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灸辅助语言训练对脑瘫语言障碍患儿适应性及语言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脑瘫语言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语言训练,观察组进行针灸辅助语言训练,比较两组患儿的适应性及语言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语言发育商评分和适应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辅助语言训练可提高脑瘫语言障碍患儿的适应性,并改善其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775-2776
探讨针灸配合语言训练对脑瘫患儿语言发育迟缓的治疗效果。选取收治的78例脑瘫语言发育迟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针对脑瘫实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语言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针灸配合语言训练。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发育商和口部运动功能。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发育商得分和口部运动功能得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育商得分和口部运动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针灸配合语言训练能有效提高脑瘫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发育商和口部运动功能,从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孙江红  陈小红  汪捷峰 《护理与康复》2012,11(11):1013-1015
目的探讨喂养方式干预对改善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影响。方法对26例脑瘫患儿家长进行喂养方式不当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喂养方式干预,为期6个月,干预前后对患儿进行口腔运动功能检查、构音检查。结果干预前后患儿的口腔运动功能、构音障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喂养方式干预能改善脑瘫患儿口腔运动功能,提高构音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针灸治疗脑瘫(CP)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62例C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31例。A组采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GMFM)、精细运动功能(FMFM)]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MFM、FMF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针灸治疗CP患儿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郑钦  李润利  吴燕秋  程慧 《中国康复》2016,31(6):411-411
<正>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7例合并语言交流障碍的脑瘫患儿,均符合小儿脑瘫的诊断标准[1],并排除合并听力障碍、癫痫、自闭症等障碍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4.8±0.7)岁;韦氏智能量表测定的智商为73.7±20.0;对照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4.9±0.7)岁,智商73.3±15.4。对照组采用一对一的语  相似文献   

6.
脑瘫儿童语言障碍包括语言发育迟缓和构音障碍,是小儿脑瘫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80.4%,由于语言沟通困难,不仅影响患儿的语言及社会交往能力,也影响患儿的智力水平及社会心理发育[1].其中构音障碍足脑瘫儿童语言障碍最常见的类型,国外学者Suteliffe AG等研究发现脑瘫患儿的构音障碍是由于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言语肌肉的麻痹或运动不协调所致[2],WangYT等将构音障碍分为6种类型:痉挛型、迟缓型、失调型、运动过强型、运动过弱型和混合型[3].  相似文献   

7.
余虹  许光旭 《中国康复》2014,29(4):261-262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瘫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瘫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20min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 FM-88)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GMFM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有助于改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表现及语言训练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功能性构音障碍是在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中最常见的语言障碍.影响了患日常的交流能力、心理发育、学习,成年患甚至影响工作及社会交往。因此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具有重大意义。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方法。设计:病例分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对象: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2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其中15例为4~11岁学龄前期、学龄期儿童,10例为17~25岁成年人。方法:对1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及10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成人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主要观察指标:①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②儿童与成年患语言治疗的治愈率。③观察语言训练的次数。结果:构音检查方面,儿童与成人主要错误方式为歪曲、置换,主要错误音为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舌面音和舌尖音。平均错误音儿童与成人差别无显性意义(P=0.9100)。训练时,引出每个目标音正确发音平均需时儿童较成人长(P=0.003),而每个目标音较熟练应用所需时间儿童较成人短(P=0.008)。经训练15例儿童患12例完全纠正,3例部分纠正;10例成人患9例完全纠正,1例部分纠正后失访。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儿童与成人差别不大,均以歪曲、置换的错误方式为主;语言训练效果好,但开始训练的时机应该适当,并非越早训练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爬行训练对脑瘫患儿认知功能及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某院收治的脑瘫患儿8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运动训练,观察组实施爬行训练,两组均训练12周,对比两组认知功能及智力发育变化情况。结果训练后,两组患儿各项功能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认知功能(11.67±2.12)分、运动功能(13.71±3.16)分、语言功能(14.23±3.02)分、自理功能(11.21±3.54)分、社会适应能力(14.36±4.02)分均高于对照组(8.37±1.62)分、(9.15±2.68)分、(10.08±2.31)分、(8.84±2.12)分、(10.13±3.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MDI和PDI评分均升高,观察组MDI(96.78±8.21)分、PDI(97.38±8.64)分均高于对照组(93.52±6.54)分、(93.27±6.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实施爬行训练,有助于提升患儿认知功能,促进其智力发育,效果高于常规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Purpose: This study aimed to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children with dysarthria and cerebral palsy (CP) realise sentence stress acoustically, and how well listeners could identify the position of the stressed word within these utterances.

Method: Seven children with CP and eight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participated in the experiment. Stress on target words in two sentence positions was elicited through a picture-based question–answer paradigm. Acoustic parameters of stress [duration, intensity and fundamental frequency (F0)]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between stressed and unstressed target words. For the perception experiment, ten listeners were asked to determine the position of the stressed word in the children’s productions.

Result: Acoustic measures showed that at group level the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used all three acoustic parameters to mark sentence stress, whereas the children with CP showed changes in duration only. Individual performance variations were evident in both groups. Perceptually, listener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at identifying the stressed words in the utterances produced by the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than those of the children with CP.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hildren with CP can manipulate temporal speech properties to mark stress. This ability to modulate acoustic–prosodic features could be harnessed in intervention to enhance children’s 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触发点针刺联合下肢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腘绳肌痉挛改善的影响。方法:将70例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5例,脱落3例)。两组均予康复治疗、传统针灸治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下肢机器人训练,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触发点针刺联合下肢机器人训练,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四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三维步态分析、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进行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MAS评分下降,平均速度、步频提高,跨步长、步长提高,膝关节活动度提高,GMFM-D区、E区评分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MAS评分、平均速度、步频、膝关节活动度、GMFM-D区、E区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触发点针刺联合下肢机器人训练有助于缓解脑瘫患儿腘绳肌痉挛,改善患儿步态及站立、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和吞咽协调在改善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吞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70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吞咽协调康复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儿吞咽障碍和康复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吞咽障碍和康复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施吞咽协调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患儿吞咽障碍,从而达到改善患儿营养状况的目的,促进了患儿的康复,提高了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通督开窍针法联合语言训练治疗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6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语言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督开窍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Gesell...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目标导向性训练(goal directed training, GDT)对重度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重度脑性瘫痪儿童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目标导向性运动训练,对照组采用神经发育学疗法(neurodevelopment therapy, NDT)。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12个月时对两组患儿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GMFM-88)中的仰卧位与俯卧位(A区)、坐位(B区),精细功能评估(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 FMFM)中视觉追踪(A区)、上肢关节活动能力(B区)、坐位分级测试(level of sitting scale, LSS)和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daily living scale, ADL)评估。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在GMFM-88中A区与B区评分、LSS评分、FMFM中A区与B区评分及ADL评分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各项评分均升高。组别、时间及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对GMFM-A、GMFM-B、LSS及FMFM-B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时间和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对FMFM-A评分和ADL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基于目标导向性训练可以提高重度脑性瘫痪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坐位能力及精细运动功能,改善重度脑性瘫痪儿童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脑瘫患儿的平衡功能训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平衡功能训练是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一项内容 ,对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有重要作用。1维持平衡的决定因素维持人体平衡的因素主要有 :①支持面 (supportsurface) ;②稳定极限 (limitofstability ,LOS) ;③平衡感觉组织 (sensoryorganization) :a.前庭系 :提供有关身体在一个不动的参照系统中的定位以及身体运动时的加速情况 ;b .视觉 :提供周围环境的信息以及身体运动和方向信息 ;c .本体觉 :由肌肉、关节、肌腱等处的感受器产生 ,传递各有关效应器发出的状态信息。2平衡功能评定2 .1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电针提高脑性瘫痪患儿骨盆控制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性瘫痪住院患儿,将其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治疗组给予针刺、电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BBS评分及GMFM总百分比均较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结合引导式教育训练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50例脑性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与训练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训练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结合引导式教育训练。于干预前、后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调查护理满意度情况,并观察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结束后训练组患儿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训练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结合引导式教育训练提高了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效果,同时提高了患儿家庭满意度,可促进患儿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瘫儿童语言认知训练对肢体运动康复的促进作用,增加对语言康复的重视。方法:选择30例语言发育迟缓的脑瘫儿童,针对语言发育和肢体情况进行评定。标准组对15例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进行语言认知训练、肢体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的综合训练;对照组对15例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只进行肢体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训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语言训练每日各1次,每次30min,12周为1疗程,3个月后进行评定。评定方法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研制的汉语版s—s语言发育迟缓评定法和脑瘫儿童粗大运动评估表。结果:15例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经过语言认知、肢体的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相结合的训练,与单独做肢体训练的患儿康复效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语言认知训练是影响脑瘫儿童康复的重要因素,对肢体运动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