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贾新巧 《临床医学》2012,32(1):66-68
目的 探讨心脏肌钙蛋白I(cTnI)测定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采用固相层析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cTnI水平,同时测定心肌酶谱作为对照.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血清cTnI阳性率较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血清cTnI对于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高的价值,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CK-MB,可作为诊断和预测心肌炎较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时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6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0例疑似心肌炎儿童及60例正常儿童进行CK-MB、cTnI和CRP检测.结果 VMC组的三项检测指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MC组CK-MB与疑似心肌炎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指标对VMC诊断的特异性由高到低依次是:CRP(79.2%)、cTnI(54.2%)、CK-MB(51.7%),敏感性依次为cTnI(86.3%)、CK-MB(78.8%)、CRP(69.7%).三指标联合检测时,特异性可提高到94.2%.结论 CK-MB、cTnI和CRP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VMC的诊断特异性,有助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电图(ECG)、心肌酶谱与心肌肌钙蛋白I (cTnI)在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10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ECG、心肌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与cTnI指标.结果 心电图异常者占89.4%,其中过早搏动所占比例最多.VMC患者中,cTn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K和CK-MB,而且病程越长,差异越明显.结论 与CK和CK-MB相比,cTnI特异性高,诊断窗口时间长,可作为诊断VMC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Ⅰ(cTnI)定量与心肌酶谱联合检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测定47例VMC患儿和53例对照组的血清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结果,并比较结果,绘制cTnI、CK、CK-MB、LDH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结果 VMC组入院时与对照组cTnI、CK、CK-MB、LDH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cTn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CK-MB、LDH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I定量与心肌酶谱联合检测在小儿VMC诊断中提高了准确性,cTnI在治疗效果监测中起了更好的作用,值得临床常规开展。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临床上仍缺乏客观依据。最新修订的小儿VMC诊断标准将心肌肌钙蛋白(cTnI、cTnT)作为小儿心肌炎诊断依据之一。VMC时的心肌损伤可由于直接的病毒作用和俄免疫介导所引起,而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和cTnI是心肌损伤较直接的证据。为此作者测定了61例VMC患儿血清cTnI及CK—MB浓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项生化指标在诊断以腹痛为突出表现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例腹痛VMC患儿、33例以腹痛为突出表现同时有循环不稳定表现的非VMC患儿、40例健康儿童,测定其血清NT-proBNP、cTnI、CK-MB水平。结果腹痛VMC组NT-proBNP、cTnI及CK-MB水平明显高于腹痛非VMC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痛VMC组与健康对照组CK-M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痛VMC患儿NT-proBNP灵敏度为100.00%,特异性为90.90%;cTnI灵敏度为71.40%,特异性为84.80%;CK-MB灵敏度为57.14%,特异性为39.40%。结论血清NT-proBNP、cTnI、CK-MB是诊断以腹痛为突出表现的 VMC患儿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 C 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0例 VMC 患儿分为心肌炎组,并将同期来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分为健康组,分别检测两组 cTnI、CK-MB 和 Hs-CRP。结果心肌炎组 cTnI、CK-MB 和 Hs-CRP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康复时3项指标恢复顺序为:Hs-CRP 恢复最快,CK-MB 次之,cTnI 时间最长。结论运用血清3项指标 cTnI、hs-CRP、和 CK-MB 联合检测,对诊断小儿 VMC 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诊断筛查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效果。方法选取75例VMC患儿作为心肌炎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7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cTnI、CK-MB、hs-CRP水平,分析cTnI、CK-MB、hs-CRP、cTnI+CK-MB+hs-CRP筛查VMC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心肌炎组CTnI、CK-MB、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筛查VM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8.0%、98.7%、83.3%,CK-MB分别为56.0%、88.0%、72.0%,hs-CRP分别为73.3%、76.0%、74.7%,cTnI+CK-MB+hs-CRP分别为89.3%、94.7%、92.0%。结论 cTnI、CK-MB、hs-CRP单独筛查VMC缺乏较为全面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而采取联合筛查可获取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急性VMC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VIG,剂量为400 mg/(kg.d),连用5 d。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心电图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的CK-MB、cTnI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的改善及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能较快改善急性VMC患儿的自觉症状、体征和恢复心肌酶,改善心电图,提示IVIG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可改善急性VMC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李琪  高秀玲  陈煦艳 《新医学》2003,34(1):27-28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对心功能的判断价值.方法对VMC组21例,疑似VMC组24例及非心脏疾病患儿的对照组23例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并将3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前二组中39例患儿测定左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缩短分数),比较心肌肌钙蛋白I与左心功能的关系.结果VMC组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CK-MB值均明显高于疑似VMC组.对照组心肌肌钙蛋白I值均正常.VMC组及疑似VMC组心肌肌钙蛋白I阳性率均高于肌酸激酶、CK-MB阳性率.39例测定左心功能,VMC组射血分数异常率为57%(12/21),缩短分数异常率为48%(10/21),明显高于疑似VMC组[6%(1/18)、11%(2/18)],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早期诊断小儿VMC优于肌酸激酶、CK-MB,且可提示心肌受累的程度及判断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45例入院后2~4h、15d抽取静脉血,对其血清中cTnI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进行测定,同时观察其水平变化。结果血清中cTnI和CK-MB均升高,在评价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敏感度方面,cTnI优于CK-MB。结论血清cTnI水平可反映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损伤程度,是一个理想的标志物,可作为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88-89
目的评估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小儿心肌炎的诊断价值,并与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cTnI及CK-MB进行定量检测.结果①心肌炎组cTnI及CK-MB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cTnI升高22例,占73%,CK-MB升高15例,占50%,cTnI与CK-MB呈正相关.②治疗2周后cTnI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CK-MB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心肌炎组13例ST-T改变患儿测cTnI升高12例(92%),CK-MB升高6例(46%).结论 cTnI及CK-MB对小儿肌炎的诊断均较敏感.cTnI诊断时间窗宽于CK-MB,特异性高于CK-MB.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治疗前后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67例经综合评估诊断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入院时和治疗14 d后分别检测hs-CRP。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s-CRP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例患儿经综合治疗及对症治疗后hs-CRP水平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s-CRP是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较好的辅助指标,不具有特异性,但在判断疗效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疗价值。方法选择VMC患儿67例,分别于患儿出现心累、气促等临床症状2~4 d以及治疗1周后检测血清hs-cTnT和CK-MB mass水平;同时测定54例急性胃肠炎患儿、53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0例肺炎患儿及55名健康体检儿童(正常对照组)的血清hs-cTnT和CK-MB mass水平并做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hs-cTnT和CK-MB mass联合检测及单项检测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急性胃肠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肺炎组、正常对照组及VMC组入院时的血清hs-cTnT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5.68(3.83,8.22)、5.03(3.00,6.57)、5.52(3.44,10.19)、4.81(3.22,6.67)和58.57(29.77,160.20)pg/mL;血清CK-MB mass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2.29(1.72,2.96)、2.26(1.41,3.48)、2.59(1.81,3.62)、1.83(1.42,3.05)和7.40(4.32,13.26)ng/mL;各组间hs-cTnT和CK-MB mass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115.15、83.79,P均0.001),且VMC组入院时hs-cTnT和CK-MB mass水平明显高于急性胃肠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01)。VMC组治疗后hs-cTnT和CK-MB mass水平虽低于入院时(P均0.001),但仍高于急性胃肠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01)。ROC曲线显示VMC入院时与治疗后hs-cTnT和CK-MB mass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单独检测hs-cTnT(P0.05),但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TnT用于诊断VMC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和CK-MB mass联合检测有更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Ⅰ (cTnI)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4 2例 ,测定血清cTnI及CK MB(肌磷酸激酶同功酶 ) ,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 ,观察心脏大小及心功能变化。结果 :(1)cTnI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阳性率显著高于CK MB ;(2 )cTnI≥ 0 .2 5ng/ml患者 ,左室舒张末内径大于cTnI <0 .2 5ng/ml的患者。结论 :(1)血清cTnI作为心肌损伤指标优于CK MB ;(2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血清cTnI水平高低与患者心脏大小以及远期心室功能发展有关。cTnI增高者 ,心脏呈扩大趋势 ,而心室功能测量则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血浆脑钠素检测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诊断中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水平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48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40例非心肌炎患儿及20例健康体检儿童血浆BNP浓度.结果 心肌炎组BNP水平[(3.01±1.04)μg/L]显著高于非心肌炎组[(2.22±0.83)μg/L]及正常组[(2.24±0.47)μg/L](P<0.01).合并心衰时BNP浓度可达4.1μg/L以上.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BNP水平升高,检测血浆BNP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疾病进展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肌肌凝蛋白轻链-1(CMLC-1)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VMC患儿(VMC组)和42例健康儿(对照组)检测血清CMLC-1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不同心功能级别VMC患儿CMLC-1比较,VMC患儿心血管事件发生组与未发生组CMLC-1、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结果 VMC组患儿血清CMLC-1、cTn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CMLC-1与cTn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心功能分级不同,CMLC-1水平不同,心功能愈差,CMLC-1水平愈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心血管事件的VMC患儿血清CMLC-1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者(P<0.01),CMLC-1水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CMLC-1水平可作为VMC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联合几项免疫介导的血清学指标来提高对儿童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效率,为临床提供早期的诊断价值,避免漏检对患儿引起的不良结局。方法 收集泗洪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儿科住院就诊符合条件的45例VMC病例纳入VMC组,45例单纯病毒感染患儿纳入NVMC组以及体检的50名正常儿童纳入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谷胱甘肽还原酶(GR)、一氧化氮(NO)以及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结果。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各单项指标对VMC的价值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模型来预判VMC。结果 VMC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cTnI)、NO、IL-6含量明显高于NVMC组和对照组,而GR含量则明显低于后两组;用各单项指标来对VMC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特异性最高的是cTnI的0.907,敏感性最高的是IL-6的0.912,AUC面积最大的是NO,为0.883;由cTnI、CK-MB、GR、NO、IL-6等5项指标联合建立的回归模型,当诊断界值定为0.55...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心肌炎是/DJL常见的心脏疾病,多年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一直认为是判断心肌损伤的检测手段,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其敏感性并不高。心肌肌钙蛋白I(cTnI)是一种高灵敏,高特异性的反映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本文对6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血清cTnI检测,并同时测定CK—MB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肌肌钙蛋白I(cTn I)、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在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诊断效果评估价值。方法分析乌鲁木齐第一人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36例VMC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患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TNF-α、cTnI、MIF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TNF-α、cTnI、MIF 水平诊断 VMC 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 TNF-α(113.41±15.69)、cTnI(0.60±0.15)、MIF(68.38±14.49)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7.28±10.36、0.15±0.04、33.15±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cTnI、MIF 诊断 VMC 的 AUC 依次为 0.918、0.920、0.931,敏感度依次为 86.8%、91.9%、86.8%,特异度依次为93.3%、90.8%、92.5%,cTnI水平诊断价值最高(P<0.05)。结论 TNF-α、cTnI、MIF水平对VMC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cTnI诊断价值最高,三者联合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高准确度,可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