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纵折磨牙保存治疗及其预后。方法 对28例纵折磨牙采用钢丝环扎外固定,一次完成根管治疗,锤造全冠修复,并随访观察。结果 经3个月 ̄5a的随访,23颗牙使用正常,成功率82.1%,5颗失败,占17.9%。结论 磨牙纵折无须一定拔除,大多经根管治疗加锤造全冠修复能够获得满意疗效,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纵折后磨牙的保存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用全冠保存修复纵折至髓室底的磨牙患者50例(50颗),随访2年,统计患牙保存的成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另选取50例(50颗)未做髓病治疗的纵折死髓牙患者作对照观察,分为A组和B组。结果:A组50例中,成功45例,失败5例,成功率为90%。B组50例病例中,成功34倒,失败16倒,成功率68%。结论:磨牙纵折保存治疗的方法简便易行,临床效果良好,在掌握良好适应症的情况下,全冠修复是一种较好的保存患牙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纵折后磨牙的保存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6颗纵折后磨牙采用带环固定,根管治疗后,用Super-Bond C&B粘接剂口内粘接牙断面再全冠修复,保留患牙。结果:对56颗患牙用上述方法修复后,经1~2年随访,成功34颗(60.7%),良好7颗(12.5%),失败15颗(26.8%)。结论:磨牙纵折保存治疗的方法简便易行、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磨牙纵折保存治疗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磨牙纵折的保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4颗纵折的磨牙采用结扎丝固定加全冠修复治疗,并对纵折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上颌第一磨牙纵折发生率最高,其中44例曾做过牙髓牙体治疗,占52.3%,31例为隐裂牙,占36.9%,9例为单纯牙体治疗,占10.7%,治疗总有效率为86.9%.结论磨牙纵折与牙体牙髓治疗及隐裂有关,磨牙纵折应做保存治疗,不可轻易拔除。  相似文献   

5.
磨牙冠根纵折是临床上常见的牙体病之一,如何长期保存患牙,恢复其有效的咀嚼功能,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自1993年以来,我们采用全冠修复的方法治疗磨牙冠根纵折,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Beautifil flow流动型聚合体对折裂后磨牙保存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并发症.方法 临床选择106例完全纵折后牙采用Beautifil flow流动型聚合体及FL-Bond II两步法自酸蚀粘结系统进行粘结固定,治疗1年半后评价患牙的牙周、根尖的状况及患者的自我功能状况,并对影响患牙预后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Beautifil flow流动型聚合体粘结系统的粘结效果较为满意,修复治疗1年半后的失败率为21.69%,其中粘结失败率仅为7.55%;分析发现折裂牙的部位和患牙治疗的时机以及采用的治疗方法对患牙的愈合效果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Beautifil flow流动型聚合体用于折裂磨牙的保存治疗具有较满意的疗效,是一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直接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2002~2004年8例8颗纵折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进行全冠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共收集8例8颗纵折裂牙病例,其中下后牙5颗,上后牙3颗。活髓牙2颗,死髓牙6颗。1.2方法本组患牙均采用就诊后立即复位。在患牙颊舌面颈1/3处制备0.5mm左右细沟,用细不锈钢结扎丝捆扎固定、调、使对牙与患牙无咬颌关系,对活髓牙未做根管治疗的进行根管治疗,然后光敏树脂充填,已经根管治疗的调进行光敏树脂充填。观察1周无症状后进行全冠修复。1.3结果患牙无症状,咀嚼功能良好或患牙咀嚼时偶有不适,X线片未见根尖有病变。…  相似文献   

8.
后牙纵折是常见的牙体病变,临床上多采用患牙拔除法。本文介绍了我院采用患牙结扎固定、根管治疗、全冠修复的方法治疗15例后牙纵折患者,经二年观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时淑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199-2199
目的:探寻后牙纵折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对纵折病例采用立即复位,结扎丝结扎加带环固位,再根管治疗全冠修复的方法。结果:40颗患牙经1a~2a随访成功36颗占90%。结论:对纵折病例经及时复位,结扎加带环固位,再行根管治疗,全冠修复是可以保留患牙的,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选择我院牙体牙髓病科2008至2010年就诊的65例患者(共66颗纵折后牙),用结扎丝将纵折牙复位固定,经根管治疗后,做全冠修复,随访2年。结果功能良好,满意率达95.4%。因此认为正确选择适应证,对后牙纵折采用结扎固定、全冠修复的保存治疗,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磨牙纵折裂全冠修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吉平 《河北医学》2002,8(7):609-610
目的:观察磨牙纵折裂后经过牙髓病治疗后行全冠修复的疗效。方法:对纵折裂牙进行手法全复位后用0.2号结扎钢丝结扎,行常规牙髓病治疗,光敏固化充填并封闭裂隙,调,观察一周后无症状行全冠修复,1-5年追踪观察疗效。结果:105例中,优良者97例,占92.4%。失败者8例,占7.6%。结论:对于磨牙纵折裂的保守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磨牙冠根纵折的修复治疗与临床效果,将收治的336例磨牙冠根纵折患牙,全部做完善的根管治疗,对前磨牙行金属开面冠修复,对磨牙行金属全冠修复。结果,修复治疗以后随访2年,294颗患牙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7.50%;42颗治疗失败,失败率为12.50%。认为磨牙冠根纵折,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和调He,再作全冠修复,大多数患牙是可以保留的,上下颌牙位较好,此方法值得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纵折后牙保存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例纵折后牙,经牙髓治疗后行冠外结扎固定及全冠修复。结果:20颗患牙中,成功15颗、改善4颗、失败1颗。结论,正确选择适应证,纵折后牙的保存治疗疗效可靠,方法简便 。  相似文献   

14.
陈剑声  欧阳瑾 《当代医学》2011,17(36):76-77
目的 探讨内固定后全冠修复在治疗磨牙冠根纵折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7月磨牙纵折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内固定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100例内固定组磨牙纵折患者首先用钢丝结扎,对磨牙进行根管治疗并且牙体预备,之后对牙齿进行内固定同时采用流动树脂充填牙缝,最后全冠修复磨牙.对100例对...  相似文献   

15.
108例纵折后牙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光琼 《中外医疗》2010,29(3):80-80
目的探讨后牙纵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08例120颗纵折牙行立即复位环扎固定,经降,完善根管治疗后再行全冠修复。结果对108例120颗牙经0.5~5年的随访观察,优良率达85%。结论本方法是保存纵折牙的有效方法之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治疗保存折裂牙以受到口腔学者的日益重视,尽量保留患者的牙齿,我院在临床一次根管充填加全冠修复治疗,治疗55例后牙纵折,通过10年的临床观察,成功率为85.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磨牙纵折、纵裂是指发生于磨牙从牙冠到牙根的纵向折裂,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一般都是拔除。近年来磨牙纵折、纵裂是口腔内科及修复科医师临床的难题。作者自1998年开始,对46例磨牙纵折、纵裂患者采用根管充填术 内固定全冠修复,取得很好的效果,经随访者成功率为100%。  相似文献   

18.
李小玲 《广东医学》1995,16(7):441-443
用螺旋形钢丝支架治疗上颌磨牙纵折至龈下58颗,成功47颗,占81%,失败11颗,占19%。螺旋形钢丝支架具有立体的支撑力和适应性强的特点,不但有助于充填的固位力,而且保护减弱的牙体组织,避免了由于内应力集中所致的根折,加固了根管治疗的牙根。  相似文献   

19.
牙体折裂在临床上较多见,其多发生在主要行使咀嚼功能的磨牙,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易导致根管感染,最终拔除.因此,如何保留折裂磨牙对保持牙列的完整性,维护患者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对60例65颗折裂磨牙根管治疗后行全冠修复,大多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到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就诊的60例患者共65颗患牙,均为磨牙近远中向折裂,年龄22~68岁.男25例,26颗患牙,女35例39颗患牙.其中上颌第一磨  相似文献   

20.
纵折后牙的修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折后牙由于裂缝波及髓室底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牙体、牙周很难得到彻底治疗 ,修复保存效果较差 ,因而主张予以拔除 [1 ,2 ] 。近年来 ,随着根管治疗术的广泛开展 ,纵折后牙病例相应也越来越多 ,并随着患者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强 ,对患牙的保存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如何处理此类患牙显得尤为重要。我科 1994年 1月至 2 0 0 0年 5月对 2 4 5例纵折后牙患者进行彻底的根管诊疗后行冠修复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4 5例患者均为近远中向纵折的病例 ,男 10 7例 ,女 138例 ,年龄 19~ 78岁 ,以中老年人为主。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