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PTEN和p53在宫颈鳞癌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宫颈炎组织、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例浸润宫颈癌组织中PTEN基因和p53的表达.结果 PTEN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2%、73.33%、40%、36.67%,表达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有关(P<0.05),宫颈癌p53阳性的中PTEN缺失为70.83%,而p53阴性PTEN的缺失为61.5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和p53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测定宫颈CIN中PTEN可作为宫颈癌的高危人群筛选指标,PTEN 与p53检测还可作为宫颈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Survivin、PTEN和PCNA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这些因子表达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早期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PTEN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在早期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宫颈组织(P〈0.05);PTEN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明显低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宫颈组织(P〈0.05);PCNA在早期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宫颈组织(P〈0.05);Survivin和PTEN在早期宫颈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Survivin、PTEN和PCNA可能在宫颈癌细胞的凋亡和增殖中发挥协同作用。Survivin和PTEN异常表达作为一种潜在的预测宫颈上皮内瘤皮(CIN)转归的指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27KiP1蛋白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癌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67例宫颈癌组织中P27KiP1蛋白表达进行观察。结果:P27KiP1在宫颈癌中蛋白高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其蛋白高表达率也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或P<0.01)。P27KiP1蛋白高表达率与宫颈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但其表达与宫颈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P27KiP1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商素洁  邱建敏  商华 《河北医药》2012,34(11):1608-1610
目的探讨PTEN和p53在宫颈鳞癌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宫颈炎组织、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例浸润宫颈癌组织中PTEN基因和p53的表达。结果 PTEN在慢性宫颈炎、CIN Ⅰ、CIN Ⅱ、CIN Ⅲ、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2%、73.33%、40%、36.67%,表达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有关(P<0.05),宫颈癌p53阳性的中PTEN缺失为70.83%,而p53阴性PTEN的缺失为61.5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和p53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测定宫颈CIN中PTEN可作为宫颈癌的高危人群筛选指标,PTEN与p53检测还可作为宫颈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Survivin、Bax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宫颈癌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rvivin和Bax蛋白在8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71例宫颈癌中的表达,另取12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Survivin蛋白的阳性率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中分别为76.1%、45.8%和0%,Ba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9.8%和75.0%(P<0.05)。Survivin蛋白表达在CINⅢ高于CINⅡ,CINⅡ高于CINⅠ,在宫颈癌Ⅲ期高于Ⅱb期,Ⅱb期高于Ⅰ~Ⅱa期,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宫颈癌与CIN中Survivin与Bax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Survivin和Bax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抗凋亡作用增强、促凋亡作用下降两方面协同发挥作用,二者的表达程度与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Ki-67蛋白以及p1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5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将其根据CIN等级分成CINⅠ组(n=24例),CINⅡ组(n=20例),CINⅢ组(n=10例)。并且选取5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四组研究对象的宫颈组织中Ki-67蛋白以及p16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CINⅢ组、CINⅡ组以及CINⅠ组的宫颈组织中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CINⅢ组的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INⅡ组以及CINI组(P<0.05),CINⅡ组的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INⅠ组(P<0.05);CINⅢ组、CINⅡ组以及CINI组的宫颈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CINⅢ组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INⅡ组以及CINⅠ组(P<0.05),CINⅡ组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INI组(P<0.05)。结论 Ki-67蛋白以及p16蛋白可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及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HPV16感染后宫颈癌前病变中bcl-2蛋白表达的特点,探讨HPV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PRINS)技术及SP法对34例慢性宫颈炎,47例慢性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4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进行HPV16的检测及bcl—2表达。结果:慢性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组及CIN组的HPV16感染率及bcl-2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0.05。结论:在慢性宫颈炎、鳞状上皮化生、CIN的进展过程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高。HPV感染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激活蛋白1(AP-1)信号通路的重要组分c-jun和c-fos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c-jun和c-fos在7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20例慢性宫颈炎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70例宫颈癌中c-jun和c-fos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40/70)、60.0%(42/70),在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3%(16/30)、63.3%(19/30),而在20例慢性宫颈炎的表达阳性率均为0;宫颈癌组与宫颈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组与宫颈上皮瘤病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jun和c-fos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等分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患者年龄及肿瘤的大小等分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jun和c-fos在宫颈癌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P<0.05)。结论 AP-1信号通路活化可能与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相关,c-jun和c-fos在致瘤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妇科门诊在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间行宫颈癌筛选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为主要的参考标准,其中宫颈炎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20例、CINⅡ~Ⅲ期20例,宫颈癌Ⅰ期8例,宫颈癌Ⅱ期2例。对患者分别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高危HPV-DNA检测,分析宫颈病变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炎、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宫颈癌患者病毒感染率分别为36.00%、55.00%、80.00%、70.00%、90.00%,宫颈癌HPV-DNA载量高于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载量分布范围(1.0~99.9),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期、宫颈癌患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载量分布范围(100.0~1000.0),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期发生率高于CINⅠ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布范围为1000.0及以上,CINⅠ期发生率高于CINⅡ期、CINⅢ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可反映宫颈病变情况,在宫颈癌筛选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提高宫颈癌预防。  相似文献   

10.
郑洪  侯文  胡琼 《贵州医药》2003,27(2):105-107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癌中凋亡凋控因子Survivin和Caspase 3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 P法 )检测 4 0例宫颈癌及 1 0例正常宫颈组织以及 1 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Survivin和Caspase 3表达水平 ,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Survivin和Caspase 3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均有表达 ,表达率分别为 4 0 %和 5 0 % ;且Survivin和Caspase 3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 (P <0 0 5 )。Survivin在 72 5 % (2 9/ 4 0 )的宫颈癌中表达 ,且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P <0 0 5 )。Survivin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Survivin在Ⅱb和Ⅲ期宫颈癌中的表达均是不同的 (P <0 0 5 )。结论Survivin和Caspase 3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表达水平增加 ;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发生在宫颈癌恶性转化的早期 ;Survivin的表达与瘤细胞分化有关 ;并且其高表达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后路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抽取在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颈椎椎管内肿瘤32例,将其按照手术方式分成后方经双侧椎板切除入路组和经半椎板切除入路组,分别定义为甲组和乙组。结果经术后随访发现,甲组患者颈椎不稳定发生率较乙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常规后路椎板切除与半椎板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均会对颈椎生物力学改变产生影响,临床应对其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2.
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2月~2007年12月采用颈椎间盘置换方法治疗颈椎病9例,平均随访14个月.回顾性分析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影像学评价病变节段活动度及上位椎间盘高度的变化.结果:9例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的改善,VAS评分较术前平均降低3.7分,JOA评分平均提高5.2分,颈椎屈伸侧位X线片显示病变节段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1.3°到术后最近一次随访时的1.9°,上位椎间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6.30 mm至术后最近一次随访时的6.25 mm.9例均未发生任何近期并发症.结论: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可以保留病变节段的活动度,预防或减慢邻近节段的退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77例经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证实的宫颈病变患者,其中重度炎症109例、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65例、轻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25例、中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3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30例和宫颈癌13例,分别对以上六组患者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行13种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检查、阴道镜下活检及宫颈锥切,将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重度炎症、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轻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重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癌患者感染高危人乳头瘤病毒者分别为17例、21例、77例、33例、30例和13例,感染率依次为15%、35%、61%、94%、100%和100%。结论宫颈病变程度越严重,13种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涂片检查对于宫颈病变的诊断作用,积累更多的临床诊断经验。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性抽取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共详细收录了120例具备宫颈病变症状的患者。12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例(n=60);观察组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法,对照组采用宫颈涂片检查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选用不同的方法。通过检查后确定的人数对比,判断2种方法应用于病变检查的确诊率,进而判断哪一种方法的诊断价值更高。结果观察组确诊率达98.3%,对照组确诊率达91.7%,两组确诊率相比的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临床诊断宫颈病变应积极选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5795例患者运用TCT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病例在阴道镜下活检,二者结果相比较分析。结果 TCT检查阴性5499例,阳性296例,阳性率5.11%,假阴性15例,无假阳性病例。组织活检炎症17例,CINⅠ224例,CINⅡ20例,CINⅢ30例,CA 5例,LSIL与CINⅠ符合率80.0%(36/45),HSIL与CINⅡ/Ⅲ符合率88.9%(24/27)。结论 TCT检查具有损伤小,阳性检出率高,重复性强,对已婚妇女可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hWAPL(human wings apart-like)基因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以及胃、肝、膀胱、食道、子宫内膜、肾、直肠、肺等8种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PV-9000方法对27例正常宫颈、47例宫颈癌及238例其他8种癌组织的hWAPL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采用显色强度结合阳性细胞百分比法判读结果.正常宫颈和宫颈癌组织中hWAPL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0%、97.87%.hWAPL基因在胃癌、肝癌、子宫内膜癌、肾癌、直肠癌、肺癌中呈阴性表达;在膀胱癌和食管癌中,仅有部分样本呈弱阳性表达.结论 hWAPL基因可能是一种宫颈癌特异性高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颈椎病患者的自我防护状况,做好健康教育,预防复发。方法:采用自制的颈椎病自我防护调查表.对127名颈椎病患者实施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颈椎病发病诱因主要是不良的睡眠体位和不当的工作姿势.占74.80%;颈椎病患者复发率占44.09%;获取相关疾病知识的来源和途径主要是医务人员,51.97%-52.76%的颈椎病患者不掌握牵引的注意事项、颈部防寒保暖方法和纠正日常生活与家务劳动的不良体位。结论:颈椎病患者自我防护状况意识有待提高,护士应加大颈椎病知识健康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对颈椎病患者实施自我防护知识的宣教。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薄层液基细胞检测法(TCT)与杂交捕获法(hc2 HPV DNA)联合检测宫颈外口及宫颈管脱落细胞,比较不同宫颈病变组和宫颈无细胞学形态改变的对照组高危型HPV感染率。结果总阳性率为42.77%(139/325),对照组、癌前病变(CINⅠ~Ⅲ)组、宫颈癌组阳性率分别为9.38%(12/128)、53.96%(75/139)、89.66%(52/58),3组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9例高危HPV分型,以HPV16型为主,占66.19%(92/139)。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有着密切的关系,HPV16是最主要的高危型HPV。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宫颈术后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的疗效。方法宫颈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术后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者为观察组,未用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术后阴道流血及流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及流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宫颈术后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可以促进宫颈愈合,减轻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320例,均为2000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妇女患者,使用HPV分型基因检测系统对其宫颈细胞的HPV DNA进行检测,并且检测20种高危型HPV亚型和5种低危型亚型。结果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率20.5%,其中高危型HPV亚型15.75%,低危型亚型3.02%,高危亚型和低危亚型混合型1.23%。HPV11是低危型中感染最高的,HPV16是高危型中感染最高的。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易引发宫颈癌,临床上应做好提前防范,及早预防,防止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