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医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让人不生病",这与两千多年前中医学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防患于未然的"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层面的含义.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方面的预防,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经发生,则应力求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和转变.瘥后防复,是指疾病痊愈后继续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2.
从《内经》"治未病"论述急危病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治未病”理论肇始于《内经》,发展于张仲景,体现在临床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其复发等几个方面理论内涵,这是中医一大优势。但长期以来,人们把“治未病”局限于预防范畴,其实既病防变,治疗疾病于未传之时是临床上治疗疾病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在对危急重患者抢救时,防治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人类生命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日益强烈,以及对疾病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的认识到对于疾病消极被动的单纯治疗是对医学主体功能的削弱与颠倒。早在两千年前,祖国医学巨著《黄帝内经》[1]中提出了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论。只有"治未病"才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所谓"治未病",一是"未病先防",即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二是"既病防变",即要求对疾  相似文献   

4.
洪宋贞  朱华宇  林毅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4):4099-4100
"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发挥,使其有了更丰富的含义."治未病"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其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预防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随着健康医学时代的来临,传统中医"治未病"理论将日益凸显其睿智的光芒.而认真系统地总结分析"未病"治未病"逆针灸"等学术理论与实践意义深远,文章从针灸"治未病"的起源、发展、应用特点、与现代医学应激理论的关系、研究设想、发展方向等角度探讨了应用针灸方法治未病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预测伴随着现代科学新技术的发展,针灸"治未病"的研究将更具实质性的进展."逆针灸"将以其独特防治疾病的特色在预防保健医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陈树芬 《全科护理》2010,(12):1088-1089
“医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让人不生病”,这与两千多年前中医学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防患于未然的“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层面的含义。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方面的预防,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经发生,则应力求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和转变。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对临床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陈进春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痹病的临床研究,非常重视"治未病"思想在痹病防治中应用,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防治体系.该文分别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介绍了其"治未病"思想在痹病中的应用经验.指出如能充分应用"治未病"思想,不仅可提高痹病的疗效,而且可有效降低痹病的发病率、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金匮要略》中治未病理论在中风病防治中的应用并指导临床。方法 从《金匮要略》治未病理论的角度出发,具体运用中医体质辨识路径,将中医体质调治方案有针对性地贯穿于三级预防的始终,探讨其在一、二、三级预防中的应用。结果 一级预防即“未病”阶段,未病先防,当结合高风险因素预防举措开展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即“已病”阶段,既病防变,当配合控制相关基础疾病开展二级预防,三级预防相当于“瘥后”阶段,瘥后防复,当结合早期及时开展针灸、康复、介入干预等治疗措施进行三级预防。结论 治未病理论在中风病的防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好相关理论可以更好地服务临床,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人禽流感是由禽A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97年中国香港首次报告了人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死亡病例,随着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暴发,逐步蔓延到中亚、欧洲、非洲及中东等10多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社会一度引起恐慌[1].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禽流感是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我国已经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我国中医"治未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2]"这种防重于治的学术思想,被国际社会评为"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治未病,就是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变,其思想包括两大内容即"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3].要想降低人禽流感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必须将在这种防重于治的思想灌输到社会民众的思想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治未病”理论在膝骨关节炎防治中的应用,为该理论更好的应用于膝骨关节炎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及文献收集,并结合“治未病”理论的基本概念,将“治未病”理念在膝骨关节炎防治中的应用进行总结。结果 “治未病”理论可追溯到汉以前,对中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疗理念,对防治膝骨关节炎具有重大作用。结论 将“治未病”理论运用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防治中,以“未病养骨为主、防病于先;已病养治结合,防其传变;愈后加强养护,防其复发”为指导原则,对于将防治膝骨关节炎融入日常生活中,推进“大健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13.
清·陈壬锋《石室秘录》提出"同经者,同是一方,而同治数病也".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EB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患病人群,多为气虚型病理体质,而在此基础上发生的EB病毒感染以及续发的相关疾病,在感染人群中形成了"气虚染毒"病机过程,也是贯穿各相关疾病全程的共同基础病机,因此基于"异病同治"的治法模式,在"体质学说"的指导下,探讨益气解毒方治疗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可行性,为治疗EB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提出了新见解,以期开辟一条中医诊疗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15.
心-肾-子宫轴"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是低预后人群不孕症的主要根源.低预后人群不孕症虽病在肾精亏虚,癸水不足,加之长期紧张情绪导致心神不宁,心火上逆,暗伤心血,久之心主神明功能失司,水火不济,肾阴亏耗,无法化生精髓,胞宫失养,故与心密切相关.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治疗低预后人群不孕症,从心肾合法为支点,首重治心,清心火,安心神,资心阴,心火降则肾水可济,形成良性循环,心肾相交,癸水渐充,心肾子宫轴恢复阴阳平衡,故可有子而愈.  相似文献   

16.
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认知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掌握程度 ,探讨普及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方法。方法 :应用自设调查表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对我院 10 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 76 %的护理人员对《条例》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较差 ;②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对《条例》的掌握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③不同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对《条例》的掌握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④护理人员对《条例》中的具体内容如 :病历管理、现场实物封存及医疗事故定义的理解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结论 :护理人员对《条例》知识欠缺 ,有待及时补充。建议 :①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对《条例》知识的学习 ;②护理人员应增强学习《条例》意识 ,防患于未然 ;③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 ,提高护理人员相关法律知识水平 ,强化护理队伍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7.
慢性白血病,常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具有起病较缓慢、病程较长、侵袭性相对偏低、符合门诊慢性病管理等共同特点.李达教授在传承梁冰名医经验基础上,认为正虚毒蕴为慢性白血病基本病机,提出以固本澄源法为总则,注重扶正固本,辅以解毒澄源,和解正邪,促进血和获效之辨治思路.临证辨治CML重在补脾肾、清髓毒以增效减毒,CLL偏于健脾益气、活血化痰解毒,CMML强调补虚为要,消缓瘀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规范护理记录,适应《条例》举证,维护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方法:研究传统护理记录缺陷,制定对策,改革护理记录模式。结果:通过对《条例》的学习,护士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明确了护理行为不但是一种社会责任,还必须受到法律的规范。结论:提高了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护理记录客观、真实、准确,适应举证需要。  相似文献   

19.
陈炼  黄鹰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1,33(10):1851-1855
该文基于围绝经期女性的病理生理特点,以"肾虚为致病之本""肝郁为致病之标""心神不宁为病变表现"展开探讨,认为肾精亏虚是围绝经期广泛性焦虑症的发病基础,肝郁不舒为其重要的发病因素,心神不宁是其主要的发病表现.治疗此类病症当补肾与解郁并举,以培补肾精,调理脏腑功能为本,兼以疏肝解郁,调畅情志,使心神得养,脏腑得调,气血阴阳复归平衡,则疾病得愈.  相似文献   

20.
理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强化护理质量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贯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从规范护理记录入手,强化护理质量管理的具体做法和体会。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分层培训,统一认识;合理调整、设计护理表格,使之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点带面,强化护理质量检查;贯彻整体护理思想,发挥护理记录单的作用;注重护理质量的过程控制。 作者还分析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