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扰素副作用较多 ,其中发热、乏力等不适常见 ,我们在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发现致失听 1例。1 病例资料患者 ,男 ,32岁。因乏力、纳差入院 ,肝功示AST 2 85U/L、AST 2 32U/L、HBsAg(+)、HBeAg(+)、抗HBC(+) ,血常规正常 ,无糖尿病、甲亢等免疫性疾病 ,听力正常。我们除给予氨基酸等药物治疗外 ,给予α - 1b干扰素 30 0万U ,1周后改 5 0 0万U ,隔日 1次肌注 ,初期病人出现发热 ,全身乏力等流感样症状 ,给予布洛芬治疗后症状消失 ,继续治疗 ,于治疗1个月后出现耳鸣 ,逐渐听力下降 ,至治疗 1 5个月时 ,…  相似文献   

2.
1 病例介绍病例,男,33岁,主因四肢无力10 h,病情逐渐加重,四肢不能活动,伴肌肉疼痛,呼吸困难,查体:呼吸费力,四肢近端肌力2级,远端肌力3级,四肢腱反射对称减弱,病理征阴性。血K+3.0 mmoL/L,肌酸磷酸激酶(CPK)1 220 U/L,心电图正常。立即给予生理盐水500 ml加15%氯化钾10 ml,静脉滴注。2 h后呼吸困难消失,肌无力症状明减轻,2d后肌力恢复正常,以后未做特殊处理。发病第3天复查血K+3.0 mmol/L,CPK 6342.6U/L;乳酸脱氢酶(LDH)1134.6 U/L,丙氨酸转氨酶(ALT)230.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405.6 U/L;脑脊液:蛋白质0.50 g/L,余均正常。病程第7天,四肢腱反射正常,CPK 560.0 U/L,LDH1 302.2 U/L,ALT 121.3 U/L,AST 150.0 U/L,肌电图及肌活检检查均正常。14 d后复查血清酶均正常。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患者 ,男 ,37岁 ,因全身乏力、右上腹不适、纳差、厌油半个月 ,加重 2d ,伴皮肤、巩膜黄染 ,门诊查肝功能明显异常于2 0 0 3年 4月 2 4日入院。入院时体查 :生命体征平稳 ,一般情况尚可 ,体型偏胖 ,全身皮肤、巩膜明显黄染 ,心肺未见异常 ,腹平软 ,肝脾未及 ,肝区轻叩痛 ,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正常 ;尿常规 :胆红素 (+++)、尿胆原 (+) ,余正常 ;肝功能 :ALT 2 133.9U L ,AST 1181.4U L ,T -BIL 2 75 .3μmol L,D -BIL 190 .1μmol L ,5′ -核苷酸酶 1.4 0mmol L(正常值 0~ 9mmol L) ,GGT 84 .5U L ,ALP 5 8…  相似文献   

4.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0岁,因多饮、多尿、多食、乏力14年,面部及双下肢浮肿1月余,于1998年4月7日入院。T36.2℃、P80次/分、R 20次/分,空腹血糖24.4 μmol/L,尿蛋白 ,尿糖 ,血压21/13kPa。住院后应用诺和灵R 12~u、6~u、8~u三餐前30分钟IH,并口服洛汀升(Lotension又称盐酸苯那普利)等降压。于1998年4月9日4pm时,病人突然出现心慌、胸闷、出冷汗、乏力,立即测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健康儿童心肌酶指标,建立本地区健康儿童各年龄组心肌酶谱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对957例健康儿童采集周围静脉血采用速率法在美国雅培C-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上测定AST、CK、CK-MB、LDH、α-HBDH血清水平。结果 心肌酶正常参考值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血清AST、CK、CK-MB、LDH、α-HBD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Ⅰ组:24~168h(早期新生儿组)明显高于Ⅱ组:~3岁(婴幼儿组)、Ⅲ组:~6岁(学龄前组)、Ⅳ组:~12岁(学龄期组);儿童各年龄组与成人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0.01),均显著高于成人对照组正常参考范围。儿童各年龄组正常参考范围:Ⅰ组 AST 23~113 U/L;CK 194~1104 U/L;CK-MB 25~115 U/L;LDH 140~956 U/L;α-HBDH 92~754 U/L;Ⅱ组 AST 19~73 U/L;CK 37~237 U/L;CK-MB 7~55 U/L;LDH 176~414 U/L;α-HBDH 122~320 U/L);Ⅲ组LDH 165~343 U/L、α-HBDH 102~274 U/L;Ⅳ组 AST 13~49 U/L;CK 20~186 U/L;CK-MB 5~39 U/L;LDH 126~286 U/L;α-HBDH 86~220 U/L。 结论 建立适合本地区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期心肌酶谱的正常参考范围,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1 病历摘要例1,男性,24岁。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病史14年,病情常反复发作,ALT持续波动在50~u~120~u/L之间,HBVM初为HBsAg、HBeAg、抗HBc阳性,HBV-DNA阳性,1年前予干扰素200万单位口含每天1次,疗程6月后HBeAg转阴,抗HBe阳性,HBV-DNA阳性,肝功能好转后出院,1998年9月肝功能异常ALT80~u/L,入院后予干扰素α-1b300万单位及苷必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9岁,患者的不良表现有关节处红肿热痛、游走性疼痛等临床表现。给予患者应用消炎止痛片进行治疗,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有所改善。治疗后6个月之后患者出现乏力、下肢水肿、腹胀等临床表现就诊,对患者进行检查发现患者的双下肢有凹陷性水肿的临床表现。进行辅助检查可见白蛋白26g/L,球蛋白36g/L,ALT121U/L,AST116U/L,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指标均阴性。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患者有明显的肝硬化临床表现,并有明显的腹水表现。对患者进行保肝、白蛋白等措施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疾病情况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8.
灵芝三萜对化学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服用灵芝三萜对小鼠因CCl4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连续30d给予动物受试物后,模型组及各剂量组动物给予3.2mg/ml的CCl4染毒,测定ALT、AST,并取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灵芝三萜可明显抑制CCl4引起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升高,试验结束时,模型组ALT值为9658.5U/L,中、高剂量组分别为5899.2、3773.3U/L;模型组AST值为4962.8U/L,高剂量组为1999.9U/L,并能改善和恢复肝脏组织的病理指标。结论灵芝三萜对由CCl4引起的肝脏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女士,两个月前不明诱因出现低热、乏力,给予抗炎药治疗4周后乏力加重,且伴腹胀、尿黄、恶心、呕吐、谷丙转氨酶555.8U/L,血清总胆红素220.9μmol/L。按病毒性肝炎保肝等对症处理,病情加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从事废旧塑料粉碎作业3个月,因双上肢、双手、腰部出现红斑,瘙痒,10 d后就诊。给予维生素C、开瑞坦等治疗1 d,病情进行性加重,皮疹泛发全身,双上肢、躯干为绿豆大小红色丘疹,屈侧为重;腹部、后腰部呈带状、片状分布的红斑,周边有大小不等薄壁水疱。给予氟美松7·5 mg静脉滴注,强的松20 mg每晚1次口服。病情仍未控制,水疱渐多,渐大,表皮剥脱呈弥漫性。病程中患者曾出现发热、肝功能异常(ALT333 U/L,AST 83 U/L,谷氨酸转肽酶224 U/L),肾功能异常(尿素氮14·3 mmol/L),电解质异常(钠123·6 mmol/L,钾6·1 mmol/L,…  相似文献   

11.
李爱红  潘洁 《工企医刊》2004,17(1):43-44
患者,女,56岁。因纳差、乏力、尿黄7天,于2002年7月12日收入我科。查体: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巩膜轻度黄染,肝区轻叩痛。肝功示:AST385U/L、ALT310U/L、TBL30.4umol/L、DBL11.3umol/L、HAV—IgM( )、HB-sAg1:2。诊断:病毒性肝炎(甲型)。询问患者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10%葡萄糖250ml 凯西莱3.0、支链氨基酸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摘要 男,32岁.因间断性腹胀、乏力10 a,加重15 d于2009-03-15就诊,查体神情,皮肤、黏膜无黄染,可见肝掌,肝区叩击轻度不适,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家族中无癫痫;肝功:ALT 189 U/L,AST 123 U/L,CHE5 328 U/L,TBIL 23.10 μmol/L,乙肝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HBV-DNA定量为4.5×105,肾功、甲状腺功能、血糖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临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 E抗原阳性,建议给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并辅以保肝治疗,干扰素应用第二剂后3 h,患者出现抽搐,口吐白沫,意识丧失,眼球上窜5 min后症状缓解,应用第三剂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考虑干扰素诱发所致,行脑电图检查示左前、中颞叶见到偶发高波幅尖波和尖慢综合波,停用干扰素后,癫痫样症状未在发生,1个月后复查脑电图正常,故诊断为继发性癫痫.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3岁,因胸闷、心悸2 d,加重4 h急症入院。患者入院前因饮酒过多心情激动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剧烈头痛伴胸闷不适、心悸、出汗、活动后乏力。门诊以急性前壁、高侧壁心肌梗塞收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58/97.5 mmHg,心率144次/min,心律不齐。化验检查:AST(天冬氨酸转氨酶)156.7U/L,CPK(肌酸磷酸激酶)793.7 U/L,LDH(乳酸脱氢酶)  相似文献   

14.
包克珍 《中国妇幼保健》2014,(25):4097-4099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活性测定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窒息新生儿64例,其中重度窒息22例(重度组),轻度窒息42例(轻度组),同期正常新生儿50例(对照组)。观察各组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酶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结果:重度组AST、CK、HBDH、CK-MB和LDH分别为(139.66±11.62)U/L、(958.37±50.44)U/L、(958.37±50.44)U/L、(138.06±9.82)U/L和(526.18±46.36)U/L,高于轻度组[(76.47±8.51)U/L、(410.28±17.26)U/L、(410.28±17.26)U/L、(63.71±5.09)U/L和(354.80±32.15)U/L],且重度组和轻度组均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新生儿治疗1周后,AST、CK、HBDH、CK-MB和LDH分别为(65.12±5.39)U/L、(116.12±9.48)U/L、(107.84±9.83)U/L、(131.28±10.46)U/L和(201.30±17.84)U/L,均低于治疗前[(101.38±9.64)U/L、(814.52±36.19)U/L、(490.51±30.36)U/L、(815.62±56.19)U/L和(493.64±29.32)U/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均升高,并可根据其升高的程度,作为辅助判定窒息程度及心肌损害的客观参考指标,并可评估患儿预后状况,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T、AST、GGT改善明显[分别为(42±9)U/L比(99±53)U/L、(49±19)U/L比(135±42)U/L、(67±217)U/L比(189±4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拓莫兰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确切,ALT、AST、GGT指标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治疗的脂肪肝患者110例(观察组),其中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4例;轻度患者32例,中度患者51例,重度患者27例。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ALT、AST、γ-GT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ALT、AST、γ-GT分别为(38.10±8.21)U/L、(29.03±6.12)U/L和(45.59±12.12)U/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AST/ALT为(0.76±0.20)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酒精性脂肪肝AST、AST/ALT和γ-GT为(32.10±5.83)U/L、(0.83±0.20)和(67.82±9.29)U/L,明显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患者ALT、AST和γ-GT分别为(42.59±7.23)U/L、(32.37±3.18)U/L和(54.40±9.99)U/L,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ALT、AST及γ-GT有所升高,与脂肪肝类型及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家族遗传性血卟啉病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卟啉病,又称血紫质病,系由先天或后天卟啉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我院收治1例,并调查家族3代9人,证实为家族遗传性血卟啉病,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住院号4601,因间歇性腹痛3年,持续性腹胀痛1天于1998年5月11日入院。3年前即有间歇性上腹或脐周疼痛,与饮食和季节无关,可自行缓解故未予注意。1天前出现持续性腹胀痛,阵发性加剧,伴食欲不振、呕吐数次,因连续铅作业3月余,疑为“铅绞痛”。来我院求治。查体:T 36℃,P 72次/分,R 18次/分,BP 15/10 kPa。痛苦面容,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脐周压痛存在。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Hb 140 g/L,RBC 4.94×10~(12)/L,WBC 10.3×10~9/L,N 0.85,L 0.15,ALT 13~u,AST 11~u。尿常规及大便常规正常,CP( ),δ-ALA 57.2 umol/L,空白尿铅0.20 umol/L,24小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职业性三氯乙烯( trichloroethylene,TCE)药疹样皮炎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动态变化,为TCE药疹样皮炎肝损害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0例职业性TCE药疹样皮炎并发肝损害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 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AST/ALT比值、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等11项指标,分析各指标动态变化.结果 10例TCE药疹样皮炎患者11项肝功能指标变化范围是TP:43.2~74.2 g/L,ALB:24.6~44.6 g/L,A/G:0.77~2.10,TBIL:3.7~268.2 μmol/L,DBIL:1.0~166.0 μmol/L,IBIL:2.4~167.5 μmol/L,ALT:11~5985 U/L,AST:14~5586 U/L,GGT:15~1500 U/L,ALP:35~309 U/L,S/L:0.07~1.94.TBIL、DBIL、ALT、AST、GGT、ALP浓度明显升高,尤以ALT、AST、GGT变化最明显;ALT最高达5985U/L,AST最高达5586 U/L,GGT最高达1500 U/L.TP、ALB、S/L明显降低,TP最低降到43.2g/L,S/L最低至0.07.A/G基本保持不变,IBIL变化不规律.结论 TCE药疹样皮炎患者早期肝损害严重,病情易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在横纹肌溶解症(RM)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肾内科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6例RM患者的临床特点,其中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1岁~85岁,平均年龄(37.2±18.4)岁,收集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方式(包括血液净化、激素、抗氧化、碱化尿液)及预后等相关信息,比较连续血液滤过(CVVH)组、血液灌流(HP)组及CVVH+HP组3种不同血液净化模式下,患者的预后、肾功能[肌酐(Crea)]及肌酶学[磷酸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变化。 结果3种血液净化模式治疗后,患者好转出院率均达80%以上。与治疗前比较,3种模式治疗后CK、MB、AST、ALT、LDH水平均明显下降,CVVH组:[CK(2 247±572)U/L比(44 940±17 494)U/L;MB(465±138)U/L比(3 323±1 329)U/L;AST(318±109)U/L比(837±284)U/L;ALT(201±180)U/L比(315±287)U/L;LDH(725±199)U/L比(2 591±788)U/L]。HP组:[CK(1 265±633)U/L比(40 859±16 239)U/L;MB(339±130)U/L比(2 612±1 012)U/L;AST(200±68)U/L比(666±271)U/L ;ALT(118±82)U/L比(190±173)U/L;LDH(435±159)U/L比(1 741±722)U/L]。CVVH+HP组:[CK(555±120)U/L比(27 749±11 329)U/L ];MB(220±60)U/L比(2 204±1 080)U/L ];AST(245±87)U/L比(1 228±877)U/L;ALT(554±221)U/L比(965±853)U/L];LDH(304±88)U/L比(2 028±786)U/L]。肾功能改善CVVH组:Crea(297±124)μmoL/L比(309±112)μmoL/L ;HP组:Crea(150±87)μmoL/L比(165±95)μmoL/L;CVVH+HP组:Crea(175±103)μmoL/L比(184±6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CVVH+HP组的肌酶学水平下降更明显;但组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M的病因多样,临床表现以肌肉疼痛、肌无力、肌红蛋白尿最常见,AKI是其常见的合并症,CVVH、HP、CVVH+HP可有效治疗RM及其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丙型肝炎病毒(HCV)、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4月玉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感染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均留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抗-HCV、HCV-R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的变化,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HCV-RNA、抗-HCV与ALT、AST、GGT变化的关系。结果 8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HCV阳性91.95%(80/87),HCV-RNA阳性66.67%(58/87);HCV-RNA低水平,中水平和高水平组ALT、AST、GGT分别为(56.21±20.53)U/L、(48.93±16.51)U/L、(45.74±6.52)U/L,(78.51±15.43)U/L、(60.73±9.82)U/L、(56.81±10.74)U/L和(104.61±30.82)U/L、(73.52±10.23)U/L、(57.92±11.31)U/L均高于HCV-RNA阴性组(P<0.05);HCV-RNA中水平组ALT、AST、GGT高于低水平组(P<0.05),HCV-RNA高水平组ALT、AST、GGT高于HCV-RNA中水平组(P<0.05);随着HCV-RNA载量的提升,抗-HCV S/CO≥1.0所占比例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抗-HCV检查结果S/CO≥1.0患者ALT、AST、GGT为(80.72±20.93)U/L、(65.23±10.64)U/L、(55.42±12.21)U/L均高于S/CO<1.0者(P<0.001);抗-HCV、HCV-RNA均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ALT、AST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HCV-RNA阳性率较高,且均与患者肝功能指标AST、ALT的变化呈正相关,可作为反映患者肝组织损伤情况的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