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敏 《光明中医》2010,25(7):1306-1308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谓望色察病是很高明的诊断方法。又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面部内应五脏,为经络气血之所会,所以临床望色之中尤其注重于望面色。笔者就"中医望诊之望色"的"说课",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学生等五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中医教学中肝病及"涉肝"之病面宽点细、繁多且杂,"师授难、学亦难",此谓授业之慨。如何在肝病及"涉肝"之病的教学活动中驾繁驭简,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首先教师就必须识肝体、知肝用增加"肝识",只有提纲挈领、深入浅出方能达到让学生"不惑"而非"似懂"的教学目的,也才使学生日后临证能"知其体、扬其用、避其偏"成为上工。  相似文献   

3.
<正>在全球面临亚焘康及老龄化的今天,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心理更加迫切,"中医养生热"经久不衰。然而中医养生传播中出现了一些夸大其辞、弄虚作假、违背科学常理等"假丑恶"现象,引起老百姓无所适从、失望甚至反感。为此亟需给中医养生正本清源、去伪存真,还中医养生"真善美"的本来面目。中医养生传播内容的"真"加上中医养生传播形式的"美",就能达到中医养生传播效采丽"善"。中医养生之"真"既有科学之"真",又有人文之"真"。中医养生科学之"真"表现在中医养生学的科学性上。虽然中医脏腑、经络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人体器  相似文献   

4.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研究和交流的形式。脏腑养生是中医养生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衔接的关键"桥梁",对指导临床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文章以《中医养生学》"脏腑保养"一节,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6个方面进行了说课方案设计,探索中医药院校中医养生学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重点继承中医健康服务之"理",有效提升中医认知能力;重点继承中医健康服务之"法",有效提升中医诊疗能力;重点继承中医健康服务之"方",有效提升中医组方能力;重点继承中医健康服务之"药",有效提升中医用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医“脑”与失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中医睡眠医学的主要观点,指出失眠之"阴阳说"与"神主说"实则相通,提出两者的交汇点在于中医"脑",并重点阐明将两种学说归结到中医"脑"来重新认识失眠.首先"脑"主宰人体生命活动与失眠关系,包括:1)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身.2)脑主宰生命活动与失眠.其次,脑统司五脏之神志与失眠.既有中医学经典理论依据的支持,更丰富了现代中医学关于失眠的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7.
在中医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不足及中医思维弱化的背景下,认为培养过程中应更加重视中医临床诊疗基本技能的实训,提出基于OBE理念积极开展《中医临床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重建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接近临床-模拟临床-实践临床"SBS分层次教学,在大学阶段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中医临床技能。  相似文献   

8.
叶天士脾胃病学说独具特色,其以《素问》阴阳离合论为理论基础,以仲景阳明病学说为临床核心,形成了系统的"胃阳学说",发展了中医的脏象学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脾胃病理论。本文从胃阳之生理、病理及治疗大法等方面,初步总结了叶氏的"胃阳学说"。  相似文献   

9.
为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生动独特的课堂设计,形象趣味的授课方法,理论联系临床的案例教学,图文并茂的全方位展示,厚积薄发的教学技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苦学"变成"乐学",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X+1"教学方法在中医外科学课程中融入德育元素中的效果。方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采用"1+X+1"教学模式,充分融入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体会并提升医学生的职业成就感、使命感以及仁爱之心和团队感。结果在整个课程中,对学生的成就感提升了43.48%,对学生的使命感提升了50.00%,对学生的仁爱之心提升了34.78%,对学生的团队感提升了30.43%。结论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采用"1+X+1"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融入德育教育,提升部分学生成就感、使命感、仁爱之心和团队感。  相似文献   

11.
理解中医语言,有助于重点学科金匮要略的学习。借用诠释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知识来分析与诠释中医语言,可以深入了解金匮要略里的中医语言在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有什么想说而未说。以跨学科的视角,对金匮要略中医语言理解的吁请,是为了授予学生以鱼,也授之以渔,以达优化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2.
徐筱红  王莲香  刘洁  刘怀 《光明中医》2009,24(9):1810-1811
笔者就"肿瘤"实验教学的"说课设计",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通过"说课"实践活动,认为"说课"的确是一项科研性的教学探究活动,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提高备课质量、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调情志 引起疲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情绪的不稳定也会令我们身心憔悴.一个过于忧虑、过于悲伤、过于欣喜的心境对我们的身体同样是一种伤害.中医将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中医所说的"情志致病",就是说每一种情绪都会伤及到相应的脏腑--"怒伤肝,喜伤心,思伤牌,悲伤肺,恐伤肾",因此,平静的内心是中医养生的关键.当然,保持心情的平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里有一个药物的调养小方案:情志活动分属五脏,虽为心神所统摄,但离不开肝气之疏泻功能,所以对于爱生气的女性来讲,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舒肝理气的药物,就可以让肝气通达、心情舒畅.  相似文献   

14.
说课是一种教研活动形式,是授课教师在设计好一节课后,向其他教师介绍自己关于某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及其理论依据,之后在教师中间进行交流、评价,其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文章结合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情况,针对中医外科学课程中"蛇串疮"这一教学内容,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形成性评价6个方面设计说课方案,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图标教学记忆法"在拔火罐中医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2级护理1、2班对照组采用常规拔火罐中医护理操作教学方法,2012级护理3、4班观察组在常规拔火罐中医护理操作教学方法基础上,加用"图标教学记忆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操作考试成绩、备物时间长短、备物是否齐全。结果:观察组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用物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物齐全人数高于对照组、用物不齐全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拔火罐中医护理教学中运用"图标教学记忆法",用有趣的图标记忆过程达到准确的记忆目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快速提高护理操作水平,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医内科学以中医学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阐述内科所属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系统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为了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提高综合素质,我们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尝试案例教学法,选择医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师生讨论讲评结合,力图解决学生临证辨治能力薄弱这一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在癌症防治中的作用越来越被广大患者认可与接受。中医博大精深,字字珠玑,用了区区两个字"中"、"药",就道出了治癌的真谛。1治癌先守"中"癌症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人们谈之色变。为什么会如此呢?主要是目前尚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治癌之术,首先就是一个"中"字。《汉书·艺文志》说:"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相似文献   

18.
问诊是"诊病之要领,临证之首务"。如何尽早地锻炼学生在校期间的临床实践技能,更好地完成中医诊断学这门课程是中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有较多学者做了关于强化学生问诊技能的教学研究,开展了PBL教学、角色扮演、标准化病人、与现代软件技术相结合等针对学生问诊技能实训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提高学生的中医问诊技能,另一方面达到中医诊断学问诊部分的教学目标。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提升问诊技能的教学研究现状,并基于文献分析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9.
<正>创新是中医学术繁荣的原动力,但背离中医之魂的"创新",则如脱缰之马、无根之木,势必严重扭曲,甚而成为中医学术传承与发展的桎梏。针对当代中医界学术创新存在着的信马由缰、东施效颦、貌合神离、中西合璧等种种怪象,中医学术传承与创新的"不离之宗",更需要中医界形成共识和认同。窃以为,诸如:  相似文献   

20.
正"医者易也","易"是指《易经》的"易",意即中医是秉持辨析正邪、燮理阴阳之理济世救人的医生。究竟中医如何看病?《伤寒论》第十六条指明:"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就是中医临床必须遵循的"三确认":"观其脉证",是四诊合参确认"主证";"知犯何逆",是辨析病因病机确认"主变";"随证治之",是针对主证、主变确认"主方"。而其关键又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