramsay镇静评分 ,记录SBP、DBP、HR及SpO2 等的变化。术后 2 4h随访麻醉操作及手术操作过程中遗忘情况。结果 以镇静评分 2~ 3分为最佳时间。 5、10min组得 2~ 3分者分别达 10 0 %与 96 15 % ,与 2 0、30、4 0mi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5、10min组在硬膜外阻滞操作过程中患者既有适当镇静作用 ,又能主动合作。 2 0min后各组镇静评分大于 3分 ,患者难以和麻醉者很好合作。肌注咪唑安定 0 1mg/kg后 5~ 10minSpO2 有明显下降 (P<0 0 5 )。术后 2 4h随访 ,患者对麻醉操作完全遗忘达 98 85 %~ 10 0 % ,手术操作完全遗忘达89 4 1%~ 10 0 %。结论 肌注咪唑安定 0 1mg/kg作为硬膜外阻滞麻醉前用药 ,以用药后 5~ 10min进行硬膜外穿刺操作为合适时间。  相似文献   

2.
<正> 自2000年1月至今,我院对40例择期胸腔手术患者采用了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期胸腔手术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0~68岁,ASAⅠ~Ⅱ级,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A组);另选40例手中种类、年龄、性别均与A组类同患者,采用单纯静脉麻醉进行对照(B组)。 1.2 麻醉方法: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0.1g和阿托品0.5mg。A组先行于T_(6-8)作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1%利多卡因为试验量,观察无腰麻症状后注入1.6%利多卡因10ml,出现麻醉平面后,再行全麻诱导插管,以1%普鲁卡因、芬太尼、琥珀胆碱复合液维持麻醉,每隔30~45min经硬膜外导管注入1.6%利多卡因5ml。术毕向硬膜外腔注入吗啡3mg+氟哌啶3mg+生理盐水10ml行术后镇痛。B组单用静脉麻醉,方法同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麻醉术后较长时间的运动阻滞常导致病人焦虑和排尿困难,且由于病人不能活动而给护理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希望通过采用能促进硬膜外麻醉消退的治疗措施来逆转或拮抗运动阻滞。笔者经硬膜外导管向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观察硬膜外腔盐水冲洗是否可逆转或消除硬膜外麻醉术后的运动阻滞。硬膜外麻醉术后较长时间的运动阻滞常导致病人焦虑和排尿困难,且由于病人不能活动而给护理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希望通过采用能促进硬膜外麻醉消退的治疗措施来逆转或拮抗运动阻滞。笔者经硬膜外导管向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观察硬膜外腔盐水冲洗是否可逆转或消除硬膜外麻醉术后的运动阻滞。  相似文献   

4.
针并针穿刺法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产科手术中已广泛应用。本文介绍针并针穿刺法的应用体会。资料与方法5 0例剖宫产妇 ,ASAⅠ~Ⅱ级 ,术前均未使用麻醉用药。入手术室后连接监护仪测定血压、心率、ECG和SpO2 ,开通静脉通路 ,麻醉前补液 40 0~ 5 0 0ml。产妇取左侧卧位 ,于L2~ 3 作硬膜外穿刺 ,向头侧置管 3cm。紧贴硬膜外针平行刺入 8号头皮针 2cm ,经头皮针针芯刺入 2 5G笔尖式Whitacre腰麻针 ,有突破感后去除腰麻针针芯 ,见脑脊液流出后缓慢注入 0 5 %布比卡因 2ml,随即退出腰麻针、头皮针和硬膜外针 ,固定硬膜外导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硬膜外穿刺针注射局麻药后再置管对剖宫产术连续硬膜外麻醉效应的影响。方法单胎足月妊娠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研究组(P组)和对照组(C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P组先通过硬膜外针注入2%利多卡因,注射完后保持注射器压缩针栓20 s,使液体充分扩散后再置入硬膜外导管;C组置入硬膜外导管后再注入2%利多卡因。记录置入硬膜外导管时的不良反应;测量给药完毕后20 min的麻醉平面,并评估麻醉满意度;记录置管时主诉异感和发生单侧阻滞的例数。结果与C组比较,P组硬膜外穿刺针针尾见淡红色血水的发生率(14%vs.36%)、硬膜外导管回抽出淡红色血水的发生率(4%vs.16%)明显降低(P<0.05)。P组利多卡因用量为(312±18)mg,明显少于C组的(355±32)mg(P<0.01)。给药后20 minP组的麻醉平面达T5.6±0.8,明显高于C组的T6.5±1.1(P<0.01),且麻醉满意度显著增加(96%vs.84%)(P<0.01)。结论硬膜外置管前从硬膜外针注入局麻药不仅能有效减少置管对剖宫产产妇硬膜外血管的损伤,而且还能显著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局麻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6.
曲马多治疗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后寒战 ,可给产妇及胎儿带来不良影响。本文对曲马多经静脉或硬膜外腔注射治疗该类寒战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45例剖宫产患者在相同室温 (2 0~ 2 2℃ )下手术 ,ASAⅠ~Ⅱ级 ,年龄 2 3~ 35岁 ,体重 45~ 6 0kg ,术前均无心肺疾病史及胎儿宫内窘迫 ,未服用过镇痛药、抗抑郁药或皮质激素。麻醉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点L1~ 2 或L2~ 3 ,局麻药 2 %利多卡因 10~ 14ml,分次注入硬膜外腔。术中面罩吸氧。分组与方法 本文 45例均为硬膜外腔注射局麻药出现麻醉平面并在胎儿取出前出现不同程度寒…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和气管内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0例择期LC术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组,n=250)和气管内全麻组(G组,n=250). 结果 1.血流动力学:CO2气腹后两组心输出量均显著下降(P<0.05),10 min后开始回升,30 min后均恢复到气腹前水平(P>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气腹后两组中心静脉压均有显著升高(P<0.05),30 min后恢复正常;气腹后G组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P<0.05),至停气腹后5 min仍未恢复到气腹前水平,而E组整个气腹期间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或略低(P>0.05),与G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 E组气腹后5 min心率明显降低(P<0.05),15 min后恢复到气腹前水平,G组气腹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2.呼吸参数:整个气腹期间G组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显著增高(P<0.01),气腹后E组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显著增加(P<0.05),潮气量无明显变化或略有升高,停气腹后5 min即恢复正常.3.动脉血气:气腹后两组PaCO2、HCO3-、pH、PaO2的变化在正常值范围,无临床意义.4.费用:E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G组(t=127.192,P=0.000). 结论 ASA I级~II级的患者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选择硬膜外麻醉安全可行且经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剖宫产指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实施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效果,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显效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均明显小于对照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临床效果明显、作用较完善、见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其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适用于剖宫产术。可作为宫产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 6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 ,随机分为全麻组 (A组 )和硬膜外组 (B组 ) ,每组 3 0例 ,A组行常规气管插管全麻 ,B组选择T8~ 9或T9~ 1 0 行硬膜外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 5min、2 0min ,放气后 5min的血压 (BP)、心率 (HR)、血氧饱和度(SpO2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等。结果 :B组气腹后血压、心率及呼气末PETCO2 较麻醉前升高 (P <0 .0 5 ) ,且比A组同一时间点的相应数值为高 (P <0 .0 5 )。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中 ,气管插管全麻较硬膜外麻醉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增效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8月至2021年12月本院行剖宫产术患者的病历资料, 记录麻醉操作方式、药物用量、起效时间、阻滞平面、作用效果、补救用药及操作相关并发症。增效硬膜外麻醉主要包括以下要点:①硬膜外穿刺针原位旋转测试负压确定针尖位置;②通过硬膜外穿刺针给药后置管。对有硬膜外操作资质的134名麻醉医师进行问卷调查, 收集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问卷内容包括硬膜外操作中是否常规转针、转针方向、穿刺针给药剂量占总剂量的百分比。结果纳入10 054例硬膜外麻醉(10 016例)和硬膜外麻醉中转全麻(38例)患者, 硬膜外局麻药物使用量18(15, 20) ml;可查阅到阻滞平面有4 287例, 其中阻滞平面T6-8水平比率86.84%;从开始麻醉穿刺到手术切皮时间为25(20, 30) min。硬膜外麻醉效果不佳中转全麻16例(0.159%);10 016例硬膜外麻醉患者中, 术中辅助用药925例(9.235%);患者均未见全脊麻发生, 因穿刺原因或转针导致硬膜外穿孔25例(0.248%), 局麻药中毒4例(0.039%), 术后神经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切术中的效果,并与硬膜外麻醉作比较。方法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作子宫切除100例(称CSEA组)。硬膜外麻醉作子宫切除100例(称EA组),两组作效果比较研究。CSEA组的麻醉方法是:患者左侧卧位,选择L2~3或L3~4间隙,用16号硬膜外穿刺针,待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用G25腰椎穿刺针,通过硬膜外穿刺针达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1∶1∶1混合液2.5ml,向硬膜外头端置管3~4cm,患者平卧,若10min后麻醉平面低于T8,再向硬膜外导管追加2%利多卡因3~5ml。在100例施行硬膜外麻醉的病例中,经L1~2或L2~3穿刺,头端置管,用2%利多卡因10ml+0.75%布比卡因10ml,混合后,分次注入。结果两组比较;CSEA组用药量显著减少(P<0.05),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作用完全时间显著缩短(P<0.05)表1。麻醉效果比较;CSEA组麻醉效果比EA组好,但术中低血压亦高于EA组。结论CSEA组的优点是:起效快、作用完善、肌松好、无内脏牵拉痛、用药少、可任意延长手术时间和术后镇痛,可以推广应用。其缺点是术中可产生低血压、呕吐和术后头痛。  相似文献   

12.
腰麻硬膜外复合麻醉法10年临床分析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硬膜外穿刺时一旦刺破硬脊膜 ,是否继续进行硬脊膜外阻滞 ,一直有争议。 193 7年 Soresi首次在硬膜外注局麻药后继续进针刺破蛛网膜注入局麻药完成复合脊麻 -硬膜外麻醉 ( CSEA)并未引起重视·直至 1992年开始发明带背孔的 Tuohy针及可从此针刺入蛛网膜下腔的无创细 ( 2 5~ 2 6G甚至 2 7~ 2 9G)针 ,即针尖呈圆锥笔尖形 ,在笔尖旁侧开孔 ,不引起脊膜割伤 ,也便于单穿刺点针通针法 ( needle through needle)完成复合脊麻及硬脊膜外麻醉 ,才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所以从安全简便考虑 ,CSEA应以单穿刺点法 ( SST)并选用无创细脊麻针为宜 ,不宜再用双穿刺点法 ( DST) ,更不宜采用传统钭面开口的脊麻针 ( 2 0~2 2 G)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气管内硬膜外联合麻醉下,硬膜外给药时间不同、全麻诱导药物不同对术后镇痛产生的影响。方法 开腹行切除肝癌、胃癌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30例。A组:在T8-9经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混合液6~8ml,再经硬膜外注入含吗啡2mg、氟哌利多2.5mg的生理盐水10ml;全身麻醉诱导药物为芬太尼3μg/kg,异丙酚1~1.5mg/kg,琥珀胆碱2mg/kg。B组:诱导药物中不使用芬太尼,用利多卡因1~1.5mg/kg代替,术中也不使用芬太尼,其余条件同A组。C组:在T8-9行硬膜外穿刺,之后行全身麻醉诱导,诱导药物为芬太尼3μg/kg,异丙酚2—2.5mg/kg,琥珀胆碱2mg/kg,必要时可加芬太尼2~3μg/kg。切皮后90min,经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6~8ml,再经硬膜外注入含吗啡2mg、氟哌利多2.5mg的生理盐水10ml。D组:诱导药物中不使用芬太尼,用利多卡因1~1.5mg/kg代替,术中也不使用芬太尼,其余条件同C组。分别于术毕后4、8、24、48h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药消耗量、恶心、呕吐、瘙痒等指标。结果 A组的药物消耗量最少、镇痛效果最好;B组和C组次之;D组的药物消耗量最大,镇痛效果最差。结论 硬膜外复合气管内麻醉时,硬膜外麻醉与芬太尼同时使用,术后镇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麻醉和镇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重点讨论了硬膜外麻醉和镇痛对全身各系统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并对硬膜外麻醉和镇痛与安麻合并硬膜外镇痛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缺点的改良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作为一种新的麻醉方法,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CSEA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缺点。通过使用改良的CSEA器具及方法,如Eldor穿刺针、双孔笔尖式腰麻针(DHPP)、组合式多侧孔硬膜外导管(CEMLHA)以及加强术后监护等,能够避免或显著减少CSEA的各种缺点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剖宫产围术期使用超声通过测定接受全凭静脉麻醉或硬膜外麻醉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视神经鞘直径(ONSD),间接评估两种麻醉
方法 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颅内压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拟行剖宫产术的重度子痫前期产妇60例,年龄20~45岁,ASA 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全凭静脉麻醉组(G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EA组),每组30例。GA组接受全凭静脉麻醉气管插管,EA组使用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注射麻醉,记录麻醉前即刻、麻醉后5 min(气管插管后5 min或麻醉平面达到脊神经T8水平后5 min)、胎儿娩出后5 min和术后30 min时ONSD、HR和BP。并收集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辅助通气/插管率和麻醉前即刻和术后24 h头痛、视物模糊等颅内高压症状发生情况。
结果 麻醉后5 min、胎儿娩出后5 min和术后30 min GA组ONSD值均明显低于EA组(P<0.05 )。麻醉后5 min和胎儿娩出后5 min GA组HR明显慢于EA组(P<0.05),麻醉后5 min GA组MAP明显低于EA组(P<0.05),胎儿娩出后5 min GA组MAP明显高于EA组(P<0.05),其余时点两组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和新生儿辅助通气/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 GA组头痛和视物模糊等颅内高压症状好转率明显高于EA组(P<0.05 )。
结论 与硬膜外麻醉比较,全凭静脉麻醉能更好地降低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颅内压,改善重度子痫前期的颅内高压症状,对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硬膜外麻醉和镇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讨论了硬膜外麻醉和镇痛对全身各系统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并对硬膜外麻醉和镇痛与全麻合并硬膜外镇痛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07—2019-08间接受LC的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选择全身麻醉,联合组选择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结果2组麻醉诱导时的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在插管后1 min、气腹后10 min、拔管后1 min的SBP、DBP、HR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术后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LC,能促进术中血流动力学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且并发症少,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5岁,以硬膜外麻醉术后背部疼痛近3月入院治疗.患者2006年7月13日在某乡卫生院于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修补术.  相似文献   

20.
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   总被引:120,自引:0,他引:120  
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提供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起效迅速,阻滞完善,持续给药,可用于术后疾病治疗。该麻醉方法在高危病人,妇产科,泌尿外科和整形外科手术的麻醉较有前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