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时间治疗学能够为高血压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给药时间,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从而减轻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1,(4)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不同时间服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2015年5月-2020年3月我科收治的128例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均分为日间服药组(7:00-9:00)和夜间服药组(19:00-21:00),两组在对应时间段内服用氨氯地平5mg, 1次/天,疗程1个月。治疗前后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及非杓型血压比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个月后两组白天平均收缩压(dM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M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BP)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与日间服药组比较,夜间服药组治疗1个月后nMSBP[(124.69±10.04)mmHg比(120.06±12.63)mmHg]和nMDBP[(80.58±11.06)mmHg比(76.95±9.03)mmHg]降低更显著,P均0.05。夜间服药组治疗1个月后非杓型血压患者比例显著低于日间服药组(7.8%比20.3%),P=0.042。结论: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氨氯地平能显著控制血压,晚上服药能更显著地降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维持血压正常的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5.
6.
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人血压昼夜节律以及夜间睡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失眠与血压昼夜节律关系。方法 :113例高血压病人分为睡眠不良和睡眠正常两组 ,用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服用氨氯地平前后 ,分析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和睡眠不良和睡眠正常两组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病人睡眠不良与血压的非杓型节律相关 ,每天 1次服用氨氯地平 7.5 mg能改善睡眠不良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昼夜节律和睡眠 相似文献
7.
左旋氨氯地平对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微量白蛋白尿逆转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联合治疗方案对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MAU)患者血压控制及白蛋白尿的逆转作用。方法选择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后,血压仍>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且MAU阳性的高血压患者94例,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组52例(2.5~5 mg/d)、氢氯噻嗪组42例(1 2.5~25 mg/d),干预12周。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血压控制以及MAU的逆转作用。结果左旋氨氯地平组和氢氯噻嗪组干预1 2周后,血压达标分别为35例和27例(67.3%vs 64.3%,P>0.05)。MAU转阴率分别为53.8%和1 9.0%(P<0.01);血压<140/90 mm Hg同时MAU下降≥30%的比例分别为80.8%和64.3%(P<0.05)。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阻滞剂联合钙拮抗剂或利尿剂(氢氯噻嗪)的治疗方案在血压降低以及达标率方面无显著差异。联合钙拮抗剂在降低MAU方面明显优于联合利尿剂方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老年脑梗死患者220例,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依据血压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组和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统计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史、有无饮酒史、有无糖尿病史、有无持续性房颤、血液黏度及体重指数水平;并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分析上述资料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中的影响作用。结果2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正常78例,占35.45%;血压昼夜节律异常142例,占64.55%,其中超杓形59例(26.82%),非杓形34例(15.45%),反杓形49例(22.27%),脑梗死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主要以超杓形、反杓形为主。脑梗死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在性别、年龄、饮酒、吸烟等方面与脑梗死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在糖尿病、持续性房颤、血液黏度、体重指数等方面与脑梗死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尿酸水平与脑梗死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糖尿病、持续性房颤、体重指数>24 kg/m^2、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是导致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危险因素(OR>0,P<0.05)。结论脑梗死发生后患者多伴有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以超杓形、反杓形常见,诱发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因素较多,其中糖尿病、持续性房颤、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体重指数>24 kg/m^2是导致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危险因素,对合并上述因素的患者应积极干预,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靶器官损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并探讨老年高血压病(HPE)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靶器官损害(TOD)的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26例HPE患和84例非老年高血压病(HPNE)患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并比较其结果。结果:HPE组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HPNE组(P<0.01),HPE组昼夜节律异常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昼夜节律正常,也明显高于HPNE组昼夜节律异常或正常(P均<0.01),HPE组昼夜节律异常的心胸比值,QRS波振幅时间乘积及血肌酐水平明显大于其余各组,而肌酐清除率明显降低( P均<0.01),结论:HPE昼夜节律的改变对TOD的影响较HPNE组更显,对于HPE患,恢复其正常昼夜节律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4)
目的分析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结果 ,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记录器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器,记录并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总人数108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是否异常分成两组,A组血压昼夜节律的表现为勺型,有51例,其中男36例,女15例,平均年龄(52±15)岁;B组表现为血压异常节律型,有57例,男39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16)岁。心率变异各指标分析,B组比A组降低,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以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靶器官损害三种表现,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检测心率变异是诊治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反映植物性神经功能受损的昼夜血压变化节律在糖尿病合并神经炎病人中的情况。方法收集糖尿病病人60例按WHO的诊断标准,分为合并有神经炎症状的32例为DMN组,28例无神经炎表现的NDMN组。以指套式动态血压仪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结果除白天收缩压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外,24小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24小时血压负荷、血压昼夜差别值、节律变化率在两组之间都有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结论动脉血压的动态监测对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植物性神经紊乱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1,(3)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服用长效降压药物氨氯地平对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23例,对入选患者的启动第一次24 h血压动态监测,将其中非杓型血压患者纳入夜间服用氨氯地平组,其余患者纳入晨起服用氨氯地平组,2周后再次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对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参数及血压变异性进行比较。结果与晨起服药相比,夜间服用依氨氯地平能有效改善高龄老年患者血压的非杓型血压节律(P0.05)。夜间服用氨氯地平可降低部分动态血压参数(P0.05)。与晨起服用降压药物相比,夜间服用长效降压药物降低血压的变异性(P0.05)。结论对于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夜间服用氨氯地平可有效控制全天血压水平,纠正非杓型血压节律,同时还可降低血压的变异性。 相似文献
15.
观察氟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选择56例高血压患者联合治疗(氟伐他汀 苯那普利)与50例高血压患者单纯降压(苯那普利),治疗前后行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声像学,超声声像病理学分型;24h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血压指标及HRV时域分析对照研究.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超声声像学分型:Ⅰ、Ⅱ、Ⅲ型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超声声像病理学分型:扁平斑、软斑、硬斑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对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逆转率为78%.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单纯降压组治疗前后,超声声像学分型Ⅰ型有显著差异(P<0.05),超声声像病理学分型扁平斑、软斑有显著差异(P<0.05).对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逆转率为64%.心率变异性分析无显著差异.联合治疗组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7.1%,单纯降压组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4%.结论:氟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CAS及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逆转、恢复自主神经及内分泌功能的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对预防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以及防止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肾靶器官损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56例高血压患者治疗前行超声心动图及动态血压检测并与比索洛尔治疗后12周复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6患者治疗后诊所血压与动态血压各参数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56例治疗后异常血压昼夜节律者中37例恢复正常昼夜节律(66.1%),其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未恢复正常血压昼夜节律的19例患者左室功能无改善。认为比索洛尔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8.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不同亚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不同亚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参照改良TOAST分型标准,将97例伴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rterothrombosis,AT)组66例和小动脉病变(small artery disease,SAD)组31例,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2组间24h、昼间和夜间的血压水平、晨峰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 AT组夜间收缩压明显高于SAD组[(133.86±18.17)mm Hg vs(124.42±16.06)mm Hg,1mm Hg=0.133kPa,P<0.05];AT组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比例明显高于SAD组(84.8%vs 64.5%,P<0.05);2组晨峰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9%vs 19.4%,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和夜间血压水平升高与AT型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26)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昼夜动态的进行监测,发现高血压患者节律异常、心律失常两者的内在联系,进而分析出节律异常和心律失常会给心脏、血管造成负担和威胁,作者根据这个发现找出一些防治的解决措施,给同行以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37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佩戴动态血压监测仪和动态心电图记录仪,且每月下载仪器中的所有数据,然后整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佩戴动态血压监测仪和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发现昼夜节律异常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会更大,而且也会引起很多心血管的并发症。结论因此,需要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的积极治疗,才能避免患者突然死亡或者造成残疾。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EH)患者常出现左心室肥厚(LVH),LVH逆转与患者的预后有关。2004年3月~2005年9月,我们观察了左旋氨氯地平对EH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LVH的逆转作用。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EH患者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30~70岁。符合1999年WHO/ISH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在未服抗高血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