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
本文报导了1983--1984年陕西省五起成人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主要临床表现,患病率为17.7%,青壮年发病占85%以上,以水型传播为主。在电镜下发现病人粪便(31/35)切片中有形态相似的病毒颗粒,粪便上清液中发现直径在50nm左右病毒核心样结构,与轮状病毒相似。经核酸分析,与国内发现的新轮状病毒相同,认为它是引起成人流行性腹泻的病原。 相似文献
3.
1986年4月31日至5月14日,黑龙江省尚志县一面坡第一中学发生一起以腹泻、呕吐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经过流行病学、临床学调查,确认为是以成人为主的流行性腹泻(下简称流泻)。一、一般情况一面坡一中位于镇东北角,全校共有学生1440人,男800人,女640人。本次发病296人,男性156人,女性140人。教师共110人,男72人,女38人,发病10人。其中男7人,女3人。 相似文献
4.
1986年6~7月,兴山县高阳镇发生一起流行性腹泻暴发流行,在流行期间,对高阳镇内34个企事业单位、3个蔬菜队和3条街道的人群采取分管整群抽样调查,共调查2519人,腹泻患者341人,罹病率为15.79%。厂矿企业、事业单位、蔬菜队、街道人群感染率分别与19.08%、9.51%、12.00%,16.02%;厂矿企业罹病率较高,事业单位罹病率较低,均有显著性差异。各年龄组皆有发病,以20~29,30~39岁两个年龄组发病 相似文献
5.
<正> 一九九○年早春季节,在博爱县许良、上庄两个乡突然发生了一大批腹泻病例,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发病率高为我县历年来所罕见。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流行概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某部暴发的腹泻病进行调查,找出其发病原因,提出防治措施,为预防该病提供经验和教训.方法:查看发病现场,对病人逐个进行调查,并采集部分病人血清进行轮状病毒IgM抗体检测,采集饮用水进行细菌学和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某部共发生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病人134例,其中症状明显的40例病人血清中轮状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92.5%,而对照组阳性率为45.45%,两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水源水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为0.6 mg@L-1,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1倍;肉眼可见物、浑浊度不合格;末梢水细菌总数为120~160cfu@mL-1、大肠菌群为43~60cfu@L-1,均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结论:这是一起因饮用水被生活性污染物污染而导致的成人轮状病毒腹泻的暴发性流行,提示部队生活饮用水的质量和管理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应用预防医学》2005,11(4):i0001-i0001
1983年4~9月,广西由北向南12个市县发生流行性腹泻。发病19007例;1984年6月灌阳县发病6570例。刘家村暴发流行。发病268例,发病率为45.32%。发病涉及各年龄组。以青壮年为主。取125名患者粪便后细菌培养,未发现致病菌。而有44%(15/34)的粪便标本在电镜下观察到约52nm和67~71nm的轮状病毒颗粒。93.8%(15/16)的粪便标本聚丙烯酰胺电泳(PAGE)检测呈阳性。病毒核酸图象呈现轮状病毒特有的11条核酸带。患者双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表明37%的病人恢复期血清产生对分离株轮状病毒的抗体。因此,可以确定这两次流行性腹泻暴发流行的病原是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8.
1982年12月上旬至1983年1月下旬,锦州市南票矿区发生一次以腹泻、腹鸣、腹胀、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腹泻流行。病例分布全矿区八个住宅区,共发生7,369例,发病率14.25%,以一个供水系统的三个住宅区发病率为最高(31.39%、27.39%、22.39%),其余住宅区发病率仅为5.44%。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青壮年发病最高,儿童和老人发病最低。其流行原因是因两个水源被污染先在三个住宅区爆发,饮用污染水居民发病率为32.58%,同住宅区内饮用自家铁管并非污染水居民发病率为11.59%。其余住宅为生活接触传播,家庭续发率为15.39%,呼吸道传播途径可排除。 相似文献
9.
10.
11.
2000年4月27日-5月13日,彭泽县朝阳机械厂出现大量腹泻病人,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查证实是一起成人轮状病毒腹泻.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本文报告了驻新疆某部战士中21例成人麻疹暴发流行的调查结果,分析了致病原因及成人流行规律,提出了对防治的建议。提示成人麻疹虽较少见,但延误诊治易造成麻痹大流行,直接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辽西地区流行性出血热首次暴发流行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3年11月23日~1984年6月30日,在辽宁省西部地区的居民和驻军中,先后发生以发热、头痛、恶心、皮肤粘膜出血和肾脏轻度损害为特征的一批病人,共875例,死亡14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酶标法检测病人血清HFRS抗体和免疫萤光法检测鼠肺HFRS抗原,证实本次流行是褐家鼠为传染源引起的流行性出血热的暴发流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宝清县是黑龙江省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的重疫区,1990年10~12月该县发生EHF暴发,我们对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特征共发病176例(均经IFA法血清检测确诊),其中男131例,女45例,男女之比为2.9:1,多为青壮年,死亡7例,病死率3.98%。病例均为长期居住在八五三农场的以农事为主业的农场工人,EHF暴发期间患者没有外出史。病例临床表现5期经过层次清楚的仅11例,占总病例数的6.3%,其它患者临床过程5期不明显,均属轻型病例。鼠种构成及鼠密度选择此次EHF流行的中心区八五三农场为监测点。共扑鼠106只、鼠密度为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