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8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9例。治疗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胃癌根治术,将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以及手术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流质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均率显著减少或降低,但2组肿瘤切缘和淋巴结清除数目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根治术治疗胃癌具有出血少、康复快、手术安全、微创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5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法。观察两组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观察组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可以让患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康复,并且安全稳定,能较好控制术后的感染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无浆膜层侵犯的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接受手术治疗80例无浆膜层侵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所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腹腔镜辅助手术)和对照组(开腹手术),每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并发症以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长,而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确较对照组具有优势(P0.05);在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发症发生率和无瘤生存率上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浆膜层侵犯展期胃癌采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切口相对美观、恢复快等优势,在淋巴结清扫上与开腹手术具有相同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胃癌的腹腔内种植性转移与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癌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之首,多数病例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20%~30%[1]。其主要死亡原因是术后切除部位、腹膜、肝脏的复发和转移,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部位的复发和转移提高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关键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实术后早期应用腹腔内化疗(intraperitonealchemotherapy,IPC)疗效较好,现综述如下。1胃癌腹腔内种植性转移的机理胃癌的腹腔内种植性转移有两种形式,一是自发性种植转移,二是术中医源性种植转移。胃癌侵犯浆膜后,随着正常的胃肠蠕动和呼吸运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并发内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而指导未来临床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312例,统计术后24h内出血发生率,并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结扎线脱落、凝血功能障碍、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及术前胃部透析史,分析胃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312例胃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后24h内发生出血5例,发生率为1.60%。多因素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扎线脱落、有凝血功能障碍与术前有胃部透析史均是胃癌患者术后发生出血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结扎线脱落、有凝血功能障碍与术前有胃部透析史是胃癌患者术后发生出血的影响因素,需要在手术前后进行合理的病情评估,以利于手术治疗的实施和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术中围手术期低温,结合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建立预测模型,对胃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作出预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于新疆某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麻醉记录单,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共纳入355例患者,术中发生围手术期低温99例(27.9%),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66例(18.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糖尿病、BMI、入室体温、保温间断时间、术中最低体温、手术方式、手术用时是胃癌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的AUC为0.826(95%CI:0.770~0.883),Brier分数为1.14,校准曲线贴合度良好,决策曲线显示阈值在0.10~0.73时,可使患者获益。结论 :结合术中围手术期低温与患者临床特征形成的列线图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胃癌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正胃癌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成危害世界人民健康的一大杀手,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仍然是手术,同时手术也是胃癌唯一的治愈方法。为防止复发与转移,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对于ⅡB期以上进展期胃癌给予辅助化疗已成为临床肿瘤专业医生的共识,但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中药在术后辅助化疗方面起着重要角色。笔者将着重对术后辅助化疗方案的研究近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577-4578
探讨中药血管抑制剂人参皂苷Rg3+紫杉醇在胃癌术后肝转移中的应用效果。将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胃癌术后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紫杉醇化疗,观察组予以中药血管抑制剂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并分析其对血清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观察组疾病控制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保护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血管抑制剂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治疗胃癌术后肝转移效果明显,即可提高患者总有效率,还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延长生存周期,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菱形切剥及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加中药坐浴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例环形混合痔患者行菱形切剥及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加中药坐浴治疗,注重手术操作技巧及中药坐浴组方和方法并与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200例手术患者中,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无一例术后创面感染,无一例术后大便失禁,术后创面渗血及疼痛较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式及术后静脉滴注大量抗生素治疗明显减轻。结论菱形切剥及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加中药坐浴治疗环形混合痔疗效满意,经临床观察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逐步推广及外科医师对其的熟练掌握,其应用范围随也之扩大,有关其在胃癌患者中的报道也逐渐广泛.腹腔镜技术主要应用于胃癌的临床分期、术前诊断以及手术治疗,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其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因而得到了外科医师的广泛重视和积极尝试.但关于胃癌的腹腔镜手术效果、患者的术后生存等缺乏客观评价资料.该文通过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将对腹腔镜在胃癌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夏黎明教授治疗宫颈癌晚期患者秉承治病求本的理念,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认为宫颈癌根本病机为"正虚邪盛",治疗中尤以"后天之本"的脾胃为根本。临证擅长从脾胃入手,健运脾胃之气,振患者正气以扶正祛邪。同时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论治,同时提倡中西医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在实现对肿瘤病灶快速控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医药减毒增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明河主任从事中医脾胃病临床工作近60年,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诊治特色。其临床经验不但丰富了脾胃病的现代中医诊疗内容,而且为后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方法。①以中医脏象学说为导向,重视各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临床以脏腑辨证为主要手段,具体到脾胃病,临证时对脾、胃二脏分别辨证,使证型更加细化;②重视肾阳在脾胃病治疗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一旦发现肾阳虚弱的端倪,及早着手温补肾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③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治疗脾胃病,积极使用现代诊疗仪器,参考胃、肠镜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等,进行胃、肠病变的微观辨证,同时与中医传统望、闻、问、切宏观辨证相结合,提高了诊治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案的分析研究,探讨中药治疗是否可以延长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1日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并随访到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别对患者的确诊时年龄、首诊KPS评分(百分制)、手术、放化疗、中药治疗情况(包括口服中药汤剂时间+中成药治疗情况)等因素进行分析,观察中药治疗是否为宫颈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再将患者分为早期(Ⅰ-ⅡA期)组,中期(ⅡB-Ⅲ期)组及晚期(Ⅳ期)组,进一步分析对于不同分期的患者,中药治疗是否可以影响其预后,最后观察中药治疗对Ⅰ-ⅡA期术后的患者及ⅡB-Ⅲ期放疗后的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共收集120例,其中早期患者(Ⅰ-ⅡA期)共60例,早期术后患者53例,中期(ⅡB-Ⅲ期)患者42例,中期放疗后的患者36例,晚期患者(Ⅳ期)18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中药治疗情况为120例宫颈癌者的预后因素(P<0.05),其中对于ⅡB-Ⅲ期患者的生存预后有明显的影响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延长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喻斌教授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证思路与用药经验。方法:通过跟师随诊,收集整理病案资料,阅读相关文献,总结喻斌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理论思想,治法特色,用药经验,并附有临床验案。结果:喻斌教授认为,肝郁脾虚是发病的中心环节。喻师临证时以辨证论治为指导,注重个体化治疗,首推疏肝健脾;重视因地制宜,擅用化湿运中;衷中参西,理气消导并举;注意调摄,防止复发。结论:喻斌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经验丰富,独具特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和法"是中医治疗方法中极具特色的一类治法,其内涵丰富,临床运用广泛。张杰教授在临床上擅长对"和法"的灵活运用,效如桴鼓。文章介绍了调和阴阳,治疗绝经前后诸症;调和寒热,治疗口糜反复不愈;调和肝脾,治疗妇科癥瘕积聚证术后3则验案。  相似文献   

16.
脑高灌注综合征(CHS)常见于溶栓及介入术后,是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西医针对术后高灌注损伤通常采用控制血压、清除氧自由基、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病与中医中的中风病机相似,中风作为中医优势病种之一,其相关理法方药能够指导本病的治疗,且中药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少、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薛海燕 《上海护理》2013,13(5):29-32
目的 探讨温和灸足三里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8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胃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基本一致,均施行“辩证”施护,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温和灸治疗.6个月后检测外周血中实验室免疫功能指标情况和中医脾气虚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CD3+T细胞、CD4+T细胞和NK细胞均较对照组增加(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的脾气虚症状积分均有所改善(P<0.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和灸足三里能提高胃癌患者体内调节系统的调节品质,增强胃癌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Ⅲ、Ⅳ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2例Ⅲ、Ⅳ期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生存期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为68.29%,与对照组的24.39%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1、2、3年的存活率为65.85%、36.59%、24.39%,对照组为39.02%、26.83%、0,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30.6个月,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6.5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KPS评分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EORTC QLQ-C30量表评价主要症状和功能总评分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Ⅲ、Ⅳ期胃癌,可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化疗联合顾护脾胃法治疗胃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化疗联合中药与单纯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卡氏评分、"胃气"状态评分、生活质量总分、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胃气"功能状态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中药加化疗组的生活质量明显好转(P〈0.01);而单纯化疗组的生活质量则无改善(P〉0.05);④在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方面,中药加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以顾护脾胃为治疗法则的中药治疗胃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不同体质的人对相应的某些疾病具有易感性。功能性便秘又称单纯性便秘、习惯性便秘。该病以排便困难、排便周期延长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便秘病"范围。目前对该疾病的治疗尚存在药物依赖、复发率较高等问题,因此针对个体的便秘疗法有待推广。该文结合中医对便秘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以及中医体质学说相关理论对不同体质的认识,以期通过体质辨别、体质调理更好地指导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